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烟棚.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685581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7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20725337.4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号:

CN204245126U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4B1/02,A24B1/08,F26B21/08,F26B21/10,F26B21/00

主分类号:

A24B1/02,A24B1/08,F26B21/08,F26B21/10,F26B21/00

申请人:

宜昌益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廷茂

地址: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五峰镇万马池村四组

优先权:

CN201420725337U

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黎泽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晾烟棚,棚体的地面设有地下风道,地下风道位于晾烟架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地下风道连接。鼓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管连接。还设有循环风管,循环风管与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循环风管的进口位于靠近棚体顶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晾烟棚,通过采用下送风的结构,便于将风均匀分布至各个晾烟架的晾烟单元。由于热空气自然成上升趋势,因此整个循环气流分布更为均匀,能耗更低。与鼓风机连接的循环风管和进风管,并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实现了引入新风和内循环的切换,便于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设置的热风机和除湿机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便于进一步精确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棚体(1)的地面设有地下风道(7),地下风道(7)位于晾烟架(9)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8),鼓风机(11)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6)与地下风道(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鼓风机(11)的进风口与进风管(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还设有循环风管(2),循环风管(2)与鼓风机(11)的进风口连接,循环风管(2)的进口位于靠近棚体(1)顶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在进风管(5)上设有第二阀门(4),在循环风管(2)上设有第一阀门(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还设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2)在第一阀门(3)之后的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棚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11)和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控制装置还与热风机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还设有除湿机,除湿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2)在第一阀门(3)之后的位置连接,除湿机的进口位于棚体(1)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棚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11)和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晾烟棚,其特征是:控制装置还与除湿机电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叶晾制领域,是一种晾烟棚。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晾烟 (白肋烟、马里兰烟) 烟叶是在晾棚中晾干而成,是我国烟叶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晾制烟叶时,主要在自然温和湿度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湿度和温度不受控制,烟叶易霉烂变质。

中国专利CN101831992B公开了一项热气流内循环晾烟房,通过在棚体内设置夹层实现热气流的循环,但是该方案的成本较高,而且基于温度和湿度控制,也不能持续对棚体内的空气加热除湿,需要引入新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晾烟棚,可以实现晾烟棚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控制,且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晾烟棚,棚体的地面设有地下风道,地下风道位于晾烟架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地下风道连接。

鼓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管连接。

还设有循环风管,循环风管与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循环风管的进口位于靠近棚体顶部的位置。

在进风管上设有第二阀门,在循环风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还设有热风机,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在第一阀门之后的位置连接。

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棚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和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热风机电连接。

还设有除湿机,除湿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在第一阀门之后的位置连接,除湿机的进口位于棚体内。

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棚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和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除湿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晾烟棚,通过采用下送风的结构,便于将风均匀分布至各个晾烟架的晾烟单元。由于热空气自然成上升趋势,因此整个循环气流分布更为均匀,能耗更低。与鼓风机连接的循环风管和进风管,并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实现了引入新风和内循环的切换,便于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设置的热风机和除湿机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便于进一步精确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主视示意图,图中仅示出晾烟棚内鼓风机处的结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中:晾烟棚1,循环风管2,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进风管5,送风管6,地下风道7,送风口8,晾烟架9,晾烟单元10,鼓风机1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中,一种晾烟棚,棚体1的地面设有地下风道7,地下风道7位于晾烟架9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8,鼓风机11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6与地下风道7连接。空气从下方吹入晾烟架9,便于使空气更为均匀的分布,避免出现部分烟叶霉烂变质的现象。且采用地下风道7的设计,成本较低。

鼓风机11的进风口与进风管5连接。由此结构,利于引入新风,当环境中的湿度小于晾烟棚内的湿度时,引入新风即可以较低成本调节湿度。

如图1中,还设有循环风管2,循环风管2与鼓风机11的进风口连接,循环风管2的进口位于靠近棚体1顶部的位置。由此结构,便于实现空气在晾烟棚内的循环。

如图1中,在进风管5上设有第二阀门4,在循环风管2上设有第一阀门3。设置的第二阀门4和第一阀门3便于在内循环和引入新风之间切换。

优选的,本例中的第二阀门4和第一阀门3采用气动阀门或电动阀门,以利于实现自动控制。

还设有热风机,图中未示出,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2在第一阀门3之后的位置连接。由此结构,利用热风机使晾烟棚内的温度提升。

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棚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11和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热风机电连接。由此结构,实现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启动热风机,以提高烟叶质量。

还设有除湿机,除湿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2在第一阀门3之后的位置连接,除湿机的进口位于棚体1内。由此结构,主要在内循环过程中去除循环空气中的湿度,除湿主要利用降温除湿。

还设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棚体1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11和第一阀门3、第二阀门4电连接。

控制装置还与除湿机电连接。由此结构,实现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自动除湿。

使用时,在烟叶入棚初期,由于青叶蒸发量大,此时启动鼓风机11引入新风,利用新风配合晾烟棚1上的阳光瓦晾晒烟叶,在中期需要降低湿度时,关闭第二阀门4,使空气在晾烟棚1内循环,同时根据湿度传感器断续启动除湿机除湿。当湿度仍较大时,交替启动热风机和除湿机,以提高晾烟除湿的效果。在后期,引入新风,使烟叶的湿度与环境相同。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快晾烟时间约20%,尤其是通过自动控制,可以完全杜绝烟叶的霉变,提高了烟叶的质量。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晾烟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晾烟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晾烟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晾烟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晾烟棚.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20725337.4 (22)申请日 2014.11.28 A24B 1/02(2006.01) A24B 1/08(2006.01) F26B 21/08(2006.01) F26B 21/10(2006.01) F26B 2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宜昌益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 443000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县五峰镇万 马池村四组 (72)发明人 张廷茂 (74)专利代理机构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代理人 黎泽洲 (54) 实用新型名称 晾烟棚 (57) 摘要 一种晾烟棚, 棚体的地面设有地下。

2、风道, 地下 风道位于晾烟架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 鼓风机 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与地下风道连接。鼓风机的 进风口与进风管连接。还设有循环风管, 循环风 管与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循环风管的进口位于 靠近棚体顶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晾 烟棚, 通过采用下送风的结构, 便于将风均匀分布 至各个晾烟架的晾烟单元。由于热空气自然成上 升趋势, 因此整个循环气流分布更为均匀, 能耗更 低。 与鼓风机连接的循环风管和进风管, 并通过第 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 实现了引入新风和内循 环的切换, 便于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设 置的热风机和除湿机配合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 器, 便于进一步精确调节晾烟棚。

3、内的温度和湿度。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424512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5.04.08 CN 204245126 U 1/1 页 2 1.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棚体 (1) 的地面设有地下风道 (7) , 地下风道 (7) 位于晾烟 架 (9) 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 (8) , 鼓风机 (11) 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 (6) 与地下风道 (7) 连 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4、 : 鼓风机 (11) 的进风口与进风管 (5) 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还设有循环风管 (2) , 循环风管 (2) 与鼓风机 (11) 的进风口连接, 循环风管 (2) 的进口位于靠近棚体 (1) 顶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在进风管 (5) 上设有第二阀门 (4) , 在循环风管 (2) 上设有第一阀门 (3) 。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还设有热风机, 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循 环风管 (2) 在第一阀门 (3) 之后的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

5、是 : 还设有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棚体 (1) 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 (11) 和第一阀门 (3) 、 第二 阀门 (4) 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控制装置还与热风机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还设有除湿机, 除湿机的出风口与循 环风管 (2) 在第一阀门 (3) 之后的位置连接, 除湿机的进口位于棚体 (1) 内。 9.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还设有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棚体 (1) 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 (11。

6、) 和第一阀门 (3) 、 第二 阀门 (4) 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晾烟棚, 其特征是 : 控制装置还与除湿机电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4245126 U 2 1/3 页 3 晾烟棚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叶晾制领域, 是一种晾烟棚。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晾烟 ( 白肋烟、 马里兰烟 ) 烟叶是在晾棚中晾干而成, 是我国烟叶产品的 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晾制烟叶时, 主要在自然温和湿度下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 由于 湿度和温度不受控制, 烟叶易霉烂变质。 0003 中国专利 CN101831992B 公开了一项热气流内循环晾烟房, 通。

7、过在棚体内设置夹 层实现热气流的循环, 但是该方案的成本较高, 而且基于温度和湿度控制, 也不能持续对棚 体内的空气加热除湿, 需要引入新风。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晾烟棚, 可以实现晾烟棚内温度和湿 度的自动控制, 且结构简单, 便于操作, 成本较低。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晾烟棚, 棚体的地面 设有地下风道, 地下风道位于晾烟架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 鼓风机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 与地下风道连接。 0006 鼓风机的进风口与进风管连接。 0007 还设有循环风管, 循环风管与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 循环风管的进口。

8、位于靠近棚 体顶部的位置。 0008 在进风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在循环风管上设有第一阀门。 0009 还设有热风机, 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在第一阀门之后的位置连接。 0010 还设有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棚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 0011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和第一阀门、 第二阀门电连接。 0012 控制装置还与热风机电连接。 0013 还设有除湿机, 除湿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在第一阀门之后的位置连接, 除湿机 的进口位于棚体内。 0014 还设有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棚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 0015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和第一阀门、 第二阀门电连接。 001。

9、6 控制装置还与除湿机电连接。 001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晾烟棚, 通过采用下送风的结构, 便于将风均匀分布至各 个晾烟架的晾烟单元。 由于热空气自然成上升趋势, 因此整个循环气流分布更为均匀, 能耗 更低。 与鼓风机连接的循环风管和进风管, 并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切换, 实现了引入新 风和内循环的切换, 便于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设置的热风机和除湿机配合温度传 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便于进一步精确调节晾烟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说 明 书 CN 204245126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9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

10、局部主视示意图, 图中仅示出晾烟棚内鼓风机处的结构。 0020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0021 图中 : 晾烟棚1, 循环风管2, 第一阀门3, 第二阀门4, 进风管5, 送风管6, 地下风道 7, 送风口 8, 晾烟架 9, 晾烟单元 10, 鼓风机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 1、 2 中, 一种晾烟棚, 棚体 1 的地面设有地下风道 7, 地下风道 7 位于晾烟架 9 的下方设有多个送风口 8, 鼓风机 11 的出风口通过送风管 6 与地下风道 7 连接。空气从下 方吹入晾烟架 9, 便于使空气更为均匀的分布, 避免出现部分烟叶霉烂变质的现象。且采用 地下风道 7。

11、 的设计, 成本较低。 0023 鼓风机 11 的进风口与进风管 5 连接。由此结构, 利于引入新风, 当环境中的湿度 小于晾烟棚内的湿度时, 引入新风即可以较低成本调节湿度。 0024 如图 1 中, 还设有循环风管 2, 循环风管 2 与鼓风机 11 的进风口连接, 循环风管 2 的进口位于靠近棚体 1 顶部的位置。由此结构, 便于实现空气在晾烟棚内的循环。 0025 如图 1 中, 在进风管 5 上设有第二阀门 4, 在循环风管 2 上设有第一阀门 3。设置 的第二阀门 4 和第一阀门 3 便于在内循环和引入新风之间切换。 0026 优选的, 本例中的第二阀门4和第一阀门3采用气动阀门或。

12、电动阀门, 以利于实现 自动控制。 0027 还设有热风机, 图中未示出, 热风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2在第一阀门3之后的位 置连接。由此结构, 利用热风机使晾烟棚内的温度提升。 0028 还设有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棚体 1 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 0029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 11 和第一阀门 3、 第二阀门 4 电连接。 0030 控制装置还与热风机电连接。由此结构, 实现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启动 热风机, 以提高烟叶质量。 0031 还设有除湿机, 除湿机的出风口与循环风管2在第一阀门3之后的位置连接, 除湿 机的进口位于棚体 1 内。由此结构, 主要在内循环过程中去。

13、除循环空气中的湿度, 除湿主要 利用降温除湿。 0032 还设有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与棚体 1 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 ; 0033 控制装置还与鼓风机 11 和第一阀门 3、 第二阀门 4 电连接。 0034 控制装置还与除湿机电连接。由此结构, 实现根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检 测数据自动除湿。 0035 使用时, 在烟叶入棚初期, 由于青叶蒸发量大, 此时启动鼓风机 11 引入新风, 利用 新风配合晾烟棚 1 上的阳光瓦晾晒烟叶, 在中期需要降低湿度时, 关闭第二阀门 4, 使空气 在晾烟棚 1 内循环, 同时根据湿度传感器断续启动除湿机除湿。当湿度仍较大时, 交替启动 热风。

14、机和除湿机, 以提高晾烟除湿的效果。 在后期, 引入新风, 使烟叶的湿度与环境相同。 采 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加快晾烟时间约 20%, 尤其是通过自动控制, 可以完全杜绝烟叶的霉变, 提高了烟叶的质量。 说 明 书 CN 204245126 U 4 3/3 页 5 0036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 制,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 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 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 也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4245126 U 5 1/2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45126 U 6 2/2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4245126 U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