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子宫颈癌的是指发生在子宫阴道部及宫颈管的恶性肿瘤。宫颈癌的转移,可向邻近组织和器官直接蔓延,向下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向上可侵犯子宫体,向两侧可侵犯盆腔组织,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犯直肠。也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宫颈旁、髂内、髂外、腹股沟淋巴结,晚期甚至可转移到锁骨上及全身其他淋巴结。血行转移比较少见,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肝及骨。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发生年龄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献曾有个别合并妊娠或输卵管妊娠的病例报道。不规则阴道出血,出血可于任何时间出现,行激素治疗者除外。如果行激素替代治疗的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出血,类似于月经,则预示着子宫颈癌的可能。因此,若有任何不正常的阴道出血或出血量多,应及早到医院诊治。阴道分沁物,呈粉色、褐色、水样或粘稠状,有异味。经盆腔检查发现子宫增大。体重下降,虚弱,下腹、背部及腿部疼痛。这种情况发生在癌肿转移或扩散时。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对晚期癌症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稳中求进",以便获得"长期带瘤生存"。
目前在子宫颈癌的治疗中,手术以及放疗和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虽然对治疗子宫颈癌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具有较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高等缺陷。化疗是近年来在肿瘤治疗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化疗药物常“是非不清”、“敌我不分”,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人体正常细胞。因此,化疗可能出现如下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1、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操作不慎药液外漏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栓塞性静脉炎。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十分仔细,认真加以预防。
2、抑制骨髓造血系统,主要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在每次化疗前,都应该做血象检查,如果白细胞的数目若低于(2.5~3)×109/升、血小板(50~80)×109/升,应该暂时停止化疗,遵照医生的医嘱使用升高血细胞药。除原有的鲨肝醇、利血生、核苷酸和维生素B6以及益气补血的中药治疗外,近年来由基因重组工程生产的一些集落刺激因子,具有明显的促进血 细胞增生的功能。只在在化疗后及时用上这些药物,白细胞就不会明显下降。
3、可不同程度的损害肝脏细胞,出现谷丙转氨酶增高、胆红素上升、肝肿大、肝区疼痛、黄疸等,严重的会引起肝硬化、凝血机制障碍等,所以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要检查肝功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停止化疗。
4、有些化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严重的可发生心力衰竭。所以用药前及用药中应检查心电图,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及时治疗。对有心脏病变的病人,应避免使用对心脏有毒性作用的化疗药物。
5、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化疗药物可引起急性化学性肺炎和慢性肺纤维化,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因此用肺毒性药物(即对呼吸系统有毒性的化疗药物),如争光霉素等,应在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肺部情况,停药后还要注意随访。发现肺部毒性反应,立即停止化疗并用激素治疗。
6、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表现有蛋白尿,少尿或无尿,有的发生血尿。为了能够清楚了解肾脏功能,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均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使每天尿量在2000~3000毫升。经验证明,这样可减少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
7、某些药物可影响生育,导致畸胎。在化疗期间,男性病人应节育,女性病人如有妊娠应中止或避免化疗一般停药后生育功能可恢复。
8、脱发和皮肤反应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会出现,即使出现也不必过分担忧,因为一般病人停药后,脱掉的头发会重新长出,皮肤的红斑、皮疹和色素沉着也会好转或消失。
9、在化疗的全身反应中,要数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最令患者烦恼,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以及口腔黏膜溃疡、咽喉炎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组合物对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有确切疗效,针对性强、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 中药,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包括:半把伞,穿心草,大叶风沙藤,蔊菜,回阳生,抽筋草,刺沙蓬,打火草,短瓣女娄菜,海金沙草,黑及草,火炭母草,佛手柑根,褐粘褶菌,铃茵陈,鞘菝葜,柔软石韦和狼喉靥。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0~40份、穿心草10~20份、大叶风沙藤20~30份、蔊菜15~25份、回阳生10~20份、抽筋草10~20份、刺沙蓬10~20份、打火草10~20份、短瓣女娄菜15~25份、海金沙草5~15份、黑及草20~30份、火炭母草5~15份、佛手柑根15~25份、褐粘褶菌15~25份、铃茵陈10~20份、鞘菝葜10~20份、柔软石韦10~20份和狼喉靥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5~40份、穿心草10~15份、大叶风沙藤25~30份、蔊菜20~25份、回阳生10~15份、抽筋草10~15份、刺沙蓬15~20份、打火草10~15份、短瓣女娄菜15~20份、海金沙草10~15份、黑及草20~25份、火炭母草5~10份、佛手柑根20~25份、褐粘褶菌20~25份、铃茵陈10~15份、鞘菝葜10~15份、柔软石韦15~20份和狼喉靥25~30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7份、穿心草13份、大叶风沙藤27份、蔊菜21份、回阳生12份、抽筋草13份、刺沙蓬16份、打火草12份、短瓣女娄菜15份、海金沙草14份、黑及草20份、火炭母草7份、佛手柑根22份、褐粘褶菌21份、铃茵陈13份、鞘菝葜11份、柔软石韦17份和狼喉靥28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9份、穿心草11份、大叶风沙藤30份、蔊菜24份、回阳生14份、抽筋草10份、刺沙蓬17份、打火草14份、短瓣女娄菜19份、海金沙草11份、黑及草23份、火炭母草9份、佛手柑根24份、褐粘褶菌24份、铃茵陈11份、鞘菝葜12份、柔软石韦20份和狼喉靥25份。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 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晶纤维素、0.05~0.15倍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对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针对性强,有确切疗效,见效快,毒副作用小且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材包括:半把伞,穿心草,大叶风沙藤,蔊菜,回阳生,抽筋草,刺沙蓬,打火草,短瓣女娄菜,海金沙草,黑及草,火炭母草,佛手柑根,褐粘褶菌,铃茵陈,鞘菝葜,柔软石韦和狼喉靥。
所述中药中各原料药材的药理如下:
半把伞:【别名】搜山虎、虎爪搜山虎、箐鸡尾、野蕨菜。蕨类水龙骨科扇蕨属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Baker)Christ,以 根状茎入药。四季可采,去毛,晒干。甘、微苦、涩,凉。清热利湿,理气通便。用于慢性胃炎,胃腹胀满,便秘,痢疾,膀胱炎,咽炎,风湿关节疼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穿心草:【别名】串钱草、穿钱草、顶心风。龙胆科穿心草属植物穿心草Canscora lucidissimma(Levl.et Vant.)Hand.-Mazz.的全草。秋冬采收,去杂质,鲜用或晒干。微甘、微苦,平。清热解毒,止咳,止痛。用于肺热咳嗽,胃痛,黄疸型肝炎,毒蛇咬伤。【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大叶风沙藤:【别名】海风藤、地血香、梅花钻、大梅花钻、吹风散、大血藤、过山风、绣球香、通血香、过山龙藤、大饭团。木兰科南五味子属植物异形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Craib。以根、老藤、果入药。根、藤全年可采,果夏秋采收,除去栓皮,洗净,切片,晒干。辛,微温。根、藤: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活血散淤。用于风湿筋骨疼痛,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痛经,产后腹痛,跌打损伤。果:补肾宁心,止痰祛咳。用于肾虚腰痛,神经衰弱,支气管炎。【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蔊菜:【别名】野菜子、铁菜子、野油菜、干油菜、山芥菜、地豇豆。十字花科蔊菜属植物蔊菜Rorippa montana(Wall.)Small或江剪刀草Rorippa indica(L.)Hiern.,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甘、淡,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肝炎,小便不利;外用治漆疮,蛇咬伤,疔疮痈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回阳生:【别名】树韭菜。为书带蕨科植物细柄书带蕨的全草。辛;微温。活血祛风;理气止痛。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麻木;胃气痛;小儿惊风。【摘录】《中华本草》
抽筋草:【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辛;性凉;小毒。肝;脾经。平肝;舒筋活血;利湿;解毒。主中风不语;口眼歪斜;肢体麻木;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黄疸型肝炎;白带;疮疖。【摘录】《中华本草》
刺沙蓬:【别名】猪毛菜、大翅猪毛菜(《东北植药图志》),扎蓬棵 (《中国药植图鉴》),风滚草(《吉林中草药》)。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夏季开花时割取,晒干。苦,凉。入肝、肾经。平肝降压。【摘录】《中药大辞典》
打火草:【别名】香青。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味甘;性平。清热平肝;止咳定喘。主感冒咳嗽;急慢性气管炎;支气和哮喘;高血压病。【摘录】《中华本草》
短瓣女娄菜:【别名】兴安女娄菜。为石竹科植物准噶尔蝇子草的全草。淡;性凉。清热解毒;利湿;平肝。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中耳炎;眩晕耳鸣。【摘录】《中华本草》
海金沙草:【别名】竹园荽、迷离网、鸡胶莽、斑鸠窝、左篆藤、金线风、破网巾、黄金塔、左转藤、罗网藤、须须药、黑透骨、铁脚仙、乱头发、铁线藤、蔓蔓藤、虾蟆藤、纺车藤、金金藤、见根藤、藤吊丝、牛斗茜、磨菇藤、塞窦藤、扫把藤、天仙草、松筋草、鼎擦藤、毛须藤、黑须草、满天云、硬筋藤、牛西藤、金线藤、攀谷藤、海金沙藤、吐丝草、鸡脚藤、爬古藤、洗碗藤、爬墙蕨、金砂蕨、西牛藤。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的地上部分。甘;寒;无毒。小肠;膀胱;肝经。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活血通络。主热淋;石淋;血淋;小便不利;水肿;白浊;带下;肝炎;泄泻;痢疾;感冒发热;咳喘;咽喉肿痛;口疮;目赤肿痛;痄腮;乳痈;丹毒;带状疱疹;水火烫伤;皮肤瘙痒;跌打伤肿;风湿痹痛;外伤出血。【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黑及草:【别名】青鱼胆、四棱草、小见肿消、花脸猫、黑耳草。龙胆科花锚属植物紫白花锚Halenia elliptica D.Don,以根或全草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苦,寒。清热利湿,平肝利胆。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胃炎,头晕头痛,牙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火炭母草:【别名】火炭毛、乌炭子、运药、火炭母、山荞麦草、地肤蝶、黄鳝藤、晕药、火炭星、鹊糖梅、乌白饭草、红梅子叶、白饭草、大叶沙滩子、乌饭藤、水沙柑子、鸪鹚饭、水退瘀、胖根藤、老鼠蔗、小晕药、花脸晕药、蓼草、白乌饭藤、信饭藤、酸管杖、大沙柑草、火炭藤、水洋流、酸广台、接骨丹、大红袍、野辣蓼。为蓼科植物火炭母草的地上部分。辛;苦;性凉;有毒。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平肝明目;活血舒筋。主痢疾;泄 泻;咽喉肿痛;白喉;肺热咳嗽;百日咳;肝炎;带下;癌肿;中耳炎;湿疹;眩晕耳鸣;角膜云翳;跌打损伤。【摘录】《中华本草》
褐粘褶菌:为多孔菌科真菌褐粘褶菌的子实体。祛风除湿;顺气;抗肿瘤。主风湿痹痛;胸闷胁胀;癌症。【摘录】《中华本草》
佛手柑根:为芸香科植物佛手Citrus medica L.var.sarcodactylis(Noot.)Swingle的根。辛;苦;性平。脾;胃;肾经。顺气化痰。主肝胃气痛;脾肿大;癫痫。【摘录】《中华本草》
铃茵陈:【别名】金钟茵陈(《滇南本草》),黄花茵陈、(《植物名实图考》),吊钟草(《南京民间药草》),灵茵陈(《江苏植药志》),吹风草、五毒草、徐毒草(《东北药植志》),土茵陈、角茵陈、罐儿茶(《中药志》),铁雨伞草(《泉州本草》),山茵陈、金花屏(《闽东本草》),油罐草(《贵州植药调查》),黑茵陈、铁杆茵陈、山芝麻(《上海常用中草药》),罐子草、油蒿菜(《贵州草药》),金壶瓶、山油麻(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北刘寄奴、节节瓶、草茵陈、壶瓶草、野油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全草。8~9月间割取全草,晒干。苦,凉。清热利湿,活血祛瘀。治黄疸,小便不利,水肿腹胀,跌损瘀痛,血痢,血淋,白带过多,月经不调,症瘕积聚,产后停瘀腹痛。【摘录】《中药大辞典》
鞘菝葜:为百合科植物鞘柄菝葜的块茎及根。春、秋采收,除去须根茎基,洗净,切成薄片。《甘肃中草药手册》:"辛咸,温。"祛风除湿,活血顺气,止痛。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鱼骨鲠喉。【摘录】《中药大辞典》
柔软石韦:【别名】石岩金、毛石韦、星星草、小经刀草、牛舌条、大石韦、大刀草。为水龙骨科植物柔软石韦的叶。苦;甘;凉。肝;肾;膀胱经。清热;利尿通淋。主小便不利;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摘录】《中华本草》
狼喉靥:【别名】狼喉结。为犬科动物狼的甲状腺体。咸;平三焦经。开郁顺气。主噎隔。【摘录】《中华本草》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0~40份、穿心草10~20份、大叶风沙藤20~30份、蔊菜15~25份、回 阳生10~20份、抽筋草10~20份、刺沙蓬10~20份、打火草10~20份、短瓣女娄菜15~25份、海金沙草5~15份、黑及草20~30份、火炭母草5~15份、佛手柑根15~25份、褐粘褶菌15~25份、铃茵陈10~20份、鞘菝葜10~20份、柔软石韦10~20份和狼喉靥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5~40份、穿心草10~15份、大叶风沙藤25~30份、蔊菜20~25份、回阳生10~15份、抽筋草10~15份、刺沙蓬15~20份、打火草10~15份、短瓣女娄菜15~20份、海金沙草10~15份、黑及草20~25份、火炭母草5~10份、佛手柑根20~25份、褐粘褶菌20~25份、铃茵陈10~15份、鞘菝葜10~15份、柔软石韦15~20份和狼喉靥25~30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7份、穿心草13份、大叶风沙藤27份、蔊菜21份、回阳生12份、抽筋草13份、刺沙蓬16份、打火草12份、短瓣女娄菜15份、海金沙草14份、黑及草20份、火炭母草7份、佛手柑根22份、褐粘褶菌21份、铃茵陈13份、鞘菝葜11份、柔软石韦17份和狼喉靥28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如下:半把伞39份、穿心草11份、大叶风沙藤30份、蔊菜24份、回阳生14份、抽筋草10份、刺沙蓬17份、打火草14份、短瓣女娄菜19份、海金沙草11份、黑及草23份、火炭母草9份、佛手柑根24份、褐粘褶菌24份、铃茵陈11份、鞘菝葜12份、柔软石韦20份和狼喉靥25份。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2~4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1~2倍的醇浓度为85~95%的乙醇,加热回流1~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2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0.3倍的微 晶纤维素、0.05~0.15倍乳糖、0.1~0.3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当上述任意一种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汤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5cm,浸泡3-10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0-5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2-3cm,浸泡3-10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25-35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100-3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充分理解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达成技术效果并据以实施。
实施例1:片剂
取半把伞370g、穿心草130g、大叶风沙藤270g、蔊菜210g、回阳生120g、抽筋草130g、刺沙蓬160g、打火草120g、短瓣女娄菜150g、海金沙草140g、黑及草200g、火炭母草70g、佛手柑根220g、褐粘褶菌210g、铃茵陈130g、鞘菝葜110g、柔软石韦170g和狼喉靥28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4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2倍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1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25目的超微细粉;
第三步,将第二步获得的超微细粉,加入相对于其质量0.1倍的微晶纤维素、0.15倍乳糖、0.1倍的淀粉,过筛,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加入相 对于超微细粉质量0.005倍硬脂酸镁,整粒,压片,制成。
实施例2:汤剂
取半把伞39g、穿心草11g、大叶风沙藤30g、蔊菜24g、回阳生14g、抽筋草10g、刺沙蓬17g、打火草14g、短瓣女娄菜19g、海金沙草11g、黑及草23g、火炭母草9g、佛手柑根24g、褐粘褶菌24g、铃茵陈11g、鞘菝葜12g、柔软石韦20g和狼喉靥2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所述原料药材混合放入紫砂锅中,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5cm,浸泡5小时;
步骤二: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200ml,过滤,得滤液a,备用;
步骤三:将剩余药渣再次加入清水,至清水浸过药材上表面3cm,浸泡5小时;
步骤四:将紫砂锅置于火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35分钟至药液的剂量为200ml,过滤,得滤液b,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即可。
毒性实验:
急性毒性实验:应用小鼠60只,雌雄各半,体重22~30g,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给药组,实验前禁食12小时,将本发明的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片剂溶解在水中,(浓度为7.30g生药/ml,最高浓度)灌胃,灌胃容积为5ml/kg(即单次给药剂量为36.5生药/kg),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一天给药2次,给药间隔时间6小时,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小鼠未见明显差异,实验连续观察14天,小鼠全身状况、饮食、饮水、体重增长均正常。小鼠口服灌胃本发明的药片即LD50>36.5生药/kg,每日最大给药量为73.0生药/kg/日。本发明的中药临床用药量为6.4g生药/日/人,成人体重以60KG计,平均用药剂量为0.107g生药/kg/日。按体重计:小鼠(平均体重以26g计)口服灌胃本发明的中药的耐受量为临床用量的682倍。因此本发明的中药急性毒性极低,临床用药安全。
长期毒性实验: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对小鼠按13.12、19.03和37.45g生药/kg连续用药15周(1.0ml/100g体重,每天2次)及停药3周后,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的毛发、行为、大小便、体重、脏器重量、血象、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脏器肉眼没有发现异样变化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用药15周及停药3周后,小鼠各脏器均无明显改变。说明本发明中药对小鼠长期用药后毒性小,停药后也没有异样反应,应用安全。
抑瘤作用试验:
试验对象:ICR小鼠100只,体重19—24g,雄性。
试验接种内容:将小鼠子宫颈癌的细胞(U14)接种于小鼠的背侧腋窝皮下,等瘤体长至1-1.5cm时,选择良好的瘤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癌细胞数为1×106个/ml)。
取ICR小鼠,于背侧腋窝皮下常规接种U14癌细胞悬液0.2ml(癌细胞数为1×106个细胞/m1),次日随机分成5组。治疗组分为三个组,分别为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片剂,粉碎后蒸馏水溶解,每日分别灌胃给药1.2ml、0.8m1和0.4m1,连续10天;对照组分为两个组,分别为生理盐水组和CTX组,生理盐水组每日胃饲0.4m1生理盐水,连续10天;CTX组给药环磷酰胺,每日给药0.2g,蒸馏水溶解后灌胃给药,连续10天;5组均为停药后次日处死动物,剥瘤称重,计算抑瘤率,抑瘤率公式为:抑瘤率(%)=(生理盐水对照组平均瘤重-用药组平均瘤重)/生理盐水对照组平均瘤重×100%,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药物对U14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抑瘤率随剂量增加而递增,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U14的抑制作用及抑瘤效果见表1。
表1:对U14的抑制作用及抑瘤效果
组别 平均瘤重(g) 小鼠平均体重变化(g) 抑瘤率(%) 高剂量组 1.43±0.58 +3.59 58.55 中剂量组 1.58±0.46 +4.08 54.20 低剂量组 1.71±0.42 +4.75 50.43 CTX组 1.70±0.54 -1.35 50.72 生理盐水组 3.45±0.52 +5.42 0
通过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治疗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能够抑制瘤体生长,且抑瘤率随剂量的增加而递增,有显著性差异P<0.05, (n=10,X±SD);采用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治疗组,与CTX组比较,治疗组的小鼠的体重有增加,而CTX组的小鼠体重减轻,两者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n=10,X±SD)。
另外通过流体细胞仪测量,结果显示,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阻止了肿瘤细胞由S→G2进程,同时也影响了G1→S的进行,使S和G1期的细胞明显增加,G2和M期的细胞相对较低,干扰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动,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上述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中药对子宫颈癌的动物模型的肿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进而可以推知本发明的中药对子宫颈癌的具有有效的治疗作用。
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全部98例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20~30岁女子22例,31~40岁女子31例,41~50岁女子36例,50岁以上女子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9人,其中20~30岁女子11例,31~40岁女子15例,41~50岁女子18例,50岁以上女子4例。对照组49人,其中20~30岁女子11例,31~40岁女子16例,41~50岁女子18例,50岁以上女子5例。两组年龄、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2011年卫生部发布的《子宫颈癌诊断》中的子宫颈癌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标准:肝郁气滞型:白带量多,阴道流血加有淤块,胸肋胀满,情绪郁闷或心烦易怒,少腹胀满,口苦咽干,舌质暗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片剂每日3次,每次4片。1个月为1疗程,根据患者所患子宫颈癌时间长短,一年以内连续服用2~3个疗程,一年到两年连续服用4~5个疗程,两年以上5~6个疗程;
对照组:给予手术治疗和同步放化疗治疗。放射治疗:采用体外照射与腔内后装相结合。体外照射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采用前后两大野对穿照射(上界相当于第4~5腰椎水平,下界为耻骨联合上缘下4~5cm),每周5 次,DT1.8~2.0Gy/d,先照射10~12次,全盆照射DT20~25Gy,再前后野中线用挡铅照射10~12次,DT20~25Gy,,DT1.8~2.0Gy/d,每周5次,总量45Gy。在此期间腔内治疗用铱192后装治疗,每周一次,每次A点剂量达到4~6Gy,总剂量36~41Gy,疗程6~7周。腔内治疗当日不行体外照射,每日配合进行阴道冲洗。化疗方案:化疗药物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DDP(顺氯氨铂)40mg,每日一次连用3d,5-FU 1.0g,每日一次连用3d,BLM(博来酶素)15mg,每日一次,均连用3d,排除化疗禁忌证后,每例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放疗后各1个疗程,共3个疗程。
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每周行妇科检查,记录宫颈肿瘤退缩情况,记录胃肠道反应,阴道流血,流液,腹痛及下腹不适等改善情况。每周2次查血常规,治疗结束后定期门诊复查。
疗效判断标准:完全缓解(CR):肿瘤消失,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少于4周;部分缓解(PR):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时间不少于4周;无效(MR):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下,临床症状有所好转,并在治疗期间无新的肿瘤病灶出现;进展(PD):肿瘤体积增大和/或有新的肿瘤病灶出现。CR加PR为有效。
治疗结果:两组分别治疗2~6个疗程后,统计结果参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的,相对于西药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的改进。
表2两组分别治疗2~6个月后两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CR PR MR PD 总有效 治疗组 49 39 8 2 0 47(95.92%) 对照组 49 25 15 6 3 40(81.63%)
生存率统计: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5年并定期复查,并分别计算1、3、5年生存率,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统计数据可知,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生存率差别不大,而3年和5年的生存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本发明的中药能够明显延长子宫颈癌患者的生存时间。
表3两组分别追踪5年生存率统计结果
组别 1年 3年 5年 治疗组 44(89.80%) 39(79.59%) 30(61.22%)
对照组 42(85.71%) 30(61.22%) 18(36.73%)
不良反应:治疗组49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症状,2~3d恢复正常;对照组,49例患者中,39例出现恶心、呕吐,18例食欲减退,16例出现骨髓抑制伴尿急、尿频和尿痛,3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等。
具体病例:向某,女性,48岁。因阴道流血入院。经CT及其他检查,确诊为子宫颈癌。白带量多,阴道流血加有淤块,胸肋胀满,情绪郁闷,少腹胀满,口苦咽干,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中医辨证诊断为肝郁气滞型子宫颈癌。给予本发明中药实施例1片剂每天3次,每次4片,治疗3个月后,肿瘤基本消失,继续服用半个月痊愈,随访5年未复发。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