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皮肤病,多发于年龄在12~30岁之间的人群,常发于面部、背部、 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痤疮可以持续多年,导致容貌损毁或留下永久的瘢痕并对患者的心 理成长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历史悠久。经过发明人的长期实践得出,中 药治脾虚痰湿型痤疮具有较好作用,取得不错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有效率高、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的治疗脾虚痰湿 型痤疮的中药制剂。
本发明根据中医药理论,利用中药独特的药性,采用石菖蒲、元胡、苍术、白首乌、桑 寄生、橙皮、天葵子、桂枝,按照一定的配伍要求,经过加工制成。
制备本发明中药制剂由下述原料药制成:石菖蒲20-30份、元胡20-30份、苍术10- 20份、白首乌10-20份、桑寄生10-20份、橙皮10-20份、天葵子8-15份、桂枝8-15 份。
本发明中药制剂原料药的最佳重量份为:石菖蒲25份、元胡25份、苍术15份、白首乌 15份、桑寄生15份、橙皮15份、天葵子12份、桂枝12份。
本发明中药的药理作用如下:
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智。用于热病神昏, 健忘,失眠,耳鸣。
元胡:辛、苦、温。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 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
苍术:辛、苦、温,归脾、胃经。燥湿健脾,祛风湿。用于湿滞中焦证,风湿痹证,外感风 寒挟湿之表证。
白首乌:苦、平。归肝、肾、脾胃经。补肝肾,强筋骨,益精血,健脾消食,解毒疗疮。用 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食欲不振,小儿疳积,产后乳汁稀少,疮痈 肿痛,毒蛇咬伤等。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安胎。用于腰膝酸痛,筋骨 羸弱,风湿痹痛,胎动不安,崩漏下血。
橙皮:辛、苦、温。归脾、肺经。行气健脾,降逆化痰。临床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恶 心呕吐,食欲不振,痰壅气逆之咳嗽痰多,胸隔满闷,梅核气等症。
天葵子:甘、微苦、微辛,寒。归肝、脾、膀胱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主治小儿热惊, 癫痫,痈肿,疔疮,乳痈,瘰疬等。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风寒感冒, 寒凝血滞,痰饮、蓄水证。
本发明中药制剂于2007年至2013年临床观察脾虚痰湿型痤疮72例患者,临床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72例患者中,年龄13-28岁,病程多在3个月到2年,平均年龄24岁。
2、诊断标准
2.1诊断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①初期在毛囊口呈现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的白头粉刺 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
②多发于男女青年青春期,分布于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③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或外邪等诱发;
④妇女多伴有月经不调。
临床表现:皮损色红不鲜,皮疹以脓疱、结节、囊肿、瘢痕为主,伴有神疲乏力、纳差便溏, 苔腻,脉滑等。
2.2纳入标准:
①年龄11~30岁;②符合寻常型脾虚痰湿型痤疮的诊断标准;③观察前4周内未用与本病有 关的中西药物;④患者自愿同意参加,且能配合临床观察。
3、治疗方法
3.1处方:石菖蒲25g、元胡25g、苍术15g、白首乌15g、桑寄生15g、橙皮15g、天葵子12g、 桂枝12g。
3.2制备及使用方法:上述药物按常规工艺制成汤剂,每日1剂,每日2次,7天为1疗程。
4、治疗结果:
4.1参照《中医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痊愈:皮损消退率≥95%,或仅遗留少许色素沉着,症状消失;
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消退率70%~95%,症状明显减轻;
有效:皮损部分消退,消退率50%~70%,症状改善;
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或者加重,消退率<50%,症状未见变化。
4.2结果:7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9例,显效17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 94.4%。
5、典型病例
5.1王某,男,28岁,皮肤油脂分泌旺盛,面颊部密集多个丘疹脓包,前额、下颌也有少许 小结节,神疲便溏,脉滑症状。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 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5.2刘某,女,22岁,痤疮二三年,面颊痤疮点点,甚者有硬结,口腔溃疡和牙龈肿痛反复 发作,手足不温,脸部、背部容易出汗,口淡纳差,痰多,尿稍黄,便溏,腰酸乏力。服用 本发明药物,每日1剂,2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继续服用3个疗程,痊愈,一年后随 访无复发。
5.3张某,女,18岁,两颊可见密集的、粟粒状红色皮疹,伴有脓点,部分皮疹处留下结节 及疤痕,面部毛孔大,触之油腻,经前期加重。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2个疗程,症状明显 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痊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对本发明 没有限制。
实施例1,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20g、元胡20g、苍术10g、 白首乌10g、桑寄生10g、橙皮10g、天葵子8g、桂枝8g制成。
实施例2,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25g、元胡25g、苍术15g、白 首乌15g、桑寄生15g、橙皮15g、天葵子12g、桂枝12g制成。
实施例3,一种治疗脾虚痰湿型痤疮的中药制剂,是由石菖蒲30g、元胡30g、苍术20g、白 首乌20g、桑寄生20g、橙皮20g、天葵子15g、桂枝15g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