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17967.0 (22)申请日 2016.08.22 (73)专利权人 青岛优菇网商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址 266234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普东镇 营普路46号太阳能产业基地 (72)发明人 于国荣 闫昭旭 王伟 宋巧妮 盖倩莉 沈东良 王晓东 (51)Int.Cl. A01G 1/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降低投资成本、 提 高空间利用率、 降低污染率、 使光伏多棚型下菌 类的种植收入明显。
2、提高的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生 产棚包括竖向支柱、 顶部檩条和横向拉索, 光伏 组件安装于顶部檩条上, 覆膜及遮阳网设置在顶 部檩条上, 生产棚设有通风口, 竖向支住纵向间 隔设置, 在每对竖向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 檩条, 在每对竖向支住之间设有横向拉索, 在横 向拉索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 在多根竖向支住上 间隔设置温湿检测仪和空气成分分析仪, 在横向 拉索上垂直向下间隔设有竖向拉索, 在竖向拉索 上设有菌类吊袋, 在竖向拉索的下方地面上设有 立柱, 立柱之间设有连接线,在相邻的立柱之间 连接线上设有菌袋, 菌袋一端与连接线搭接, 另 一端与地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发电和产 菇两方面带。
3、来的收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005274 U 2017.03.15 CN 206005274 U 1.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包括生产棚, 生产棚包括竖向支柱(6)、 顶部檩条(1)和横向 拉索(2), 光伏组件安装于顶部檩条(1)上, 覆膜及遮阳网设置在顶部檩条(1)上, 生产棚设 有通风口, 其特征在于: 竖向支柱(6)纵向间隔设置, 在每对竖向支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 顶部檩条(1), 在每对竖向支柱(6)之间设有横向拉索(2), 在横向拉索(2)的上方设有喷淋 装置(8), 在多根竖向支柱(6)上间隔设置温湿检测仪(3)和空气成分分析仪, 在横向拉索。
4、 (2)上垂直向下间隔设有竖向拉索(4), 在竖向拉索(4)上设有菌类吊袋, 在竖向拉索(4)的 下方地面上设有立柱(5), 立柱(5)之间设有连接线, 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线上设有菌 袋, 菌袋一端与连接线搭接, 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产棚为香菇吊袋 生产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竖向拉索(4)为3根, 在 竖向拉索(4)上设有多个三角吊环(7), 三角吊环(7)为等边三角形, 其每个角上设有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竖向拉索(4)底部。
5、距离 地面40-60cm, 顶部距离地面175-200cm, 在顶部和底部之间设有多个三角吊环(7), 3根竖向 拉索(4)穿过三角吊环(7)的通孔, 竖向拉索(4)底部打结固定三角吊环(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三角吊环(7)上放置菌 类吊袋, 菌类吊袋的上侧也设有三角吊环(7), 相邻三角吊环(7)之间的距离为3-5c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拉索(4)在横 向拉索(2)上的间隔为20-2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生产棚地面设有遮阴 网, 并在地面上设。
6、有杀菌石灰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其特征在于: 立柱(5)之间的间距为 1.5-2m, 立柱(5)之间设有连接线, 在连接线上按照 “人” 字形放置菌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05274 U 2 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农业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光伏大棚中生产培养菌类是目前光伏大棚正在延伸和发展的方向, 如何提高光伏 大棚的利用率, 提高菌类生产的产量及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 现有的出菇管理技术有层架式、 网格式、 地栽式等, 吊袋栽培多采用有。
7、轨道的方 式, 以提高光伏多棚型下香菇的产量, 但同时存在着投资成本高、 出菇品质差、 空间利用率 低、 污染率高等问题。 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降低投资成本的同时, 提高空间利用率、 降低污染率、 使 光伏多棚型下菌类的种植收入明显提高的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包括 生产棚, 生产棚包括竖向支柱、 顶部檩条和横向拉索, 光伏组件安装于顶部檩条上, 覆膜及 遮阳网设置在顶部檩条上, 生产棚设有通风口, 竖向支住纵向间隔设置, 在每对竖向支柱的。
8、 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檩条, 在每对竖向支住之间设有横向拉索, 在横向拉索的上方设有喷 淋装置, 在多根竖向支住上间隔设置温湿检测仪和空气成分分析仪, 在横向拉索上垂直向 下间隔设有竖向拉索, 在竖向拉索上设有菌类吊袋, 在竖向拉索的下方地面上设有立柱, 立 柱之间设有连接线, 在相邻的立柱之间连接线上设有菌袋, 菌袋一端与连接线搭接, 另一端 与地面接触。 0006 本实用新型改变传统菌类生产大棚的放置柜式的做法, 大大节约了成本, 同时, 菌 类出菇量和品质也有提高。 0007 所述菌类吊袋生产棚为香菇吊袋生产棚。 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对于香菇 的培养和种植。 0008 竖向拉索为3根。
9、, 在竖向拉索上设有多个三角吊环, 三角吊环为等边三角形, 其每 个角上设有通孔。 3根竖向拉索分别与三角吊环连接, 保证菌类吊袋能够稳定的连接在竖向 拉索上。 0009 竖向拉索底部距离地面40-60cm, 顶部距离地面175-200cm, 在顶部和底部之间设 有多个三角吊环, 3根竖向拉索穿过三角吊环的通孔, 竖向拉索底部打结固定三角吊环。 竖 向拉索与地面间距离分别考虑到, 底部需要设置立柱, 并且高度要考虑采摘人员的高度, 以 最舒适的采摘为宜。 0010 三角吊环上放置菌类吊袋, 菌类吊袋的上侧也设有三角吊环, 相邻三角吊环之间 的距离为3-5cm。 由于菌类生产需要空间, 因此竖向。
10、设置的菌类吊袋必须间隔3-5cm, 这里的 3-5cm是根据香菇测算而出, 其他菌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得出。 0011 所述竖向拉索在横向拉索上的间隔为20-25cm。 间隔20-25cm是考虑到采摘以及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005274 U 3 类生产所需的通风换气条件而定的。 0012 生产棚地面设有遮阴网, 并在地面上设有杀菌石灰层。 遮阴网是避免菌类吊袋与 地面直接接触, 石灰层是杀菌, 防止其他类型的杂菌产生。 0013 立柱之间的间距为1.5-2m, 立柱之间设有连接线, 在连接线上按照 “人” 字形放置 菌类吊袋。 立柱之间的距离为1.5-2m, 优选的连。
11、接线为铁丝, 考虑到其挠度值, 优选的采用 1.5-2m的间距。 0014 此栽培模式出菇管理及采收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别无二致, 按照棚内设施进行棚 内湿度、 温度、 二氧化碳浓度、 光源、 通风等方面的调控进行。 采收方式采用人工方法, 采摘 的香菇按照不同的销售方式进行鲜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0015 本实用新型使用光伏多棚型立体吊袋菌类栽培模式可以将光伏大棚与菌类有效 的结合在一起, 棚上太阳能发电, 棚下利用菌类生长不需要太多太阳光的优势种植光伏菌 类, 此举能够产生发电和产菇两方面带来的收益。 本模式一次性投入成本低, 以2.5亩的光 伏阴阳棚为例, 采用传统的网格式层架一次性投入需。
12、2万元, 采用本模式一次性投入仅2800 元, 仅为传统模式的14,收益高, 产品质量好, 商品率高, 实验共用45000个菌类棒, 共产出 菌类约9万斤, 生物转化率达到80, 且操作起来简便不具技术性、 危险性, 不需大量劳动 力, 管理方便, 节时省力。 以2.5亩的光伏阴阳棚为例, 传统地面摆放栽培可放7200, 采用本 方法栽培可种植17000棒, 空间利用率是传统方式的2.4倍。 开创了绿色农业生产的新路径,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0016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本实用新型三角吊环结构示意图。 0018 图中: 1顶部檩条; 2横向拉索。
13、; 3温湿检测仪; 4竖向拉索; 5立柱; 6竖向支柱; 7三角 吊环; 8喷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0 一种吊袋菌类种植系统, 包括生产棚, 生产棚包括竖向支柱6、 顶部檩条1和横向拉 索2, 光伏组件安装于顶部檩条1上, 覆膜及遮阳网设置在顶部檩条1上, 生产棚设有通风口, 其特征在于: 竖向支住6纵向间隔设置, 在每对竖向支柱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部檩条1, 在 每对竖向支住6之间设有横向拉索2, 在横向拉索2的上方设有喷淋装置8, 在多根竖向支住6 上间隔设置温湿检测仪3和空气成分分析仪, 在横向拉索2上垂直向下间隔设有竖向拉索4。
14、, 在竖向拉索4上设有菌类吊袋, 在竖向拉索4的下方地面上设有立柱5, 立柱5之间设有连接 线, 在相邻的立柱5之间连接线上设有菌袋, 菌袋一端与连接线搭接, 另一端与地面接触。 0021 所述菌类吊袋生产棚为菌类吊袋生产棚。 0022 竖向拉索4为3根, 在竖向拉索4上设有多个三角吊环7, 三角吊环7为等边三角形, 其每个角上设有通孔。 0023 竖向拉索4底部距离地面40-60cm, 顶部距离地面175-200cm, 在顶部和底部之间设 有多个三角吊环7, 3根竖向拉索4穿过三角吊环7的通孔, 竖向拉索4底部打结固定三角吊环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005274 U 4 7。
15、。 0024 三角吊环7上放置菌类吊袋, 菌类吊袋的上侧也设有三角吊环7, 相邻三角吊环7之 间的距离为3-5cm。 0025 所述竖向拉索4在横向拉索2上的间隔为20-25cm。 0026 生产棚地面设有遮阴网, 并在地面上设有杀菌石灰层。 0027 立柱5之间的间距为1.5-2m, 立柱5之间设有连接线, 在连接线上按照 “人” 字形放 置菌类吊袋。 0028 以香菇为例本实用新型使用光伏多棚型立体吊袋香菇栽培模式可以将光伏大棚 与香菇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棚上太阳能发电, 棚下利用香菇生长不需要太多太阳光的优势 种植光伏香菇, 此举能够产生发电和产菇两方面带来的收益。 本模式一次性投入成本。
16、低, 以 2.5亩的光伏阴阳棚为例, 采用传统的网格式层架一次性投入需2万元, 采用本模式一次性 投入仅2800元, 仅为传统模式的14,收益高, 产品质量好, 商品率高, 实验共用45000个香 菇棒, 共产出香菇约9万斤, 生物转化率达到80, 且操作起来简便不具技术性、 危险性, 不 需大量劳动力, 管理方便, 节时省力。 以2.5亩的光伏阴阳棚为例, 传统地面摆放栽培可放 7200, 采用本方法栽培可种植17000棒, 空间利用率是传统方式的2.4倍。 开创了绿色农业生 产的新路径,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005274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00527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