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857422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85125.5

申请日:

20141028

公开号:

CN105497248A

公开日:

2016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80,A61K36/896,A61P35/00,A61K35/413,A61K35/64,A61K35/56

主分类号:

A61K36/80,A61K36/896,A61P35/00,A61K35/413,A61K35/64,A61K35/56

申请人:

张名静

发明人:

张名静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办事处

优先权:

CN201410585125A

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刘伯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是由中草药金果榄、无花果、猪胆、竹蜂、酸枣仁、鹿茸草、白马骨、岩陀、樟树根、鸡血七、野牡丹根、对叶草、绵枣儿、七里香、大绿藤、芡实、罂粟壳、金樱子、山茱萸、乌梅、海螵蛸组成。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制成中药的主要原料组方的重量配比为:金果榄10-30、无花果10-30、猪胆10-30、竹蜂10-20、酸枣仁10-30、鹿茸草10-20、白马骨10-50、岩陀10-30、樟树根10-20、鸡血七10-20、野牡丹根10-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对叶草5-20、绵枣儿10-30、七里香10-20、大绿藤10-20、芡实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罂粟壳10-30、金樱子10-30、山茱萸10-40、乌梅10-30、海螵蛸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金果榄20g、无花果30g、猪胆20g、竹蜂10g、酸枣仁25g、鹿茸草10g、白马骨40g、岩陀20g、樟树根15g、鸡血七10g、野牡丹根15g、对叶草10g、绵枣儿30g、七里香10g、大绿藤15g、芡实25g、罂粟壳20g、金樱子15g、山茱萸30g、乌梅20g、海螵蛸15g。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背景技术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又称汗孔癌,发生于长期存在的小汗腺汗孔瘤,主要见于老年人肢体和头皮,表现为单个结节、斑块或肿瘤,可破溃,常沿淋巴管扩展到周围多处皮肤,或远处内脏转移。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可限局于表皮或可扩展至真皮内。真皮内有一些游离的瘤细胞岛。由于表皮内有许多界限清楚的瘤细胞巢增生,所以表皮常有相当的棘层肥厚。肿瘤小者,可单纯切除。侵袭性恶性肿瘤特别是颜面部肿瘤可行Mohs显微外科手术。转移性肿瘤可试用维A酸和γ干扰素综合化学疗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其特点是:制成中药的主要原料组方的重量配比为:金果榄10-30、无花果10-30、猪胆10-30、竹蜂10-20、酸枣仁10-30、鹿茸草10-20、白马骨10-50、岩陀10-30、樟树根10-20、鸡血七10-20、野牡丹根10-2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对叶草5-20、绵枣儿10-30、七里香10-20、大绿藤10-20、芡实10-3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进一步地: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罂粟壳10-30、金樱子10-30、山茱萸10-40、乌梅10-30、海螵蛸10-2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进一步地: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金果榄20g、无花果30g、猪胆20g、竹蜂10g、酸枣仁25g、鹿茸草10g、白马骨40g、岩陀20g、樟树根15g、鸡血七10g、野牡丹根15g、对叶草10g、绵枣儿30g、七里香10g、大绿藤15g、芡实25g、罂粟壳20g、金樱子15g、山茱萸30g、乌梅20g、海螵蛸15g。

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1-2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14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中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金果榄:清热解毒,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阑尾炎、痈疽疔疮、急慢性肠炎、菌痢、胃痛、热嗽失音;无花果:健胃清肠、消肿解毒,主治肠炎、痢疾、便秘、痔疮、喉痛、痈疮疥癣、利咽喉、开胃驱虫;猪胆:清热、润燥、解毒,主治热病里热燥渴、便秘、黄疸、百日咳、哮喘、泄泻、痢疾、目赤、喉痹、聤耳、痈肿疔疮;竹蜂:清热化痰、定惊,主治小儿惊风、口疮、咽痛;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鹿茸草:治感冒心中烦热、咳嗽、吐血、赤痢、便血、月经不调、风湿骨痛、牙痛、乳痈;白马骨: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治风湿腰腿痛、痢疾、水肿、目赤肿痛、喉痛、齿痛、妇女白带、痈疽、瘰疬;岩陀:活血调经、祛风湿,主治跌打、骨折、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刀伤出血;樟树根:祛风散寒,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感冒头痛;鸡血七:活血舒筋、行气止痛、抗菌消炎、止血生肌、收敛止泻,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劳伤、菌痢、胃肠炎;野牡丹根:健脾止泻、止血和瘀,主治消化不良、胃痛、写痢、便血、衄血、月经过多、风湿疼痛、跌打损伤;对叶草:活血、止痛、消炎;绵枣儿:活血解毒、消肿止痛,主治乳拥、肠痈、跌打损伤、腰腿痛;七里香:活血化瘀,主治经闭、癥瘕、血崩、小儿疳积、腮腺炎;大绿藤: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芡实:固肾涩精、补脾止泄,主治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大便泄泻;罂粟壳:敛肺止咳、涩肠、定痛,主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便血、心腹筋骨诸痛、滑精、多尿、白带;金樱子:固精涩肠、缩尿止泻,主治滑精、遗尿、小便频数、脾虚泻痢、肺虚喘咳、自汗盗汗、崩漏带下;山茱萸: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主治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补益肝肾、涩精固脱;乌梅:收敛生津、安蛔驱虫,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牛皮癣、胬肉;海螵蛸:除湿、制酸、止血、敛疮,主治胃痛吞酸、吐、衄、呕血、便血、崩漏带下、血枯经闭、腹痛癥瘕、虚疟泻痢、阴蚀烂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标本兼治,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制成中药的主要原料组方的重量配比为:金果榄10-30、无花果10-30、猪胆10-30、竹蜂10-20、酸枣仁10-30、鹿茸草10-20、白马骨10-50、岩陀10-30、樟树根10-20、鸡血七10-20、野牡丹根10-20。

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中: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对叶草5-20、绵枣儿10-30、七里香10-20、大绿藤10-20、芡实10-30。

实施例3,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中:该中药还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罂粟壳10-30、金樱子10-30、山茱萸10-40、乌梅10-30、海螵蛸10-20。

实施例4,实施例3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中:各味药的重量份配比为:金果榄20g、无花果30g、猪胆20g、竹蜂10g、酸枣仁25g、鹿茸草10g、白马骨40g、岩陀20g、樟树根15g、鸡血七10g、野牡丹根15g、对叶草10g、绵枣儿30g、七里香10g、大绿藤15g、芡实25g、罂粟壳20g、金樱子15g、山茱萸30g、乌梅20g、海螵蛸15g。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85125.5 (22)申请日 2014.10.28 A61K 36/80(2006.01) A61K 36/896(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35/413(2006.01) A61K 35/64(2006.01) A61K 35/56(2006.01) (71)申请人 张名静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 道办事处 (72)发明人 张名静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伯平 (54) 发明名称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2、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 中药, 是由中草药金果榄、 无花果、 猪胆、 竹蜂、 酸 枣仁、 鹿茸草、 白马骨、 岩陀、 樟树根、 鸡血七、 野牡 丹根、 对叶草、 绵枣儿、 七里香、 大绿藤、 芡实、 罂粟 壳、 金樱子、 山茱萸、 乌梅、 海螵蛸组成。本发明以 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 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497248 A 2016.04.20 CN 105497248 A 1/1 页 2 1. 一种治疗恶性。

3、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制成中药的主要原料组方的重量 配比为 : 金果榄10-30、 无花果10-30、 猪胆10-30、 竹蜂10-20、 酸枣仁10-30、 鹿茸草10-20、 白马骨 10-50、 岩陀 10-30、 樟树根 10-20、 鸡血七 10-20、 野牡丹根 10-2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该中药还 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 对叶草 5-20、 绵枣儿 10-30、 七里香 10-20、 大绿藤 10-20、 芡实 10-3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其特征。

4、在于 : 该中药还 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 罂粟壳 10-30、 金樱子 10-30、 山茱萸 10-40、 乌梅 10-30、 海螵蛸 10-20。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其特征在于 : 各味药的 重量份配比为 : 金果榄20 g、 无花果30 g、 猪胆20 g、 竹蜂10 g、 酸枣仁25 g、 鹿茸草10 g、 白马骨 40 g、 岩陀 20 g、 樟树根 15 g、 鸡血七 10 g、 野牡丹根 15 g、 对叶草 10 g、 绵枣儿 30 g、 七里香10 g、 大绿藤15 g、 芡实25 g、 罂粟壳20 g、 金樱子15 g、 山茱。

5、萸30 g、 乌梅20 g、 海螵蛸 15g。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497248 A 2 1/2 页 3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又称汗孔癌, 发生于长期存在的小汗腺汗孔瘤, 主要见于老年 人肢体和头皮, 表现为单个结节、 斑块或肿瘤, 可破溃, 常沿淋巴管扩展到周围多处皮肤, 或 远处内脏转移。原发肿瘤的恶性细胞可限局于表皮或可扩展至真皮内。真皮内有一些游离 的瘤细胞岛。 由于表皮内有许多界限清楚的瘤细胞巢增生, 所以表皮常有相当的棘层肥厚。 肿瘤小者,。

6、 可单纯切除。侵袭性恶性肿瘤特别是颜面部肿瘤可行 Mohs 显微外科手术。转移 性肿瘤可试用维 A 酸和 干扰素综合化学疗法。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恶性小汗 腺汗孔瘤的中药, 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作用, 不易复发。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治 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其特点是 : 制成中药的主要原料组方的重量配比为 : 金果榄 10-30、 无花果 10-30、 猪胆 10-30、 竹蜂 10-20、 酸枣仁 10-30、 鹿茸草 10-2。

7、0、 白马骨 10-50、 岩陀 10-30、 樟树根 10-20、 鸡血七 10-20、 野牡丹根 10-20。 0005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进一步地 : 该中药还含有以下 重量配比的原料 : 对叶草 5-20、 绵枣儿 10-30、 七里香 10-20、 大绿藤 10-20、 芡实 10-30。 0006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进一步地 : 该中药还含有以下 重量配比的原料 : 罂粟壳 10-30、 金樱子 10-30、 山茱萸 10-40、 乌梅 10-30、 海螵蛸 10-20。 0007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8、 进一步地 : 各味药的重量份配 比为 : 金果榄 20 g、 无花果 30 g、 猪胆 20 g、 竹蜂 10 g、 酸枣仁 25 g、 鹿茸草 10 g、 白马骨 40 g、 岩陀 20 g、 樟树根 15 g、 鸡血七 10 g、 野牡丹根 15 g、 对叶草 10 g、 绵枣儿 30 g、 七里 香10 g、 大绿藤15 g、 芡实25 g、 罂粟壳20 g、 金樱子15 g、 山茱萸30 g、 乌梅20 g、 海螵蛸 15g。 0008 配制及服用方法 : 水煎服, 每日 1-2 剂, 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 7 -14 天为一疗程。 0009 本发明中各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 金果榄。

9、 : 清热解毒,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 急性咽喉炎、 口腔炎、 腮腺炎、 乳腺炎、 阑尾 炎、 痈疽疔疮、 急慢性肠炎、 菌痢、 胃痛、 热嗽失音 ; 无花果 : 健胃清肠、 消肿解毒, 主治肠炎、 痢疾、 便秘、 痔疮、 喉痛、 痈疮疥癣、 利咽喉、 开胃驱虫 ; 猪胆 : 清热、 润燥、 解毒, 主治热病里 热燥渴、 便秘、 黄疸、 百日咳、 哮喘、 泄泻、 痢疾、 目赤、 喉痹、 聤耳、 痈肿疔疮 ; 竹蜂 : 清热化 痰、 定惊, 主治小儿惊风、 口疮、 咽痛 ; 酸枣仁 : 养肝、 宁心、 安神、 敛汗, 主治虚烦不眠、 惊悸 怔忡、 烦渴、 虚汗 ; 鹿茸草 : 治感冒心中烦热、 。

10、咳嗽、 吐血、 赤痢、 便血、 月经不调、 风湿骨痛、 牙痛、 乳痈 ; 白马骨 : 祛风、 利湿、 清热、 解毒, 主治风湿腰腿痛、 痢疾、 水肿、 目赤肿痛、 喉痛、 说 明 书 CN 105497248 A 3 2/2 页 4 齿痛、 妇女白带、 痈疽、 瘰疬 ; 岩陀 : 活血调经、 祛风湿, 主治跌打、 骨折、 月经不调、 风湿性关 节炎、 刀伤出血 ; 樟树根 : 祛风散寒, 主治风湿骨痛、 跌打损伤、 感冒头痛 ; 鸡血七 : 活血舒 筋、 行气止痛、 抗菌消炎、 止血生肌、 收敛止泻, 主治跌打损伤、 外伤出血、 劳伤、 菌痢、 胃肠 炎 ; 野牡丹根 : 健脾止泻、 止血和瘀。

11、, 主治消化不良、 胃痛、 写痢、 便血、 衄血、 月经过多、 风湿 疼痛、 跌打损伤 ; 对叶草 : 活血、 止痛、 消炎 ; 绵枣儿 : 活血解毒、 消肿止痛, 主治乳拥、 肠痈、 跌打损伤、 腰腿痛 ; 七里香 : 活血化瘀, 主治经闭、 癥瘕、 血崩、 小儿疳积、 腮腺炎 ; 大绿藤 : 舒 筋活络、 消肿散瘀、 接骨, 主治跌打损伤、 骨折、 风湿性关节炎、 腰肌劳损、 四肢痹痛 ; 芡实 : 固肾涩精、 补脾止泄, 主治遗精、 淋浊、 带下、 小便不禁、 大便泄泻 ; 罂粟壳 : 敛肺止咳、 涩肠、 定痛, 主治久咳、 久泻、 久痢、 脱肛、 便血、 心腹筋骨诸痛、 滑精、 多尿、。

12、 白带 ; 金樱子 : 固精涩 肠、 缩尿止泻, 主治滑精、 遗尿、 小便频数、 脾虚泻痢、 肺虚喘咳、 自汗盗汗、 崩漏带下 ; 山茱 萸 : 补肝肾、 涩精气、 固虚脱, 主治腰膝酸痛、 眩晕、 耳鸣、 阳痿、 遗精、 小便频数、 肝虚寒热、 虚 汗不止、 心摇脉散、 补益肝肾、 涩精固脱 ; 乌梅 : 收敛生津、 安蛔驱虫, 主治久咳、 虚热烦渴、 久疟、 久泻、 痢疾、 便血、 尿血、 血崩、 蛔厥腹痛、 呕吐、 钩虫病、 牛皮癣、 胬肉 ; 海螵蛸 : 除湿、 制酸、 止血、 敛疮, 主治胃痛吞酸、 吐、 衄、 呕血、 便血、 崩漏带下、 血枯经闭、 腹痛癥瘕、 虚疟泻 痢、 阴蚀烂。

13、疮。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以纯天然的中草药为原料, 标本兼治, 疗效确切、 无毒副 作用, 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 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2 实施例 1, 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 制成中药的主要原料组方的重量配 比为 : 金果榄10-30、 无花果10-30、 猪胆10-30、 竹蜂10-20、 酸枣仁10-30、 鹿茸草10-20、 白 马骨 10-50、 岩陀 10-30、 樟树根 10-20、 鸡血七 10-20、 野牡丹根 10-20。 0013 实施例 2。

14、, 实施例 1 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中 : 该中药还含有以 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 对叶草 5-20、 绵枣儿 10-30、 七里香 10-20、 大绿藤 10-20、 芡实 10-30。 0014 实施例 3, 实施例 2 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中 : 该中药还含有以 下重量配比的原料 : 罂粟壳 10-30、 金樱子 10-30、 山茱萸 10-40、 乌梅 10-30、 海螵蛸 10-20。 0015 实施例 4, 实施例 3 所述的一种治疗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中药中 : 各味药的重量份 配比为 : 金果榄20 g、 无花果30 g、 猪胆20 g、 竹蜂10 g、 酸枣仁25 g、 鹿茸草10 g、 白马骨 40 g、 岩陀 20 g、 樟树根 15 g、 鸡血七 10 g、 野牡丹根 15 g、 对叶草 10 g、 绵枣儿 30 g、 七里 香10 g、 大绿藤15 g、 芡实25 g、 罂粟壳20 g、 金樱子15 g、 山茱萸30 g、 乌梅20 g、 海螵蛸 15g。 说 明 书 CN 105497248 A 4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