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6871465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185527.6

申请日:

20150330

公开号:

CN204618524U

公开日:

2015090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F5/37

主分类号:

A61F5/37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发明人:

俞蓉倩,王维,龚茹洁,沈洁芳

地址:

200025 上海市黄浦区瑞金二路197号

优先权:

CN201520185527U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吕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包括肩部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肩部固定带包括肩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在肩部固定部两侧的肩部弹力带,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腕部固定带包括腕部包覆部和分别连接在腕部包覆部两侧的腕部弹力带。本实用新型的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型进行调整,且固定牢固不易滑脱。本实用新型还减免了每台手术棉垫的使用,为医院节约成本,真正做到了低碳,也减少了巡回护士离岗的因素,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包括肩部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固定带包括肩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肩部固定部两侧的肩部弹力带,所述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所述腕部固定带包括腕部包覆部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腕部包覆部两侧的腕部弹力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弹力带外侧为粘结扣或射出钩,所述腕部弹力带外侧为粘结扣或射出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肩部固定部由外至内包括弹力布层、海绵填充层和吸汗弹性内衬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包覆部由外至内包括弹力布层、海绵填充层和吸汗弹性内衬层。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填充层为慢记忆海绵填充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部包覆部至少一端设置有松紧调节带,所述松紧调节带的固定端为粘结扣或射出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侧卧手术体位的组 合约束带。

背景技术

在医生进行手术时,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侧卧体位进行手术,例如神经 外科微血管减压手术,而采用侧卧体位是时,一般的操作方法如下:于第4、 5肋下置一软长枕(目的抬高胸廓有利于病人呼吸,防止肋神经过度受压), 患侧的上臂固定于体侧,并将肩峰下拉,用肩部约束带置于患侧肩峰处,适 当用力牵拉,固定于手术床两侧。用腕部约束带置于病人患侧手腕处,固定 于手术床两侧,松紧适宜,暴露指端观察病人的末梢循环。健侧上臂外展, 角度应小于90度,以防臂丛神经的损伤。分别于病人的耻骨联合及尾骶部各 置一髂托,固定病人呈90度侧卧。将肩带适度向脚部牵拉,并使病人头部下 垂10度-15度,易于暴露手术野。所以稳定地固定肩部和肢体对于该手术来 说至关重要。

目前在侧卧体位进行手术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约束带固定:

1、结合图1所示,利用棉垫和弹力绷带固定法:病人侧卧后,利用棉垫 1包覆在病人患侧肩部和腕部上,然后通过弹力绷带2将棉垫1固定紧压在病 人患侧肩部和腕部上,而弹力绷带2的两端分别绑在床边3上。但是这种固 定法存在如下缺陷:1)次日术中实际所需棉垫的量往往比准备时要多,这样 就会增加巡回护士在安置体位时,外出取物的情况,大大增加了不安全的隐 患,同时又加大了工作的烦琐。2)弹性绷带2在约束手腕部时,由于重心引 力会逐渐约束加紧或时间过长,会导致手掌部缺血肿胀、压痕等。3)由于约 束物品的多杂,影响美观。4)固定肢体不够坚固,因为棉垫1等物品不是专 用固定的约束物,而固定在棉垫1之上的是弹性绷带2,其两者不是连接在一 起的整体带,故而在约束肩峰时(因肩峰圆滑,没有固定的支点),往往会使 弹性绷带2固定后又滑脱,因此,给护理工作增添了烦琐,同时又不能牢固 地固定病人的肢体。5)不符合成本节约的要求,每台微血管减压手术需要6 块棉垫1、2卷弹力绷带2,而且棉垫1及弹性绷带2都是一次性使用的物品, 每次使用后不再回收利用,造成能源浪费。

2、结合图2所示,利用带有双头弹力带11的肩带10和四头弹力带21 的腕带20固定法:病人侧卧后,利用肩带10的方形固定部12包覆在病人患 侧肩部上,然后将双头弹力带11的一端分别绑在床边30上,而腕带20的方 形固定部22包覆在病人手腕后,将四头弹力带21的一端分别绑在床边30上, 即可完成病人的侧卧体位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法存在如下缺陷:1)人体的肩 峰圆滑,肩带10的方形固定部12没有按肩部的特点进行立体设计,在固定 时易于滑脱。2)肩带10的双头弹力带11及腕带2的四头弹力带21两端的 延长带过长而且没有粘性扣,只能靠捆绑在床边30,不符合节力原则,也增 加了工作者的强度和放置体位的时间,在手术完毕还要拆卸,同样耗时增加 劳动强度。3)腕带2的四头弹力带21交叉后出现褶皱,即影响腕部的固定, 又容易引起病人手腕处皮肤的压痕。4)肩带10的方形固定部12在使用过程 中往往在衬垫内还需要加棉垫40,对于一些受压点实际所需棉垫量比准备时 多,增加在放置体位时,巡回护士外出取物的情况,增加了不安全隐患,也 增加了放置体位时间。5)这种固定方法仍然需要每台4块棉垫40进行肢体 包裹固定,棉垫为一次性使用耗材,造成能源浪费,不符合成本节约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侧卧体位约束带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 种使用方便、节约成本且有效固定病人的组合约束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包括肩部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其特征 在于,所述肩部固定带包括肩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肩部固定部两侧的 肩部弹力带,所述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 包裹结构,所述腕部固定带包括腕部包覆部和分别连接在所述腕部包覆部两 侧的腕部弹力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肩部弹力带外侧为粘结扣或射 出钩,所述腕部弹力带外侧为粘结扣或射出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肩部固定部由外至内包括弹力 布层、海绵填充层和吸汗弹性内衬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腕部包覆部由外至内包括弹力 布层、海绵填充层和吸汗弹性内衬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海绵填充层为慢记忆海绵填充 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腕部包覆部至少一端设置有松 紧调节带,所述松紧调节带的固定端为粘结扣或射出钩。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 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型进行调整,且 固定牢固不易滑脱。另外,弹力带为粘结扣或射出钩,可通过床轨进行粘合, 使得护士在放置体位的效率大大提高,缩短了摆放手术体位所花费的时间, 每个患者约减少2分钟。再者,本实用新型减免了每台手术棉垫的使用,为 医院节约成本,真正做到了低碳,也减少了巡回护士离岗的因素,减少了不 安全因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 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 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利用棉垫和弹力绷带固定法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利用肩带和腕带固定法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肩部固定带的俯视图。

图4是图3沿A-A向对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肩部固定部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腕部固定带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至图6所示,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包括肩部固定带100 和腕部固定带200。肩部固定带100包括肩部固定部110和分别连接在肩部固 定部110两侧的肩部弹力带120,肩部固定部110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 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即肩部固定部110的立体结构为四分之一球形 结构。结合图3和图4所示,从俯视角度看,肩部固定部110类似与于半圆 形结构,将肩部固定部110沿中轴线对折,则为四分之一圆形结构,所以肩 部固定部110能够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为了使得肩部固定带100便 于固定,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本实施例中的肩部弹力带外侧射出钩121。另 外,为了提高肩部固定部110的舒适感,结合图5所示,肩部固定部120由 外至内包括弹力布层111、海绵填充层112和吸汗弹性内衬层113,优选的海 绵填充层112为35密度的慢记忆海绵填充层,吸汗弹性内衬层113由大部分 全棉弹力汗布和小部分进口杜邦氨纶丝复合而成。

参见图6所示,腕部固定带200包括腕部包覆部210和分别连接在腕部 包覆部210两侧的腕部弹力带220,腕部弹力带220外侧为射出钩121。本实 施例中的腕部包覆部210由外至内包括弹力布层、海绵填充层和吸汗弹性内 衬层。为了使得腕部包覆部210能够包覆不同体型的病人腕部,腕部包覆部 210其中一端设置有一对松紧调节带230,松紧调节带230的固定端为射出钩 231。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参见图7所示,先将病人侧躺且借助髂托400预固 定后,再将肩部固定部110包覆在病人患侧肩部上,且肩部固定部110具有 一小部分袖114包覆在手臂上部上,再将肩部弹力带120绕过床边300后通 过射出钩121粘结在肩部弹力带120上;同样,将腕部包覆部210包覆在病 人患侧腕部上,再将腕部弹力带220绕过床边300后通过射出钩221粘结在 腕部弹力带220上。本实用新型方便护士操作,大大提高了护士放置体位的 效率,每个患者约减少2分钟。另外,肩部固定部110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 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型进行调整,且固定 牢固不易滑脱。再者,本实用新型减免了每台手术棉垫的使用,为医院节约 成本,真正做到了低碳,也减少了巡回护士离岗的因素,减少了不安全因素。 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优点,能够保证侧卧体位手术的顺利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卧手术体位组合约束带,包括肩部固定带和腕部固定带,肩部固定带包括肩部固定部和分别连接在肩部固定部两侧的肩部弹力带,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腕部固定带包括腕部包覆部和分别连接在腕部包覆部两侧的腕部弹力带。本实用新型的肩部固定部为与人体肩峰生理弧度相适应的带半袖式弧形包裹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体型进行调整,且固定牢固不易滑脱。本实用新型还减免了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