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微润花盆.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6844117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117265.3

申请日:

20170301

公开号:

CN107006281A

公开日:

201708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02,A01G27/00,A01C23/02

主分类号:

A01G9/02,A01G27/00,A01C23/02

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发明人:

王卫华,丁砥,李建波,龙小军,程贝,谢军,贾维兵,袁鸿猷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53号

优先权:

CN201710117265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属于园林植物和盆栽景观植物领域。本发明所述微润管支撑杆Ⅰ、Ⅱ、Ⅲ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内的底部,螺旋微润管通过微润管支撑杆Ⅰ、Ⅱ、Ⅲ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内;水管一端穿过花盆外壳底部与螺旋微润管连通,水管另一端插入水箱底部,水箱注水管一端穿透水箱底部与位于水箱内部的导管的一端连通,水箱注水管另一端与水源连通,导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连通,水箱安装在花盆外壳外部上端,且水箱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最顶端,连接杆一端与空心橡胶球相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橡胶盖相连且由转轴固定在出水口壳体的出水口部。本发明采用微润灌溉管克服了现有花盆节水能力不强,根须作用不明显的缺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盆外壳(1)、螺旋微润管(2)、水管(3)、水箱注水管(4)、导管(5)、空心橡胶球(6)、水箱(7)、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连接杆(11)、转轴(12)、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所述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的底部,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水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端连通,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水箱(7)安装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6)相连接,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微润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微润管(2)的整体形状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微润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5-1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属于园林植物和盆栽景观植物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规模盆栽植物种植多采用喷灌。其缺点是喷灌过程中水分损失严重,尤其在有风的天气时,且灌溉区域内水分分布不均匀,水分易存留在叶面上容易造成霉菌的繁殖,如果灌溉水中有化肥的话,在阳光强烈的炎热天气极易造成叶面灼伤。

现阶段科研人员在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实验研究过程中,常常需要对作物施肥,而最常用的施肥方式是环形施肥法。在此类实验中,多以植物主干为中心开挖环形沟,之后将肥料均匀洒入沟中,再将泥土回填。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存在施肥过程中难以保证各点肥料均匀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包括花盆外壳1、螺旋微润管2、水管3、水箱注水管4、导管5、空心橡胶球6、水箱7、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连接杆11、转轴12、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的底部,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水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端连通,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水箱7安装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6相连接,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所述螺旋微润管2的整体形状为锥形。

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5-10cm。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植物微润灌溉:水箱注水管4接入外部管道通入水,水通过水箱注水管4、导管5后流入出水口壳体14,从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流入水箱7,水箱7的水位上升使得空心橡胶球6漂浮上升从而带动连接杆11绕转轴12转动,当水位上升一定高度后橡胶盖13盖住导管5,停止灌水。同时水箱水位与微软螺旋管顶端形成水位差,水流由水管3流入螺旋微润管2,并在水压作用下,微润管开始微润灌溉。一段时间后,水箱内部水位下降,空心橡胶球6下降,连接杆11另一端橡胶盖13上升,导管5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的开口自动开启,对水箱7进行自动加水。

植物根部环形施肥:水箱注水管4接入外部管道通入肥液,肥液通过水箱注水管4、导管5后流入出水口壳体14,从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流入水箱7,水箱7的水位上升使得空心橡胶球6漂浮上升从而带动连接杆11绕转轴12转动,当水位上升一定高度后橡胶盖13盖住导管5,停止灌灌入肥液。同时水箱水位与微软螺旋管顶端形成水位差,肥液由水管3流入螺旋微润管2,并在水压作用下,微润管开始微润灌溉。一段时间后,水箱内部水位下降,空心橡胶球6下降,连接杆11另一端橡胶盖13上升,导管5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的开口自动开启,对水箱7进行自动加入肥液。

微润灌溉是使用微润管,用微量的水以缓慢渗透方式向土壤给水,使土壤保持湿润的一种新型地下灌溉方式。是一种精准的可调控性很强的新型灌溉方式。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一种节水的灌溉方法,其用水量约为滴灌用水量的20~30%。比滴灌节水7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微润灌溉管克服了现有花盆节水能力不强,根须作用不明显的缺点。

4、将微润管锥形、螺旋化对植物根须进行直接微润灌溉与环形施肥。

2、使用自动储水箱进行自动灌溉和施肥。

3、水箱加入肥液时能够对盆摘植物进行立体环形施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箱内部示意图;

图中:1-花盆外壳,2-螺旋微润管,3-水管、4-水箱注水管,5-导管,6-空心橡胶球,7-水箱,8-微润管支撑杆Ⅰ,9-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10-微润管支撑杆Ⅲ,11-连接杆,12-转轴,13-橡胶盖,14-出水口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包括花盆外壳1、螺旋微润管2、水管3、水箱注水管4、导管5、空心橡胶球6、水箱7、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连接杆11、转轴12、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的底部,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水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端连通,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水箱7安装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6相连接,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所述螺旋微润管2的整体形状为锥形。

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5cm。

实施例2:如图1-3所示,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包括花盆外壳1、螺旋微润管2、水管3、水箱注水管4、导管5、空心橡胶球6、水箱7、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连接杆11、转轴12、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的底部,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水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端连通,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水箱7安装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6相连接,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10cm。

实施例3:如图1-3所示,一种螺旋微润花盆,包括花盆外壳1、螺旋微润管2、水管3、水箱注水管4、导管5、空心橡胶球6、水箱7、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连接杆11、转轴12、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的底部,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Ⅰ8、锥形微润管支撑杆Ⅱ9、微润管支撑杆Ⅲ10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水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端连通,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水箱7安装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6相连接,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螺旋微润花盆.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17265.3 (22)申请日 2017.03.01 (71)申请人 昆明理工大学 地址 650093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 253号 (72)发明人 王卫华 丁砥 李建波 龙小军 程贝 谢军 贾维兵 袁鸿猷 (51)Int.Cl. A01G 9/02(2006.01) A01G 27/00(2006.01) A01C 23/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属于园林植 物和盆栽景观植物领域。。

2、 本发明所述微润管支撑 杆 、 、 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内的底部, 螺旋 微润管通过微润管支撑杆 、 、 的另一端竖直 固定在花盆外壳内; 水管一端穿过花盆外壳底部 与螺旋微润管连通, 水管另一端插入水箱底部, 水箱注水管一端穿透水箱底部与位于水箱内部 的导管的一端连通, 水箱注水管另一端与水源连 通, 导管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连通, 水箱安装 在花盆外壳外部上端, 且水箱底部高于螺旋微润 管最顶端, 连接杆一端与空心橡胶球相连接, 连 接杆另一端与橡胶盖相连且由转轴固定在出水 口壳体的出水口部。 本发明采用微润灌溉管克服 了现有花盆节水能力不强, 根须作用不明显的缺 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

3、书3页 附图2页 CN 107006281 A 2017.08.04 CN 107006281 A 1.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其特征在于: 包括花盆外壳 (1) 、 螺旋微润管 (2) 、 水管 (3) 、 水箱 注水管 (4) 、 导管 (5) 、 空心橡胶球 (6) 、 水箱 (7) 、 微润管支撑杆 (8) 、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 (9) 、 微润管支撑杆 (10) 、 连接杆 (11) 、 转轴 (12) 、 橡胶盖 (13) 和出水口壳体 (14) ;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 (8) 、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 (9) 、 微润管支撑杆 (10) 一端固定在花 盆外壳 (1) 内的底部, 螺旋微润管。

4、 (2) 通过微润管支撑杆 (8) 、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 (9) 、 微 润管支撑杆 (10) 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 (1) 内; 水管 (3) 一端穿过花盆外壳 (1) 底 部与螺旋微润管 (2) 连通, 水管 (3) 另一端插入水箱 (7) 底部, 水箱注水管 (4) 一端穿透水箱 (7) 底部与位于水箱 (7) 内部的导管 (5) 的一端连通, 水箱注水管 (4) 另一端与水源连通, 导 管 (5) 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 (14) 连通, 水箱 (7) 安装在花盆外壳 (1) 外部上端, 且水箱 (7) 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 (2) 最顶端, 连接杆 (11) 一端与空心橡胶球 (6。

5、) 相连接, 连接杆 (11) 另 一端与橡胶盖 (13) 相连且由转轴 (12) 固定在出水口壳体 (14) 的出水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微润花盆,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微润管 (2) 的整体形状 为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螺旋微润花盆, 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微润管 (2) 顶部距花 盆外壳 (1) 顶部5-10cm。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006281 A 2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属于园林植物和盆栽景观植物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大规模盆栽植物种植多采用喷灌。 其缺点是喷灌过。

6、程中水分损失严重, 尤其 在有风的天气时, 且灌溉区域内水分分布不均匀, 水分易存留在叶面上容易造成霉菌的繁 殖, 如果灌溉水中有化肥的话, 在阳光强烈的炎热天气极易造成叶面灼伤。 0003 现阶段科研人员在进行农作物的栽培实验研究过程中, 常常需要对作物施肥, 而 最常用的施肥方式是环形施肥法。 在此类实验中, 多以植物主干为中心开挖环形沟, 之后将 肥料均匀洒入沟中, 再将泥土回填。 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 还存在施肥过程中难以保证各 点肥料均匀度。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

7、包括花盆外壳1、 螺旋微润管2、 水管3、 水箱注水管4、 导管5、 空心橡胶球6、 水箱7、 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 支撑杆10、 连接杆11、 转轴12、 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 1内的底部, 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 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 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 水 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 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 端连通, 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

8、通, 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 水箱7安装 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 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 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 6相连接, 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0006 所述螺旋微润管2的整体形状为锥形。 0007 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5-10cm。 000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植物微润灌溉: 水箱注水管4接入外部管道通入水, 水通过水箱注水管4、 导管5后流入 出水口壳体14, 从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流入水箱7, 水箱7的水位上升使得空心橡胶球6 漂浮上升从而带动连接杆11绕转轴12转动, 当。

9、水位上升一定高度后橡胶盖13盖住导管5, 停 止灌水。 同时水箱水位与微软螺旋管顶端形成水位差, 水流由水管3流入螺旋微润管2, 并在 水压作用下, 微润管开始微润灌溉。 一段时间后, 水箱内部水位下降, 空心橡胶球6下降, 连 接杆11另一端橡胶盖13上升, 导管5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的开口自动开启, 对水箱7进行自 动加水。 0009 植物根部环形施肥: 水箱注水管4接入外部管道通入肥液, 肥液通过水箱注水管4、 导管5后流入出水口壳体14, 从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流入水箱7, 水箱7的水位上升使得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7006281 A 3 空心橡胶球6漂浮上升从而。

10、带动连接杆11绕转轴12转动, 当水位上升一定高度后橡胶盖13 盖住导管5, 停止灌灌入肥液。 同时水箱水位与微软螺旋管顶端形成水位差, 肥液由水管3流 入螺旋微润管2, 并在水压作用下, 微润管开始微润灌溉。 一段时间后, 水箱内部水位下降, 空心橡胶球6下降, 连接杆11另一端橡胶盖13上升, 导管5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的开口自动 开启, 对水箱7进行自动加入肥液。 0010 微润灌溉是使用微润管, 用微量的水以缓慢渗透方式向土壤给水, 使土壤保持湿 润的一种新型地下灌溉方式。 是一种精准的可调控性很强的新型灌溉方式。 为农田灌溉提 供了一种节水的灌溉方法, 其用水量约为滴灌用水量的203。

11、0%。 比滴灌节水70%以上。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采用微润灌溉管克服了现有花盆节水能力不强, 根须作用不明显的缺点。 0012 4、 将微润管锥形、 螺旋化对植物根须进行直接微润灌溉与环形施肥。 0013 2、 使用自动储水箱进行自动灌溉和施肥。 0014 3、 水箱加入肥液时能够对盆摘植物进行立体环形施肥。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结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水箱内部示意图; 图中: 1-花盆外壳, 2-螺旋微润管, 3-水管、 4-水箱注水管, 5-导管, 6-空心橡胶球, 7-水 箱, 8-微润管支撑杆 , 9-锥形微润管支。

12、撑杆, 10-微润管支撑杆, 11-连接杆, 12-转轴, 13-橡胶盖, 14-出水口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包括花盆外壳1、 螺旋微润管2、 水管3、 水箱注水管4、 导管5、 空心橡胶球6、 水箱7、 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 支撑杆10、 连接杆11、 转轴12、 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 1内的底部, 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 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 水管3一。

13、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 水 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 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 端连通, 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 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 水箱7安装 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 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 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 6相连接, 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0017 所述螺旋微润管2的整体形状为锥形。 0018 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5cm。 0019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包括花盆外壳1、 螺旋微润管2、。

14、 水管3、 水箱注水管4、 导管5、 空心橡胶球6、 水箱7、 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 支撑杆10、 连接杆11、 转轴12、 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所述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7006281 A 4 1内的底部, 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 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 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 水 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 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 端连通。

15、, 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 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 水箱7安装 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 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 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 6相连接, 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0020 所述螺旋微润管2顶部距花盆外壳1顶部10cm。 0021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 一种螺旋微润花盆, 包括花盆外壳1、 螺旋微润管2、 水管3、 水箱注水管4、 导管5、 空心橡胶球6、 水箱7、 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 支撑杆10、 连接杆11、 转轴12、 橡胶盖13和出水口壳体14; 。

16、所述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一端固定在花盆外壳 1内的底部, 螺旋微润管2通过微润管支撑杆 8、 锥形微润管支撑杆9、 微润管支撑杆10 的另一端竖直固定在花盆外壳1内; 水管3一端穿过花盆外壳1底部与螺旋微润管2连通, 水 管3另一端插入水箱7底部, 水箱注水管4一端穿透水箱7底部与位于水箱7内部的导管5的一 端连通, 水箱注水管4另一端与水源连通, 导管5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壳体14连通, 水箱7安装 在花盆外壳1外部上端, 且水箱7底部高于螺旋微润管2最顶端, 连接杆11一端与空心橡胶球 6相连接, 连接杆11另一端与橡胶盖13相连且由转轴12固定在出水口壳体14的出水口部。 002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 实施方式, 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 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 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7006281 A 5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107006281 A 6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107006281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