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6827408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6.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59154.1

申请日:

20160520

公开号:

CN206044725U

公开日:

2017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B18/14,A61M1/00,A61M3/02

主分类号:

A61B18/14,A61M1/00,A61M3/02

申请人:

武汉金柏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邱辉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东湖开发区东二产业园财富一路

优先权:

CN20162045915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包括手柄、导线和双极电凝头以及冲洗和吸引装置,所述双极电凝头包括由多组金属电极形成的导电双极,带吸引冲洗功能的陶瓷绝缘管共同组成。陶瓷的优点是硬度高、耐高温,适用于长时间高温环境,陶瓷绝缘管还提供吸引和冲洗通道。其优点在于提供定向精准止血的同时可以吸除液体或冲洗创面,多组电极均匀分布形成的双极电凝头提供全方位的能量覆盖,令止血面积增大,止血迅速,热外扩散小,适合外科手术止血中大范围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包括手柄、导线和双极电凝头以及冲洗和吸引装置,所述双极电凝头包括至少两组金属电极与陶瓷绝缘管,金属电极嵌入陶瓷管外壁,所有金属电极间沿着陶瓷管呈平行间隔分布,且均匀留出间距,任意相邻的两支金属电极之间绝缘,分别连接导线形成双极电路;所述金属电极为六支,其中三组金属电极由电凝头顶端分别向三个方向均等延伸至尾端,与另一极的三组均等间隔的分布在陶瓷管外壁,任意两金属电极之间不接触,形成双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凝头由不少于2组的金属电极条组成,任意相邻的金属电极都可以形成双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冲吸装置的一端设在电凝头的顶端,与陶瓷管道相通,冲洗装置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门,可以控制滴水速度和流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术中双极止血电极,具体是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中经常使用单极手术器械与负极板一起完成电凝、电切等操作。单极手术仪器的手术原理是,电凝头高频电流经人体通过回路板到高频手术仪器。高频电流经单极电凝头四周扩散式作用于人体组织,导致热扩散面积大,人体组织穿透深,导致电凝副作用大。经常发生中极板灼伤患者的医疗事故。多种风险的存在导致在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的组织中建议不使用单极手术电凝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需负极板配合,高频能量集中于两极之间,热能量外扩散小,输水降温,组织不粘。还可以吸除液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包括手柄、导线和双极电凝头以及冲洗和吸引装置。所述双极电凝头包括至少两组金属电极与陶瓷绝缘管,金属电极嵌入陶瓷管外壁。所有金属电极间平行且均匀留出间距的分布在陶瓷管外壁。任意相邻的每两组电极之间形成双极电路。

优选的,所述电凝头由不少于2组的金属电极条组成,任意相邻的金属电极都可以形成双极。

优选的,一种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还包括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冲洗和吸引装置的一端设在电凝头的顶端,冲洗通道和吸引通道集于一体置于陶瓷管内,与外部软管有效连接。其中冲洗装置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门,可以控制滴水速度和流量。

优选的,所述金属电极为六支,其中三组金属电极由电凝头顶端分别向三个方向均等延伸至尾端,与另一极的三组均等间隔的分布在陶瓷管外壁,任意两金属电极之间不接触,形成双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提供更大的热量覆盖,令止血面积增大;

2.由于能量在任意两极之间工作,可以有效控制电凝面积大小,造成的意外电凝热损伤可能性减少。

3.热量分布均匀,散热效率高;热穿透率小,防止长时间电凝可能造成的深层组织坏死。

3.输水可以有效降低创面温度,减少组织与器械之间的粘连。能够迅速大面积止血。

4.吸引装置可以有效吸除液体和碎片组织,清晰暴露创面。

5.结构科学,热损伤面积和深度小,适合于手术止血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可冲可吸双极止血电极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冲可吸双极止血电极电凝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可冲可吸双极止血电极电凝头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包括手柄1、导线2、导线2-1和双极电凝头3,所述双极电凝止血头3包括六支金属电极4和5,金属电极4、5均匀嵌入陶瓷绝缘管4-1外壁,任意相邻金属电极之间形成双极。其中三组电极4由电凝头3工作顶端9处,沿着陶瓷管外壁均等向三个方向沿伸到尾端,与另一组电极5平行交叉形成双极。所述电凝头3尾端包裹绝缘层7。还包括冲洗装置8和吸引装置8-1,二者集于一体,其吸引和输水一端9设在电凝头3的顶端。

如图3所示,双极止血电极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在此不再累述,改进点在于,所述金属电极为三组,第一组金属电极4沿着电凝头3顶端向两个方向沿伸到尾端与导线2连接,其余两组金属电极5方便分布在金属电极4两侧与导线2-1连接,形成双极。任意金属电极之间可以有效形成双极。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59154.1 (22)申请日 2016.05.20 (73)专利权人 武汉金柏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 430000 湖北省武汉东湖开发区东二 产业园财富一路 (72)发明人 邱辉 (51)Int.Cl. A61B 18/14(2006.01) A61M 1/00(2006.01) A61M 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 止血电极, 包括手柄、 导线和双极电凝头以及。

2、冲 洗和吸引装置, 所述双极电凝头包括由多组金属 电极形成的导电双极, 带吸引冲洗功能的陶瓷绝 缘管共同组成。 陶瓷的优点是硬度高、 耐高温, 适 用于长时间高温环境, 陶瓷绝缘管还提供吸引和 冲洗通道。 其优点在于提供定向精准止血的同时 可以吸除液体或冲洗创面, 多组电极均匀分布形 成的双极电凝头提供全方位的能量覆盖, 令止血 面积增大, 止血迅速, 热外扩散小, 适合外科手术 止血中大范围推广应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044725 U 2017.03.29 CN 206044725 U 1.一种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包括手柄、 导线和双极电凝头以及冲。

3、洗和吸引 装置, 所述双极电凝头包括至少两组金属电极与陶瓷绝缘管, 金属电极嵌入陶瓷管外壁, 所 有金属电极间沿着陶瓷管呈平行间隔分布, 且均匀留出间距, 任意相邻的两支金属电极之 间绝缘, 分别连接导线形成双极电路; 所述金属电极为六支, 其中三组金属电极由电凝头顶 端分别向三个方向均等延伸至尾端, 与另一极的三组均等间隔的分布在陶瓷管外壁, 任意 两金属电极之间不接触, 形成双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凝头由不 少于2组的金属电极条组成, 任意相邻的金属电极都可以形成双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其特征在。

4、于, 还包括冲洗装置 和吸引装置, 冲吸装置的一端设在电凝头的顶端, 与陶瓷管道相通, 冲洗装置上设有流量调 节阀门, 可以控制滴水速度和流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44725 U 2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科术中双极止血电极, 具体是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 极。 背景技术 0002 外科手术中经常使用单极手术器械与负极板一起完成电凝、 电切等操作。 单极手 术仪器的手术原理是, 电凝头高频电流经人体通过回路板到高频手术仪器。 高频电流经单 极电凝头四周扩散式作用于人体组织, 导致热扩散面积大, 人体组织穿透深, 导。

5、致电凝副作 用大。 经常发生中极板灼伤患者的医疗事故。 多种风险的存在导致在神经及血管比较丰富 的组织中建议不使用单极手术电凝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需负极板配合, 高频能量集中于两极之间, 热能量外 扩散小, 输水降温, 组织不粘。 还可以吸除液体。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包括手柄、 导线和双极电凝头以及冲洗和吸 引装置。 所述双极电凝头包括至少两组金属电极与陶瓷绝缘管, 金属电极嵌入陶瓷管外壁。 所有金属电极间平行且均匀留出间距的分布在陶瓷管外壁。 任意相邻的每两组电极之间形 成。

6、双极电路。 0006 优选的, 所述电凝头由不少于2组的金属电极条组成, 任意相邻的金属电极都可以 形成双极。 0007 优选的, 一种外科术中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还包括冲洗装置和吸引装置, 冲洗和 吸引装置的一端设在电凝头的顶端, 冲洗通道和吸引通道集于一体置于陶瓷管内, 与外部 软管有效连接。 其中冲洗装置上设有流量调节阀门, 可以控制滴水速度和流量。 0008 优选的, 所述金属电极为六支, 其中三组金属电极由电凝头顶端分别向三个方向 均等延伸至尾端, 与另一极的三组均等间隔的分布在陶瓷管外壁, 任意两金属电极之间不 接触, 形成双极。 0009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 1。

7、.提供更大的热量覆盖, 令止血面积增大; 0011 2.由于能量在任意两极之间工作, 可以有效控制电凝面积大小, 造成的意外电凝 热损伤可能性减少。 0012 3.热量分布均匀, 散热效率高; 热穿透率小, 防止长时间电凝可能造成的深层组织 坏死。 0013 3.输水可以有效降低创面温度, 减少组织与器械之间的粘连。 能够迅速大面积止 血。 0014 4.吸引装置可以有效吸除液体和碎片组织, 清晰暴露创面。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44725 U 3 0015 5.结构科学, 热损伤面积和深度小, 适合于手术止血大范围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可冲可吸双极止血电极。

8、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可冲可吸双极止血电极电凝头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可冲可吸双极止血电极电凝头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 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0 实施例1: 0021 如图1与图2所示, 可冲可吸多功能双极止血电极, 包括手柄1、 导线2、 导线2-1和双 极电凝头3, 所述双极电凝止血头3包括六支金属电极4和5, 金属电极4、 5均匀嵌入陶瓷绝缘 管4-1外壁, 任意相邻金属电极之间形成双极。 其中三组电极4由电凝头3工作顶端9处, 沿着 陶瓷管外壁均等向三个方向沿伸到尾端, 与另一组电极5平行交叉形成。

9、双极。 所述电凝头3 尾端包裹绝缘层7。 还包括冲洗装置8和吸引装置8-1, 二者集于一体, 其吸引和输水一端9设 在电凝头3的顶端。 0022 如图3所示, 双极止血电极结构基本与实施例1所述相同在此不再累述, 改进点在 于, 所述金属电极为三组, 第一组金属电极4沿着电凝头3顶端向两个方向沿伸到尾端与导 线2连接, 其余两组金属电极5方便分布在金属电极4两侧与导线2-1连接, 形成双极。 任意金 属电极之间可以有效形成双极。 002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

10、 型。 因此, 无论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 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4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44725 U 4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04472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