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6828230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9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789145.3

申请日:

20160831

公开号:

CN106386087A

公开日:

201702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龚云,彭开锋,李伏君,张鹏

地址: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株洲大道801号

优先权:

CN201610789145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重;冯振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定植坑中置入基肥后覆土拌匀;按照每亩20~25株的密度移栽鸡血藤苗,经后期管理,获得长势很好的鸡血藤。本发明采用定向移栽山林技术,让其在野生状态下自然、野性生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天然和有益菌类控制病虫危害,保持鸡血藤原有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的优势。生长过程中以植被林地树木为攀援物,减少了人工设立攀爬架的工作,降低劳动成本。生长过程中,修剪多余藤蔓,仅保留主藤茎向上伸藤,为主藤茎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鸡血藤的成品质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鸡血藤苗;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S2.定植地选址及处理: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准备定植坑,定植坑规格约长4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定植坑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打底做基肥后覆土拌匀;S3.移栽:选择雨天或阴天移栽,鸡血藤苗出圃时用粘稠黄泥浆根,保持根部湿润,移栽时,将种苗根须充分展开摆放于定植坑中,覆土踩实后浇定根水;所述移栽的密度为每亩20~25株;S4.后期管理;步骤S1所述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的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种子收集:待秋末冬初荚果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时,摘取荚果,收集种子;S02.及时播种:将种子适当干燥,及时在砂床中播种,适当浇水;S03.幼苗移栽:种子萌发后长出真叶时,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袋苗,营养袋置于苗圃,所述苗圃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荫蔽度为60%~70%;适当浇水,人工除草;所述营养袋内填装生长基质;S04.解网炼苗:袋苗生长到高度为30~40cm时,解除遮阳网,锻炼袋苗7~12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定植地选址是选择500~1000米海拔高度的地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鸡血藤定植地的光照的照度为2000lux~2650lu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是在鸡血藤苗移栽前10天清除林下空地杂树杂草后,准备定植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的移栽时间为2~5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所述大田移植的密度为22株/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2所述适当浇水是每天浇水1~2次,使砂床的含水率保持在27%,温度保持在5℃;步骤S03所述适当浇水是3~5天浇水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是采用壤土的表层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还加入了1%的过磷酸钙优选还添加腐熟的有机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04中所述锻炼袋苗的时间为10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材人工栽培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鸡血藤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根茎,具有养血活血、舒筋祛风、通经活络的功效,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类、妇科类、骨科类疾病的治疗,处方中使用鸡血藤的中成药品种达200多个,如妇科千金片(胶囊)、金鸡片(胶囊)、花红片、养血清脑颗粒、正天丸等,医药行业用量达10000吨/年。

野生鸡血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广东、云南等省份,由于野生鸡血藤成材周期需要8~10年,加上人工无节制采挖,目前国内已经找不到成片的资源,基本依赖缅甸、老挝、越南等国进口,资源日益匮乏,被列为濒危药材。为了保持资源的供给,鸡血藤的野生变家种技术研究迫在眉睫。为保护和开发这一优良中草药品种,满足人们用药需求,人们不得不发展人工栽培技术,尤其是鸡血藤的栽培技术。

目前,基于鸡血藤的人工栽培研究成果比较多,但均关注某一个或者两个侧重点,缺乏整体系统的栽培技术方案,难以实施规模化生产并保障稳定的栽培质量。例如曲芬霞等主张插条应从2~8年生母株上采集,指出单独使用一种生根激素很难诱导穗条生根,提出用100mg/L的IBA混和使用200mg/L的ABT2,浸泡2h,生根率最高,可达84.7%;但是荣广天等却指出插条在浓度为300mg/L的NAA中处理30min,成活率较高;而吕惠珍等在《鸡血藤规范化生产技术规程》中又指出采用1~2年生母株上采集插条,采用ABT2,浸泡30分钟。多年来,本技术领域较为关注的是人工栽培中成活率,但后续移植大田的鸡血藤苗的定植技术方案研究比较少,缺乏整体考虑鸡血藤苗移栽、光照、伸藤生长环境因子等因素的技术方案。

更重要的,以上均为技术相关研究,而关于基于种子萌发所得实生苗的定植技术,未见相关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鸡血藤定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鸡血藤苗;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

S2.定植地选址及处理: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准备定植坑,定植坑规格约长4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定植坑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打底做基肥后覆土拌匀;

S3.移栽:在4~5月选择雨天或阴天移栽,此时天气暖和,雨水充沛,有利于鸡血藤苗成活,鸡血藤苗出圃时用粘稠黄泥浆根,保持根部湿润,剪掉约2/3的叶子,减少水分蒸发;移栽时,将种苗根须充分展开摆放于定植坑中,覆土踩实后浇定根水。移栽的密度为每亩移栽20~25株实生苗;

S4.后期管理;

优选地,步骤S1所述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的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种子收集:待秋末冬初荚果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时,摘取荚果,收集种子;

S02.及时播种:将种子适当干燥,及时在砂床中播种,适当浇水;

S03.幼苗移栽:种子萌发后长出真叶时,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袋苗,营养袋置于苗圃,所述苗圃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荫蔽度为60%~70%;适当浇水,人工除草;所述营养袋内填装生长基质;

S04.解网炼苗:袋苗生长到高度为30~40cm时,解除遮阳网,锻炼袋苗7~12天。

优选地,步骤S02所述适当浇水是每天浇水1~2次,使砂床的含水率保持在27%,温度保持在5℃。

优选地,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是采用壤土的表层土。

优选地,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还加入了1%的过磷酸钙。

优选地,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还添加腐熟的有机肥。

优选地,步骤S03所述适当浇水是3~5天浇水一次。

优选地,步骤S04中所述锻炼袋苗的时间为10天。

优选地,步骤S2所述定植地选址是选择500~1000米海拔高度的地方。

优选地,步骤S2是在鸡血藤苗移栽前10天清除林下空地杂树杂草后,准备定植坑。

如果步骤S1采用种子萌发的实生苗,优选地,步骤S3所述移栽的密度为22株/亩。定植坑之间的间距优选为2米。

优选地,步骤S4所述后期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1)浇水:视天气情况适时补充坑内水分,及时对未成活的种苗进行补苗,直至成活并长出嫩枝;

(2)松土和锄草:及时清除林间的杂树杂草,移栽后1个半月左右进行一次松土,松土后用枯枝草叶覆盖地表,避免表土裸露,减少水分流失;

(3)施肥:定植后3个月左右追肥一次,在离鸡血藤根部约30厘米处挖施肥沟,往沟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后覆土,避免肥料裸露被雨水冲刷进入到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修剪多余藤蔓,每株保留2~3条主藤茎,及时牵引主藤茎上树,保证鸡血藤的正常生长,以免多余藤蔓浪费养分,造成主藤茎不够粗壮;

具体地,所述施肥沟的规格为宽15cm,深20cm,施肥沟避免过宽过深造成肥料的浪费,施肥沟内的肥料为鸡血藤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4)病虫害防治:鸡血藤作为药用植物,其种植过程中既要重视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和总体产量,还要尽量少用化学肥料,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因此选用无公害农药防治毛虫等食叶性害虫,以生物防治为主,避免大范围的喷洒和过量施用农药。针对病虫害防治,本发明在移栽后每20天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淋,能有效防治病虫害。在苗生长期很少发生虫害现象。偶有小地老虎或者金龟子幼虫咬食根部,每亩可用2~3千克50%辛硫磷颗粒或者喷洒40%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夜,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小地老虎对糖、醋、蜜、酒等甜、香物质有特别嗜好,也可设置糖醋液诱杀: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加适量敌敌畏,盛于盆中,于黄昏时候放于苗圃地里,有效且避免大范围的喷洒和过量施用农药。有利于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和总体产量的同时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

优选地,步骤S3所述的移栽时间为2~5月。

优选的,鸡血藤定植地的光照的照度为2000lux~2650lux。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定植坑中置入基肥后覆土拌匀;移栽鸡血藤苗经后期管理获得长势很好的鸡血藤。本发明采用定向移栽山林技术,让其在野生状态下自然、野性生长,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天然和有益菌类控制病虫危害,保持鸡血藤原有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的优势。生长过程中以植被林地树木为攀援物,减少了人工设立攀爬架的工作,降低劳动成本。生长过程中,修剪多余藤蔓,仅保留主藤茎向上伸藤,为主藤茎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鸡血藤的成品质量。本发明方法简单,便于实际推广,能有效提高鸡血藤种苗移栽定植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特别说明,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材料为常规市购或商业途径获得的原材料。

实施例1种子萌发实生苗的获得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鸡血藤种子的人工繁殖方法,所述种子采用本申请人采集的野生鸡血藤种子。

本申请人先后多次组织专家赴云南、广东、广西等地进行鸡血藤野生种质资源贮量调查,行程20000多公里,海拨从几十米到2000多米不等。调查发现,广东、广西、云南境内已经没有大规模鸡血藤资源,仅有零星分布。调查过程中,收集了鸡血藤野生种子12千克。鸡血藤结果率低,种子较少。由于鸡血藤往往缠绕高大树木生长,因此其种子往往位于高大树木的顶部,需要攀援至树顶才能进行采集,难度极大。

表1鸡血藤野生种子代表性采集点地理情况

所述基于种子萌发的鸡血藤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种子收集:待秋末冬初荚果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时,摘取荚果,收集种子;

S2.及时播种:将收集的种子适当干燥,及时尽早在砂床中播种;所述砂床优选3~5厘米厚,合理的砂床厚度提供了种子萌发的良好条件之一。

种子萌发过程中每天浇水1~2次,使砂床的含水率保持在27%,温度保持在5℃。发芽率85.5%。

S3.幼苗移栽:种子萌发后长出真叶时,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袋苗,营养袋置于苗圃,所述苗圃设有遮阳网,所述遮阳网的荫蔽度为60%~70%;每隔3~5天浇水一次,人工除草;所述营养袋内填装生长基质;

所述营养袋内填装的生长基质采用壤土的表层土,在所述壤土的表层土中加入1%的过磷酸钙生长基质对鸡血藤种子的萌发具有影响作用,所述生长基质为种子的萌发提供了合理的有机质含量和透气性。

S4.解网炼苗:袋苗生长到高度为30~40cm时,解除遮阳网,锻炼袋苗7~12天。然后进行定植。

实施例2种子萌发实生苗的获得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种子萌发的鸡血藤人工繁育方法,所述种子采用实施例1经人工种植10年后的鸡血藤植株收集的种子。种子播种的方法和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经种子萌发的实生苗;

S2.选址及处理:选择定植地进行移栽定植,在移栽前十天清除林下空地杂树杂草后以后,按2米×2米的距离挖定植坑,定植坑规格约长4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坑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浩斯特复合肥(每株施肥0.25kg)打底做基肥后覆土拌匀;

S3.移栽:在4月选择阴天移栽,此时天气暖和,雨水充沛,有利于种苗成活,种苗出圃时用粘稠黄泥浆根,保持根部湿润,剪掉约2/3的叶子,减少水分蒸发;移栽时,将种苗根须充分展开摆放于定植坑中,覆土踩实后浇定根水。

移栽的密度为22株/亩,获得较好的定植效果,鸡血藤长势喜人。

S4.后期管理:

(1)浇水:视天气情况适时补充坑内水分,及时对未成活的种苗进行补苗,直至成活并长出嫩枝;

(2)松土和锄草:及时清除林间的杂树杂草,移栽后1个半月进行一次松土,松土后用枯枝草叶覆盖地表,避免表土裸露,减少水分流失;

(3)施肥:定植后3个月追肥一次,在离鸡血藤根部30厘米处挖规格为宽10cm,深20cm的施肥沟,往沟中放入0.5公斤复合肥后覆土,避免肥料裸露被雨水冲刷进入到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修剪多余藤蔓,每株保留2条主藤茎,及时牵引主藤茎上树,保证鸡血藤的正常生长,以免多余藤蔓浪费养分,造成主藤茎不够粗壮;

(4)病虫害防治:选用无公害农药防治毛虫等食叶性害虫,以生物防治为主,避免大范围的喷洒和过量施用农药。

本实施例分别在不同的基地确定定植地,包括勐养菁沟林、勐养次生林、象明菁沟林、象明次生林、聚果榕林、老鸡血藤地、大果紫檀林和次生林。

实施例4鸡血藤苗定植优选条件的试验

1)试验地选择

通过多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研究实验,本发明最终将鸡血藤试验地确定为海拨500~1500米左右的地方,综合考察光照、水分、土壤、营养与施肥、采收方法与管护措施等因素对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优选最佳种植条件。为免赘述,表1选择部分试验地地理情况作为说明。

表1部分试验地地理情况

地点 纬度(N) 经度(E) 海拨高度(m) 勐仑版纳植物园 21°54′16.43″ 101°15′54.33″ 552 勐养镇四家寨 22°11′36.53″ 100°55′32.90″ 1021 象明乡倚邦 22°13′53.21″ 101°20′0.92″ 1478

2)试验地种植情况

试验地确定后,开展试验地清地、砍坝、除草、挖穴、栽种等工作。科学安排和布置试验,利用海拨条件、种植模式、温湿度情况,探索鸡血藤实生小苗生长情况,达到寻求鸡血藤生长适宜区的目的。根据试验地具体情况,确定种植数量及面积。

表2试验地环境情况

表3试验地种植数量及面积

地名 株数(株) 面积(亩) 勐仑版纳植物园 1144 52 勐养镇四家寨 660 30 象明乡倚邦 396 18 合计 2200 100

3)试验地管理

6~12月,开展鸡血藤补苗、施肥、除草等管理工作。小苗下地1月后,开展苗木统计工作,死亡的植株及时进行补苗;每3个月开展一次施肥和除草工作,其中一次使用尿素、一次使用复合肥。针对版纳植物园试验地内鸡血藤区域,完成鸡血藤的藤条牵引、搭建工作。

3)种植数据收集

每月3次定期采集温湿度,每3个月定期采集生长量变化情况,采集指标主要包括株高、地径和展叶情况。观测并记录苗木生长的物候、气候因子及生长量的数据,探讨环境因子、气候因子对鸡血藤伸藤生长的影响。按计划定期采集苗木生长的物候及生长量数据;完成土壤取样与土壤营养成分分析;完成各实验地植株叶片的光合效能测定。光合测定进行4个季节的采集分析。

实生苗从苗床移栽进试验地初期阶段,生长良好,除个别植株在转运过程中因机械损伤导致移入地里死亡的,死亡在5%以下。对于死亡的小苗,及时安排工人进行补苗。

苗木种植后部分试验地出现虫害现象,针对虫食部分试验地,及时进行了药物防治。版纳植物园次生林鸡血藤小苗死亡原因,主要原因有:(1)小苗本身生长比较弱;(2)栽培苗时小叶修剪过多;(3)栽培环境过于荫蔽,虫害尤其是白蚁啃噬严重。针对性地组织工人砍伐过多杂木(间伐杂木),减少荫蔽度,增加光照;同时针对种植穴,在补苗之前需喷施硫磺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有效提高了补苗的成活率。

5)树体管理,促使伸藤上架鸡血藤种植的关键之一是促使苗木伸藤并上架或上树,只有伸藤上树才有较大的藤茎生长量,才有可能形成药材,反之则不太可能形成药材。在试验地肥水管理的同时,加强了种植苗木的树体管理,修剪多余藤蔓,及时牵引主蔓上树,保证伸藤植株的正常生长。

6)实验数据分析

植株成活率鸡血藤自种植以来,虽然受环境的影响植株的成活率有所区别,总体生长态势平稳,统计数据表明,在海拔影响方面,500~1000米海拔的种植基地成活率较高,在林地植被方面,原始植物园、老的鸡血藤地和紫檀林等林地种植的鸡血藤成活率高。具体地,勐养四家寨和大果紫檀两个实验基地海拔高500~1000米,成活率最高,超过90%,而海拔高为1478米左右的象明菁沟林和次生林以及其他次生林实验基地的植株成活率较低,其中次生林的成活率最低。

地径和株高平均值总体来说,8个实验样地的密花豆总体长势良好,因各实验地环境因子不同,各实验地的鸡血藤地径平均值和株高平均值等生长数据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而且个别差异明显。

表4鸡血藤地径和株高平均值(种植2年)

实验样地 地径(平均值,cm) 株高(平均值,cm) 勐养菁沟林 1.49 183.84 勐养次生林 1.55 374.17 象明菁沟林 1.18 76.82 象明次生林 1.22 93.33 聚果榕林 1.29 142.35 老鸡血藤地 1.52 173.65 大果紫檀林 1.70 197 次生林 1.20 106.72

地径值:勐养次生林>大果紫檀林>老鸡血藤地>勐养菁沟林>聚果榕林>象明次生林>次生林>象明菁沟林;

株高值:勐养次生林>大果紫檀林>勐养菁沟林>老鸡血藤地>聚果榕林>次生林>象明次生林>象明菁沟林。

8个实验样地的试验数据差异较大,同一海拨不同植被类型种植鸡血藤的生长速率差异也较大:以稀疏次生林勐养基地和密度合理的经济林大果紫檀林基地的鸡血藤长势最好,而象明基地和次生林基地的鸡血藤长势最差。

鸡血藤生长速率变化曲线鸡血藤一年四季都在生长,没有停长期,只有生长快慢的区别。选取大果紫檀、老鸡血藤地、聚果榕林三个实验样地的鸡血藤,3月份至10月份期间,大果紫檀基地的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快,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期间,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慢。3月份至10月份期间,老鸡血藤地的鸡血藤生长速度较快,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期间,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慢。4月份至10月份期间,聚果榕林试验地的的生长速度较快,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期间,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慢。综合3个实验样地实验数据,鸡血藤的生长速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3月份至10月份期间,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快。其中5月底至10月底为雨季,在此期间鸡血藤生长速度更快。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期间,密花豆的生长速度较慢。因此,确定定植的时间优选在每年的2~5月份。此时不仅气温不高,雨水充足,保障定植后苗的成活率高,而且符合鸡血藤的生长情况,结合本发明其他整体措施,赶上鸡血藤苗的旺盛生长期,成长茁壮后才进入冬天,有效提高植株的地径和株高,以及越冬抗寒能力。

环境因子总结鸡血藤的生长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主要有光照、水分、温度、土壤等因素。结合生长数据分析,本发明确定了光照为主要影响因子,其次为土壤的成分。

1)鸡血藤幼龄是比较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光照过少不利于植株长大,光照过多不利于植株伸藤。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当PAR>500umol·m-2·s-1时,Pn达到一个最高值,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在白天的太阳光源下,10.6KLux=2000μmol·m-2·s-1,按此计算PAR要达到500umol·m-2·s-1时,照度为2650lux。经过大量试验确定,实验基地的照度在2000lux~2650lux时鸡血藤苗长得比较好。

2)鸡血藤比较喜欢疏松的土壤,不适合生长在竹林等较为板结的土壤。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各因子与鸡血藤的地径值和株高值之间没有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鸡血藤的生长主要受TP、HyN、AK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它的生长加剧了这些养分的消耗,可以适量投入相关肥料以促进其生长。本发明基于试验结果,确定:施肥:苗株高10cm左右施一次叶面肥,具体地,施叶面肥的时间选择在阴天的下午,可延长肥料溶液在叶片上的滞留时间,有利于提高喷施效果;移栽后90天,用3%的复合肥溶液喷洒苗,喷洒后再用清水喷淋,避免产生叶面肥伤害;定植后3个月左右追肥一次,在离鸡血藤根部约30厘米处挖施肥沟,往沟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后覆土。所述的复合肥优选采用浩斯特复合肥,每株施肥0.25kg。

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789145.3 (22)申请日 2016.08.31 (71)申请人 株洲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412007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株洲大 道801号 (72)发明人 龚云 彭开锋 李伏君 张鹏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44102 代理人 任重 冯振宁 (51)Int.Cl. A01G 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所述鸡 血藤的定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 所述鸡血藤苗为 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 选择5001500米海拔 高度、 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林植被林 地作为定植地, 定植坑中置入基肥后覆土拌匀; 按照每亩2025株的密度移栽鸡血藤苗, 经后期 管理, 获得长势很好的鸡血藤。 本发明采用定向 移栽山林技术, 让其在野生状态下自然、 野性生 长, 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天然和有益菌类控制病虫 危害, 保持鸡血藤原有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的优 势。 生长过程中以植被林地树木为攀援物, 减少 了人工设立攀爬架的工作, 降低劳动成本。 生长 过程中, 修剪多余藤蔓, 仅保留主藤茎向上伸藤, 为主藤茎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提高鸡血藤的 成品质量。 。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CN 106386087 A 2017.02.15 CN 106386087 A 1.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鸡血藤苗; 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 S2.定植地选址及处理: 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 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 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 准备定植坑, 定植坑规格约长4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 定植 坑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打底做基肥后覆土拌匀; S3.移栽: 选择雨天或阴天移栽, 鸡血藤苗出圃时用粘稠黄泥浆根, 保持根部湿润, 移栽 时, 将种苗根须充分展开摆放于定植坑中, 。

4、覆土踩实后浇定根水; 所述移栽的密度为每亩20 25株; S4.后期管理; 步骤S1所述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的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种子收集: 待秋末冬初荚果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时, 摘取荚果, 收集种子; S02.及时播种: 将种子适当干燥, 及时在砂床中播种, 适当浇水; S03.幼苗移栽: 种子萌发后长出真叶时, 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袋苗, 营养袋置于苗圃, 所述苗圃设有遮阳网, 所述遮阳网的荫蔽度为60%70%; 适当浇水, 人工除草; 所述营养袋 内填装生长基质; S04.解网炼苗: 袋苗生长到高度为3040cm时, 解除遮阳网, 锻炼袋苗712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

5、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所述定植地选址是选择 5001000米海拔高度的地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鸡血藤定植地的光照的照 度为2000 lux2650 lux。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2是在鸡血藤苗移栽前10 天清除林下空地杂树杂草后, 准备定植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所述的移栽时间为25 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3所述大田移植的密度为 22株/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

6、02所述适当浇水是每天 浇水12次, 使砂床的含水率保持在27%, 温度保持在5; 步骤S03所述适当浇水是35天 浇水一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 质是采用壤土的表层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 质还加入了1%的过磷酸钙优选还添加腐熟的有机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S04中所述锻炼袋苗的时 间为10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386087 A 2 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中。

7、草药材人工栽培技术, 更具体地, 涉及一种鸡血藤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干燥根茎, 具有养 血活血、 舒筋祛风、 通经活络的功效, 临床多用于心脑血管类、 妇科类、 骨科类疾病的治疗, 处方中使用鸡血藤的中成药品种达200多个, 如妇科千金片(胶囊)、 金鸡片(胶囊)、 花红片、 养血清脑颗粒、 正天丸等, 医药行业用量达10000吨/年。 0003 野生鸡血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广西、 广东、 云南等省份, 由于野生鸡血藤成材周期 需要810年, 加上人工无节制采挖, 目前国内已经找不到成片的资源, 基。

8、本依赖缅甸、 老 挝、 越南等国进口, 资源日益匮乏, 被列为濒危药材。 为了保持资源的供给, 鸡血藤的野生变 家种技术研究迫在眉睫。 为保护和开发这一优良中草药品种, 满足人们用药需求, 人们不得 不发展人工栽培技术, 尤其是鸡血藤的栽培技术。 0004 目前, 基于鸡血藤的人工栽培研究成果比较多, 但均关注某一个或者两个侧重点, 缺乏整体系统的栽培技术方案, 难以实施规模化生产并保障稳定的栽培质量。 例如曲芬霞 等主张插条应从28年生母株上采集, 指出单独使用一种生根激素很难诱导穗条生根, 提 出用100mg/L的IBA混和使用200mg/L的ABT2, 浸泡2h, 生根率最高, 可达84。

9、.7; 但是荣广天 等却指出插条在浓度为300mg/L的NAA中处理30min, 成活率较高; 而吕惠珍等在 鸡血藤规 范化生产技术规程 中又指出采用12年生母株上采集插条, 采用ABT2, 浸泡30分钟。 多年 来, 本技术领域较为关注的是人工栽培中成活率, 但后续移植大田的鸡血藤苗的定植技术 方案研究比较少, 缺乏整体考虑鸡血藤苗移栽、 光照、 伸藤生长环境因子等因素的技术方 案。 0005 更重要的, 以上均为技术相关研究, 而关于基于种子萌发所得实生苗的定植技术, 未见相关技术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鸡血藤定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鸡血藤的定植 方法。 。

10、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 提供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9 S1.准备鸡血藤苗; 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 0010 S2.定植地选址及处理: 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 原始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 紫檀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 准备定植坑, 定植坑规格约长4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 定植坑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打底做基肥后覆土拌匀; 0011 S3.移栽: 在45月选择雨天或阴天移栽, 此时天气暖和, 雨水充沛, 有利于鸡血藤 苗成活, 鸡血藤苗出圃时用粘稠黄泥浆根, 保持根部湿润, 剪掉约2/3的叶子, 减。

11、少水分蒸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6386087 A 3 发; 移栽时, 将种苗根须充分展开摆放于定植坑中, 覆土踩实后浇定根水。 移栽的密度为每 亩移栽2025株实生苗; 0012 S4.后期管理; 0013 优选地, 步骤S1所述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的获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S01.种子收集: 待秋末冬初荚果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时, 摘取荚果, 收集种子; 0015 S02.及时播种: 将种子适当干燥, 及时在砂床中播种, 适当浇水; 0016 S03.幼苗移栽: 种子萌发后长出真叶时, 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袋苗, 营养袋置于苗 圃, 所述苗圃设有遮阳网, 所述遮阳网的荫。

12、蔽度为6070; 适当浇水, 人工除草; 所述营 养袋内填装生长基质; 0017 S04.解网炼苗: 袋苗生长到高度为3040cm时, 解除遮阳网, 锻炼袋苗712天。 0018 优选地, 步骤S02所述适当浇水是每天浇水12次, 使砂床的含水率保持在27, 温度保持在5。 0019 优选地, 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是采用壤土的表层土。 0020 优选地, 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还加入了1的过磷酸钙。 0021 优选地, 步骤S03所述营养袋的生长基质还添加腐熟的有机肥。 0022 优选地, 步骤S03所述适当浇水是35天浇水一次。 0023 优选地, 步骤S04中所述锻炼袋苗。

13、的时间为10天。 0024 优选地, 步骤S2所述定植地选址是选择5001000米海拔高度的地方。 0025 优选地, 步骤S2是在鸡血藤苗移栽前10天清除林下空地杂树杂草后, 准备定植坑。 0026 如果步骤S1采用种子萌发的实生苗, 优选地, 步骤S3所述移栽的密度为22株/亩。 定植坑之间的间距优选为2米。 0027 优选地, 步骤S4所述后期管理包括以下内容: 0028 (1)浇水: 视天气情况适时补充坑内水分, 及时对未成活的种苗进行补苗, 直至成 活并长出嫩枝; 0029 (2)松土和锄草: 及时清除林间的杂树杂草, 移栽后1个半月左右进行一次松土, 松 土后用枯枝草叶覆盖地表, 。

14、避免表土裸露, 减少水分流失; 0030 (3)施肥: 定植后3个月左右追肥一次, 在离鸡血藤根部约30厘米处挖施肥沟, 往沟 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后覆土, 避免肥料裸露被雨水冲刷进入到水体造成污 染; 同时修剪多余藤蔓, 每株保留23条主藤茎, 及时牵引主藤茎上树, 保证鸡血藤的正常 生长, 以免多余藤蔓浪费养分, 造成主藤茎不够粗壮; 0031 具体地, 所述施肥沟的规格为宽15cm, 深20cm, 施肥沟避免过宽过深造成肥料的浪 费, 施肥沟内的肥料为鸡血藤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0032 (4)病虫害防治: 鸡血藤作为药用植物, 其种植过程中既要重视有效成分含量的积 累和。

15、总体产量, 还要尽量少用化学肥料, 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 因此选用无公害农药防治毛 虫等食叶性害虫, 以生物防治为主, 避免大范围的喷洒和过量施用农药。 针对病虫害防治, 本发明在移栽后每20天用50多菌灵1000倍液喷淋, 能有效防治病虫害。 在苗生长期很少 发生虫害现象。 偶有小地老虎或者金龟子幼虫咬食根部, 每亩可用23千克50辛硫磷颗 粒或者喷洒40乐斯本乳油10002000倍夜, 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小地老虎对糖、 醋、 蜜、 酒等甜、 香物质有特别嗜好, 也可设置糖醋液诱杀: 糖6份、 醋3份、 白酒1份、 水10份加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6386087。

16、 A 4 适量敌敌畏, 盛于盆中, 于黄昏时候放于苗圃地里, 有效且避免大范围的喷洒和过量施用农 药。 有利于有效成分含量的积累和总体产量的同时保证药材的安全有效。 0033 优选地, 步骤S3所述的移栽时间为25月。 0034 优选的, 鸡血藤定植地的光照的照度为2000lux2650lux。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 本发明所述鸡血藤苗为种子萌发所得的实生苗; 选择5001500米海拔高度、 原始 植物园或老鸡血藤地或紫檀林植被林地作为定植地, 定植坑中置入基肥后覆土拌匀; 移栽 鸡血藤苗经后期管理获得长势很好的鸡血藤。 本发明采用定向移栽山林技术, 。

17、让其在野生 状态下自然、 野性生长, 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天然和有益菌类控制病虫危害, 保持鸡血藤原有 的纯天然绿色产品的优势。 生长过程中以植被林地树木为攀援物, 减少了人工设立攀爬架 的工作, 降低劳动成本。 生长过程中, 修剪多余藤蔓, 仅保留主藤茎向上伸藤, 为主藤茎的生 长提供充足的养分, 提高鸡血藤的成品质量。 本发明方法简单, 便于实际推广, 能有效提高 鸡血藤种苗移栽定植的成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下述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说明, 不能理 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特别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原材料为常规市购或商业途径 获得的原材料。 0。

18、038 实施例1种子萌发实生苗的获得 003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鸡血藤种子的人工繁殖方法, 所述种子采用本申请人采集的野 生鸡血藤种子。 0040 本申请人先后多次组织专家赴云南、 广东、 广西等地进行鸡血藤野生种质资源贮 量调查, 行程20000多公里, 海拨从几十米到2000多米不等。 调查发现, 广东、 广西、 云南境内 已经没有大规模鸡血藤资源, 仅有零星分布。 调查过程中, 收集了鸡血藤野生种子12千克。 鸡血藤结果率低, 种子较少。 由于鸡血藤往往缠绕高大树木生长, 因此其种子往往位于高大 树木的顶部, 需要攀援至树顶才能进行采集, 难度极大。 0041 表1鸡血藤野生种子代表性采。

19、集点地理情况 0042 0043 所述基于种子萌发的鸡血藤人工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S1.种子收集: 待秋末冬初荚果由绿色变为黑褐色时, 摘取荚果, 收集种子; 0045 S2.及时播种: 将收集的种子适当干燥, 及时尽早在砂床中播种; 所述砂床优选3 5厘米厚, 合理的砂床厚度提供了种子萌发的良好条件之一。 0046 种子萌发过程中每天浇水12次, 使砂床的含水率保持在27, 温度保持在5。 发芽率85.5。 0047 S3.幼苗移栽: 种子萌发后长出真叶时, 移植到营养袋内培育袋苗, 营养袋置于苗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6386087 A 5 圃, 所述苗圃设有。

20、遮阳网, 所述遮阳网的荫蔽度为6070; 每隔35天浇水一次, 人工 除草; 所述营养袋内填装生长基质; 0048 所述营养袋内填装的生长基质采用壤土的表层土, 在所述壤土的表层土中加入 1的过磷酸钙生长基质对鸡血藤种子的萌发具有影响作用, 所述生长基质为种子的萌发 提供了合理的有机质含量和透气性。 0049 S4.解网炼苗: 袋苗生长到高度为3040cm时, 解除遮阳网, 锻炼袋苗712天。 然 后进行定植。 0050 实施例2种子萌发实生苗的获得 005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种子萌发的鸡血藤人工繁育方法, 所述种子采用实施例1 经人工种植10年后的鸡血藤植株收集的种子。 种子播种的方法和。

21、条件同实施例1。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鸡血藤的定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54 S1.采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经种子萌发的实生苗; 0055 S2.选址及处理: 选择定植地进行移栽定植, 在移栽前十天清除林下空地杂树杂草 后以后, 按2米2米的距离挖定植坑, 定植坑规格约长40公分宽50公分深30公分, 坑中 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浩斯特复合肥(每株施肥0.25kg)打底做基肥后覆土拌匀; 0056 S3.移栽: 在4月选择阴天移栽, 此时天气暖和, 雨水充沛, 有利于种苗成活, 种苗出 圃时用粘稠黄泥浆根, 保持根部湿润, 剪掉约2/3的叶子, 减少水分蒸发; 移栽时。

22、, 将种苗根 须充分展开摆放于定植坑中, 覆土踩实后浇定根水。 0057 移栽的密度为22株/亩, 获得较好的定植效果, 鸡血藤长势喜人。 0058 S4.后期管理: 0059 (1)浇水: 视天气情况适时补充坑内水分, 及时对未成活的种苗进行补苗, 直至成 活并长出嫩枝; 0060 (2)松土和锄草: 及时清除林间的杂树杂草, 移栽后1个半月进行一次松土, 松土后 用枯枝草叶覆盖地表, 避免表土裸露, 减少水分流失; 0061 (3)施肥: 定植后3个月追肥一次, 在离鸡血藤根部30厘米处挖规格为宽10cm, 深 20cm的施肥沟, 往沟中放入0.5公斤复合肥后覆土, 避免肥料裸露被雨水冲刷。

23、进入到水体造 成污染; 同时修剪多余藤蔓, 每株保留2条主藤茎, 及时牵引主藤茎上树, 保证鸡血藤的正常 生长, 以免多余藤蔓浪费养分, 造成主藤茎不够粗壮; 0062 (4)病虫害防治: 选用无公害农药防治毛虫等食叶性害虫, 以生物防治为主, 避免 大范围的喷洒和过量施用农药。 0063 本实施例分别在不同的基地确定定植地, 包括勐养菁沟林、 勐养次生林、 象明菁沟 林、 象明次生林、 聚果榕林、 老鸡血藤地、 大果紫檀林和次生林。 0064 实施例4鸡血藤苗定植优选条件的试验 0065 1)试验地选择 0066 通过多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研究实验, 本发明最终将鸡血藤试验地确定为海拨 500。

24、1500米左右的地方, 综合考察光照、 水分、 土壤、 营养与施肥、 采收方法与管护措施等 因素对其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优选最佳种植条件。 为免赘述, 表1选择部分试验地地理情况 作为说明。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6386087 A 6 0067 表1部分试验地地理情况 0068 地点纬度(N)经度(E)海拨高度(m) 勐仑版纳植物园21 54 16.43101 15 54.33552 勐养镇四家寨22 11 36.53100 55 32.901021 象明乡倚邦22 13 53.21101 20 0.921478 0069 2)试验地种植情况 0070 试验地确定后, 开展试。

25、验地清地、 砍坝、 除草、 挖穴、 栽种等工作。 科学安排和布置 试验, 利用海拨条件、 种植模式、 温湿度情况, 探索鸡血藤实生小苗生长情况, 达到寻求鸡血 藤生长适宜区的目的。 根据试验地具体情况, 确定种植数量及面积。 0071 表2试验地环境情况 0072 0073 表3试验地种植数量及面积 0074 地名株数(株)面积(亩) 勐仑版纳植物园114452 勐养镇四家寨66030 象明乡倚邦39618 合计2200100 0075 3)试验地管理 0076 612月, 开展鸡血藤补苗、 施肥、 除草等管理工作。 小苗下地1月后, 开展苗木统计 工作, 死亡的植株及时进行补苗; 每3个月开。

26、展一次施肥和除草工作, 其中一次使用尿素、 一 次使用复合肥。 针对版纳植物园试验地内鸡血藤区域, 完成鸡血藤的藤条牵引、 搭建工作。 0077 3)种植数据收集 0078 每月3次定期采集温湿度, 每3个月定期采集生长量变化情况, 采集指标主要包括 株高、 地径和展叶情况。 观测并记录苗木生长的物候、 气候因子及生长量的数据, 探讨环境 因子、 气候因子对鸡血藤伸藤生长的影响。 按计划定期采集苗木生长的物候及生长量数据; 完成土壤取样与土壤营养成分分析; 完成各实验地植株叶片的光合效能测定。 光合测定进 行4个季节的采集分析。 0079 实生苗从苗床移栽进试验地初期阶段, 生长良好, 除个别。

27、植株在转运过程中因机 械损伤导致移入地里死亡的, 死亡在5以下。 对于死亡的小苗, 及时安排工人进行补苗。 0080 苗木种植后部分试验地出现虫害现象, 针对虫食部分试验地, 及时进行了药物防 治。 版纳植物园次生林鸡血藤小苗死亡原因, 主要原因有: (1)小苗本身生长比较弱; (2)栽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6386087 A 7 培苗时小叶修剪过多; (3)栽培环境过于荫蔽, 虫害尤其是白蚁啃噬严重。 针对性地组织工 人砍伐过多杂木(间伐杂木), 减少荫蔽度, 增加光照; 同时针对种植穴, 在补苗之前需喷施 硫磺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 有效提高了补苗的成活率。 0081 5)。

28、树体管理, 促使伸藤上架鸡血藤种植的关键之一是促使苗木伸藤并上架或上 树, 只有伸藤上树才有较大的藤茎生长量, 才有可能形成药材, 反之则不太可能形成药材。 在试验地肥水管理的同时, 加强了种植苗木的树体管理, 修剪多余藤蔓, 及时牵引主蔓上 树, 保证伸藤植株的正常生长。 0082 6)实验数据分析 0083 植株成活率鸡血藤自种植以来, 虽然受环境的影响植株的成活率有所区别, 总体 生长态势平稳, 统计数据表明, 在海拔影响方面, 5001000米海拔的种植基地成活率较高, 在林地植被方面, 原始植物园、 老的鸡血藤地和紫檀林等林地种植的鸡血藤成活率高。 具体 地, 勐养四家寨和大果紫檀两。

29、个实验基地海拔高5001000米, 成活率最高, 超过90, 而海 拔高为1478米左右的象明菁沟林和次生林以及其他次生林实验基地的植株成活率较低, 其 中次生林的成活率最低。 0084 地径和株高平均值总体来说, 8个实验样地的密花豆总体长势良好, 因各实验地环 境因子不同, 各实验地的鸡血藤地径平均值和株高平均值等生长数据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性, 而且个别差异明显。 0085 表4鸡血藤地径和株高平均值(种植2年) 0086 实验样地地径(平均值, cm)株高(平均值, cm) 勐养菁沟林1.49183.84 勐养次生林1.55374.17 象明菁沟林1.1876.82 象明次生林1.22。

30、93.33 聚果榕林1.29142.35 老鸡血藤地1.52173.65 大果紫檀林1.70197 次生林1.20106.72 0087 地径值: 勐养次生林大果紫檀林老鸡血藤地勐养菁沟林聚果榕林象明 次生林次生林象明菁沟林; 0088 株高值: 勐养次生林大果紫檀林勐养菁沟林老鸡血藤地聚果榕林次生 林象明次生林象明菁沟林。 0089 8个实验样地的试验数据差异较大, 同一海拨不同植被类型种植鸡血藤的生长速 率差异也较大: 以稀疏次生林勐养基地和密度合理的经济林大果紫檀林基地的鸡血藤长势 最好, 而象明基地和次生林基地的鸡血藤长势最差。 0090 鸡血藤生长速率变化曲线鸡血藤一年四季都在生长,。

31、 没有停长期, 只有生长快慢 的区别。 选取大果紫檀、 老鸡血藤地、 聚果榕林三个实验样地的鸡血藤, 3月份至10月份期 间, 大果紫檀基地的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快, 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期间, 鸡血藤的生长速 度较慢。 3月份至10月份期间, 老鸡血藤地的鸡血藤生长速度较快, 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期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6386087 A 8 间, 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慢。 4月份至10月份期间, 聚果榕林试验地的的生长速度较快, 11月 份至第二年3月份期间, 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慢。 综合3个实验样地实验数据, 鸡血藤的生长 速度变化曲线基本一致: 3月份至10月份期间,。

32、 鸡血藤的生长速度较快。 其中5月底至10月底 为雨季, 在此期间鸡血藤生长速度更快。 11月份至第二年2月份期间, 密花豆的生长速度较 慢。 因此, 确定定植的时间优选在每年的25月份。 此时不仅气温不高, 雨水充足, 保障定植 后苗的成活率高, 而且符合鸡血藤的生长情况, 结合本发明其他整体措施, 赶上鸡血藤苗的 旺盛生长期, 成长茁壮后才进入冬天, 有效提高植株的地径和株高, 以及越冬抗寒能力。 0091 环境因子总结鸡血藤的生长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 主要有光照、 水分、 温度、 土 壤等因素。 结合生长数据分析, 本发明确定了光照为主要影响因子, 其次为土壤的成分。 0092 1)鸡。

33、血藤幼龄是比较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 光照过少不利于植株长大, 光照过多 不利于植株伸藤。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 当PAR500umolm-2s-1时, Pn达到一个最高值, 并 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在白天的太阳光源下, 10.6KLux2000 molm-2s-1, 按此计算PAR要 达到500umolm-2s-1时, 照度为2650lux。 经过大量试验确定, 实验基地的照度在2000lux 2650lux时鸡血藤苗长得比较好。 0093 2)鸡血藤比较喜欢疏松的土壤, 不适合生长在竹林等较为板结的土壤。 实验结果 表明, 土壤各因子与鸡血藤的地径值和株高值之间没有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说明。

34、鸡血 藤的生长主要受TP、 HyN、 AK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它的生长加剧了这些养分的消耗, 可以适量 投入相关肥料以促进其生长。 本发明基于试验结果, 确定: 施肥: 苗株高10cm左右施一次叶 面肥, 具体地, 施叶面肥的时间选择在阴天的下午,可延长肥料溶液在叶片上的滞留时间, 有利于提高喷施效果; 移栽后90天, 用3的复合肥溶液喷洒苗, 喷洒后再用清水喷淋, 避免 产生叶面肥伤害; 定植后3个月左右追肥一次, 在离鸡血藤根部约30厘米处挖施肥沟, 往沟 中放入5公斤农家肥或0.5公斤复合肥后覆土。 所述的复合肥优选采用浩斯特复合肥, 每株 施肥0.25kg。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6386087 A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