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26230.4 (22)申请日 2018.07.04 (71)申请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72)发明人 陈义娟 蒋钦友 季香云 蒋杰贤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代理人 徐红银 (51)Int.Cl. A01N 43/08(2006.01) A01N 43/40(2006.01) A01P 7/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
2、剂及其制 备方法和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 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所述杀螨剂是由原料 药与常规辅料组成, 所述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 质量的0 .05-99, 所述常规辅料占1- 99.95, 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构成: 丁 基酞内酯545; 丁烯基酞内酯530; 藁本 内酯540; 当归内酯040; 蓖麻碱0 25。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 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本发明采 用多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制成, 以获 得高效、 环境友好型杀螨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042657 A 2018.12.。
3、21 CN 109042657 A 1.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螨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 料组成, 所述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质量的0.05-99, 所述常规辅料占1-99.95, 其 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构成: 丁基酞内酯545; 丁烯基酞内酯530; 藁本内酯540; 当归内酯040; 蓖麻碱025;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杀螨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藁本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 百分含量为203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杀螨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蓖麻碱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
4、百 分含量为12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杀螨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归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 百分含量为153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方杀螨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基酞内酯占原料药 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3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方杀螨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烯基酞内酯占原料 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方杀螨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分别称取丁基 酞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 或者分别称取丁基酞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以及当归内酯、 藁本内酯 或蓖麻碱三种中一种或几种, 用溶剂溶解, 加入辅料, 制。
5、成各种形式的杀螨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杀螨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是水、 乙醇、 甲 醇、 丙酮、 环己酮、 石油醚、 石油芳烃、 纯苯、 乙酸乙酯、 甲苯、 二甲苯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方杀螨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制备的杀螨剂为粉 剂, 乳油、 悬浮剂、 干悬浮剂, 浓乳剂、 缓释剂、 水乳剂、 喷雾剂中任一种形式。 10.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复方杀螨剂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常温搅拌下将 水加入到复方杀螨剂中, 使其稀释至原料药占0.5-30wt的浓度后喷洒施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0426。
6、57 A 2 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杀螨剂技术领域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一种含有内酯 类化合物用于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植食性害螨因其种类繁多、 繁殖速度快、 适应性强、 分布广泛等特点, 是公认的最 难防治的世界性有害生物类群。 因植食性害螨一般体型微小, 作物受害初期常常无明显的 被害状, 因而往往被忽视, 只有在虫口增多, 对作物造成严重危害时才易引起重视。 该类害 螨主要以机械破坏植物的营养器官-叶子为主, 它们以锐利的口针刺入叶片组织, 取食海绵 组织和栅栏组织细胞的叶绿体。
7、和细胞液而对植物造成损害, 致使植物的抗旱性下降、 光合 作用受到抑制、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不均衡等, 使植物表现出干枯落叶、 生长停滞或延缓。 最 终将导致植物的果实、 种仔、 块根、 纤维等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目 前该螨类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合成农药, 像如: 哒螨灵、 螺螨酯等等。 然而化学合成农药的 长期使用带来的环境安全、 食品安全以及抗药性等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 安 全、 高效, 环境友好的杀螨剂成为主要的发展方向, 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0003 现有技术中, 如中国专利申请 “油酸乙酯的用途及油酸乙酯杀螨剂” (申请号: 20151035。
8、1264.6), 该专利使用油酸乙酯制成各种常规剂型用于植食性螨类的控制, 该杀螨 剂不仅具有较高的防效, 且油酸乙酯是一种天然物质, 易于降解, 可减少了农药残留, 缓解 了由于农药的施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0004 然而, 由于农药单剂存在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为达到增加防效以及兼治效果, 农药 的复配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含有内酯类化合物用于控制 植食性害螨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采用多种来源于植物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制成, 以 获得高效、 环境友好型杀螨剂。 0006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 本发。
9、明提供一种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 其中, 所述植食性害螨可以是朱 砂叶螨、 二斑叶螨、 橘爪全螨、 山楂叶螨等植物害螨。 0008 具体的, 所述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 所述原 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质量的0.05-99, 常规辅料占1-99.95, 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 如下组分构成: 0009 丁基酞内酯545; 0010 丁烯基酞内酯530; 0011 藁本内酯540; 0012 当归内酯040;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042657 A 3 0013 蓖麻碱025。 0014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
10、为100。 0015 优选地, 所述藁本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037。 0016 优选地, 所述蓖麻碱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25。 0017 优选地, 所述当归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30。 0018 优选地, 所述丁基酞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830。 0019 优选地, 所述丁烯基酞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25。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控制植食性害螨的杀螨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具体为: 分 别称取丁基酞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 或者分别称取丁基酞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以及当归内 酯、 藁本内酯或蓖麻碱三种中一种或几种, 用溶剂溶解。
11、, 加入辅料, 制成各种形式的杀螨剂。 0021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控制植食性害螨的复方杀螨剂的应用, 具体为: 在常温搅拌 下将水加入到复方杀螨剂中, 使其稀释至原料药占0.5-30wt的浓度后喷洒施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是首次发现内酯类化合物-藁本内酯、 当归内酯、 丁基酞内酯和丁烯基酞 内酯具有杀螨生物活性, 并将其配制成复方杀螨剂, 从而提供了一种对人畜安全、 环境友好 型的新型和谐杀螨剂,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人类健康以及病害的综合治理。 0024 本发明所述杀螨剂,主要原料都为天然产物, 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 对环境和周 。
12、围的生态系统安全, 没有环境污染问题, 是一种无公害复方杀螨剂。 0025 本发明所述杀螨剂,主要原料之间联合作用一方面可增强杀虫效果, 另一方面由 于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的共同作用可延缓药剂的抗药性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作为供试害 螨。 但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 发明。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 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7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控制植食性害螨的杀螨剂, 所述杀螨剂。
13、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 料组成, 所述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质量的0.05-99, 所述常规辅料占1-99.95, 其 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构成: 丁基酞内酯545; 丁烯基酞内酯530; 藁本内酯5 40; 当归内酯040; 蓖麻碱025。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在本发明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 构成: 丁基酞内酯535; 丁烯基酞内酯530; 藁本内酯2037; 当归内酯1530; 蓖麻碱1225。 更好的, 丁基酞内酯含量为1830, 丁烯基酞内酯含量为1525。 0028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控制植食性害螨的杀螨剂的制备方。
14、法, 所述方法具体为: 分 别称取藁本内酯、 当归内酯、 丁基酞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 蓖麻碱用溶剂溶解, 选择加入各种 辅料, 像如, 增溶剂、 增效剂、 乳化剂、 渗透剂等等, 按照各种工艺, 制成各种形式的杀螨剂, 例如: 粉剂, 乳油、 悬浮剂、 干悬浮剂, 浓乳剂、 缓释剂、 水乳剂、 喷雾剂等。 0029 其中, 溶剂可以是水、 乙醇、 甲醇、 丙酮、 环己酮、 石油醚、 石油芳烃、 纯苯、 乙酸乙 酯、 甲苯、 二甲苯等所有有机溶剂中的1种或多种; 增溶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苯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042657 A 4 磺酸钾、 聚山梨酯、 聚乙二醇。
15、、 山梨醇聚氧乙醚、 木质素磺酸盐、 茶枯、 搭皂角等等所有中的 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为司盘类、 吐温类、 乙二醇酯类、 丙二醇酯类和/或聚乙二醇型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等; 增效剂为茶皂素、 聚氧乙烯醚等; 渗透剂为氮酮等。 0030 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 以下提供详细的实施例。 0031 实施例1 0032 分别称取藁本内酯(40)、 当归内酯(15)、 丁基酞内酯(18)、 丁烯基酞内酯 (15)、 蓖麻碱(12), 共计38g, 用2.6g丙酮溶液溶解, 添加1.4g吐温,溶解, 按照常规工 艺, 制成本发明复方杀螨剂, 然后在所制的复方杀螨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 12。 最后,。
16、 将稀释后的杀螨剂对朱砂叶螨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 创制中心生测SOP中的植食性害螨浸茎浸渍法进行。 24小时后调查各处理的死活虫数, 其防 效为96.8。 0033 实施例2 0034 分别称取藁本内酯(25)、 当归内酯(40)、 丁基酞内酯(30)、 丁烯基酞内酯 (5), 共计56g, 用25g乙醇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等8.6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复 方杀螨剂, 然后在所制的复方杀螨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3.6。 最后, 将稀释后 的杀螨剂对二斑叶螨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 的植食性害螨浸茎浸渍法进行。
17、。 24小时后调查各处理的死活虫数, 其防效为90.4。 0035 实施例3 0036 分别称取藁本内酯(30)、 丁基酞内酯(45)、 丁烯基酞内酯(25), 共计25g, 用 5g环己烷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等辅料10.8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 明复方杀螨剂, 然后在所制的复方杀螨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20。 最后, 将稀 释后的杀螨剂对橘爪全螨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 SOP中的植食性害螨浸茎浸渍法进行。 24小时后调查各处理的死活虫数, 其防效为100。 0037 实施例4 0038 分别称取藁本内酯(5)、 当归。
18、内酯(20)、 丁基酞内酯(35)、 丁烯基酞内酯 (20)、 蓖麻碱(20), 共计112g, 用104g乙酸乙酯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司盘等65g, 按 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复方杀螨剂, 然后在所制的复方杀螨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 度为8。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螨剂对朱砂叶螨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 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的植食性害螨浸茎浸渍法进行。 24小时后调查各处理的死活虫数, 其防效为89.25。 0039 实施例5 0040 分别称取藁本内酯(37)、 当归内酯(0)、 丁基酞内酯(25)、 丁烯基酞内酯 (30)、 蓖麻碱(8), 共计156g, 。
19、用50g石油醚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吐温, 司盘等59g, 按 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复方杀螨剂, 然后在所制的复方杀螨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 度为24。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螨剂对二斑叶螨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生测, 24小时后统计死 亡率, 其防效为86.2。 0041 实施例6 0042 分别称取藁本内酯(20)、 当归内酯(30)、 丁基酞内酯(5)、 丁烯基酞内酯 (20)、 蓖麻碱(25), 共计543g, 用86g乙醇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等辅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042657 A 5 料86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复方杀螨。
20、剂, 然后在所制的复方杀螨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 料药的浓度为30。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螨剂对害螨采用田间小区实验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48小时后统计死亡率, 防效达到94.3。 0043 应当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 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 明的实施例而提供的, 并不是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 实际应用中, 通过调整本发明中上述各 个组分的含量以及组分之间的组合方式, 可以获得不同的、 无数的实施例, 这些均在本发明 的涵盖范围内。 0044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042657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