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毒素灭鼠毒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豚毒素灭鼠毒饵.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19276 B (45)授权公告日 2015.01.21 CN 102919276 B (21)申请号 201210459127.0 (22)申请日 2012.11.15 A01N 63/02(2006.01) A01N 43/90(2006.01) A01P 19/00(2006.01) A01P 1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林涛 地址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城中区解放路 12 号 1142 室 (72)发明人 林涛 武斌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 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代理人 张明月 CN 8710。
2、3514 A,1988.07.13, 权利要求书 . CN 1118652 A,1996.03.20, 权利要求书 . 刘岱岳等 . 开发生物毒素促进药物发展 . 药 品评价 .2004, 第 1 卷 ( 第 4 期 ),259-267. 胡延春等 . 生物毒素的应用研究 .生物技 术通讯 .2004, 第 15 卷 ( 第 1 期 ),83-85. (54) 发明名称 河豚毒素灭鼠毒饵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豚毒素灭鼠毒饵, 该灭 鼠毒饵药剂由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细菌培养液、 河 豚内脏、 河豚血液或河豚卵巢的其中一种或几种 混合而成, 饵料由陈化粮、 地沟油、 榨油后的花生 饼。
3、或豆饼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河豚毒素灭鼠 毒饵毒力可靠、 毒性确切、 灭鼠效果良好, 且易降 解、 无毒性污染、 无残留、 无二次中毒 ; 其各组成 物质均为可再利用资源, 简单、 易得 ; 灭鼠毒饵制 备过程中无需再掺杂任何水质液体, 毒饵溶解性、 适口性好。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向春玲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19276 B CN 102919276 B 1/1 页 2 1. 一种河豚毒素灭鼠毒饵, 其特征在于 : 包括药剂和饵料,。
4、 所述饵料的配比为 : 榨油后 的花生饼或豆饼 14000 份, 陈化粮 84000 份, 地沟油 50 份, 苏丹红 1000 份、 八角山奈 1000 份 ; 毒饵的配方为 : 向上述饵料中加入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 河豚卵巢 1 份, 使每克毒饵毒力 达到 1000MLD。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19276 B 2 1/4 页 3 河豚毒素灭鼠毒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灭鼠毒饵, 尤其涉及生物毒素在灭鼠方面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鼠害严重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对鼠害的防控主要包括化学防 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和生态防治几种方式。 目前对鼠害。
5、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中的施放灭 鼠剂为主。灭鼠剂的功能是能有效杀死鼠类或使鼠类的生殖能力遭受破坏, 进而使得鼠类 数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甚至是完全杀灭。但目前使用的灭鼠剂除使用 C 型肉毒毒素外, 全部 都是化学制剂, 是无机化合物。这些化学灭鼠剂无论生产和使用都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 污染, 被此类灭鼠剂毒死的鼠类还有可能会被其他动物食用而产生二次中毒。 其次, 鼠类具 有非常高的智商, 在取食可快速致死灭鼠剂后会产生一定的反应, 给其同伴发出警示信息, 同伴得到信息后会主动避开危险, 进而对此类灭鼠剂产生拒食性。 0003 饵料是灭鼠剂的载体, 灭鼠剂不能直接进入靶动物体内, 必须通过饵料作为。
6、载体。 可见, 饵料适应性的好坏是决定灭鼠剂能否进入靶动物体内的关键。 迄今为止, 饵料的形式 和制作方法单一, 主要是粮食浸泡为主, 蜡块和水混合搅拌制成碎粉条状为次, 由于化学药 剂有的难溶于水或不溶于水, 同时有强烈异味, 导致灭鼠剂的溶解性、 适口性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毒性确切、 环保、 灭鼠效果良好的灭鼠剂。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河豚毒素灭鼠毒饵, 包括 药剂和饵料, 所述药剂为河豚毒素、 河豚毒素细菌培养液、 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或河豚卵巢 的其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所述饵料包括陈化粮、 地沟油、。
7、 榨油后的花生饼或豆饼的其中一 种或几种的混合。 0006 本发明灭鼠毒饵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或河豚卵巢为经粉 碎的浆液。 0007 本发明灭鼠毒饵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饵料中的各物质按质量份数的配比为 : 榨油后的花生饼或豆饼 5000 份 14000 份, 陈化粮 85000 份 94000 份, 地沟油 30 份 50 份 ; 所述药剂添加量为使每克毒饵毒力达到 8001200MLD。 0008 本发明灭鼠毒饵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 所述饵料配比中还包括苏丹红、 鼠类引诱剂, 所述苏丹红、 鼠类引诱剂的含量按质量份数计分别为 5 份 1000 份、 5 份 1。
8、000 份。 0009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 本发明河豚毒素灭鼠 毒饵是一种无毒性污染, 无残留, 毒性确切的灭鼠剂, 且毒力可靠, 在自然界中易降解, 无二 次中毒, 中毒后有一定的潜伏期, 可有效防止鼠类对其产生记忆效应。 0010 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TTX) 是鲀鱼类 (俗称河豚鱼) 及其它生物体内含有的一 种生物碱, 属有机物。 其分子式为C11H17O8N3, 分子量为319.27。 河豚毒素是在河豚体内形成 的一种小分子量、 非蛋白质的嗜神经毒素。进入机体内潜伏期为 10 分钟至 3 小时, 主要可 说 明 书 CN 1029。
9、19276 B 3 2/4 页 4 引起机体肌肉麻痹、 循环衰竭而死亡。其毒性是氰化钾的 200 倍, 是氰化钠的 1250 余倍, 属 亚急性毒素。该毒素经腹腔注射对小鼠的 LD50 为 8g/kg。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 的神经毒素之一, 河豚毒素对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 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 枢, 可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钠离子通道, 阻碍神经传导, 从而引起神经 麻痹而致死亡。 因此, 河豚毒素可造成鼠类肌肉麻痹循环衰竭而死亡, 且对鼠类有可靠的毒 性, 同时在一定时间内毒力可以保持稳定, 中毒潜伏期为 3 6h, 老鼠吃过灭鼠剂后, 不会 马上死亡, 不会。
10、给其它老鼠发出信号, 便于大批量灭鼠。此外, 河豚毒素对热稳定, 盐腌、 日 晒等均不能使其破坏, 高温 220、 20 60min 才能使其丧失毒性。 0011 本发明中用做灭鼠药剂的河豚毒素可从鲀鱼副产品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和河豚卵 巢中提取, 也可以细菌培养制取, 还可以直接使用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和河豚卵巢作为药 剂, 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和河豚卵巢为再利用物质。以河豚毒素为灭鼠药剂, 颠覆了灭鼠药 剂传统的化学生产模式。 河豚毒素在自然界中可降解, 毒性不会长期保留, 河豚毒素作用于 鼠类肌体后, 经过鼠类体内的生物转化功能, 毒性在发挥毒力作用后, 作为外源性物质被降 解, 分解为。
11、无毒代谢物。 因此, 中毒后的死鼠体内无河豚毒素残留, 不会造成二次中毒, 死鼠 被其他生物觅食后不会因食用河豚毒素毒死的鼠类而造成死亡, 进而不会破坏生态。 0012 本发明河豚毒素灭鼠毒饵中饵料为陈化粮、 榨油后的花生饼及豆饼、 地沟油, 不掺 任何水质液体, 极大增强了灭鼠药剂的溶解性。 同时, 加适量地沟油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 灭鼠药剂的适口性, 且减少了灭鼠剂对加工设备的粘贴。 配方中物质均为再利用资源, 不但 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会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 0013 本发明河豚毒素灭鼠毒饵添加苏丹红和鼠类引诱剂, 由苏丹红制成的灭鼠剂为红 色, 可作为防止人与其他生物食用的一种警。
12、告标志, 而鼠类是色盲, 不会对颜色有认知感。 而鼠类引诱剂可引诱鼠类至布饵处并摄食毒饵。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其中河豚毒素、 河豚内脏、 河豚血 液、 河豚卵巢或河豚毒素细菌培养液的添加量可以根据每克毒饵毒力进行换算。 0015 实施例 1(下述物质河豚毒素按毒力份数计, 饵料按质量份数计) 0016 本实施例中饵料的配比为 : 榨油后的花生饼或豆饼5000份, 陈化粮95000份, 地沟 油 30 份, 苏丹红 5 份、 鼠类引诱剂奶精 5 份。毒饵的配方为 : 向上述饵料中加入 1 份河 豚毒素, 使每克毒饵的毒力为 800MLD(静脉注射小。
13、白鼠) 。 0017 用药记录 : 将该毒饵投放在某学校食堂, 投药 7 天后, 经对鼠道观察确认灭鼠率达 到 96%, 未出现误食中毒现象, 中毒死鼠体内未检测到河豚毒素残留。 0018 实施例 2(下述物质河豚毒素细菌培养液按毒力份数计, 饵料按质量份数计) 0019 本实施例中饵料的配比为 : 榨油后的花生饼或豆饼8960份, 陈化粮90000份, 地沟 油 40 份, 苏丹红份 500、 鼠类引诱剂麝香 500 份。毒饵的配方为 : 向上述饵料中加入河 豚毒素细菌培养液 1 份, 使每克毒饵毒力达到 900MLD(静脉注射小白鼠) 。 0020 河豚毒素细菌培养液所含河豚毒素的毒力检测。
14、方法 : 取 1ml 河豚细菌培养液, 按 倍数稀释, 每稀释倍数组的稀释液各取 0.5ml, 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法, 注入小白鼠体内, 每 组四只, 观察 96h, 根据小白鼠死亡情况计算检样中所含河豚毒素的大体毒力 (MLD/ml) 。例 说 明 书 CN 102919276 B 4 3/4 页 5 如 : 5 倍、 50 倍及 500 倍稀释液致小白鼠全部死亡, 而注射 5000 倍稀释液的小白鼠全部存 活, 则可大体判定检样所含河豚毒素的毒力为 1002MLD/ml。 0021 用药记录 : 将该毒饵投放在某食品加工厂, 灭鼠面积为 3000m2, 7 天后通过鼠道观 察确认灭鼠率达到。
15、 97%, 中毒死鼠体内未检测到河豚毒素残留。 0022 实施例 3 (下述物质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 河豚卵巢按毒力份数计, 饵料按质量份数 计) 0023 本实施例中饵料的配比为 : 榨油后的花生饼或豆饼 14000 份, 陈化粮 84000 份, 地 沟油 50 份, 苏丹红份 1000、 鼠类引诱剂八角山奈 1000 份。毒饵的配方为 : 向上述饵料 中加入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 河豚卵巢 1 份, 使每克毒饵毒力达到 1000MLD(静脉注射小白 鼠) 。 0024 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或河豚卵巢中所含河豚毒素毒力检测方法 : 0025 A. 取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或河豚卵巢粉碎浆液。
16、与蒸馏水按 100g : 400ml 的比例混 合, 将混合后所得溶液加热至 60 度, 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胃蛋白酶 (加入量依胃蛋白酶活 力而定) 和盐酸充分混合, 放置于恒温箱中 52 度恒温消化 12h, 得消化液 ; 0026 B. 取 1ml 河豚内脏、 河豚血液或河豚卵巢消化液, 按倍数稀释, 每稀释倍数组的稀 释液取 0.5ml, 分别以静脉注射的方法注入小白鼠体内。每组 4 只, 观察 96h, 根据小白鼠死 亡情况计算检样中所含河豚毒素的大体毒力 (MLD/ml) 。 取致小白鼠全部死亡的稀释液稀释 倍数最高的一组, 将该稀释倍数乘以 10 即为检样中所含河豚毒素的大体毒力 。
17、(MLD/ml) , 例 如稀释倍数为 10 倍, 则检样中所含河豚毒素的毒力为 1010MLD/ml。 0027 用药记录 : 将该毒饵投放在某学校食堂, 7 天后通过鼠道观察确认灭鼠率达 98%, 未出现误食中毒现象, 中毒死鼠体内未检测到河豚毒素残留。 0028 下表为其他配方的实施例 : 0029 0030 用药记录 : 将实施例 4、 5、 6、 7、 8、 9、 10、 11、 12 和 13 制得的毒饵分别投放至某学校 食堂, 7 天后通过鼠道观察确认灭鼠率均在 96% 以上, 且中毒死鼠体内均未检测到河豚毒素 说 明 书 CN 102919276 B 5 4/4 页 6 残留。 说 明 书 CN 102919276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