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属于面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膜贴是面部护理中常用的面部美容护理用品。面膜贴采用非织造布材质的面膜膜布吸附含有功效性成分的精华液制成。现有面膜膜布所用的非织造布材质多为化学纤维和棉纤维制成的水刺布,或者为棉纤维和蚕丝纤维制成的水刺布。
首先,现有的面膜膜布的拉伸性能较差,无法贴合各种脸型的人使用。特别是对于脸型较长的人,在使用面膜贴时额头、下巴处不能得到面膜覆盖,并且存在眼部开口位置不对应的问题。其次,现有的面膜膜布多采用一整片非织造布剪裁而成,对于或面部轮廓较为立体的人使用时存在面膜不服帖的问题。最后,人脸面部额头和鼻部区域为易出油区域,而面颊和嘴唇四周为皮肤较为干燥的区域。现有面膜膜布采用一体式结构,造成面膜只能一次浸泡在一种功效的精华液中,不能实现根据面部不同区域的皮肤状态合理护理皮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拆卸的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该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可变化长短贴合不同脸型,脸型长短不同均可贴合,并且可以实现分区护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覆盖上半脸的上半脸面膜和用于覆盖下半脸的下半脸面膜,上半脸面膜下边沿处设有用于覆盖鼻部的鼻部上贴片、用于覆盖上眼睑区域的两条上眼睑贴片和用于覆盖太阳穴区域的两条太阳穴上贴片;太阳穴上贴片与上眼睑贴片之间通过第一切割线分割,鼻部上贴片与上眼睑贴片之间通过第二切割线分割;
下半脸面膜上边沿处设有用于覆盖鼻部和下眼睑区域的眼鼻部下贴片和用于覆盖太阳穴区域的两条太阳穴下贴片;眼鼻部下贴片位于两条太阳穴下贴片之间,并通过第三切割线与太阳穴下贴片分割;眼鼻部下贴片上开设有眼鼻部切割线,下半脸面膜与人的嘴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设有嘴部切口。
所述太阳穴上贴片的长度大于上眼睑贴片的长度,太阳穴下贴片的长度大于眼鼻部下贴片的长度。
所述鼻部上贴片、太阳穴上贴片和太阳穴下贴片均为矩形。
所述眼鼻部切割线位于嘴部切口上方1.5~4cm,眼鼻部切割线为开口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围成的形状为底角带弧度的等腰梯形。
所述下半脸面膜下方边沿上设有两条第五切割线,两条第五切割线以嘴部切口为中心相互对称。
所述嘴部切口成椭圆形。
所述上眼睑贴片的下边沿成弧形。
所述上半脸面膜和下半脸面膜采用竹纤维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该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可变化长短贴合不同脸型,脸型长短不同均可贴合。申请人采用鼻部上贴片的末端与眼鼻部下贴片相互重叠、太阳穴下贴片的末端与太阳穴上贴片的末端相互重叠的方式,使本实用新型的面膜便于贴合不同脸型长度。
2、该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鼻部和眼部区域贴合较好。申请人在本专利中通过上半脸面膜的第一切割线和第二切割线第一切割线、下半脸面膜的第二切割线的设计,使鼻部上贴片上眼睑贴片和眼鼻部下贴片、太阳穴上贴片和太阳穴下贴片均成为可独立拉伸的贴片,便于眼部、鼻部和颧骨区域这些决定人面部轮廓的区域进行单独贴合。
3、该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便于对不同面部区域分区护理。可以将上半脸面膜与下半脸面膜分别浸泡不同成分的精华液,同时对易出油的额头区域进行一种护理,对较为干燥的脸颊区域进行另一种护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其中:1、上半脸面膜;101、第一切割线;102、第二切割线;2、下半脸面膜;201、第三切割线;202、眼鼻部切割线;203、第五切割线; 3、鼻部上贴片; 4、上眼睑贴片; 5、太阳穴上贴片;501、太阳穴下贴片;6、嘴部切口;7、眼鼻部下贴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包括用于覆盖上半脸的上半脸面膜1和用于覆盖下半脸的下半脸面膜2,上半脸面膜1和下半脸面膜2采用竹纤维材质制成。上半脸面膜1下边沿处设有用于覆盖鼻部的鼻部上贴片3、用于覆盖上眼睑区域的两条上眼睑贴片4和用于覆盖太阳穴区域的两条太阳穴上贴片5;太阳穴上贴片5与上眼睑贴片4之间通过第一切割线101分割,鼻部上贴片3与上眼睑贴片4之间通过第二切割线102分割;
下半脸面膜2上边沿处设有用于覆盖鼻部和下眼睑区域的眼鼻部下贴片7和用于覆盖太阳穴区域的两条太阳穴下贴片501;眼鼻部下贴片7位于两条太阳穴下贴片501之间,并通过第三切割线201与太阳穴下贴片501分割;眼鼻部下贴片7上开设有眼鼻部切割线202,眼鼻部切割线202位于嘴部切口6上方1.5~4cm,眼鼻部切割线202为开口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围成的形状为底角带弧度的等腰梯形。
下半脸面膜2与人的嘴位置相对应的区域设有嘴部切口6。上眼睑贴片4的下边沿成弧形。鼻部上贴片3、太阳穴上贴片5和太阳穴下贴片501均为矩形。太阳穴上贴片5的长度大于上眼睑贴片4的长度,太阳穴下贴片501的长度大于眼鼻部下贴片7的长度。下半脸面膜2下方边沿上设有两条第五切割线203,两条第五切割线203以嘴部切口6为中心相互对称。嘴部切口6成椭圆形。
工作过程:将上半脸面膜1贴在额头所在的上半脸区域,其中鼻部上贴片3覆盖鼻部,上眼睑贴片4覆盖上眼睑区域,两条太阳穴上贴片5覆盖太阳穴区域。
由于上半脸面膜采用竹纤维材质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在第一切割线101和第二切割线102的分割下,上眼睑贴片4可单独拉伸而不会造成鼻部上贴片3和太阳穴上贴片5的形状变化。根据人眼形状的不同,使用者可拉伸上眼睑贴片4,使上眼睑贴片4与使用者眼部形状相符合。上眼睑贴片4下边沿成弧形可便于更好的贴合眼部轮廓,弧形两端正好可贴合至眼角。同理,在第一切割线101和第二切割线102的分割下,鼻部上贴片3和太阳穴上贴片5均称为独立的结构,在拉伸鼻部上贴片3或太阳穴上贴片5时均不会影响上半脸面膜1其他结构的形状。使用者可手动拉伸鼻部上贴片3或太阳穴上贴片5,改变鼻部上贴片3或太阳穴上贴片5的长短、宽窄,使鼻部上贴片3或太阳穴上贴片5与使用者的面目轮廓相贴合。
将下半脸面膜2覆盖在面目下半脸区域,将眼鼻部下贴片7覆盖鼻部和下眼睑区域,将太阳穴下贴片501覆盖太阳穴区域。由于下半脸面膜2采用竹纤维制成,使用者人用手拉伸可轻微改眼鼻部下贴片7和太阳穴下贴片501的形状,使其与使用者面部轮廓相贴合。眼鼻部下贴片7上开设有眼鼻部切割线202;该眼鼻部切割线202为开口向上的曲线,可以使眼鼻部切割线202切割形成的等腰梯形的贴片被鼻部顶起,经拉伸后等腰梯形状的贴片可与鼻部形状贴合。相比于U型剪裁的鼻部切割线,本实用新型中鼻部切割线等腰梯形的两个带弧度的底角可较好的与鼻翼贴合。第五切割线203位于人脸下颌骨区域,便于与人脸腮部区域形状相贴合。
鼻部上贴片3的末端与眼鼻部下贴片7相互重叠、太阳穴下贴片501的末端与太阳穴上贴片5的末端相互重叠。当使用者脸型较长时,可拉伸鼻部上贴片3和太阳穴上贴片5,使以上重叠区域面积减小即可保证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可调节面膜膜布完全贴合使用者面部轮廓。当使用者颧骨较高时,拉伸太阳穴上贴片5和太阳穴下贴片501,并改变两者重叠区域的面积,即可保证与使用者面部轮廓相贴合。当使用者鼻梁较高时,拉伸眼鼻部切割线202形成的等腰梯形贴片可保证鼻部区域贴合。当使用者眼窝较为深陷时,可拉伸上眼睑贴片4,使上眼睑贴片与上眼睑轮廓贴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