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089345.4 (22)申请日 2017.08.29 (73)专利权人 华东交通大学 地址 330013 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 开发区双港东大道808号 (72)发明人 涂文兵 何海斌 罗丫 (51)Int.Cl. A23N 15/1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由机架、 电机、 鼓风机、 带轮 、 带轮、 带轮、 带 轮、 带轮、 带轮、 皮带 、 皮带、 皮带、 筛 板。
2、 、 筛板、 脱粒滚筒、 滚筒 、 滚筒、 滚筒、 滚筒、 输送带 、 输送带、 储存盒 、 储存盒、 轴承、 轴套、 螺栓、 螺钉、 垫圈等组成。 该装置利用 电机的旋转经带传动传动后分别带动脱粒滚筒 旋转和传送带运动, 先利用脱粒滚筒的旋转将豆 壳打破, 再利用两个筛板将黄豆与大的豆壳分 离, 最后利用鼓风机将黄豆和小的豆壳分离, 分 离出的黄豆和豆壳分别进入不同储存盒, 从而实 现黄豆的去壳与收集。 因采用电动形式, 从而减 轻了人的劳作强度并提高了黄豆的去壳效率, 适 用于晒干后且带豆杆黄豆的去壳。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7665961 U 2018.07.3。
3、1 CN 207665961 U 1.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由机架、 电机、 鼓风机、 带轮 、 带轮、 带轮、 带轮、 带轮 、 带轮、 皮带 、 皮带、 皮带、 筛板 、 筛板、 脱粒滚筒、 滚筒 、 滚筒、 滚筒、 滚筒 、 输送带 、 输送带、 储存盒 、 储存盒、 轴承 、 轴承、 轴承、 轴承、 轴承、 轴套、 螺栓、 螺钉、 垫圈组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滚筒 (7)、 滚筒(21)分别通过轴承(26)、 轴承 (22)与机架(1)相连, 二者通过输送带 (6)相连, 组成第一组传送带装置; 所述滚筒 (11)、 滚筒(18)分别通过轴承(27)、 轴承 (19)与机架(1)相。
4、连, 二者通过输送带(12) 相连, 组成第二组传送带装置; 所述脱粒滚筒(16)通过轴承(28)与机架(1)相连; 所述筛 板 (17)倾斜布置于脱粒滚筒(16)下方, 其下端置于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左端且略高于输 送带(12)上表面; 所述筛板(20)倾斜布置于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右下方, 且其上端略 低于输送带(12)下表面, 其下端略高于储存盒 (23); 所述筛板 (17)、 筛板(20)与机架 (1)侧壁上的滑槽相配合; 所述第一组传送带装置水平布置于筛板 (17)、 第二组传送带装 置、 筛板(20)的下方, 且输送带 (6)的下表面略高于储存盒(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5、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存盒 (23)、 储存 盒(24)的两侧面与机架(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 且可与机架(1)分离; 所述鼓风机(25)通 过螺栓和垫圈与机架(1)底部固接, 其出风口高于储存盒(24)上端, 但低于第一组传送带 装置的输送带 (6)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2)通过螺栓 和垫圈与机架(1)固接; 所述带轮 (3)通过平键与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 并通过螺钉与挡 圈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带轮(5)、 带轮(8)均通过平键与滚筒 (7)转轴相连, 二者的端面 用轴套隔开,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6、 所述带轮(10)、 带轮(13)均通过平键与 滚筒(11)转轴相连, 二者的端面用轴套隔开,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带轮 (15)通过平键与脱粒滚筒(16)转轴相连,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所述带轮 (3)、 带轮(5)通过皮带 (4)相连, 组成第一组带轮传动装置; 所述带轮(8)、 带轮(10) 通过皮带(9)相连, 组成第二组带轮传动装置; 所述带轮(13)、 带轮(15)通过皮带 (14)相连, 组成第三组带轮传动装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665961 U 2 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黄豆去。
7、壳装置, 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豆子是各种豆科作物的可食种子, 即豆子植物的果实。 但日常生活中, 尤属黄豆制 品食用最为广泛, 且其种类繁多, 例如: 豆腐、 豆皮、 豆浆、 豆腐脑、 豆腐丝、 腐竹和腐乳等。 黄 豆制品因其营养丰富且具有改善身体机能的功效, 从而深受人们喜爱。 目前, 黄豆的收割与 去壳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方式, 往往先将豆杆从土里拔出来, 然后借助太阳晒干, 再通过手动 剥壳以获取里面的黄豆。 人工去壳存在劳动强度大和效率低等问题, 但市场上却少有黄豆 去壳装置,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去除黄豆外壳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黄豆手动。
8、去壳存在工作量大和效率低等问题, 本实用新 型提供一种电动黄豆去壳装置, 该装置利用电机的旋转经带传动传动后分别带动脱粒滚筒 旋转和传送带运动, 先利用脱粒滚筒的旋转将豆壳打破, 再利用两个筛板将黄豆与大的豆 壳分离, 最后利用鼓风机将黄豆和小的豆壳分离, 分离出的黄豆和豆壳分别进入不同的储 存盒, 从而实现黄豆的去壳与收集。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机架、 电机、 鼓风机、 带轮 、 带轮、 带轮、 带轮、 带轮、 带轮、 皮带 、 皮带、 皮带、 筛板 、 筛板、 脱粒滚筒、 滚筒 、 滚筒、 滚筒、 滚筒、 输送带 、 输送带、 储存盒 、 储存盒、 轴。
9、承 、 轴承、 轴 承、 轴承、 轴承、 轴套、 螺栓、 螺钉、 垫圈。 滚筒 、 滚筒分别通过轴承、 轴承与机 架相连, 二者通过输送带 相连, 组成第一组传送带装置; 滚筒、 滚筒分别通过轴承、 轴承 与机架相连, 二者通过输送带相连, 组成第二组传送带装置; 脱粒滚筒通过轴承 与机架相连; 筛板 倾斜布置于脱粒滚筒下方, 其下端置于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左端且略高 于输送带上表面; 筛板倾斜布置于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右下方, 且其上端略低于输送 带下表面, 其下端略高于储存盒 ; 筛板 、 筛板与机架侧壁上的滑槽相配合; 第一组传 送带装置水平布置于筛板 、 第二组传送带装置、 筛板的下方, 。
10、且输送带 的下表面略高于 储存盒; 储存盒 、 储存盒的两侧面与机架的内壁为间隙配合, 且可与机架分离; 鼓风机 通过螺栓和垫圈与机架底部固接, 其出风口高于储存盒上端, 但低于第一组传送带装置 的输送带 下表面; 电机通过螺栓和垫圈与机架固接; 带轮 通过平键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 带轮均通过平键与滚筒 转轴相连, 二者的端 面用轴套隔开,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 带轮均通过平键与滚筒转轴 相连, 二者的端面用轴套隔开,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通过平键与脱粒滚 筒转轴相连,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 、 带轮通过。
11、皮带 相连, 组成第一组 带轮传动装置; 带轮、 带轮通过皮带相连, 组成第二组带轮传动装置; 带轮、 带轮 通过皮带相连, 组成第三组带轮传动装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665961 U 3 0005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 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电机的旋转经带传动传动 后分别带动脱粒滚筒旋转和传送带运动, 先借助脱粒滚筒将豆壳打破, 再利用两个筛板将 黄豆与大的豆壳分离, 最后利用鼓风机将黄豆和小的豆壳分离, 分离出的黄豆和豆壳进入 不同储存盒, 从而实现黄豆的去壳与收集, 减轻了人的劳作强度并提高了黄豆的去壳效率, 适用于晒干后且带豆杆黄豆的去壳。 附图说明 0。
12、00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件示意图。 000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部件左视图。 0008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机架剖视图。 0010 图中, 1为机架; 2为电机; 3为带轮 ; 4为皮带 ; 5为带轮; 6为输送带 ; 7为滚筒 ; 8为带轮; 9为皮带; 10为带轮; 11为滚筒; 12为输送带; 13为带轮; 14为皮带; 15为带轮; 16为脱粒滚筒; 17为筛板 ; 18为滚筒; 19为轴承 ; 20为筛板; 21为滚筒; 22为轴承; 23为储存盒 ; 24为储存盒; 25为鼓风机; 26为轴承; 27为轴承; 28为轴承 。 。
13、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2 如附图1、 附图2、 附图3和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 电机2, 带轮 3, 皮带 4, 带轮5, 输送带 6, 滚筒 7, 带轮8, 皮带9, 带轮10, 滚筒11, 输送带12, 带轮 13, 皮带14, 带轮15, 脱粒滚筒16, 筛板 17, 滚筒18, 轴承 19, 筛板20, 滚筒21, 轴 承22, 储存盒 23, 储存盒24, 鼓风机25, 轴承26, 轴承27, 轴承28。 0013 滚筒 7、 滚筒21分别通过轴承26、 轴承22与机架1相连, 二者通过输送带 6 相连, 组成第一。
14、组传送带装置; 滚筒11、 滚筒18分别通过轴承27、 轴承 19与机架1相 连, 二者通过输送带12相连, 组成第二组传送带装置; 脱粒滚筒16通过轴承28与机架1 相连; 筛板 17倾斜布置于脱粒滚筒16下方, 其下端置于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左端且略高于 输送带12上表面; 筛板20倾斜布置于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右下方, 且其上端略低于输 送带12下表面, 其下端略高于储存盒 23; 筛板 17、 筛板20与机架1内壁上的滑槽相配 合; 第一组传送带装置水平布置于筛板 17、 第二组传送带装置、 筛板20的下方, 且输送带 6的下表面略高于储存盒24; 储存盒 23、 储存盒24的两侧面与机架。
15、1的内壁为间隙配 合, 且可与机架1分离; 鼓风机25通过螺栓和垫圈与机架1底部固接, 其出风口高于储存盒 24上端, 但低于第一组传送带装置的输送带 6下表面; 电机2通过螺栓和垫圈与机架1固接; 带轮 3通过平键与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5、 带轮 8均通过平键与滚筒 7转轴相连, 二者的端面用轴套隔开,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 定; 带轮10、 带轮13均通过平键与滚筒11转轴相连, 二者的端面用轴套隔开, 并通过 螺钉与挡圈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15通过平键与脱粒滚筒16转轴相连, 并通过螺钉与挡圈 进行轴向固定; 带轮 3、 带轮5通过皮带 4相连。
16、, 组成第一组带轮传动装置; 带轮8、 带轮 10通过皮带9相连, 组成第二组带轮传动装置; 带轮13、 带轮15通过皮带14相连,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665961 U 4 组成第三组带轮传动装置。 0014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0015 先将晒干的豆杆 (带豆壳的黄豆未与豆杆分离) 收集起来并使豆杆根部朝向基本 一致, 并置于本装置旁边。 然后启动电机2和鼓风机25, 电机2的转动经过第一组带轮传动装 置传动后带动第一组传送带装置运动, 并经过第二组带轮传动装置传动后带动第二组传送 带装置运动, 再经过第三组带轮传动装置后带动脱粒滚筒16转动。 再将豆杆一束一束地。
17、将 带有黄豆的那端伸入该装置, 使之与转动的脱粒滚筒16相接触, 利用脱粒滚筒16打破黄豆 的外壳, 从而让黄豆从豆壳里出来, 进而落在筛板 17上, 再利用筛板 17上的孔进行一次筛 选, 使黄豆与大的豆壳分离 (黄豆与小的豆壳落在第一组传送带装置的输送带 6上) , 少数 未分离的黄豆与豆壳一起落在第二组传送带装置的输送带12上, 输送带12再将它们输 送到筛板20上, 再用筛板20上的孔进行二次筛选, 从而使之前未分离的黄豆与大的豆 壳分离 (黄豆与小的豆壳落在输送带 6上, 大的豆壳最后落入储存盒 23中) , 以提高黄豆的 提取率。 输送带 6将黄豆与小的豆壳输送至储存盒24上方后落下, 小的豆壳因为轻被鼓 风机25吹走了, 黄豆因为重即落入储存盒24中, 从而实现黄豆的自动去壳与收集。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66596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766596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766596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7665961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7665961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