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485576.5 (22)申请日 2018.04.04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美奥新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地址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沙 河西路4811号深港花卉中心彩钢瓦温 室B05 (72)发明人 谭德兴 向雪蛟 (51)Int.Cl. A01G 20/00(2018.01) A01G 9/02(2018.01) E03B 3/02(2006.01) E03F 5/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57)摘要 本实用新。
2、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包 括: 铺设于地面之上的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中设 有若干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腔; 设置于所述支撑 体底部的用于蓄积雨水的蓄水层, 所述支撑体中 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种植腔与所述蓄水层的水 道; 以及, 一侧与所述种植腔相连通, 另一侧与所 述蓄水层相连通的, 用于在所述种植腔与所述蓄 水层之间传输雨水的渗水件; 通过在种植腔底部 设置蓄水层, 并通过水道以及渗水件连通种植腔 与蓄水层, 增强了地坪的排水能力, 减少了绿植 溺亡的概率, 同时通过渗水件的渗透能力, 将蓄 水层中存储的雨水输送到种植腔中以供绿植吸 收, 减少了城市用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
3、1页 CN 208191637 U 2018.12.07 CN 208191637 U 1.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包括: 铺设于地面之上的支撑体(1), 所述支撑体(1)中设有若干用于种植绿植的种植腔 (11); 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底部的用于蓄积雨水的蓄水层(2), 所述支撑体(1)中开设有用 于连通所述种植腔(11)与所述蓄水层(2)的水道(3); 以及, 一侧与所述种植腔(11)相连通, 另一侧与所述蓄水层(2)相连通的, 用于在所述种植腔 (11)与所述蓄水层(2)之间传输雨水的渗水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道(3)包括:。
4、 若干设置于所述支撑体(1)中, 一侧贯穿所述种植腔(11)侧壁的导流道(31); 以及, 一侧与所述导流道(31)相连通, 另一侧与所述蓄水层(2)相连通的引流道(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道(31)向所述蓄水层(2)所在的一侧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水件(4)包括: 设置于所述种植腔(11)内的第一渗水部(41); 设置于所述蓄水层(2)中的第二渗水部(42); 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渗水部(41)与所述第二渗水部(42)之间的连接部(43), 所述种植腔 (11)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连接部(4。
5、3)穿设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水件(4)由海绵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渗水部(41)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4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水层(2)包括: 靠近所述种植腔(11)的, 且与所述水道(3)相连通的储水腔(21), 所述第二渗水部(42) 容置于所述储水腔(21)中; 与所述储水腔(21)相连通的排水腔(22); 设置于所述储水腔(21)与所述排水腔(22)之间的隔板(23), 所述隔板(23)上开设有若 干滤孔, 所述第二渗水部(42)底部设有若。
6、干穿过所述滤孔的第三渗水部(44), 以及, 一侧与所述排水腔(22)相连通的, 另一侧与市政管道相连通的溢流管(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溢流管(24)设置于所述排水腔(22)靠近所述储水腔(21)的一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91637 U 2 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绿化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背景技术 0002 为建设环保绿化新城市, 改善城市绿化环境, 提高市民居住体验, 城市绿化在城市 中的方方面面开展。 目前, 在城市道路、 场地铺面领域进行园路、 停车场。
7、等地铺设混凝土植 草地坪已经成为了有效扩大城市绿化面积的方法。 现有的植草地坪, 其排水蓄水能力较弱, 在雨水天气较多的季节, 雨水在路面形成积水, 妨碍通行, 且地坪中的绿植容易因为积水而 死亡; 而到了雨水较少的季节, 地坪中的绿植需要人工灌溉, 以防止绿植缺水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具有排水蓄水强的优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 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包括: 铺设于地面之上的支撑体, 所述支撑体中设有若干用 于种植绿植的种植腔; 设置于所述支撑体底部的用于蓄积雨水的蓄水层, 所述支撑体。
8、中开 设有用于连通所述种植腔与所述蓄水层的水道; 以及, 一侧与所述种植腔相连通, 另一侧与 所述蓄水层相连通的, 用于在所述种植腔与所述蓄水层之间传输雨水的渗水件。 000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发生雨水天气时, 水道能将种植腔中的雨水引导入蓄 水层中, 且种植腔内的雨水还可通过渗水件渗透到蓄水层中, 以将种植腔内的雨水排出, 防 止绿植的死亡, 而支撑体表面的雨水则会流入到种植腔中被排出; 在雨水较少的季节, 由于 渗水件的渗透能力, 蓄水层中存储的雨水能够通过渗水件向种植腔所在的一侧渗透, 以达 到湿润种植腔内培养基质的目的, 减少城市灌溉用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植草地 坪。
9、, 通过在种植腔底部设置蓄水层, 并通过水道以及渗水件连通种植腔与蓄水层, 增强了地 坪的排水能力, 减少了绿植溺亡的概率, 同时通过渗水件的渗透能力, 将蓄水层中存储的雨 水输送到种植腔中以供绿植吸收, 减少了城市用水。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水道包括: 若干设置于所述支撑体中, 一侧贯穿所述种植腔侧壁的 导流道; 以及, 一侧与所述导流道相连通, 另一侧与所述蓄水层相连通的引流道。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雨水经过导流道的引导进入到支撑体中, 并通过引流道 被输送到蓄水层中, 多组引流道的设置能够增强种植腔的排水能力。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导流道向所述蓄水层所在的一侧倾。
10、斜设置。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倾斜设置的导流道能够便于种植腔内雨水的排出。 0011 进一步地, 所述渗水件包括: 设置于所述种植腔内的第一渗水部; 设置于所述蓄水 层中的第二渗水部; 以及, 设置于所述第一渗水部与所述第二渗水部之间的连接部, 所述种 植腔的底壁开设有供所述连接部穿设的通孔。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种植腔的底壁开设通孔以供连接部穿设, 在不影响渗 水件输水能力的同时, 可以尽量避免种植腔内的培养基质因失去支撑而落入到蓄水层中,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8191637 U 3 导致绿植死亡。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渗水件由海绵制成。。
11、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海绵具有良好吸水性与渗水性, 能够便于雨水在种植腔 以及蓄水层之间传输, 且海绵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在培养基质中长期使用, 也不易被降 解, 延长了渗水件的使用寿命。 0015 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渗水部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凹槽的开设能够增加第一渗水部的表面积, 进而增加第 一渗水部与培养基质的接触面积, 以增强渗水件的输水能力。 0017 进一步地, 所述蓄水层包括: 靠近所述种植腔的, 且与所述水道相连通的储水腔, 所述第二渗水部容置于所述储水腔中; 与所述储水腔相连通的排水腔; 设置于所述储水腔 与所述排水腔之间的。
12、隔板, 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滤孔, 所述第二渗水部底部设有若干穿 过所述滤孔的第三渗水部, 以及, 一侧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的, 另一侧与市政管道相连通的 溢流管。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储水腔以及排水腔的设置, 使得雨水能够存储于储水腔 以及排水腔之中, 而超出蓄水层存储能力的雨水则会被溢流管排出到市政管道中; 第三渗 水层的设置, 使得排水腔内的雨水也能够被渗水件吸收利用, 提高了对蓄水层中雨水的利 用率。 0019 进一步地, 所述溢流管设置于所述排水腔靠近所述储水腔的一侧。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将溢流管设置于排水腔靠近储水腔的一侧, 能够尽可能 的利用排水腔内的。
13、空间, 增加排水腔内能够存储的雨水的量。 0021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 1、 通过在种植腔底部设置蓄水层, 并通过水道以及渗水件连通种植腔与蓄水层, 增强了地坪的排水能力, 减少了绿植溺亡的概率, 同时通过渗水件的渗透能力, 将蓄水层中 存储的雨水输送到种植腔中以供绿植吸收, 减少了城市用水; 0023 2、 倾斜设置的导流道能够便于种植腔内雨水的排出; 0024 3、 第三渗水层的设置, 使得排水腔内的雨水也能够被渗水件吸收利用, 提高了对 蓄水层中雨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植草地坪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是本实用。
14、新型实施例的混凝土植草地坪的剖视图。 0027 图中: 1、 支撑体; 11、 种植腔; 2、 蓄水层; 21、 储水腔; 22、 排水腔; 23、 隔板; 24、 溢流 管; 3、 水道; 31、 导流道; 32、 引流道; 4、 渗水件; 41、 第一渗水部; 42、 第二渗水部; 43、 连接部; 44、 第三渗水部; 45、 凹槽; 5、 培养基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 实施例: 0030 结合图1与图2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包括: 支撑体1、 蓄水层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8191637 。
15、U 4 2以及渗水件4, 其中支撑体1铺设于地面之上, 起主要承载作用, 在支撑体1中设有若干种植 腔11, 用于种植绿植; 蓄水层2设置于支撑体1的底部, 用于蓄积雨水, 在支撑体1中开设有水 道3, 其用于连通种植腔11与蓄水层2, 以将种植腔11内的雨水输送到蓄水层2中; 渗水件4的 一侧与种植腔11相连通, 另一侧与蓄水层2相连通, 用于在种植腔11与蓄水层2之间传输雨 水, 以排出种植腔11内的雨水或向种植腔11输送雨水。 0031 具体地, 上述水道3包括: 导流道31以及引流道32, 其中引流道32设置有若干根, 且 一侧贯穿种植腔11的侧壁, 在本实施例中, 该种植腔11的一侧。
16、侧壁上设有两组导流道31; 引 流道32的一侧与引流道32相连通, 另一侧与蓄水层2相连通, 以将引流道32中的雨水输送到 蓄水层2中。 0032 为增强导流道31的排水能力, 将引流道32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向蓄水层2所在的一 侧倾斜。 0033 具体地, 渗水件4包括: 第一渗水部41、 第二渗水部42、 以及连接部43, 其中第一渗 水部41设置于种植腔11内, 第二渗水部42设置于蓄水层2内, 连接部43设置于第一渗水部41 与第二渗水部42之间, 以连接第一渗水部41与第二渗水部42, 使雨水能够在种植腔11以及 蓄水层2之间进行转移, 在种植腔11的底壁开设有供连接部43穿设的通孔。 。
17、通过连接部43连 接第一渗水部41以及第二渗水部42的方式, 使得种植腔11内的培养基质5能够得到足够的 支撑, 减少或避免培养基质5落入到蓄水层2中, 而导致绿植死亡的现象的发生。 0034 优选地, 在本实施例中渗水件4由海绵制成。 海绵具有良好吸水性与渗水性, 能够 便于雨水在种植腔11以及蓄水层2之间传输, 且海绵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在培养基质5中 长期使用, 也不易被降解, 延长了渗水件4的使用寿命。 0035 具体地, 在第一渗水部4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凹槽45, 凹槽45的开设能够增加第一 渗水部41的表面积, 进而增加第一渗水部41与培养基质5的接触面积, 从而提高了渗水件4 。
18、与培养基质5之间的水交换效率。 0036 进一步地, 蓄水层2包括: 储水腔21、 排水腔22、 隔板23以及溢流管24, 其中储水腔 21靠近种植腔11, 且与水道3相连通, 第二渗水部42容置于该储水腔21中, 在本实施例中, 第 二渗水部42填充满该第二渗水部42。 0037 排水腔22与储水腔21相连通, 隔板23设置于储水腔21与排水腔22之间, 以将储水 腔21与排水腔22分隔, 在隔板23上开设有若干滤孔, 以连通储水腔21与排水腔22, 由于渗水 件4由海绵制成, 因此只有等第二渗水部42吸满雨水才会通过滤孔将多余的雨水排入到储 水腔21中, 在第二渗水部42的底部设有若干穿过。
19、上述滤孔的第三渗水部44, 以使排水腔22 内未排出的雨水能够被渗水件4吸收, 提高对雨水的利用率。 0038 溢流管24的一侧与排水腔22相连通, 另一侧与市政管道相连通, 以将排水腔22内 多余的雨水排出; 为增加排水腔22的储水能力, 将溢流管24设置于排水腔22靠近隔板23的 一侧, 以更从分利用排水腔22内的空间。 0039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植草地坪, 其工作原理和过程大致如下: 0040 当发生雨水天气时, 水道3能将种植腔11中的雨水引导入蓄水层2中, 且种植腔11 内的雨水还可通过渗水件4渗透到蓄水层2中, 以将种植腔11内的雨水排出, 防止绿植的死 亡, 而支撑体1表。
20、面的雨水则会流入到种植腔11中被排出; 在雨水较少的季节, 由于渗水件4 的渗透能力, 蓄水层2中存储的雨水能够通过渗水件4向种植腔11所在的一侧渗透, 以达到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8191637 U 5 湿润种植腔11内培养基质5的目的, 减少城市灌溉用水。 0041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混凝土植草地坪, 通过在种植腔11底部设置蓄水层2, 并通过 水道3以及渗水件4连通种植腔11与蓄水层2, 增强了地坪的排水能力, 减少了绿植溺亡的概 率, 同时通过渗水件4的渗透能力, 将蓄水层2中存储的雨水输送到种植腔11中以供绿植吸 收, 减少了城市用水。 0042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领 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 但 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8191637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7 CN 208191637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