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853769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4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14624.X

申请日:

20130111

公开号:

CN203136806U

公开日:

201308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4

申请人:

金贝尔(福建)水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颜阔秋

地址:

3520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林聪路19号能机动力生产线厂1幢101

优先权:

CN20132001462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接的蛋白分离机、与蛋白分离机连接的滴流箱、与滴流箱连接的生物滤床、与生物滤床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通过水泵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内,所述滴流箱设于生物滤床上方,所述蛋白分离机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最高水位高,所述生物滤床的最高水位紫外线消毒机的最高水位高;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所述紫外线消毒机及水泵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循环水养殖系统复杂的单一设备系统设计所造成的造价高、占用空间大、管道连接复杂、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等诸多缺点,更加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接的蛋白分离机、与蛋白分离机连接的滴流箱、与滴流箱连接的生物滤床、与生物滤床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通过水泵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内,所述滴流箱设于生物滤床上方,所述蛋白分离机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最高水位高,所述生物滤床的最高水位紫外线消毒机的最高水位高;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所述紫外线消毒机及水泵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一固定的倾斜板、设于倾斜板上下两端转动轴、套设于倾斜板及转动轴外的滤布及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该电机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倾斜板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放过滤物的放置槽;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一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壳体的下部连接一出水管,该出水管连接水泵,该水泵连接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与所述放置槽连接,该进水管的出水口对准滤布的下方;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上的水泵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分离机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直长筒、第二直长筒,所述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接的水泵连接一管道,该管道通过十字转接头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一直长筒的下部连接,第二进水管与第二直长筒的下部连接,第三进水管通过T字形的转接头分别与第一直长筒、第二直长筒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直长筒与第二直长筒的顶端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中部连接一自上而下的排水管;所述第一直长筒、第二直长筒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滴流箱上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流箱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上部的过滤板及设于壳体内下部的两倾斜过滤板,该两倾斜过滤板与壳体底部形成一三角形;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开口,该开口与一风机连接,该风机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其余位置填充生物填料;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一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滤床包括两排直筒,每排分别设有五个直筒,第一直筒、第二直筒、第三直筒、第四直筒、第五直筒、第六直筒、第七直筒、第八直筒、第九直筒、第十直筒,所述第一直筒、第二直筒、第三直筒、第四直筒、第五直筒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直筒、第二直筒、第三直筒、第四直筒与第七直筒、第八直筒、第九直筒、第十直筒间相互隔绝,所述第五直筒与第六直筒相互连通;所述每个直筒内自上而下分别设有滤水内格板,下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直筒外部与隔板与底部间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直筒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十直筒侧壁设有出水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目前所用的传统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各个装置通过单一的设备系统设计来形成整个循环谁养殖系统,不过该单一系统的设计造成造价高、占用空间大、管道连接复杂、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循环水养殖系统造价高、占用空间大、管道连接复杂、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接的蛋白分离机、与蛋白分离机连接的滴流箱、与滴流箱连接的生物滤床、与生物滤床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通过水泵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内,所述滴流箱设于生物滤床上方,所述蛋白分离机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最高水位高,所述生物滤床的最高水位紫外线消毒机的最高水位高;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所述紫外线消毒机及水泵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一固定的倾斜板、设于倾斜板上下两端转动轴、套设于倾斜板及转动轴外的滤布及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该电机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倾斜板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放过滤物的放置槽;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一出水口,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壳体的下部连接一出水管,该出水管连接水泵,该水泵连接一进水管,该进水管与所述放置槽连接,该进水管的出水口对准滤布的下方;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上的水泵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所述蛋白分离机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直长筒、第二直长筒,所述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接的水泵连接一管道,该管道通过十字转接头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第三进水管,第一进水管与第一直长筒的下部连接,第二进水管与第二直长筒的下部连接,第三进水管通过T字形的转接头分别与第一直长筒、第二直长筒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直长筒与第二直长筒的顶端通过管道连通,该管道中部连接一自上而下的排水管;所述第一直长筒、第二直长筒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滴流箱上部连接。 

所述滴流箱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上部的过滤板及设于壳体内下部的两倾斜过滤板,该两倾斜过滤板与壳体底部形成一三角形;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开口,该开口与一风机连接,该风机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内部其余位置填充生物填料;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一出水口。 

所述生物滤床包括两排直筒,每排分别设有五个直筒,第一直筒、第二直筒、第三直筒、第四直筒、第五直筒、第六直筒、第七直筒、第八直筒、第九直筒、第十直筒,所述第一直筒、第二直筒、第三直筒、第四直筒、第五直筒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直筒、第二直筒、第三直筒、第四直筒与第七直筒、第八直筒、第九直筒、第十直筒间相互隔绝,所述第五直筒与第六直筒相互连通;所述每个直筒内自上而下分别设有滤水内格板,下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通气孔,所述直筒外部与隔板与底部间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一直筒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第十直筒侧壁设有出水口。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一体化组合概念设计,将循环水养殖水处理中所必须的机械过滤机、蛋白分离机、滴流箱、与生物滤床、紫外线消毒机等全套水处理技术进行模块化组合成一个单体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循环水养殖系统复杂的单一设备系统设计所造成的造价高、占用空间大、管道连接复杂、维护困难、运行成本高、处理效果差等诸多缺点。

2、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根据水位高低的设计,无需水力要求,允许水流变化,一台水泵完成所有设备的水流运转,彻底改变传统循环水系统多级抽水的高耗能设计,大大降低了单元设备的投资及循环水设备的运行成本。 

3、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标准的移动式模块化组件,安装、拆卸非常容易,不改变客户原有养殖系统的情况下,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成套循环水系统的安装,而传统的循环水系统则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更加简单、实用。 

4、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所有设备均采用单体组合模式化设计,可根据养殖水体的大小选用设备的数量自由组合,投资规模可大可小,减少盲目投资风险。 

5、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多道的水处理技术工艺,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自然海区水质,日补水量不足3%,一年内基本无需换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除部分元件后的带式机械过滤机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蛋白分离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3中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滴流箱的俯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沿着图5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生物滤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沿着图8中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沿着图8中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1、与带式机械过滤机1连接的蛋白分离机2、与蛋白分离机2连接的滴流箱3、与滴流箱3连接的生物滤床4、与生物滤床4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5,带式机械过滤机1通过水泵6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2内,滴流箱3设于生物滤床4的上方,蛋白分离机2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3的最高水位高,生物滤床4的最高水位比紫外线消毒机5的最高水位高;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7,紫外线消毒机5及水泵6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7连接。 

参考图1、图2,带式机械过滤机1包括壳体11、设于壳体11内一固定的倾斜板12、设于倾斜板12上下两端转动轴13、14、套设于倾斜板12及转动轴13、14外的滤布(图中未示出)及带动转动轴13、14转动的电机15;该电机15与中央电子控制器7连接;壳体11内靠近倾斜板12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放过滤物的放置槽19,带式机械过滤机壳体11的下部连接一出水管16,该出水管16连接水泵17,该水泵17连接一进水管18,该进水管18与放置槽19底部连接,该进水管18的出水口对准滤布的下方;水泵17与中央电子控制器7连接,壳体11下部设有一出水口10,该出水口10通过管道与水泵6连接。 

参考图1、图3、图4,蛋白分离机2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直长筒21、第二直长筒22,水泵6连接一管道23,该管道23通过十字转接头24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25、第二进水管26、第三进水管27,第一进水管25与第一直长筒21的下部连接,第二进水管26与第二直长筒22的下部连接,第三进水管27通过T字形28的转接头分别与第一直长筒21、第二直长筒22的上部连接,第三进水管27上设有控制阀门29;第一直长筒21与第二直长筒22的顶端通过管道20连通,该管道20中部连接一自上而下的排水管200;第一直长筒21、第二直长筒22分别通过连接管210、220与滴流箱3的上部连接。 

参考图1、图5、图6、图7,滴流箱3包括壳体31、设于壳体31内上部的过滤板32及设于壳体31内下部的两倾斜过滤板33、34,该两倾斜过滤板33、34与壳体底部形成一三角形;壳体31侧壁上设有开口35,该开口35与一风机36连接,该风机36与中央电子控制器7连接;壳体31内部其余位置填充生物填料;壳体31底部设有一出水口37。 

参考图1、图8、图9、图10,生物滤床4包括两排直筒,每排分别设有五个直筒,第一直筒411、第二直筒412、第三直筒413、第四直筒414、第五直筒415、第六直筒421、第七直筒422、第八直筒423、第九直筒424、第十直筒425,第一直筒411、第二直筒412、第三直筒413、第四直筒414、第五直筒415分别连通,第一直筒411、第二直筒412、第三直筒413、第四直筒414与第七直筒422、第八直筒423、第九直筒424、第十直筒425间相互隔绝,第五直筒415、第六直筒421相互连通;每个直筒内自上而下分别设有滤水内格板43,下部设有隔板44,隔板44上设有通气孔45,直筒外部对应于隔板44与底部间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46;该进气口46用于通入氧气,与曝气装置连接,第一直筒411顶部设有进水口47,该进水口47与上述滴流箱3上的出水口37对应,第十直筒425侧壁设有出水口49,该出水口49与紫外线消毒机5连接,紫外线消毒机5上设有出水口51。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考图1至图10,水在带式机械过滤机1内,经过滤布过来进入壳体11的下部,随着转动轴13、14的转动,滤布上的过滤物进入放置槽19,当滤布表面的过滤物过多,导致水无法进入或较少进入壳体11下部时,中央电子控制器7控制水泵17,将壳体11下部的水抽出,进水管18通过放置槽19底部进入,并对滤布进行清洗,随着转动轴13、14的转动,滤布上的过滤物直接被清洗并进入放置槽19中,于是水便可较好地通过滤布进入壳体11下部,壳体11下部的水经出水口10,并通过水泵6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2内,水从第一直长筒21、第二直长筒22底部逐渐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泡沫伏在水表面跟着水上升,最终泡沫从排水管200排出,于此同时第一直长筒21、第二直长筒22分别通过连接管210、220,水从下部进入滴流箱3内,由于滴流箱3的最高水位比蛋白分离机2的最高水位低,于是水可以直接进入滴流箱3内;进入滴流箱3内的水通过过滤板32、倾斜过滤板33、34及生物填料,于此同时在风机36的作用下,风从开口35进入,利用气水对撞技术去除二氧化碳、氮气、硫化物等有害气体,稳定了水体中的PH值,滴流箱3内的水最终从出水口37流出,通过进水口47进入生物滤床4内,并以此通过第一直筒411、第二直筒412、第三直筒413、第四直筒414、第五直筒415、第六直筒421、第七直筒422、第八直筒423、第九直筒424、第十直筒425,在滤水内格板43的作用下,可更好的去除杂质,同时在进气口46处的曝气装置的作用下,可通入氧气更好地优化了水质,最终水从出水口49流出,并进入紫外线消毒机5内进行紫外线消毒,最终从紫外线消毒机5的出水口51排出,排出的水可直接用于养殖。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36806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21 CN 203136806 U *CN203136806U* (21)申请号 201320014624.X (22)申请日 2013.01.11 A01K 63/04(2006.01) (73)专利权人 金贝尔(福建)水环境工程有限公 司 地址 352000 福建省宁德市东侨经济开发区 林聪路 19 号能机动力生产线厂 1 幢 101 (72)发明人 颜阔秋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57) 摘要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包括带 式机械过滤机、 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

2、接的蛋白分 离机、 与蛋白分离机连接的滴流箱、 与滴流箱连接 的生物滤床、 与生物滤床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 所 述带式机械过滤机通过水泵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 内, 所述滴流箱设于生物滤床上方, 所述蛋白分离 机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最高水位高, 所述生物滤 床的最高水位紫外线消毒机的最高水位高 ; 还包 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 所述紫外线消毒机及水泵 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该组合式模块化循 环水养殖系统彻底解决了传统循环水养殖系统复 杂的单一设备系统设计所造成的造价高、 占用空 间大、 管道连接复杂、 维护困难、 运行成本高、 处理 效果差等诸多缺点, 更加方便实用。 (51)Int.Cl. (E。

3、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0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0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36806 U CN 203136806 U *CN203136806U* 1/1 页 2 1.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其特征在于 : 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 与带式机 械过滤机连接的蛋白分离机、 与蛋白分离机连接的滴流箱、 与滴流箱连接的生物滤床、 与生 物滤床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通过水泵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内, 所述 滴流箱设于生物滤床上。

4、方, 所述蛋白分离机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最高水位高, 所述生物滤 床的最高水位紫外线消毒机的最高水位高 ; 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 所述紫外线消毒机 及水泵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带式 机械过滤机包括壳体、 设于壳体内一固定的倾斜板、 设于倾斜板上下两端转动轴、 套设于倾 斜板及转动轴外的滤布及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 ; 该电机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 所 述壳体内部靠近倾斜板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放过滤物的放置槽 ; 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一 出水口, 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

5、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带式 机械过滤机壳体的下部连接一出水管, 该出水管连接水泵, 该水泵连接一进水管, 该进水管 与所述放置槽连接, 该进水管的出水口对准滤布的下方 ;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上的水泵与 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蛋白 分离机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直长筒、 第二直长筒, 所述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接的 水泵连接一管道, 该管道通过十字转接头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 第二进水管、 第三进水管, 第一进水管与第一直长筒的下部连接, 第二进水管与第二直长筒的下部连。

6、接, 第三进水管 通过 T 字形的转接头分别与第一直长筒、 第二直长筒的上部连接, 所述第三进水管上设有 控制阀门 ; 所述第一直长筒与第二直长筒的顶端通过管道连通, 该管道中部连接一自上而 下的排水管 ; 所述第一直长筒、 第二直长筒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滴流箱上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滴流 箱包括壳体、 设于壳体内上部的过滤板及设于壳体内下部的两倾斜过滤板, 该两倾斜过滤 板与壳体底部形成一三角形 ; 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开口, 该开口与一风机连接, 该风机与所 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 所述壳体内部其余位置填充生物填料 ; 。

7、所述壳体底部设有一出水 口。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生物 滤床包括两排直筒, 每排分别设有五个直筒, 第一直筒、 第二直筒、 第三直筒、 第四直筒、 第 五直筒、 第六直筒、 第七直筒、 第八直筒、 第九直筒、 第十直筒, 所述第一直筒、 第二直筒、 第 三直筒、 第四直筒、 第五直筒分别连通, 所述第一直筒、 第二直筒、 第三直筒、 第四直筒与第 七直筒、 第八直筒、 第九直筒、 第十直筒间相互隔绝, 所述第五直筒与第六直筒相互连通 ; 所 述每个直筒内自上而下分别设有滤水内格板, 下部设有隔板, 隔板上设有通气孔, 所述直筒 。

8、外部与隔板与底部间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 ; 所述第一直筒顶部设有进水口, 所述第十 直筒侧壁设有出水口。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36806 U 2 1/4 页 3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 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 统。 背景技术 0002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 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 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 养、 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 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 完全靠天然饵料养 成水产品, 如湖泊水库养鱼和。

9、浅海养贝等 ; 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 施肥方法养成水产 品, 如池塘养鱼、 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 ; 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 控温、 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 等方法, 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 从而获得高产, 如流水高密度养鱼、 虾等。 0003 目前所用的传统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各个装置通过单一的设备系统设计来形成 整个循环谁养殖系统, 不过该单一系统的设计造成造价高、 占用空间大、 管道连接复杂、 维 护困难、 运行成本高、 处理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循环 水养殖系统造价高、 占用空间大、 管道连接复杂、 维护。

10、困难、 运行成本高、 处理效果差的缺 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6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 与带式机械过滤机连 接的蛋白分离机、 与蛋白分离机连接的滴流箱、 与滴流箱连接的生物滤床、 与生物滤床连接 的紫外线消毒机,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通过水泵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内, 所述滴流箱设于 生物滤床上方, 所述蛋白分离机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最高水位高, 所述生物滤床的最高水 位紫外线消毒机的最高水位高 ; 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 所述紫外线消毒机及水泵均与 该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0007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包括壳。

11、体、 设于壳体内一固定的倾斜板、 设于倾斜板上下两 端转动轴、 套设于倾斜板及转动轴外的滤布及带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 ; 该电机与所述中央 电子控制器连接 ; 所述壳体内部靠近倾斜板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放过滤物的放置槽 ; 所述壳体下部设有一出水口, 该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水泵连接。 0008 所述带式机械过滤机壳体的下部连接一出水管, 该出水管连接水泵, 该水泵连接 一进水管, 该进水管与所述放置槽连接, 该进水管的出水口对准滤布的下方 ; 所述带式机械 过滤机上的水泵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0009 所述蛋白分离机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直长筒、 第二直长筒, 所述与带式 机械过滤机。

12、连接的水泵连接一管道, 该管道通过十字转接头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 第二进 水管、 第三进水管, 第一进水管与第一直长筒的下部连接, 第二进水管与第二直长筒的下部 说 明 书 CN 203136806 U 3 2/4 页 4 连接, 第三进水管通过 T 字形的转接头分别与第一直长筒、 第二直长筒的上部连接, 所述第 三进水管上设有控制阀门 ; 所述第一直长筒与第二直长筒的顶端通过管道连通, 该管道中 部连接一自上而下的排水管 ; 所述第一直长筒、 第二直长筒分别通过连接管与滴流箱上部 连接。 0010 所述滴流箱包括壳体、 设于壳体内上部的过滤板及设于壳体内下部的两倾斜过滤 板, 该两倾斜过滤板。

13、与壳体底部形成一三角形 ; 所述壳体侧壁上设有开口, 该开口与一风机 连接, 该风机与所述中央电子控制器连接 ; 所述壳体内部其余位置填充生物填料 ; 所述壳 体底部设有一出水口。 0011 所述生物滤床包括两排直筒, 每排分别设有五个直筒, 第一直筒、 第二直筒、 第三 直筒、 第四直筒、 第五直筒、 第六直筒、 第七直筒、 第八直筒、 第九直筒、 第十直筒, 所述第一 直筒、 第二直筒、 第三直筒、 第四直筒、 第五直筒分别连通, 所述第一直筒、 第二直筒、 第三直 筒、 第四直筒与第七直筒、 第八直筒、 第九直筒、 第十直筒间相互隔绝, 所述第五直筒与第六 直筒相互连通 ; 所述每个直筒。

14、内自上而下分别设有滤水内格板, 下部设有隔板, 隔板上设有 通气孔, 所述直筒外部与隔板与底部间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 ; 所述第一直筒顶部设有 进水口, 所述第十直筒侧壁设有出水口。 0012 通过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 和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 0013 1、 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采用一体化组合概念设计, 将循环水养殖水处 理中所必须的机械过滤机、 蛋白分离机、 滴流箱、 与生物滤床、 紫外线消毒机等全套水处理 技术进行模块化组合成一个单体系统, 彻底解决了传统循环水养殖系统复杂的单一设备系 统设计所造成的造价高、 占用空间大、 管道连接复杂、 维护困难、 。

15、运行成本高、 处理效果差等 诸多缺点。 0014 2、 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根据水位高低的设计, 无需水力要求, 允许水 流变化, 一台水泵完成所有设备的水流运转, 彻底改变传统循环水系统多级抽水的高耗能 设计, 大大降低了单元设备的投资及循环水设备的运行成本。 0015 3、 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标准的移动式模块化组件, 安装、 拆卸非常容 易, 不改变客户原有养殖系统的情况下, 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成套循环水系统的安装, 而传统的循环水系统则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 系统更加简单、 实用。 0016 4、 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

16、所有设备均采用单体组合模式化设计, 可根 据养殖水体的大小选用设备的数量自由组合, 投资规模可大可小, 减少盲目投资风险。 0017 5、 该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多道的水处理技术工艺, 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 优于自然海区水质, 日补水量不足 3%, 一年内基本无需换水。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 0019 图 2 是去除部分元件后的带式机械过滤机拆分结构示意图 , ; 0020 图 3 是蛋白分离机结构示意图 ; 0021 图 4 是沿着图 3 中 C 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 0022 图 5 是滴流箱的俯视图 ; 说 明 书 CN 203136806 U 4。

17、 3/4 页 5 0023 图 6 是沿着图 5 中 A-A 方向的剖视图 ; 0024 图 7 是沿着图 5 中 B-B 方向的剖视图 ; 0025 图 8 是生物滤床的结构示意图 ; 0026 图 9 是沿着图 8 中 D 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 0027 图 10 是沿着图 8 中 E 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参考图 1,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 包括带式机械过滤机 1、 与带式机 械过滤机 1 连接的蛋白分离机 2、 与蛋白分离机 2 连接的滴流箱 3、 与滴流箱 3 连接的生物 滤床 4、 与生物滤床。

18、 4 连接的紫外线消毒机 5, 带式机械过滤机 1 通过水泵 6 将水抽入蛋白 分离机 2 内, 滴流箱 3 设于生物滤床 4 的上方, 蛋白分离机 2 的最高水位比滴流箱 3 的最高 水位高, 生物滤床4的最高水位比紫外线消毒机5的最高水位高 ; 还包括一中央电子控制器 7, 紫外线消毒机 5 及水泵 6 均与该中央电子控制器 7 连接。 0030 参考图1、 图2, 带式机械过滤机1包括壳体11、 设于壳体11内一固定的倾斜板12、 设于倾斜板 12 上下两端转动轴 13、 14、 套设于倾斜板 12 及转动轴 13、 14 外的滤布 (图中未 示出) 及带动转动轴 13、 14 转动的电。

19、机 15 ; 该电机 15 与中央电子控制器 7 连接 ; 壳体 11 内 靠近倾斜板 12 顶部的位置设有一用于盛放过滤物的放置槽 19, 带式机械过滤机壳体 11 的 下部连接一出水管 16, 该出水管 16 连接水泵 17, 该水泵 17 连接一进水管 18, 该进水管 18 与放置槽 19 底部连接, 该进水管 18 的出水口对准滤布的下方 ; 水泵 17 与中央电子控制器 7 连接, 壳体 11 下部设有一出水口 10, 该出水口 10 通过管道与水泵 6 连接。 0031 参考图 1、 图 3、 图 4, 蛋白分离机 2 包括上下两端分别连通的第一直长筒 21、 第二 直长筒22,。

20、 水泵6连接一管道23, 该管道23通过十字转接头24分别连接第一进水管25、 第 二进水管26、 第三进水管27, 第一进水管25与第一直长筒21的下部连接, 第二进水管26与 第二直长筒 22 的下部连接, 第三进水管 27 通过 T 字形 28 的转接头分别与第一直长筒 21、 第二直长筒 22 的上部连接, 第三进水管 27 上设有控制阀门 29 ; 第一直长筒 21 与第二直长 筒 22 的顶端通过管道 20 连通, 该管道 20 中部连接一自上而下的排水管 200 ; 第一直长筒 21、 第二直长筒 22 分别通过连接管 210、 220 与滴流箱 3 的上部连接。 0032 参考。

21、图 1、 图 5、 图 6、 图 7, 滴流箱 3 包括壳体 31、 设于壳体 31 内上部的过滤板 32 及设于壳体 31 内下部的两倾斜过滤板 33、 34, 该两倾斜过滤板 33、 34 与壳体底部形成一三 角形 ; 壳体 31 侧壁上设有开口 35, 该开口 35 与一风机 36 连接, 该风机 36 与中央电子控制 器 7 连接 ; 壳体 31 内部其余位置填充生物填料 ; 壳体 31 底部设有一出水口 37。 0033 参考图 1、 图 8、 图 9、 图 10, 生物滤床 4 包括两排直筒, 每排分别设有五个直筒, 第 一直筒 411、 第二直筒 412、 第三直筒 413、 第。

22、四直筒 414、 第五直筒 415、 第六直筒 421、 第七 直筒 422、 第八直筒 423、 第九直筒 424、 第十直筒 425, 第一直筒 411、 第二直筒 412、 第三直 筒 413、 第四直筒 414、 第五直筒 415 分别连通, 第一直筒 411、 第二直筒 412、 第三直筒 413、 第四直筒414与第七直筒422、 第八直筒423、 第九直筒424、 第十直筒425间相互隔绝, 第五 直筒 415、 第六直筒 421 相互连通 ; 每个直筒内自上而下分别设有滤水内格板 43, 下部设有 隔板 44, 隔板 44 上设有通气孔 45, 直筒外部对应于隔板 44 与底部。

23、间的位置上设有进气口 说 明 书 CN 203136806 U 5 4/4 页 6 46 ; 该进气口 46 用于通入氧气, 与曝气装置连接, 第一直筒 411 顶部设有进水口 47, 该进水 口 47 与上述滴流箱 3 上的出水口 37 对应, 第十直筒 425 侧壁设有出水口 49, 该出水口 49 与紫外线消毒机 5 连接, 紫外线消毒机 5 上设有出水口 51。 0034 一种组合式模块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 参考图 1 至图 10, 水在带式 机械过滤机 1 内, 经过滤布过来进入壳体 11 的下部, 随着转动轴 13、 14 的转动, 滤布上的 过滤物进入放置槽 19,。

24、 当滤布表面的过滤物过多, 导致水无法进入或较少进入壳体 11 下部 时, 中央电子控制器7控制水泵17, 将壳体11下部的水抽出, 进水管18通过放置槽19底部 进入, 并对滤布进行清洗, 随着转动轴 13、 14 的转动, 滤布上的过滤物直接被清洗并进入放 置槽19中, 于是水便可较好地通过滤布进入壳体11下部, 壳体11下部的水经出水口10, 并 通过水泵 6 将水抽入蛋白分离机 2 内, 水从第一直长筒 21、 第二直长筒 22 底部逐渐上升, 在上升过程中泡沫伏在水表面跟着水上升, 最终泡沫从排水管 200 排出, 于此同时第一直 长筒 21、 第二直长筒 22 分别通过连接管 21。

25、0、 220, 水从下部进入滴流箱 3 内, 由于滴流箱 3 的最高水位比蛋白分离机 2 的最高水位低, 于是水可以直接进入滴流箱 3 内 ; 进入滴流箱 3 内的水通过过滤板 32、 倾斜过滤板 33、 34 及生物填料, 于此同时在风机 36 的作用下, 风从 开口 35 进入, 利用气水对撞技术去除二氧化碳、 氮气、 硫化物等有害气体, 稳定了水体中的 PH 值, 滴流箱 3 内的水最终从出水口 37 流出, 通过进水口 47 进入生物滤床 4 内, 并以此通 过第一直筒 411、 第二直筒 412、 第三直筒 413、 第四直筒 414、 第五直筒 415、 第六直筒 421、 第七直。

26、筒 422、 第八直筒 423、 第九直筒 424、 第十直筒 425, 在滤水内格板 43 的作用下, 可更 好的去除杂质, 同时在进气口 46 处的曝气装置的作用下, 可通入氧气更好地优化了水质, 最终水从出水口 49 流出, 并进入紫外线消毒机 5 内进行紫外线消毒, 最终从紫外线消毒机 5 的出水口 51 排出, 排出的水可直接用于养殖。 0035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 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说 明 书 CN 203136806 U 6 1/10 页 7 图 1 说 明。

27、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7 2/10 页 8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8 3/10 页 9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9 4/10 页 10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0 5/10 页 1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1 6/10 页 1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2 7/10 页 1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3 8/10 页 1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4 9/10 页 1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5 10/10 页 1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36806 U 1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