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2077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8.14 CN 203120770 U *CN203120770U* (21)申请号 201320118009.3 (22)申请日 2013.03.14 A01K 89/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朱之鸿 地址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石潭埔建 业二路 25 号 (72)发明人 朱之鸿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 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8 代理人 廖平 (54) 实用新型名称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57) 摘要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包括端盖, 端盖上设 有检。
2、视窗, 检视窗上设有可分离的保护盖。 进行检 修时, 不用将后盖的端盖从鱼线轮上整体拆卸, 只 需将检视窗上的保护盖分离开, 即可对内部的传 动和变速机构的润滑、 脏污、 磨损等工作情况进行 检视。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 于 : 结构简单, 便于自主检视和保养, 可以避免开 启后盖进行保养, 能防止不慎操作造成内部结构 缺失, 防止遗失零件。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20770 U CN 203。
3、120770 U *CN203120770U* 1/1 页 2 1.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包括端盖, 其特征在于, 端盖上设有检视窗, 检视窗上设有可 分离的保护盖。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保护盖上具有透明镜片。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 窗匹配, 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配于检视窗内。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 窗匹配, 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5.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其特征在于, 保护盖。
4、的底端与检视 窗匹配, 保护盖一侧铰连在端盖表面上。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20770 U 2 1/2 页 3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用具, 具体的是一种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鱼线轮的后盖结构设计, 多如说明书附图 1 所示, 后盖 1 采用塑胶材质注 塑成型, 装置在鱼线轮的后端以包括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 0003 如图 1 所示, 由于后盖 1 将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完全遮盖, 无法查知内部的传 动和变速机构的工作情况, 比如润滑、 脏污、 磨损等。 因此需要定期拆下后盖才能进行检修, 而鱼线轮的装配结构通常比。
5、较紧凑, 正确拆装不仅需要专业工具, 还需要较高的熟练度, 否 则难以保证结构完整, 容易遗失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鱼线轮的后盖导致的不便检修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新型 鱼线轮后盖结构, 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包括端盖, 端盖上设有检视窗, 检视窗上设有可分离的保 护盖。 进行检修时, 不用将后盖的端盖从鱼线轮上整体拆卸, 只需将检视窗上的保护盖分离 开, 即可对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的润滑、 脏污、 磨损等工作情况进行检视。 0006 若润滑不够, 可以直接自检视窗注入机油 ; 0007 若存在脏污, 可以直接用专用清洁剂自检视窗冲。
6、洗 ; 0008 若发现零件磨损, 可以视磨损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维修。 0009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保护盖上具有透明镜片, 以便在检视窗上的保护盖未 分离开时也能直接进行检视。 00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窗匹配, 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 配于检视窗内, 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直接从检视窗扣离。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窗匹配, 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直接从检视窗旋转分离。 0012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 保护盖的底端与检视窗匹配, 保护盖一侧铰连在端盖 表面上, 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直接从检视窗拨开分离。 。
7、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 0014 结构简单, 便于自主检视和保养, 可以避免开启后盖进行保养, 能防止不慎操作造 成内部结构缺失, 防止遗失零件。 0015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6 图 1 是现有技术中鱼线轮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CN 203120770 U 3 2/2 页 4 0018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20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0021 图 6 是。
8、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0022 图 7 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三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如图 2 所示, 新型鱼线轮后盖结构, 包括端盖 1, 端盖 1 上设有检视窗 2, 检视窗 2 上设有可分离的保护盖 3。进行检修时, 不用将后盖的端盖从鱼线轮上整体拆卸, 只需将检 视窗上的保护盖分离开, 即可对内部的传动和变速机构的润滑、 脏污、 磨损等工作情况进行 检视。 0024 若润滑不够, 可以直接自检视窗 2 注入机油 ; 0025 若存在脏污, 可以直接用专用清洁剂自检视窗 2 冲洗 ; 0026 若发现零件磨损, 可以视磨损程度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专业维修。 。
9、0027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 保护盖 3 上具有透明镜片 4, 以便在检视窗 2 上的保护盖 3 未 分离开时也能直接进行检视。 0028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 3 有多种安装方式, 以图 4 到图 6 为例。 0029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一种实施方式。 保护盖3的底端与检视窗2匹配, 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紧配于检视窗 2 内, 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 3 直接从检视窗 2 扣离。 0030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二种实施方式。 保护盖3的底端与检视窗2匹配, 两者通过螺纹配合连接, 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 3 直接从检视窗 2 旋转分离。 0031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盖的第三。
10、种实施方式。 保护盖3的底端与检视窗2匹配, 保护盖 3 一侧铰连在端盖 1 表面上, 需要时可以将保护盖 3 直接从检视窗 2 拨开分离。 003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 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说 明 书 CN 203120770 U 4 1/3 页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20770 U 5 2/3 页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20770 U 6 3/3 页 7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20770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