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104365.X (22)申请日 2016.09.30 (73)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中 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72)发明人 张欢欢 师雪娇 陈玉桐 霍云云 刘华 (51)Int.Cl. A61M 25/04(2006.01) A61M 16/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 装置, 包括: 前固定管、 口盖和后固定管; 所述。
2、前 固定管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述口盖为椭圆形板 状结构, 所述口盖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 靠近一 侧的所述连接孔的边沿位置处设置有槽孔, 所述 口盖的中间位置处有贯通的孔, 所述后固定管一 端为柱形结构一端为球形结构; 所述前固定管通 过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定 管的柱形结构连接。 避免了采用牙垫对牙床的压 迫进而引起的上火, 同时采用气囊式后固定管, 避免了对舌苔的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等不适 症状,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 使得本申请的经口 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6355422 U 2017.07.28 CN 206355。
3、422 U 1.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前固定管、 口盖和后固定管; 所述前固定管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述口盖为椭圆形板状结构, 所述口盖的两侧设置 有连接孔, 靠近一侧的所述连接孔的边沿位置处设置有槽孔, 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有贯 通的孔, 所述后固定管一端为柱形结构一端为球形结构; 所述前固定管通过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定管的柱形结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口盖为弧面结构, 所述后固定管位于所述口盖的内侧, 所述前固定管位于所述口盖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后固定管为双层密 闭的软质弹性气囊结构, 所述气囊结构密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囊结构的内径大 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固定管的前端内 部设置有紧固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环形气囊, 所述 环形气囊为弹性气囊, 非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气囊紧贴在所述后固定管的球形结构上, 在 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气囊充气, 套接在所述后固定管的球形结构的最大半径的圆周的外 侧。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554。
5、22 U 2 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 特别是指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经口气管插管固定不稳定, 容易脱出。 目前, 已经有多例病人的经口气管插管从口 中脱出, 或者是由于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在病人口中导致病人不舒适而主动将经口插管 拔出。 现有技术中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多为牙垫式固定装置, 牙垫对牙床的压迫会引 起上火, 同时硬质固定管对舌苔的压迫和刺激会引起呕吐等不适症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避免对牙床和舌苔压迫的经口气管插 管固定装置。 0004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
6、型提供的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包括: 前固定管、 口 盖和后固定管; 0005 所述前固定管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述口盖为椭圆形板状结构, 所述口盖的两侧 设置有连接孔, 靠近一侧的所述连接孔的边沿位置处设置有槽孔, 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 有贯通的孔, 所述后固定管一端为柱形结构一端为球形结构; 0006 所述前固定管通过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定管的柱形结构连 接。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口盖为弧面结构, 所述后固定管位于所述口盖的内侧, 所述前固定 管位于所述口盖的外侧。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后固定管为双层密闭的软质弹性气囊结构, 所述气囊结构密闭。 0009 。
7、进一步的, 所述气囊结构的内径大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外径。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前固定管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紧固胶圈。 0011 进一步的, 还包括环形气囊, 所述环形气囊为弹性气囊, 非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 气囊紧贴在所述后固定管的球形结构上, 在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气囊充气, 套接在所述后 固定管的球形结构的最大半径的圆周的外侧。 0012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包括: 前固 定管、 口盖和后固定管; 所述前固定管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述口盖为椭圆形板状结构, 所 述口盖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 靠近一侧的所述连接孔的边沿位置处设置有槽孔, 所述口。
8、盖 的中间位置处有贯通的孔, 所述后固定管一端为柱形结构一端为球形结构; 所述前固定管 通过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定管的柱形结构连接。 避免了采用牙垫对牙 床的压迫进而引起的上火, 同时采用气囊式后固定管, 避免了对舌苔的压迫和刺激引起的 呕吐等不适症状,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 使得本申请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更加安全可 靠。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355422 U 3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经口气。
9、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口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 并 参照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包括: 前固定管、 口盖和后固定 管; 所述前固定管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述口盖为椭圆形板状结构, 所述口盖的两侧设置有 连接孔, 靠近一侧的所述连接孔的边沿位置处设置有槽孔, 所述口盖的中间位置处有贯通 的孔, 所述后固定管一端为柱形结构一端为球形结构; 所述前固定管通过所述口盖的中间 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定管的柱形结构连接。 避免了采用牙垫对牙床。
10、的压迫进而引起的 上火, 同时采用气囊式后固定管, 避免了对舌苔的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等不适症状, 增加 了病人的舒适感, 使得本申请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0018 如图1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从 图中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 前固定管1、 口盖2和后固定管3; 所述前固定管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述前固定管的口径略大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外径, 以使 得经口气管插管容易插入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内。 所述口盖2为椭圆形板状结构, 适应 人体嘴部的结构, 所述口盖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202, 所述连接孔202用于。
11、连接固定绳, 辅 助固定所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靠近一侧的所述连接孔202的边沿位置处设置有槽孔 201, 所述槽孔201用于卡接和导出气囊管, 气囊管用于防止经口气囊插管被气管压扁, 保证 经口气管插管通气顺畅。 所述口盖2的中间位置处有贯通的孔(未图示), 用于使得所述前固 定管1和所述后固定管3通过所述贯通的孔连接。 所述后固定管3一端为柱形结301, 一端为 球形结构302, 所述柱形结301和所述球形结构302为弹性结构, 所述球形结构302和所述口 盖2之间形成卡槽, 用于将所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固定在上下牙齿之间, 所述前固定管 1通过所述口盖2的中间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
12、定管3的柱形结构301连接。 由于所述球形 结构302为弹性结构, 避免了采用牙垫对牙床的压迫进而引起的上火, 同时采用弹性软管式 的后固定管3, 避免了对舌苔的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等不适症状, 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 使得本申请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所述口盖为弧面结构, 所述后固定管位于所述口 盖的内侧, 所述前固定管位于所述口盖的外侧。 0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 所述后固定管为双层密闭的软质弹性气囊结 构, 所述气囊结构密闭。 00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 所述气囊结构的内径大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外 径。 002。
13、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前固定管的前端内部设置有紧固胶圈。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 还包括环形气囊, 所述环形气囊为弹性气囊,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355422 U 4 非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气囊紧贴在所述后固定管的球形结构上, 在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 气囊充气, 套接在所述后固定管的球形结构的最大半径的圆周的外侧。 0024 如图2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的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包括: 前固定管1、 口盖2和后固 定管3; 所述前固定管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 所。
14、述前固定管的口径略大于经口气管插管的外 径, 以使得经口气管插管容易插入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内。 所述口盖2为椭圆形板状结 构, 适应人体嘴部的结构, 所述口盖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孔202, 所述连接孔202用于连接固 定绳, 辅助固定所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 靠近一侧的所述连接孔202的边沿位置处设置 有槽孔201, 所述槽孔201用于卡接和导出气囊管, 气囊管用于防止经口气囊插管被气管压 扁, 保证经口气管插管通气顺畅。 所述口盖2的中间位置处有贯通的孔(未图示), 用于使得 所述前固定管1和所述后固定管3通过所述贯通的孔连接。 所述后固定管3一端为柱形结 301, 一端为球形结构302。
15、, 所述柱形结301和所述球形结构302为弹性结构, 所述球形结构 302和所述口盖2之间形成卡槽, 用于将所述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固定在上下牙齿之间, 所述前固定管1通过所述口盖2的中间位置处的孔并与所述后固定管3的柱形结构301连接。 此外还包括环形气囊303, 所述环形气囊303为弹性气囊, 所述环形气囊303有单独的充气 管, 并且所述环形气囊303的充气管可以和气囊管接通, 在非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气囊303 紧贴在所述后固定管3的球形结构302上, 在使用状态下, 所述环形气囊303充气, 套接在所 述后固定管3的球形结构302的最大半径的圆周的外侧。 所述环形气囊303和气囊管。
16、联通, 当 气囊管充气时, 所述环形气囊303充气, 当气囊管放气时, 所述环形气囊303放气, 且所述气 囊管的充气口卡接在所述口盖2的槽孔201处。 当所述环形气囊303充气时, 增大所述后固定 管3的球形结构302的最大半径的圆周的外径, 使得所示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更加稳定的 固定在患者口中。 同时由于采用气囊结构, 减轻了对患者口腔内部的压迫感, 增加了舒适 感。 0025 如图3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口盖结构示意 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本实用新型经口气管插管固定装置的口盖2包括经口气管插口203和 连接孔202, 所述口盖2上下边缘的中间位置处有向。
17、内的凹槽205, 在不影响经口气管插管的 固定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所述凹槽205插入其他插管, 如吸痰管, 同时凹槽205的存在, 可以 使得患者更多的与外界交换空气, 减少了患者的窒息感。 0026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 并非 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 以上实 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 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 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 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因此,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省略、 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355422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6355422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