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虫板.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6854132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62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231732.2

申请日:

20130502

公开号:

CN203167870U

公开日:

201309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14

主分类号:

A01M1/14

申请人:

东莞市盛唐化工有限公司

发明人:

罗诗,张瑞萍,马锞

地址:

523079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市现代农业科技园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优先权:

CN20132023173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郑永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工具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通过粘虫板底板的压制出多个小凹点增加粘胶层胶量从而增加粘性,增强捕捉较大昆虫能力的粘虫板,包括至少一个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至少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注入粘胶。由于普通粘虫板上的粘胶层较薄,粘性不够,因此很难粘住较大的昆虫,需要通过增加粘胶层的胶量来增加其粘附力。然而由于粘胶为流体材料,当粘胶层的厚度增加后,粘胶会在底板上任意流动甚至流失。因此在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将粘胶设于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既能增加粘胶层的胶量进而增加粘附力,又能很好地固定粘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粘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至少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注入粘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深度至少为0.1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面积至少为0.2cm2。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能够弯折一定角度变成V字形。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仅一面设有网格层,未使用时,所述底板从中对折,对折的网格层通过粘胶粘合。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端各设有挂孔,对折后,挂孔底板两端的挂孔位置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个底板,相邻底板之间通过松紧带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为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粘虫板。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在纸板上涂有粘胶的粘虫板来捕捉苍蝇、蚊子等一些体形较小的昆虫。然而,由于树木(比如果树)上的昆虫(比如甲虫、毛虫等)的体形相比苍蝇较大,力气也要大很多,而普通粘虫板上的粘胶层较薄,粘附力不够强,因此很难粘住这些大的昆虫,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增加粘胶层胶量从而增加粘附力,增强捕捉较大昆虫能力的粘虫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粘虫板,包括至少一个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至少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注入粘胶。

由于普通粘虫板上的粘胶层较薄,粘性不够,因此很难粘住较大的昆虫,需要通过增加粘胶层的胶量来增加其粘附力。然而由于粘胶为流体材料,当粘胶层的厚度增加后,粘胶会在底板上任意流动甚至流失。因此在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将粘胶设于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既能增加粘胶层的胶量进而增加粘附力,又能很好地固定粘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深度至少为0.1cm,优选0.1~0.5cm,例如0.3cm,从而设于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的粘胶厚度也能达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深度,保证其粘性能够用于捕捉大的昆虫。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面积至少为0.2cm2,能够用于捕捉一些体形较大的昆虫。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均为简单的图形,便于加工制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能够弯折一定角度变成V字形,从而能够捕捉不同方向的昆虫,增加其应用能力。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仅一面设有网格层,未使用时,所述底板从中对折,对折的网格层通过粘胶粘合,从而能够避免网格层上的粘胶粘上灰尘等,避免粘性失效。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两个底板,相邻底板之间通过松紧带连接。由于一个底板只能用于捕捉一个方向的昆虫,当树木较大时,树木吸引的昆虫较多。因此将至少两个底板通过松紧带连接,优选将底板围绕树木设置,用于捕捉树木各个方向的昆虫。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松紧带为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带。由于树木的粗细不同,使用弹性带能够增加粘虫板的适用性,同时也能对每个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以达到最好的粘虫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增加粘胶层胶量从而增加粘附力,增强捕捉较大昆虫的能力,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显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形状变化。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意性显示了实施例3的使用流程。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虫板,包括底板100,所述底板100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101构成的网格层,至少所述网格单元101内注入粘胶。

所述网格单元101的深度至少为0.1cm,优选0.1~0.5cm,本实施例中为0.3cm,从而设于网格单元101内的粘胶厚度也能达到网格单元101的深度,保证其粘性能够用于捕捉大的昆虫。

为能用于捕捉一些体形较大的昆虫,所述网格单元101的面积至少为0.2cm2。但是考虑到粘胶的流体性,网格单元101若过大会使得粘胶任意流动或者流失。

本实施例中,所述网格单元101的形状为正方形,结构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阵列凹位,其形状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等,图2示意性显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形状变化。

为灵活使用,底板100能够弯折一定角度变成V字形,从而能够捕捉不同方向的昆虫,增加其应用能力。

使用时,可以将粘虫板绑在树干上或者悬挂在树枝上,用于捕捉树木上的昆虫。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底板100,相邻底板100之间通过松紧带(未示出)连接,能够捕捉更多的昆虫。

本实施例中,所述松紧带为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带,增加粘虫板的适用性,同时也能对每个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以达到最好的粘虫效果。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00,底板100的长度为宽度的2~3倍,例如底板100长400mm,宽160mm。底板上的网格层设有若干阵列凹位101,至少阵列凹位101内注入粘胶。

如图5所示,未经使用时,底板从中对折,对折的网格层通过阵列凹位内的粘胶粘合。使用时,将对折状态的底板撕开,展开为平面形状,然后反向对折。底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挂孔,通过挂孔将粘虫板自由悬挂在树枝上,用于捕捉各个方向的昆虫。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粘虫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粘虫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粘虫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粘虫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粘虫板.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6787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04 CN 203167870 U *CN203167870U* (21)申请号 201320231732.2 (22)申请日 2013.05.02 A01M 1/14(2006.01) (73)专利权人 东莞市盛唐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 523079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绿色路市 现代农业科技园东莞市农业科学研究 中心 (72)发明人 罗诗 张瑞萍 马锞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郑永泉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粘虫板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工具技术。

2、领域, 所要解 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通过粘 虫板底板的压制出多个小凹点增加粘胶层胶量从 而增加粘性, 增强捕捉较大昆虫能力的粘虫板, 包 括至少一个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 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 至少所述网格单元 或阵列凹位内注入粘胶。由于普通粘虫板上的粘 胶层较薄, 粘性不够, 因此很难粘住较大的昆虫, 需要通过增加粘胶层的胶量来增加其粘附力。然 而由于粘胶为流体材料, 当粘胶层的厚度增加后, 粘胶会在底板上任意流动甚至流失。因此在底板 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 层, 将粘胶设于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 既能增加 粘胶层的胶量进而增加粘附力, 。

3、又能很好地固定 粘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67870 U CN 203167870 U *CN203167870U* 1/1 页 2 1. 一种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一个底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 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 至少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注入粘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深度至少 为 0.1cm。 3. 根据权利要求 1。

4、 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面积至少 为 0.2c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 形状为多边形、 圆形、 椭圆形或三角形。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能够弯折一定角度变成 V 字 形。 6.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仅一面设有网格层, 未使用 时, 所述底板从中对折, 对折的网格层通过粘胶粘合。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两端各设有挂孔, 对折后, 挂 孔底板两端的挂孔位置相对应。 8. 根据权利要求 4 。

5、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至少包括两个底板, 相邻底板之间通过 松紧带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粘虫板,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松紧带为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67870 U 2 1/3 页 3 一种粘虫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工具技术领域,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粘虫板。 背景技术 0002 现实生活中, 人们使用在纸板上涂有粘胶的粘虫板来捕捉苍蝇、 蚊子等一些体形 较小的昆虫。然而, 由于树木 (比如果树) 上的昆虫 (比如甲虫、 毛虫等) 的体形相比苍蝇较 大, 力气也要大很多, 而普通粘虫板上的粘胶层较薄, 粘附力不够强, 。

6、因此很难粘住这些大 的昆虫, 不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 通过增加粘胶层胶量从而增加粘附 力, 增强捕捉较大昆虫能力的粘虫板。 0005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粘虫板, 包括至少一个底 板, 所述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格层, 至少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 凹位内注入粘胶。 0006 由于普通粘虫板上的粘胶层较薄, 粘性不够, 因此很难粘住较大的昆虫, 需要通过 增加粘胶层的胶量来增加其粘附力。 然而由于粘胶为流体材料。

7、, 当粘胶层的厚度增加后, 粘 胶会在底板上任意流动甚至流失。 因此在底板上设有由若干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构成的网 格层, 将粘胶设于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 既能增加粘胶层的胶量进而增加粘附力, 又能很 好地固定粘胶。 000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深度至少为 0.1cm, 优选 0.10.5cm, 例如 0.3cm, 从而设于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内的粘胶厚度也能达到网格单元或 阵列凹位的深度, 保证其粘性能够用于捕捉大的昆虫。 000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面积至少为 0.2cm, 能够用于捕 捉一些体形较大的昆虫。 000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

8、所述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形状为多边形、 圆形、 椭圆形或三 角形, 均为简单的图形, 便于加工制作。 001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板能够弯折一定角度变成 V 字形, 从而能够捕捉不同 方向的昆虫, 增加其应用能力。 001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所述底板仅一面设有网格层, 未使用时, 所述底板从中对折, 对折的网格层通过粘胶粘合, 从而能够避免网格层上的粘胶粘上灰尘等, 避免粘性失效。 00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两个底板, 相邻底板之间通过松紧带连 接。由于一个底板只能用于捕捉一个方向的昆虫, 当树木较大时, 树木吸引的昆虫较多。因 此将至少两个底板通过松紧带连接。

9、, 优选将底板围绕树木设置, 用于捕捉树木各个方向的 昆虫。 说 明 书 CN 203167870 U 3 2/3 页 4 0013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所述松紧带为能够弹性伸缩的弹性带。由于树木的粗细 不同, 使用弹性带能够增加粘虫板的适用性, 同时也能对每个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以达到 最好的粘虫效果。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 通过增加粘胶层胶量从而 增加粘附力, 增强捕捉较大昆虫的能力, 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等。 附图说明 0015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2 示意性显示在其他实施例中网格单元或。

10、阵列凹位的形状变化。 0017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5 示意性显示了实施例 3 的使用流程。 0020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 为了更好说明实施例, 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 放大或缩小, 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 说, 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实施例 1 0023 如图1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粘虫板, 包括底板100,。

11、 所述底板100上设有由若干 网格单元 101 构成的网格层, 至少所述网格单元 101 内注入粘胶。 0024 所述网格单元 101 的深度至少为 0.1cm, 优选 0.10.5cm, 本实施例中为 0.3cm, 从 而设于网格单元 101 内的粘胶厚度也能达到网格单元 101 的深度, 保证其粘性能够用于捕 捉大的昆虫。 0025 为能用于捕捉一些体形较大的昆虫, 所述网格单元 101 的面积至少为 0.2cm。但 是考虑到粘胶的流体性, 网格单元 101 若过大会使得粘胶任意流动或者流失。 0026 本实施例中, 所述网格单元 101 的形状为正方形, 结构简单。当然在其他实施例 中,。

12、 也可以为阵列凹位, 其形状为三角形、 圆形、 椭圆形或者其他多边形等, 图 2 示意性显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网格单元或阵列凹位的形状变化。 0027 为灵活使用, 底板100能够弯折一定角度变成V字形, 从而能够捕捉不同方向的昆 虫, 增加其应用能力。 0028 使用时, 可以将粘虫板绑在树干上或者悬挂在树枝上, 用于捕捉树木上的昆虫。 0029 实施例 2 003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如图 3 所示, 本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包括 两个底板 100, 相邻底板 100 之间通过松紧带 (未示出) 连接, 能够捕捉更多的昆虫。 0031 本实施例中, 所述松紧带为能够弹。

13、性伸缩的弹性带, 增加粘虫板的适用性, 同时也 能对每个底板的位置进行调节, 以达到最好的粘虫效果。 0032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3 实施例 3 说 明 书 CN 203167870 U 4 3/3 页 5 003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 1 的不同之处在于 : 如图 4 所示, 本实施例中, 本实用新型包括 底板 100, 底板 100 的长度为宽度的 23 倍, 例如底板 100 长 400mm, 宽 160mm。底板上的网 格层设有若干阵列凹位 101, 至少阵列凹位 101 内注入粘胶。 0035 如图 5 所示, 未经使用时, 底板从中对折, 对折的网格层通过阵列凹位内。

14、的粘胶粘 合。使用时, 将对折状态的底板撕开, 展开为平面形状, 然后反向对折。底板的两端各设有 一个挂孔, 通过挂孔将粘虫板自由悬挂在树枝上, 用于捕捉各个方向的昆虫。 0036 其他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0037 显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 而 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说明 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 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 穷举。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167870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67870 U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67870 U 7 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67870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