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2757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11 CN 203327579 U *CN203327579U* (21)申请号 201320324459.8 (22)申请日 2013.06.06 A01G 1/04(2006.01) (73)专利权人 洛阳佳嘉乐农业产品开发有限公 司 地址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花 园村福达美种植基地 (72)发明人 杨超庆 李军峰 王琳 岳长兴 姚建波 方秋玲 李杭 (74)专利代理机构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1120 代理人 张彬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
2、57) 摘要 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包括驱动单元、 层转 移单元、 水平多层设置的挂袋移动单元、 传动链 条、 驱动轴、 与驱动轴配合连接的轮盘以及与轮盘 连接的锁链绳, 所述挂袋移动单元包括相互平行 设置的养殖筐输送杆和养殖筐悬挂杆, 所述驱动 单元带动养殖筐输送杆水平往复移动, 驱动轴驱 动带动养殖筐悬挂杆上下往复移动, 所述层转移 单元设在挂袋移动单元的两端, 用以实现养殖筐 在多层挂袋移动单元之间的转移。本实用新型通 过平行设置的养殖筐输送杆和养殖筐悬挂杆, 及 层转移单元的配合运动, 实现养殖筐在不同高度 的挂袋移动单元之间的移动, 能够保证养殖筐在 挂袋移动单元中间距相同, 杜绝。
3、养殖筐在移动过 程中发生碰撞, 传动平稳, 保证食用菌的种植效 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27579 U CN 203327579 U *CN203327579U* 1/1 页 2 1. 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包括驱动单元 (1) 、 层转移单元 (4) 、 多层水平 设置的挂袋移动单元 (6) 、 传动链条 (2) 、 驱动轴 (9) 、 与驱动轴 (9) 配合连接的轮盘 (8) 以 及与轮。
4、盘 (8) 连接的锁链绳 (7) , 所述挂袋移动单元 (6) 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养殖筐输送杆 (601) 和养殖筐悬挂杆 (602) , 每层挂袋移动单元 (6) 的两端均设有导向轮 (3) , 所述驱动单 元 (1) 通过传动链条 (2) 经导向轮 (3) 带动养殖筐输送杆 (601) 水平往复移动, 所述驱动轴 (9) 驱动轮盘 (8) 通过锁链绳 (7) 带动养殖筐悬挂杆 (602) 上下往复移动, 其上下移动的幅 度小于相邻两养殖筐输送杆 (601) 之间的间距 ; 所述层转移单元 (4) 设在挂袋移动单元 (6) 的两端, 驱动单元 (1) 通过传动链条 (2) 带动层转移单元 (。
5、4) 上下往复移动, 用以实现养殖 筐 (5) 在多层挂袋移动单元 (6) 之间的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驱动单元 (1) 和驱 动轴 (9) 均与步进电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层转移单元 (4) 包 括提升杆 (401) 和设在提升杆 (401) 上的固定挂钩 (402) , 固定挂钩 (402) 用于勾取养殖筐 输送杆 (601) 端部上的养殖筐 (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提升杆 (401) 通过 其两端设置的传动链条 (2) 经导。
6、向轮 (3) 与驱动单元 (1) 构成传动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挂钩 (402) 的 总数与挂袋移动单元 (6) 的层数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导向轮 (3) 为多个 且水平设置, 每层至少设有两个。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锁链绳 (7) 是链 条、 皮带、 锁链、 绳锁或丝线中的任意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27579 U 2 1/3 页 3 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食用菌的装置,。
7、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食用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和营养元素的来源之一, 因其培养基 原料来源广泛, 栽培方法简单, 食用菌本身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在 我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目前, 企业培养作物为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般采用室内悬挂式挂袋 机构来培养作物, 所述悬挂式挂袋机构一般为由多个轮盘组配合链条组成的可循环式种植 机构, 由于常规采用的循环式种植机构设计不尽完善, 使得该机构挂袋数量较少, 且排列不 紧密, 造成室内空间利用率较低 ; 也有采用如国家专利局已经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 为 ZL201120176471。
8、.X 的用于食用菌种植的多层可移动式挂袋装置, 该装置由水平设置的 挂袋移动机构、 驱动机构、 传动链条和挂袋提升机构组成, 在工作时, 驱动机构提供动力带 动挂袋移动机构和挂袋提升机构, 使挂袋在挂袋移动机构的层与层之间移动。该装置依靠 设置在立柱上的轮盘带动锁链绳运转, 从而使设置在锁链绳上的托架移动, 锁链绳随着使 用时间的增长, 易出现松动现象, 传动不平稳, 这样其上面悬挂的托架在移动过程中之间的 间距就会慢慢改变, 还有可能发生托架之间相互碰撞的情况, 影响食用菌的种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食用菌种植时不能充分利用室内空间、 链条传动存在的 传动不平。
9、稳及食用菌种植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0004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 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包括 驱动单元、 层转移单元、 多层水平设置的挂袋移动单元、 传动链条、 驱动轴、 与驱动轴配合连 接的轮盘以及与轮盘连接的锁链绳, 所述挂袋移动单元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养殖筐输送杆 和养殖筐悬挂杆, 每层挂袋移动单元的两端均设有导向轮, 所述驱动单元通过传动链条经 导向轮带动养殖筐输送杆水平往复移动, 所述驱动轴驱动轮盘通过锁链绳带动养殖筐悬挂 杆上下往复移动, 其上下移动的幅度小于相邻两养殖筐输送杆之间的间距 ; 所述层转移单 元设在挂袋。
10、移动单元的两端, 驱动单元通过传动链条带动层转移单元上下往复移动, 用以 实现养殖筐在多层挂袋移动单元之间的转移。 0005 所述驱动单元和驱动轴均与步进电机连接。 0006 所述层转移单元包括提升杆和设在提升杆上的固定挂钩, 固定挂钩用于勾取养殖 筐输送杆端部上的养殖筐。 0007 所述提升杆通过其两端设置的传动链条经导向轮与驱动单元构成传动循环。 0008 所述固定挂钩的总数与挂袋移动单元的层数相同。 0009 所述导向轮为多个且水平设置, 每层至少设有两个。 0010 所述锁链绳是链条、 皮带、 锁链、 绳锁或丝线中的任意一种。 0011 本实用新型中, 挂袋移动单元为水平多层设置, 每。
11、层挂袋移动单元之间的间隔相 说 明 书 CN 203327579 U 3 2/3 页 4 同, 挂袋移动单元上等间距悬挂有食用菌的养殖筐 ; 驱动单元通过导向轮带动挂袋移动单 元中的养殖筐输送杆水平往复移动, 层转移单元中的固定挂钩勾取养殖筐输送杆端部的养 殖筐, 同时, 驱动轴通过轮盘带动养殖筐悬挂杆向上移动, 此时, 养殖筐输送杆上剩余的养 殖筐被养殖筐悬挂杆勾取, 随之脱离养殖筐输送杆并向上移动 ; 当养殖筐从固定挂钩上转 移到养殖筐输送杆上时, 养殖筐悬挂杆向下移动, 并将其悬挂的养殖筐放置在养殖筐输送 杆上重新参与循环。其中, 通过水平往复运动的养殖筐输送杆和上下往复移动的养殖筐悬 。
12、挂杆二者之前的配合运动, 实现了养殖筐在挂袋移动单元中的循环往复移动, 保证养殖筐 之间间距相同, 且不发生碰撞, 传动平稳 ; 同时, 在移动过程中的养殖筐的上下高度差, 能够 保证良好的通风状况。 0012 有益效果 : 通过平行设置的养殖筐输送杆和养殖筐悬挂杆, 及层转移单元的配合 运动, 实现养殖筐在多层挂袋移动单元之间的移动, 能够保证养殖筐在挂袋移动单元中间 距相同, 杜绝养殖筐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 传动平稳, 保证食用菌的种植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4 图 2 至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各运动最终状态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 :。
13、 1、 驱动单元, 2、 传动链条, 3、 导向轮, 4、 层转移单元, 401、 提升杆, 402、 固定挂钩, 5、 养殖筐, 6、 挂袋移动单元, 601、 养殖筐输送杆, 602、 养殖筐悬挂杆, 7、 锁链绳, 8、 轮盘, 9、 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 1 所示, 一种新型菌类养殖机构, 包括驱动单元 1、 层转移单元 4、 多层水平设 置的挂袋移动单元6、 传动链条2、 驱动轴9、 与驱动轴9配合连接的轮盘8以及与轮盘8连接 的锁链绳 7, 所述挂袋移动单元 6 包括平行设置的养殖筐输送杆 601 和养殖筐悬挂杆 602, 每层挂袋移动单元6的两端设有导向轮3, 。
14、所述驱动单元1通过经导向轮3导向后的传动链 条 2 带动养殖筐输送杆 601 水平往复移动, 所述驱动轴 9 驱动轮盘 8 通过锁链绳 7 带动养 殖筐悬挂杆 602 上下往复移动, 其上下移动的幅度小于相邻两养殖筐输送杆 601 之间的间 距 ; 所述层转移单元 4 设在挂袋移动单元 6 的两端, 驱动单元 1 通过传动链条 2 带动层转移 单元 4 上下往复移动, 用以实现养殖筐 5 在多层挂袋移动单元 6 之间的转移。 0017 进一步的, 上述驱动单元 1 和驱动轴 9 均与步进电机连接。 0018 进一步的, 上述层转移单元 4 包括提升杆 401 和设在提升杆 401 上的固定挂钩。
15、 402, 固定挂钩 402 用于勾取养殖筐输送杆 601 端部上的养殖筐 5。 0019 进一步的, 上述提升杆 401 通过其两端设置的传动链条 2 经导向轮 3 与驱动单元 1 构成传动循环。 0020 进一步的, 上述固定挂钩 402 的总数与挂袋移动单元 6 的层数相同。 0021 进一步的, 上述导向轮 3 为多个且水平设置, 每层至少设有两个, 每层挂袋移动单 元6中的养殖筐输送杆601, 通过其两端设置的传动链条2经导向轮3与驱动单元1构成传 动循环。 0022 进一步的, 上述锁链绳 7 是链条、 皮带、 锁链、 绳锁或丝线中的任意一种。 说 明 书 CN 203327579。
16、 U 4 3/3 页 5 0023 如图 2 至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各运动最终状态示意图, 如图 2 所示, 驱动单元 1 带 动养殖筐输送杆 601 水平移动, 图 2 中箭头方向表示养殖筐输送杆 601 的运动方向, 同时, 驱动单元 1 带动层转移单元 4 上下往复移动, 层转移单元 4 中的固定挂钩 402 勾取养殖筐 输送杆 601 末端的养殖筐 5 ; 然后, 如图 3 所示, 驱动轴 9 驱动轮盘 8 转动, 轮盘 8 通过锁链 绳 7 带动养殖筐悬挂杆 602 向上移动, 图 3 中箭头方向表示养殖筐悬挂杆 602 的运动方向, 此时, 养殖筐输送杆 601 上剩余的养殖筐 。
17、5 悬挂在养殖筐悬挂杆 602 上, 并随养殖筐悬挂杆 602向上运动 ; 此后, 如图4所示, 图4中养殖筐输送杆601的移动方向与图2中养殖筐输送 杆 601 的移动方向相反, 驱动单元 1 带动层转移单元 4 向上移动, 固定挂钩 402 中的养殖筐 5 被放置在上层养殖筐输送杆 601 的末端 ; 此后, 如图 5 所示, 图 5 中箭头方向表示养殖筐 悬挂杆 602 的运动方向, 养殖筐悬挂杆 602 向下移动, 其上悬挂的养殖筐 5 被放置在养殖筐 输送杆 601 上, 重新参与循环运动。其中, 驱动单元 1 和驱动轴 9 均与步进电机连接, 省去 了大量的机械传动机构, 结构简单。
18、 ; 还可以在步进电机的编程阶段, 实现挂袋移动单元 6 和 层转移单元 4 交接位置及时间的调试, 这样调试出来的挂袋移动单元 6 和层转移单元 4 的 交接更加可靠, 使养殖机构的循环工作更简单、 灵活和可靠。 说 明 书 CN 203327579 U 5 1/5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7579 U 6 2/5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7579 U 7 3/5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7579 U 8 4/5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7579 U 9 5/5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27579 U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