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养蚕系统.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6862425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8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57444.1

申请日:

20120924

公开号:

CN102907379B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7/04

主分类号:

A01K67/04

申请人: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发明人:

李学齐,何光赞,林仁斌,胡祚忠,张剑飞,吴建梅

地址:

637100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小龙镇十里工业园区江东北路二段

优先权:

CN201210357444A

专利代理机构: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杜应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本系统集中在一个空间中,便于管理,节省人力、物力,便于实现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1),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支撑导轨(14)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7),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14)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机架由若干框架(4)组成,每一框架由多根第一立杆(5)和横杆(6)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元,横杆分成多层,一层一层的罗列,层与层之间有间隔,每一单独的框架之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框架(4)按如下方式组合,在椭圆的直线部分,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中间隔开一个距离,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导轨(14)截面形状为L形,底边(15)支撑链条所带的滚轮,立边(16)限制链条并张紧链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滑动导轨为在一个条形盒(17)内排列有一组滑轮(18),每两个滑轮一组,两根转轴由杆(19)连接,盒(17)的两条长边上端卷曲,限制滑轮脱出盒外,条形盒(17)由机架支撑,与支撑导轨(14)并行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链条结构包括两条链板(20)的两端钻有孔,每一链板中孔距与链轮的相邻两齿的节距相同,两条链板的相应位置的孔内穿入一根转轴,转轴上穿入一个滚轮(21),每五个滚轮轴间距内,滚轮轴向上延长形成第二立杆(22),以便与料盘上的孔配合,在链条的侧面,每隔一段距离在链板上设置一个支架(23),支架上装有一个在导轨下边滚动的滚轮(24),减少链条与导轨之间的摩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其特征在于:料盘(7)的结构为一个浅边的盘形容器,浅边有一翻边(25)增加料盘的刚性,在料盘的一个矩形短边上开有与链条上的第二立杆(22)配合的孔,一个孔为圆孔,另一为长孔,两孔均各与第二立杆(22)活动配合,由链条带动移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养蚕装置,特别是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成本在农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符号之一的蚕桑产业,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面临衰亡。蚕桑生产的产业化,集约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在农村养蚕中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养蚕装置。

在目前养蚕中,采用的全人工的方式,因此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个人所能照看的蚕簸数量极其有限,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养蚕的成本也增高,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养蚕的现状,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振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降低人工养蚕的劳动强度,便于进行养蚕过程科学管理的一种养蚕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为: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下的链轮传动系统,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上、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导轨支撑,导向并张紧,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所述支撑导轨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

采用上述方案,将养蚕系统集中在一个空间中,便于管理,节省人力、物力,便于实现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化养蚕系统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传动系统立体图;

图3为图1中料盘及其支撑系统立体图;

图4为图1中链条立体图;

图5为图3中滑轨的滑轮主视图;

图6为图3中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立体图,从总体上看为一个由链条传动,轨道及其支撑系统组成的一个向上部空间发展的椭圆形笼形装置,包括多层循环布置的传动链条1,从俯视的角度看,由链条1形成的迭层有至少两层,包括第一迭层2,及第二迭层3,形成一个圈形大椭圆围一个圈形小椭圆,每一迭层本实施例为十一层,当然实际使用不受这个限制,所述的图示为便于表达,与传动链条1并行的滑动导轨没有画出,传动链条1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机架由若干框架4组成,每一框架由多根第一立杆5和横杆6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元,横杆分成多层,一层一层的罗列,层与层之间有间隔,间隔为100—300mm,每一单独的框架之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传动链条及其导轨,以及滑动导轨分布在每一层中,所述的框架4按如下方式组合,在椭圆的直线部分,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中间隔开一个距离,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列。

如方案所述,由传动链条1与滑动导轨共同支撑料盘7,作为养蚕的蚕簸,在传动链条的带动下,料盘在系统内从下到上,又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做顺、逆时针循环,在循环过程中进入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喂养操作区8,工人会在这里给蚕儿除沙,消毒,加料后又继续循环。

传动链条由传动链轮9带动。链轮设置在链条形成的内圈,由图2可以更详细的了解本系统传动装置的设置。在图示中,一根立轴10设有上、下两个链轮9,传动链条1与上、下两个链轮9啮合,传动链条1成螺旋缠绕,图示中内圈形成三层,当然实际使用中有若干层,当顺时针旋转时,在经过最上的一个链轮后,链条升到内层最顶端的位置11,进入外圈12再向下循环,由处于位置13的链条进入喂养操作区后与下链轮啮合,进入再一个循环,当然传动链条1由导轨14支撑,并由导轨形成传动链条1的行进轨迹,所述导轨14截面形状为L形,底边15支撑链条所带的滚轮,立边16限制链条并张紧链条,与链条1共同支撑料盘7 的滑动导轨,如图3所示,所述的滑动导轨为在一个条形盒17内排列有一组滑轮18,每两个滑轮一组,两根转轴由杆19连接,盒17的两条长边上端卷曲,限制滑轮脱出盒外,每一盒装有约十个滑轮组,如图5及图6所示,条形盒17由机架支撑,与导轨14并行排列。

所述与链轮啮合的链条结构,与常规结构一致,两条链板20的两端钻有孔,每一链板中孔距与链轮的相邻两齿的节距相同,两条链板的相应位置的孔内穿入一根转轴,转轴上穿入一个滚轮21,每五个滚轮轴间距内,滚轮轴向上延长形成第二立杆22,以便与料盘上的孔配合,在链条的侧面,每隔一段距离在链板上设置一个支架23,支架上装有一个在导轨下边滚动的滚轮24,减少链条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如图4所示。

安装在链条上的料盘7的结构为一个浅边的盘形容器,浅边有一翻边25增加料盘的刚性,在料盘的一个矩形短边上开有与链条上的第二立杆22配合的孔,一个孔为圆孔,另一为长孔,两孔均各与第二立杆22活动配合,由链条带动移动。

在本积层式的养蚕系统中,每一料盘在底部的喂养操作区放上蚕儿并放入桑叶,然后循着链条的移动进入内层,经螺旋上升到内层高处,再从高处进入外圈循环,随后降到喂养操作区,第一料盘从出发到回到喂养操作区的周期预先设定好,便于蚕儿的除沙、消毒及重新加桑需要,这一时间可以调整动力系统获得,本发明的驱动链轮轴的电机为变频调速,可以调整为各级速度,并可正、反转,因此这样算来,所述链条形成的螺旋在顺时针旋转时,可以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自里而外,至外而里,内圈上行,外圈下行,当逆时针方向旋转时,上述过程相反,因此十分方便灵活。

在积层式系统内,从下部进入,可供维修、监护人员往来,在本系统内,可采用自动恒温、自动补湿,自动通风装置,由于本系统空间比较集中,比人工养殖空间节约50%以上,采用上述的管理成本低廉,便于实施。还可采用先进的设备,如对喂料、清洁,消毒采用自动提醒装置,实现全自动管理。

自动化养蚕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自动化养蚕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自动化养蚕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养蚕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养蚕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0737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4.08.06 CN 102907379 B (21)申请号 201210357444.1 (22)申请日 2012.09.24 A01K 67/04(2006.01) (73)专利权人 四川省南充蚕具研究有限公司 地址 637100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小龙镇十 里工业园区江东北路二段 专利权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72)发明人 李学齐 何光赞 林仁斌 胡祚忠 张剑飞 吴建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51207 代理人 杜应龙 CN 202873592 U,2013.04.17,。

2、 权利要求 1-8. CN 2134401 Y,1993.05.26, 全文 . CN 2331680 Y,1999.08.04, 全文 . CN 202202024 U,2012.04.25, 全文 . FR 566573 A,1924.02.16, 全文 . FR 2166664 A5,1973.08.17, 全文 . JP 第 2852411 号 B2,1999.02.03, 全文 . KR 10-2011-0017711 A,2011.02.22, 全文 . CN 2884892 Y,2007.04.04, 全文 . (54) 发明名称 自动化养蚕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3、自动化养蚕系统, 所述系 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 下 的链轮传动系统, 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 上、 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 (1) , 所述链条 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 所述链条由一条螺 旋式发展的导轨 (14) 支撑, 导向并张紧, 与链条 及其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 轨, 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 料盘 (7) , 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 所述支撑导轨 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本系统集中在一个空 间中, 便于管理, 节省人力、 物力, 便于实现自动恒 温, 自动补湿, 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 (51)Int.Cl. (56)对比。

4、文件 审查员 孟海燕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907379 B CN 102907379 B 1/1 页 2 1. 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 有上、 下的链轮传动系统, 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 上、 下链轮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 (1) , 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 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展的支撑导轨 (14) 支撑, 导向并张紧, 与链条及支撑导轨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 。

5、由链条和滑动导轨共 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 (7) , 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 所述支撑导轨 (14) 及滑动导轨 均由机架支撑。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机架由若干框架 (4) 组成, 每 一框架由多根第一立杆 (5) 和横杆 (6) 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元, 横杆分成多层, 一层一层的罗 列, 层与层之间有间隔, 每一单独的框架之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框架 (4) 按如下方式组合, 在椭圆的直线部分, 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 中间隔开一个距离, 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 列。 4. 。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支撑导轨 (14) 截面形状为 L 形, 底边 (15) 支撑链条所带的滚轮, 立边 (16) 限制链条并张紧链条。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滑动导轨为在一个条形盒 (17) 内排列有一组滑轮 (18) , 每两个滑轮一组, 两根转轴由杆 (19) 连接, 盒 (17) 的两条长 边上端卷曲, 限制滑轮脱出盒外, 条形盒 (17) 由机架支撑, 与支撑导轨 (14) 并行排列。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链条结构包括两条链板 (20) 的两端钻有孔, 每一链板。

7、中孔距与链轮的相邻两齿的节距相同, 两条链板的相应位置的孔 内穿入一根转轴, 转轴上穿入一个滚轮 (21) , 每五个滚轮轴间距内, 滚轮轴向上延长形成第 二立杆 (22) , 以便与料盘上的孔配合, 在链条的侧面, 每隔一段距离在链板上设置一个支架 (23) , 支架上装有一个在导轨下边滚动的滚轮 (24) , 减少链条与导轨之间的摩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养蚕系统, 其特征在于 : 料盘 (7) 的结构为一个浅边的 盘形容器, 浅边有一翻边 (25) 增加料盘的刚性, 在料盘的一个矩形短边上开有与链条上的 第二立杆 (22) 配合的孔, 一个孔为圆孔, 另一为长孔, 两孔均各与。

8、第二立杆 (22) 活动配合, 由链条带动移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907379 B 2 1/3 页 3 自动化养蚕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养蚕装置, 特别是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工成本在农产品生产中所占 的比例越来越高,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符号之一的蚕桑产业, 因此受到巨大冲击而面临衰亡。 蚕桑生产的产业化, 集约化需求也越来越多。为了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 减轻劳动强度, 提 高生产率, 在农村养蚕中迫切需要一种自动化养蚕装置。 0003 在目前养蚕中, 采用的全人工的方式, 因此效率低, 。

9、劳动强度大, 个人所能照看的 蚕簸数量极其有限, 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 养蚕的成本也增高, 因此必须改变农村养蚕的现 状, 才能实现蚕桑产业的振兴。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公知技术的缺点, 降低人工养蚕的劳动强度, 便于进行养蚕过程科学管理的一种养蚕系统。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方案为 : 一种自动化养蚕系统, 所述系统包括在立式的 传动轴上布置一组位置有上、 下的链轮传动系统, 所述传动轴与动力装置相连, 上、 下链轮 共同拖动一条传动链条, 所述链条形成螺旋式立体的封闭传动, 所述链条由一条螺旋式发 展的导轨支撑, 导向并张紧, 与链条及其支撑导轨。

10、并行的为一组隔有距离的滑动导轨, 由链 条和滑动导轨共同支撑一组横向设置的料盘, 并由链条牵引料盘移动, 所述支撑导轨及滑 动导轨均由机架支撑。 0006 采用上述方案, 将养蚕系统集中在一个空间中, 便于管理, 节省人力、 物力, 便于实 现自动恒温, 自动补湿, 自动通风的科学养蚕系统, 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0007 下面结合图示及实施例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0008 图 1 为自动化养蚕系统的立体图 ; 0009 图 2 为图 1 中传动系统立体图 ; 0010 图 3 为图 1 中料盘及其支撑系统立体图 ; 0011 图 4 为图 1 中链条立体图 ; 0012 。

11、图 5 为图 3 中滑轨的滑轮主视图 ; 0013 图 6 为图 3 中 A-A 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如图 1 所示的立体图, 从总体上看为一个由链条传动, 轨道及其支撑系统组成的 一个向上部空间发展的椭圆形笼形装置, 包括多层循环布置的传动链条 1, 从俯视的角度 说 明 书 CN 102907379 B 3 2/3 页 4 看, 由链条 1 形成的迭层有至少两层, 包括第一迭层 2, 及第二迭层 3, 形成一个圈形大椭圆 围一个圈形小椭圆, 每一迭层本实施例为十一层, 当然实际使用不受这个限制, 所述的图示 为便于表达, 与传动链条 1 并行的滑动导轨没有画出, 传动链条 1。

12、 及滑动导轨均由机架支 撑, 机架由若干框架 4 组成, 每一框架由多根第一立杆 5 和横杆 6 组成矩形框支撑单元, 横 杆分成多层, 一层一层的罗列, 层与层之间有间隔, 间隔为 100300mm, 每一单独的框架之 间组合起来就形成系统的机架, 传动链条及其导轨, 以及滑动导轨分布在每一层中, 所述的 框架 4 按如下方式组合, 在椭圆的直线部分, 每一单独框架平行排列, 中间隔开一个距离, 在两端半圆部分成扇形排列。 0015 如方案所述, 由传动链条 1 与滑动导轨共同支撑料盘 7, 作为养蚕的蚕簸, 在传动 链条的带动下, 料盘在系统内从下到上, 又从上到下, 从内到外, 从外到内。

13、做顺、 逆时针循 环, 在循环过程中进入一个设置在地面的喂养操作区 8, 工人会在这里给蚕儿除沙, 消毒, 加 料后又继续循环。 0016 传动链条由传动链轮 9 带动。链轮设置在链条形成的内圈, 由图 2 可以更详细的 了解本系统传动装置的设置。在图示中, 一根立轴 10 设有上、 下两个链轮 9, 传动链条 1 与 上、 下两个链轮9啮合, 传动链条1成螺旋缠绕, 图示中内圈形成三层, 当然实际使用中有若 干层, 当顺时针旋转时, 在经过最上的一个链轮后, 链条升到内层最顶端的位置 11, 进入外 圈 12 再向下循环, 由处于位置 13 的链条进入喂养操作区后与下链轮啮合, 进入再一个循。

14、 环, 当然传动链条 1 由导轨 14 支撑, 并由导轨形成传动链条 1 的行进轨迹, 所述导轨 14 截 面形状为 L 形, 底边 15 支撑链条所带的滚轮, 立边 16 限制链条并张紧链条, 与链条 1 共同 支撑料盘 7 的滑动导轨, 如图 3 所示, 所述的滑动导轨为在一个条形盒 17 内排列有一组滑 轮18, 每两个滑轮一组, 两根转轴由杆19连接, 盒17的两条长边上端卷曲, 限制滑轮脱出盒 外, 每一盒装有约十个滑轮组, 如图 5 及图 6 所示, 条形盒 17 由机架支撑, 与导轨 14 并行排 列。 0017 所述与链轮啮合的链条结构, 与常规结构一致, 两条链板 20 的两。

15、端钻有孔, 每一 链板中孔距与链轮的相邻两齿的节距相同, 两条链板的相应位置的孔内穿入一根转轴, 转 轴上穿入一个滚轮 21, 每五个滚轮轴间距内, 滚轮轴向上延长形成第二立杆 22, 以便与料 盘上的孔配合, 在链条的侧面, 每隔一段距离在链板上设置一个支架 23, 支架上装有一个在 导轨下边滚动的滚轮 24, 减少链条与导轨之间的摩擦, 如图 4 所示。 0018 安装在链条上的料盘7的结构为一个浅边的盘形容器, 浅边有一翻边25增加料盘 的刚性, 在料盘的一个矩形短边上开有与链条上的第二立杆 22 配合的孔, 一个孔为圆孔, 另一为长孔, 两孔均各与第二立杆 22 活动配合, 由链条带动。

16、移动。 0019 在本积层式的养蚕系统中, 每一料盘在底部的喂养操作区放上蚕儿并放入桑叶, 然后循着链条的移动进入内层, 经螺旋上升到内层高处, 再从高处进入外圈循环, 随后降到 喂养操作区, 第一料盘从出发到回到喂养操作区的周期预先设定好, 便于蚕儿的除沙、 消毒 及重新加桑需要, 这一时间可以调整动力系统获得, 本发明的驱动链轮轴的电机为变频调 速, 可以调整为各级速度, 并可正、 反转, 因此这样算来, 所述链条形成的螺旋在顺时针旋转 时, 可以自下而上, 再自上而下, 自里而外, 至外而里, 内圈上行, 外圈下行, 当逆时针方向旋 转时, 上述过程相反, 因此十分方便灵活。 0020 。

17、在积层式系统内, 从下部进入, 可供维修、 监护人员往来, 在本系统内, 可采用自动 说 明 书 CN 102907379 B 4 3/3 页 5 恒温、 自动补湿, 自动通风装置, 由于本系统空间比较集中, 比人工养殖空间节约 50% 以上, 采用上述的管理成本低廉, 便于实施。 还可采用先进的设备, 如对喂料、 清洁, 消毒采用自动 提醒装置, 实现全自动管理。 说 明 书 CN 102907379 B 5 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379 B 6 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379 B 7 3/3 页 8 图 4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2907379 B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