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菌种或小规模菌袋生产培养基灭菌隧道,具体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常压灭菌隧道。
背景技术
灭菌是食用菌生产的一个关键瓶颈。目前在食用菌栽培生产中,二、三级菌种生产一般都采用高压锅,或者蒸汽锅炉产生热蒸汽通入灭菌包加热进行常压灭菌。高压锅存在锅内空间小灭菌量少、不安全、且容易导致被灭菌物包装破损;大、中型高压锅投资较贵;蒸汽锅炉产生热蒸汽通入加热常压灭菌,存在密封不严,有效温度累积不均匀,灭菌效果不一致等缺陷,特别是达到有效灭菌温度维持时,需要有人不间断观测,根据灭菌包情况进行加热调节,而且中间需要加水过程等,很难达到灭菌要求,为达到灭菌效果只能延长维持时间达36h左右,浪费能源,费时费力,经常出现灭菌不彻底而污染。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被灭菌的培养基(瓶、袋)从灭菌锅(包)运到接菌室途中,也很容易被再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常压灭菌隧道种,是在培养料装瓶、袋车间与冷却、接种室之间,建立一个 灭菌隧道。
(二)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常压灭菌隧道,其特征是:包括蒸汽发生器、灭菌仓、中控箱三大部分;所述的蒸汽发生器设置在灭菌仓的下方,所述的中控箱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外侧;其中,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的热源分别来至燃煤区和电热区;所述的蒸汽发生器、燃煤区和电热区通过循环风道相互连接;所述的灭菌仓包括灭菌舱壁、灭菌隧道、门板、进料口、出料口和可开启密封门;所述的舱壁上、中、下不同部位分别安装测温仪和温度感应器,壁外安装温度显示仪表,监测舱内温度信息;灭菌仓下部距底边15cm的地方,多处设置冷气排放阀;灭菌仓两端分别设进料口、出料口和可开启密封门,灭菌前开进料口,关出料口,灭菌结束开出料口关进料口,灭菌料直接进入洁净区;在蒸气发生器中灭菌仓内地面上设置轨道和多节活动小车,灭菌料装在小车上从进口往出口移动;所述的灭菌隧道的出口端直接连接洁净区;所述的中控箱分别和灭菌舱温度感应器、变频吸风机、电热器、水位仪连接,内设控制、报警装置,协调控制灭菌舱内温度和蒸汽发生器水量、加热速度,发生异常进行自动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发生器上面呈梯形敞开,上盖筛板,侧壁装有水位仪、进水阀、排水阀。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煤区包括添煤口、炉膛、烟囱、变频吸风机和清渣口;所述的添煤口设置在炉膛上,烟囱从水中经过,气流采用外吸式,烟囱外端配置变频吸风机,通过控制吸出风量可以控制炉膛 燃烧速度,从而达到温度的维持;所述的电热区设置不同功率的电热棒,根据蒸灭菌仓内温度变化分别启动或关停,调控加热来控制灭菌仓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煤区炉膛和烟筒均可以直接对水加热,在水达到沸点时,以电热区加热维持灭菌仓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洁净区包括冷却室和接菌室,直接连接灭菌仓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灭菌舱壁、门板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常压灭菌隧道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灭菌量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计,密封好,冷凝水沿壁回流入锅,灭菌过程中间不用加水,热量和水分散失少,蒸汽散发面大而且是直接蒸发加热,升温快且均匀,冷气排放快而无死角,维持时间只有8-12小时即可达到食用菌生产要求。采用节能环保设计,燃烧室五面与烟囱均可直接对水加热,节能效果特别显著。采用煤电两用或共同加热。采用燃煤或电热自动调节,特别是在维持过程灭菌温度实现自动控制,省人省力,安全可靠。灭菌料直接进入洁净区,减少灭菌后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灭菌隧道简要示意图。
图2中(a)和(b)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自动恒温节能灭菌隧道示意图。
图3中(1)、(2)、和(3)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动力自动恒温节能蒸汽发生器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及零部件标注:1-灭菌仓、2-蒸汽发生器、3-中控箱、4-吸风机、5-烟囱、6-测温仪、7-排气阀、8-电热器、9-水位仪10-热水炉室、11-加热器、12-清渣口、13-螺母、14-添煤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食用菌培养基常压灭菌隧道,其特征是:包括蒸汽发生器1、灭菌仓2、中控箱3三大部分;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设置在灭菌仓2的下方,所述的中控箱3设置在蒸汽发生器1外侧;其中,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的热源分别来至燃煤区和电热区;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燃煤区和电热区通过循环风道相互连接;所述的灭菌仓2包括灭菌舱壁、灭菌隧道、门板、进料口、出料口和可开启密封门;所述的舱壁上、中、下不同部位分别安装测温仪6和温度感应器,壁外安装温度显示仪表,监测舱内温度信息;灭菌仓2下部距底边15cm的地方,多处设置冷气排放阀;灭菌仓两端分别设进料口、出料口和可开启密封门,灭菌前开进料口,关出料口,灭菌结束开出料口关进料口,灭菌料直接进入洁净区;内地面设置轨道和多节活动小车,灭菌料装在小车上从进口往出口移动;所述的灭菌隧道的出口端直接连接洁净区;所述的中控箱分3别和灭菌舱温度感应器、变频吸风机、换热器、水位仪连接,内设控制、报警装置,协调控制灭菌舱内温度和蒸汽发生器水量、加热速度,发生异常进行自动报警。
其中,所述的蒸汽发生器1上面呈梯形敞开,上盖筛板,侧壁装 有水位仪、进水阀、排水阀。
其中,所述的燃煤区包括添煤口14、炉膛、烟囱5、变频吸风机和清渣口12;所述的添煤口14设置在炉膛上,烟囱5从水中经过,气流采用外吸式,烟囱外端配置变频吸风机,通过控制吸出风量可以控制炉膛燃烧速度,从而达到温度的维持;所述的电热区设置不同功率的电热器8,根据蒸汽发生器1内温度变化分别启动或关停,调控加热来控制灭菌仓2温度。
其中,所述的炉膛五面与烟囱均可直接对水加热。
其中,所述的洁净区包括培养瓶、培养袋生产车间、冷却室和接菌室。
其中,所述的灭菌舱壁、门板采用隔热保温材料制作。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