一种蟑螂诱捕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872457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7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741914.7

申请日:

20180518

公开号:

CN208273949U

公开日:

201812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10

主分类号:

A01M1/10

申请人:

淳安县千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月霞,倪飞特

地址: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栗月坪村70号

优先权:

CN201820741914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卢海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蟑螂诱捕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盒体于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盖体,盒体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每个诱入口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诱入器,诱入器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与盒体内部相互联通的通道,通道于盒体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通道的内侧开口处设置有薄片,薄片与台阶圆部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且通道的内壁与薄片之间相互贴合,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蟑螂诱捕器,能够对蟑螂进行诱捕,更加环保和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是: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1),所述盒体(1)于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盖体(2),所述盒体(1)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11),每个所述诱入口(11)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诱入器(3),所述诱入器(3)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与盒体(1)内部相互联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于盒体(1)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31),所述通道的内侧开口处设置有薄片(4),所述薄片(4)与台阶圆部(31)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5),且所述通道的内壁与薄片(4)之间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杀虫孔(21),所述杀虫孔(21)内固定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的孔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的内表面覆盖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防护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诱入器(3)呈喇叭状设置,所述诱入器(3)于盒体(1)内一端的直径小于盒体(1)外一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其特征是:所述诱入器(3)于盒体(1)外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32),所述盒体(1)侧面开设有若干插孔(12),所述连接部(32)上设置有若干与插孔(12)相互配合的按扣(33)。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器,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蟑螂诱捕器。

背景技术

夏季是蟑螂最活跃的时期,在家庭的厨房内会有较多的蟑螂,如果不消除干净,会影响家庭卫生和食物健康。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药物对蟑螂进行杀灭,但是杀蟑螂的药物有一定的毒性,家中有小孩或宠物时,可能会造成误食,而且蟑螂尸体无法找到,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蟑螂诱捕器,能够对蟑螂进行诱捕,更加环保和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蟑螂诱捕器,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所述盒体于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盖体,所述盒体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每个所述诱入口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诱入器,所述诱入器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与盒体内部相互联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于盒体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所述通道的内侧开口处设置有薄片,所述薄片与台阶圆部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且所述通道的内壁与薄片之间相互贴合。

进一步设置,所述盖体上开设有杀虫孔,所述杀虫孔内固定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孔径为1-3mm。

进一步设置,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覆盖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防护层。

进一步设置,所述诱入器呈喇叭状设置,所述诱入器于盒体内一端的直径小于盒体外一端的直径。

进一步设置,所述诱入器于盒体外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所述盒体侧面开设有若干插孔,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与插孔相互配合的按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诱入器内侧开口处设置有单向密封结构,蟑螂只能从外界进入盒体内,不能从盒体逃逸,实现蟑螂的诱捕,相对于传统的药物杀灭,更加环保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蟑螂诱捕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诱入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盒体;11、诱入口;12、插孔;2、盖体;21、杀虫孔;3、诱入器;31、台阶圆部;32、连接部;33、按扣;4、薄片;5、弹簧;6、过滤网;7、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内”、“外” 是该蟑螂诱捕器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蟑螂诱捕器,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1,盒体1于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盖体2,盒体1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11,每个诱入口11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诱入器3,如图2所示,诱入器3于盒体1外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32,连接部32上设置有若干按扣33,盒体1侧面开设有若干与其相互配合的插孔12,通过将按扣33插入插孔12内可以实现诱入器3与盒体1的可拆卸固定连接,拆装更加方便;诱入器3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供蟑螂穿过的通道,该通道与盒体1内部联通,通道于盒体1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31,通道于盒体1内的开口处设置有薄片4,薄片4与台阶圆部31的底面之间通过弹簧5连接,具体的,弹簧5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台阶圆部31的底面和薄片4的侧面,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薄片4设置于开口处且与通道内壁贴合,普通状态下,薄片4位于开口的内侧,薄片4与开口还有一定距离,作为优选的,薄片4距离开口为2-5mm,两者距离越短,蟑螂推动薄片4进入盒体1内的概率越高,使用时,打开盖体2,在盒体1内放入饵料后将盖体2盖上密封,该饵料可以为酱油等,当蟑螂闻到气味进入通道时,蟑螂克服弹簧5拉力推动薄片4向前运动,当薄片4超出开口时,蟑螂从薄片4和开口之间的间隙中进入盒体1内,反之,当蟑螂欲从盒体1内逃至外界时,蟑螂从盒体1内一侧推动薄片4向外界移动,薄片4向外界移动的过程中,与台阶圆部31的底面发生抵触(参见图2),进而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蟑螂逃逸实现诱捕;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弹簧5的弹力与薄片4的重量越小,蟑螂进入盒体1内的概率越大。

如图1所示,盖体2上开设有杀虫孔21,杀虫孔21内固定有过滤网6,过滤网6一方面可以起到观察的作用,同时在发现有蟑螂后,可以在不打开盖体2的情况下,通过过滤网6喷洒灭蟑螂药将蟑螂消灭,使用时更加方便;为了避免蟑螂从过滤网6处逃脱,过滤网6的孔径优选为1-3mm。

如图1所示,盒体1的内表面覆盖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防护层7,玻璃表面的粗糙度很低,当蟑螂从通道进入盒体1内部时,可以防止蟑螂攀爬至诱入器3逃脱,提高蟑螂的诱捕概率。

如图2所示,诱入器3呈喇叭状设置,诱入器3于盒体1内一端的直径小于盒体1外一端的直径,诱入器3外大内小,可以更好地引导蟑螂往盒体1内爬动,进一步提高诱捕概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蟑螂诱捕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蟑螂诱捕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蟑螂诱捕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蟑螂诱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蟑螂诱捕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41914.7 (22)申请日 2018.05.18 (73)专利权人 淳安县千询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地址 311700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大墅镇 栗月坪村70号 (72)发明人 胡月霞 倪飞特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中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3301 代理人 卢海龙 (51)Int.Cl. A01M 1/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蟑螂诱捕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蟑螂诱捕器, 其技术 方案要点是, 包括顶端开口的。

2、盒体, 盒体于开口 处密封连接有盖体, 盒体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 诱入口, 每个诱入口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 诱入器, 诱入器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与盒体内部相 互联通的通道, 通道于盒体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 部, 通道的内侧开口处设置有薄片, 薄片与台阶 圆部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 且通道的内壁与薄 片之间相互贴合,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蟑螂 诱捕器, 能够对蟑螂进行诱捕, 更加环保和安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8273949 U 2018.12.25 CN 208273949 U 1.一种蟑螂诱捕器, 其特征是: 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1), 所述盒体(1)于开口处密。

3、封连 接有盖体(2), 所述盒体(1)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11), 每个所述诱入口(11)内均 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诱入器(3), 所述诱入器(3)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与盒体(1)内部相互 联通的通道, 所述通道于盒体(1)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31), 所述通道的内侧开口处设置 有薄片(4), 所述薄片(4)与台阶圆部(31)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5), 且所述通道的内壁与 薄片(4)之间相互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 其特征是: 所述盖体(2)上开设有杀虫孔 (21), 所述杀虫孔(21)内固定有过滤网(6), 所述过滤网(6)的孔径为1-3mm。 3.根据权利要。

4、求1或2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 其特征是: 所述盒体(1)的内表面覆盖有 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防护层(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 其特征是: 所述诱入器(3)呈喇叭状设置, 所 述诱入器(3)于盒体(1)内一端的直径小于盒体(1)外一端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蟑螂诱捕器, 其特征是: 所述诱入器(3)于盒体(1)外一端 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32), 所述盒体(1)侧面开设有若干插孔(12), 所述连接部(32) 上设置有若干与插孔(12)相互配合的按扣(33)。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273949 U 2 一种蟑螂诱捕器 技术领域。

5、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捕器,更具体地说, 它涉及一种蟑螂诱捕器。 背景技术 0002 夏季是蟑螂最活跃的时期, 在家庭的厨房内会有较多的蟑螂, 如果不消除干净, 会 影响家庭卫生和食物健康。 现有技术中, 一般通过药物对蟑螂进行杀灭, 但是杀蟑螂的药物 有一定的毒性, 家中有小孩或宠物时, 可能会造成误食, 而且蟑螂尸体无法找到, 对环境造 成污染。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蟑螂诱捕器, 能够对 蟑螂进行诱捕, 更加环保和安全。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蟑螂诱捕器, 包括顶端开 口的盒体, 所述。

6、盒体于开口处密封连接有盖体, 所述盒体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 每 个所述诱入口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诱入器, 所述诱入器自外侧向内开设有与盒体内 部相互联通的通道, 所述通道于盒体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 所述通道的内侧开口处设置 有薄片, 所述薄片与台阶圆部的底面之间连接有弹簧, 且所述通道的内壁与薄片之间相互 贴合。 0005 进一步设置, 所述盖体上开设有杀虫孔, 所述杀虫孔内固定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 的孔径为1-3mm。 0006 进一步设置, 所述盒体的内表面覆盖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防护层。 0007 进一步设置, 所述诱入器呈喇叭状设置, 所述诱入器于盒体内一端的直径小于盒 。

7、体外一端的直径。 0008 进一步设置, 所述诱入器于盒体外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 所述盒体侧 面开设有若干插孔, 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若干与插孔相互配合的按扣。 0009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诱入器内侧开口处设 置有单向密封结构, 蟑螂只能从外界进入盒体内, 不能从盒体逃逸, 实现蟑螂的诱捕, 相对 于传统的药物杀灭, 更加环保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蟑螂诱捕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诱入器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 图中: 1、 盒体; 11、 诱入口; 12、 插。

8、孔; 2、 盖体; 21、 杀虫孔; 3、 诱入器; 31、 台阶圆部; 32、 连接部; 33、 按扣; 4、 薄片; 5、 弹簧; 6、 过滤网; 7、 防护层。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273949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 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 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 “内” 、“外” 是该蟑螂诱捕器使 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 不能理解为 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15 如图1所示, 一种蟑螂诱捕器, 包括顶端开口的盒体1, 盒体。

9、1于开口处密封连接有 盖体2, 盒体1的侧端开设有至少一个诱入口11, 每个诱入口11内均嵌设有与其相互配合的 诱入器3, 如图2所示, 诱入器3于盒体1外一端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连接部32, 连接部32上设 置有若干按扣33, 盒体1侧面开设有若干与其相互配合的插孔12, 通过将按扣33插入插孔12 内可以实现诱入器3与盒体1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拆装更加方便; 诱入器3自外侧向内开设有 供蟑螂穿过的通道, 该通道与盒体1内部联通, 通道于盒体1内一端设置有台阶圆部31, 通道 于盒体1内的开口处设置有薄片4, 薄片4与台阶圆部31的底面之间通过弹簧5连接, 具体的, 弹簧5可以通过焊接固定于台。

10、阶圆部31的底面和薄片4的侧面, 如图3所示, 本实施例中, 薄 片4设置于开口处且与通道内壁贴合, 普通状态下, 薄片4位于开口的内侧, 薄片4与开口还 有一定距离, 作为优选的, 薄片4距离开口为2-5mm, 两者距离越短, 蟑螂推动薄片4进入盒体 1内的概率越高, 使用时, 打开盖体2, 在盒体1内放入饵料后将盖体2盖上密封, 该饵料可以 为酱油等, 当蟑螂闻到气味进入通道时, 蟑螂克服弹簧5拉力推动薄片4向前运动, 当薄片4 超出开口时, 蟑螂从薄片4和开口之间的间隙中进入盒体1内, 反之, 当蟑螂欲从盒体1内逃 至外界时, 蟑螂从盒体1内一侧推动薄片4向外界移动, 薄片4向外界移动的。

11、过程中, 与台阶 圆部31的底面发生抵触 (参见图2) , 进而起到限位的作用, 防止蟑螂逃逸实现诱捕; 具体的, 本实施例中, 弹簧5的弹力与薄片4的重量越小, 蟑螂进入盒体1内的概率越大。 0016 如图1所示, 盖体2上开设有杀虫孔21, 杀虫孔21内固定有过滤网6, 过滤网6一方面 可以起到观察的作用, 同时在发现有蟑螂后, 可以在不打开盖体2的情况下, 通过过滤网6喷 洒灭蟑螂药将蟑螂消灭, 使用时更加方便; 为了避免蟑螂从过滤网6处逃脱, 过滤网6的孔径 优选为1-3mm。 0017 如图1所示, 盒体1的内表面覆盖有由玻璃材料制成的防护层7, 玻璃表面的粗糙度 很低, 当蟑螂从通。

12、道进入盒体1内部时, 可以防止蟑螂攀爬至诱入器3逃脱, 提高蟑螂的诱捕 概率。 0018 如图2所示, 诱入器3呈喇叭状设置, 诱入器3于盒体1内一端的直径小于盒体1外一 端的直径, 诱入器3外大内小, 可以更好地引导蟑螂往盒体1内爬动, 进一步提高诱捕概率。 001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 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273949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8273949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8273949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