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镜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胆道镜引导架。
背景技术
在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胆道疾病的手术中,胆道镜是经常使用的内镜设备,其有效部位是由光学纤维组成的软性镜体。手术实施过程中,镜体进入腹腔后易弯曲,可移动空间大,很难快速并准确地进入胆道内。在腹腔外操作进入腔体内部的软管镜头难度较大,因此手术耗时一般较长;且反复调节软镜体的位置不仅加重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会加重医生的负担。
发明内容
为了方便将胆道镜置于胆道内,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生负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道镜引导架。
这种胆道镜引导架,包括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分为套筒第一部分和套筒第二部分,套筒第一部分和套筒第二部分外壁的两端都设有半圆形第一凹槽,半圆形第一凹槽中设置有组合箍;所述组合箍由第一半圆形环和第二半圆形环组成,第一半圆形环两端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中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半圆形环两端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中设有螺纹通孔;第一半圆形环和第二半圆形环通过沉头螺栓连接;套筒第一部分和套筒第二部分内壁的一端都设有半圆形第一凸台,半圆形第一凸台上都设有半圆形第二凹槽;套筒第一部分和套筒第二部分内壁的另一端都设有半圆形第二凸台,半圆形第二凸台外安装有密封圈;套筒一端安装有旋转球体,旋转球体顶部安装有密封帽,旋转球体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旋转球体底部为平面,旋转球体底部设有圆形凸台,旋转球体底部还焊接有环形套筒,环形套筒中心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与旋转球体中心第二通孔的直径相等;环形套筒的端部安装有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旋转设置在腹腔外的环形套筒,可以方便地操作进入腔体内部的软管镜头,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痛苦,减轻了医生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半圆形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半圆形环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筒,2、旋转球体,1.1、套筒第一部分,1.2、套筒第二部分,3、半圆形第一凹槽,4、组合箍,4.1、第一半圆形环,4.2、第二半圆形环,4.1.1、第一凸台,4.1.2、第一通孔,4.2.1第二凸台,4.2.2、螺纹通孔,5、半圆形第一凸台,6、半圆形第二凸台,7、密封圈,8、半圆形第二凹槽,9、第二通孔,10、密封帽,11、圆形凸台,12、环形套筒,13、第三通孔,14、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胆道镜引导架包括套筒1,所述套筒1分为套筒第一部分1.1和套筒第二部分1.2,套筒第一部分1.1和套筒第二部分1.2外壁的两端都设有半圆形第一凹槽3,半圆形第一凹槽3中设置有组合箍4。
套筒第一部分1.1和套筒第二部分1.2内壁的一端都设有半圆形第一凸台5,半圆形第一凸台5上都设有半圆形第二凹槽8;套筒第一部分1.1和套筒第二部分1.2内壁的另一端都设有半圆形第二凸台6,半圆形第二凸台6外安装有密封圈7;套筒1一端安装有旋转球体2,旋转球体2顶部安装有设有通孔的密封帽10,密封帽10上设有便于软镜体通过的孔。旋转球体2中心设有第二通孔9,旋转球体2底部为平面,旋转球体2底部设有圆形凸台11,旋转球体2底部还焊接有环形套筒12,环形套筒12中心设有第三通孔13,第三通孔13的直径与旋转球体2中心第二通孔9的直径相等;环形套筒12的端部安装有橡胶密封圈14。
在图3和图4中,所述组合箍4由第一半圆形环4.1和第二半圆形环4.2组成,第一半圆形环4.1两端有第一凸台4.1.1,第一凸台4.1.1中设有第一通孔4.1.2;第二半圆形环4.2两端有第二凸台4.2.1,第二凸台4.2.1中设有螺纹通孔4.2.2。
使用时,先将旋转球体2底部的圆形凸台11卡到套筒第一部分1.1和套筒第二部分1.2的半圆形第一凸台5中,在套筒第一部分1.1和套筒第二部分1.2的半圆形第一凹槽3中放入组合箍4,用沉头螺栓将第一半圆形环4.1和第二半圆形环4.2锁紧。在半圆形第二凸台6外安装密封圈7,在环形套筒12后部安装橡胶密封圈14。
将软镜体由橡胶密封圈14穿进,经过环形套筒12的第三通孔13和旋转球体2中的第二通孔9,再由设有通孔的密封帽10穿出。将套筒1的旋转球体2端慢慢伸入到腹腔内,环形套筒12留在腹腔外,手术时通过旋转环形套筒12可使旋转球体2转动,从而使伸入腹腔内的软镜体能够快速、准确地到达病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