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6827202 上传时间:2019-09-0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9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07523.4

申请日:

20160701

公开号:

CN106039213A

公开日:

2016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06,A61P29/00,A61K35/648,A61K35/646,A61K35/55,A61K35/36,A61K35/32,A61K31/125,A61K31/045

主分类号:

A61K36/9066,A61K9/06,A61P29/00,A61K35/648,A61K35/646,A61K35/55,A61K35/36,A61K35/32,A61K31/125,A61K31/045

申请人:

尚石斗

发明人:

尚石斗

地址:

461670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崔庄9组9号

优先权:

CN201610507523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祛风通络止痛膏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生川乌,生草乌,怀牛膝,生白附子,香加皮,杭白芍,豨莶草,鸡血藤,防风,透骨草,红花,姜活,乳香,没药,青风藤,独活,麻黄,杜仲,乌药,川续断,香附,大黄,川穹,苍术,苦参,槐枝,柳枝,白杨枝,桃枝,艾叶,金银花,白芷,黄芩,当归,莪术,三棱,肉桂,全蝎,蜈蚣,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其制备方法包括:药料提取,炼油成膏,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治疗各种疼痛,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100-300份,生草乌100-300份,怀牛膝50-150份,生白附子50-150份,香加皮100-200份,杭白芍100-200份,豨莶草100-200份,鸡血藤200-300份,防风50-150份,透骨草100-200份,红花100-300份,姜活100-200份,乳香100-300份,没药100-300份,青风藤50-150份,独活100-200份,麻黄100-200份,杜仲100-200份,乌药100-200份,川续断100-200份,香附100-200份,大黄100-200份,川穹50-150份,苍术50-150份,苦参100-200份,槐枝100-300份,柳枝100-300份,白杨枝100-300份,桃枝100-300份,艾叶100-200份,金银花100-200份,白芷50-150份,黄芩100-200份,当归100-200份,莪术50-150份,三棱50-150份,肉桂100-200份,全蝎100-200份,蜈蚣100-200份,血竭50-150份,儿茶50-150份,水牛角20-90份,血余炭20-90份,冰片30-90份,樟脑30-90份,麝香5-15份,芝麻油9000-10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100份,生草乌100份,怀牛膝50份,生白附子50份,香加皮100份,杭白芍100份,豨莶草100份,鸡血藤200份,防风50份,透骨草100份,红花100份,姜活100份,乳香100份,没药100份,青风藤50份,独活100份,麻黄100份,杜仲100份,乌药100份,川续断100份,香附100份,大黄100份,川穹50份,苍术50份,苦参100份,槐枝100份,柳枝100份,白杨枝100份,桃枝100份,艾叶100份,金银花100份,白芷50份,黄芩100份,当归100份,莪术50份,三棱50份,肉桂100份,全蝎100份,蜈蚣100份,血竭50份,儿茶50份,水牛角20份,血余炭20份,冰片30份,樟脑30份,麝香5份,芝麻油9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1)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芝麻油、麝香之外的原料,酌予碎断,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放在炉子上加热,开始用中火,升温至160-18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改为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铁锅离火稍冷,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得到混合料,后经过麻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炼,待油温上升至240-260摄氏度时,将由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经粉碎并过100-12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得到药膏备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制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背景技术

现有药物治疗治疗手足麻木,腰腿疼痛、损伤血淤、气血不活、经络受阻、关节、急、慢性炎症等引起的机体肿胀、疼痛及各种无名肿胀痛症,效果不尽人意,社会上患病群体广大,对这类药物及疗效上更存在广泛需求。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西医治疗常以消炎止痛、激素、封闭、 紫外线照射、牵引、手术等方法,其缺点是治标不治本,治疗时间长,疗效不明显,费用高,且手术危险性极高。中医采用内服中药,以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等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或者初服用是有效随后则无作用,疗效不持久,复发率高。而且内服用中药不方便,有的中药对胃有刺激,产生不良的副作用。由于经筋疼痛这种疾病发病的部位不一,而且发病的原因很多,一种药物一般都是针对一种症状有效,有些药物还存在着药效不能持久,停药后出现反弹,必须长期不间断服用的缺点。因此,需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研制出多环节、多层次、多功效、毒副作

用小、疗程短、疗效显著、低成本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治愈率高,使用

方便,成本低廉、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治疗各种疼痛,祛风除湿、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100-300份,生草乌100-300份,怀牛膝50-150份,生白附子50-150份,香加皮100-200份,杭白芍100-200份,豨莶草100-200份,鸡血藤200-300份,防风50-150份,透骨草100-200份,红花100-300份,姜活100-200份,乳香100-300份,没药100-300份,青风藤50-150份,独活100-200份,麻黄100-200份,杜仲100-200份,乌药100-200份,川续断100-200份,香附100-200份,大黄100-200份,川穹50-150份,苍术50-150份,苦参100-200份,槐枝100-300份,柳枝100-300份,白杨枝100-300份,桃枝100-300份,艾叶100-200份,金银花100-200份,白芷50-150份,黄芩100-200份,当归100-200份,莪术50-150份,三棱50-150份,肉桂100-200份,全蝎100-200份,蜈蚣100-200份,血竭50-150份,儿茶50-150份,水牛角20-90份,血余炭20-90份,冰片30-90份,樟脑30-90份,麝香5-15份,芝麻油9000-10000份。

进一步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100份,生草乌100份,怀牛膝50份,生白附子50份,香加皮100份,杭白芍100份,豨莶草100份,鸡血藤200份,防风50份,透骨草100份,红花100份,姜活100份,乳香100份,没药100份,青风藤50份,独活100份,麻黄100份,杜仲100份,乌药100份,川续断100份,香附100份,大黄100份,川穹50份,苍术50份,苦参100份,槐枝100份,柳枝100份,白杨枝100份,桃枝100份,艾叶100份,金银花100份,白芷50份,黄芩100份,当归100份,莪术50份,三棱50份,肉桂100份,全蝎100份,蜈蚣100份,血竭50份,儿茶50份,水牛角20份,血余炭20份,冰片30份,樟脑30份,麝香5份,芝麻油9000份。

进一步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的原料,酌予碎断,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放在炉子上加热,开始用中火,升温至 160-18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改为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铁锅离火稍冷,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得到混合料,后经过麻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炼,待油温上升至240-260摄氏度时,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粉碎并过100-12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得到药膏备用。

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舒筋活络,治疗手足麻木,腰腿疼痛、损伤血淤、各种无名肿胀痛症,具有见效快,治愈率高,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并能阻止或延缓病症的发生,减轻或消除疼痛,由于本发明用于肌表,所以药膏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瘀,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敷于体表的药膏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此外,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无毒副作用,化瘀消肿,止痛生肌,调整了血液循环,加快了新陈代谢,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同时达到养护和疏通经络的目的,既绿色健康又解决了一般药物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等功效,副作用小;制备工艺完整、配套,操作简便,采用纯中药制剂,无污染,过敏性小,效果好,治愈时间短,病人康复时间快。

本发明药膏药性强、治愈率高,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身体病痛和精神负担,社会效益良好,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的本发明中药制剂的配方合理,能达到标本兼治,愈后不复发的效果,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 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100份,生草乌100份,怀牛膝50份,生白附子50份,香加皮100份,杭白芍100份,豨莶草100份,鸡血藤200份,防风50份,透骨草100份,红花100份,姜活100份,乳香100份,没药100份,青风藤50份,独活100份,麻黄100份,杜仲100份,乌药100份,川续断100份,香附100份,大黄100份,川穹50份,苍术50份,苦参100份,槐枝100份,柳枝100份,白杨枝100份,桃枝100份,艾叶100份,金银花100份,白芷50份,黄芩100份,当归100份,莪术50份,三棱50份,肉桂100份,全蝎100份,蜈蚣100份,血竭50份,儿茶50份,水牛角20份,血余炭20份,冰片30份,樟脑30份,麝香5份,芝麻油9000份。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芝麻油之外的原料,酌予碎断,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放在炉子上加热,开始用中火,升温至16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改为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铁锅离火稍冷,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得到混合料,后经过麻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炼,待油温上升至240摄氏度时,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粉碎并过10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得到药膏备用。

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260份,生草乌260份,怀牛膝100份,生白附子100份,香加皮150份,杭白芍150份,豨莶草150份,鸡血藤250份,防风100份,透骨草150份,红花250份,姜活150份,乳香250份,没药200份,青风藤100份,独活150份,麻黄150份,杜仲150份,乌药150份,川续断150份,香附150份,大黄150份,川穹100份,苍术100份,苦参150份,槐枝250份,柳枝250份,白杨枝250份,桃枝150份,艾叶150份,金银花150份,白芷100份,黄芩150份,当归150份,莪术100份,三棱100份,肉桂150份,全蝎150份,蜈蚣150份,血竭100份,儿茶100份,水牛角50份,血余炭50份,冰片60份,樟脑60份,麝香8份,芝麻油9500份。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芝麻油之外的原料,酌予碎断,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放在炉子上加热,开始用中火,升温至17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改为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铁锅离火稍冷,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得到混合料,后经过麻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炼,待油温上升至250摄氏度时,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粉碎并过11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得到药膏备用。

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生川乌300份,生草乌300份,怀牛膝150份,生白附子150份,香加皮200份,杭白芍200份,豨莶草200份,鸡血藤300份,防风150份,透骨草200份,红花300份,姜活200份,乳香300份,没药300份,青风藤150份,独活200份,麻黄200份,杜仲200份,乌药200份,川续断200份,香附200份,大黄200份,川穹150份,苍术150份,苦参200份,槐枝300份,柳枝300份,白杨枝300份,桃枝300份,艾叶200份,金银花200份,白芷150份,黄芩200份,当归200份,莪术150份,三棱150份,肉桂200份,全蝎200份,蜈蚣200份,血竭150份,儿茶150份,水牛角90份,血余炭90份,冰片90份,樟脑90份,麝香15份,芝麻油10000份。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芝麻油之外的原料,酌予碎断,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放在炉子上加热,开始用中火,升温至18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改为文火加热,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内部焦黄为度,铁锅离火稍冷,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得到混合料,后经过麻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用文火熬炼,待油温上升至260摄氏度时,血竭,儿茶,水牛角,血余炭,冰片,樟脑,麝香粉碎并过12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得到药膏备用。

将上述中草药按本发明配方配制,可起到活血化瘀、凉血止痛、蚀腐生肌的效果。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试制、试用,证明本发明的组方配伍科学合理,见效快,疗效好,使用方便、卫生,制备简单。

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使用方法:治疗时将药膏,用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清洗后,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十二小时后换药一次,七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的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治疗原理:通过以上诸药的合理配伍,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使各味药物在疗效上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行气开窍,温经通络,活血止痛,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发挥了药物的良好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中主要原材料的作用:

生川乌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怀牛膝:活血散瘀、清热解毒、祛湿利尿的功效。

血竭:味甘咸,平,具有活血疗伤止痛,生肌敛疮止血之效。

生草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防风: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

生白附子:可祛风痰、通经络、解毒镇痛。

香加皮:味辛、苦,性温,有利水消肿,祛风湿。

杭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缓解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风湿痹痛。

豨莶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肾经。可以祛除风湿、强健筋骨、清热解毒。

透骨草: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散瘀消肿,解毒目痛。

红花: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姜活: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

乳香:活血行气,通经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行气活血,消肿定痛。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川续断:止血、镇痛作用。

香附: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

川穹: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杀虫,宁心止悸。

槐枝:治崩漏带下,心痛,目赤,痔疮,疥疮。

柳枝:用于祛风,利尿,止痛,消肿。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

白杨枝: 消腹痛,治吻疮。

桃枝: 活血通络,解毒杀虫。用于心腹刺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疮癣。

艾叶: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白芷: 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莪术: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肉桂: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全蝎: 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蜈蚣: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血竭: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

儿茶: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血余炭:收敛止血,化瘀,利尿。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樟脑: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

麝香: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芝麻油:解毒、止痛。

为表明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的治疗效果,特提供临床典型病历:

例 1 :李某,男,48岁,左侧肢体活动不灵、麻木不适,每因阴雨天则肢体麻木的症状更为严重,伴有肢体肿胀感,经用本发明祛风通络止痛膏两个疗程治疗,肢体的活动功能明显好转。一个疗程后症状得到控制,三个疗程后康复。

例 2 :张某某,女,35岁,就诊前一两个月开始左侧腰内,就诊时现在几乎每天都在疼,只是程度不同,特别的坐着腿弓起来的时或弯腰或者抱腿坐着时都会很疼,蹲的时候疼一下,起来也疼一下,经用本发明祛风通络止痛膏一个疗程治疗,各患处疼痛感消失,行动自如,两个疗程后康复。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07523.4 (22)申请日 2016.07.01 (71)申请人 尚石斗 地址 461670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崔庄9组 9号 (72)发明人 尚石斗 (51)Int.Cl. A61K 36/9066(2006.01) A61K 9/06(2006.01) A61P 29/00(2006.01) A61K 35/648(2015.01) A61K 35/646(2015.01) A61K 35/55(2015.01) A61K 35/36(2015.01) A6。

2、1K 35/32(2015.01) A61K 31/125(2006.01) A61K 31/045(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祛风通 络止痛膏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生川乌, 生草乌, 怀牛膝, 生白附子, 香加皮, 杭白芍, 豨莶草, 鸡血 藤, 防风, 透骨草, 红花, 姜活, 乳香, 没药, 青风 藤, 独活, 麻黄, 杜仲,乌药, 川续断, 香附, 大黄, 川穹, 苍术, 苦参, 槐枝, 柳枝, 白杨枝, 桃枝, 艾 叶, 金银花, 白芷, 黄芩, 当归, 莪术, 三棱, 肉桂, 全蝎, 蜈蚣, 血竭, 儿茶。

3、,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 脑, 麝香, 其制备方法包括:药料提取,炼油成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 治愈率高, 使 用方便, 成本低廉、 不易复发, 无毒副作用, 治疗 各种疼痛, 祛风除湿、 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的祛风 通络止痛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6039213 A 2016.10.26 CN 106039213 A 1.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川乌 100-300份, 生草乌100-300份, 怀牛膝50-150份, 生白附子50-150份, 香加皮100-200份, 杭 白芍100-200份,。

4、 豨莶草100-200份, 鸡血藤200-300份, 防风50-150份, 透骨草100-200份, 红 花100-300份, 姜活100-200份, 乳香100-300份, 没药100-300份, 青风藤50-150份, 独活100- 200份, 麻黄100-200份, 杜仲100-200份, 乌药100-200份, 川续断100-200份, 香附100-200 份, 大黄100-200份, 川穹50-150份, 苍术50-150份, 苦参100-200份, 槐枝100-300份, 柳枝 100-300份, 白杨枝100-300份, 桃枝100-300份, 艾叶100-200份, 金银花10。

5、0-200份, 白芷50- 150份, 黄芩100-200份, 当归100-200份, 莪术50-150份, 三棱50-150份, 肉桂100-200份, 全 蝎100-200份, 蜈蚣100-200份, 血竭50-150份, 儿茶50-150份, 水牛角20-90份, 血余炭20-90 份, 冰片30-90份, 樟脑30-90份, 麝香5-15份, 芝麻油9000-100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其特征在于,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 备而成的: 生川乌100份, 生草乌100份, 怀牛膝50份, 生白附子50份, 香加皮100份, 杭白芍 100份, 豨莶草10。

6、0份, 鸡血藤200份, 防风50份, 透骨草100份, 红花100份, 姜活100份, 乳香 100份, 没药100份, 青风藤50份, 独活100份, 麻黄100份, 杜仲100份, 乌药100份, 川续断100 份, 香附100份, 大黄100份, 川穹50份, 苍术50份, 苦参100份, 槐枝100份, 柳枝100份, 白杨枝 100份, 桃枝100份, 艾叶100份, 金银花100份, 白芷50份, 黄芩100份, 当归100份, 莪术50份, 三棱50份, 肉桂100份, 全蝎100份, 蜈蚣100份, 血竭50份, 儿茶50份, 水牛角20份, 血余炭20 份, 冰片30份, 。

7、樟脑30份, 麝香5份, 芝麻油900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芝麻油、 麝香之外的 原料, 酌予碎断, 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 放在炉子上加热, 开始用中火, 升温至 160-18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 改为文火加热, 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 褐色内部焦黄为度, 铁锅离火稍冷, 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 得到混合料, 后经 过麻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 用文火熬炼, 待油温上升至240-260。

8、摄氏度时, 将由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经粉碎并过100-12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 的细药粉, 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 得到药膏备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39213 A 2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外用中药制剂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药物治疗治疗手足麻木, 腰腿疼痛、 损伤血淤、 气血不活、 经络受阻、 关节、 急、 慢性炎症等引起的机体肿胀、 疼痛及各种无名肿胀痛症, 效果不尽人意, 社会上患病群体广 大, 对这类药物及疗效上更存在广泛需求。。

9、 在目前现有的技术中, 西医治疗常以消炎止痛、 激素、 封闭、 紫外线照射、 牵引、 手术等方法, 其缺点是治标不治本, 治疗时间长, 疗效不明 显, 费用高, 且手术危险性极高。 中医采用内服中药, 以舒筋活络、 活血化瘀等方法, 效果不 是很明显, 或者初服用是有效随后则无作用, 疗效不持久, 复发率高。 而且内服用中药不方 便, 有的中药对胃有刺激, 产生不良的副作用。 由于经筋疼痛这种疾病发病的部位不一, 而 且发病的原因很多, 一种药物一般都是针对一种症状有效, 有些药物还存在着药效不能持 久, 停药后出现反弹, 必须长期不间断服用的缺点。 因此, 需要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研制出多 。

10、环节、 多层次、 多功效、 毒副作 用小、 疗程短、 疗效显著、 低成本的中药制剂。 发明内容 0003 基于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见效快, 治愈率高, 使用 方便, 成本低廉、 不易复发, 无毒副作用, 治疗各种疼痛, 祛风除湿、 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 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0004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 它是由下列 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川乌100-300份, 生草乌100-300份, 怀牛膝50-150份, 生白 附子50-150份, 香加皮100-200份, 杭白芍100-200份, 豨莶草100-200份, 鸡血藤。

11、200-300份, 防风50-150份, 透骨草100-200份, 红花100-300份, 姜活100-200份, 乳香100-300份, 没药 100-300份, 青风藤50-150份, 独活100-200份, 麻黄100-200份, 杜仲100-200份, 乌药100- 200份, 川续断100-200份, 香附100-200份, 大黄100-200份, 川穹50-150份, 苍术50-150份, 苦参100-200份, 槐枝100-300份, 柳枝100-300份, 白杨枝100-300份, 桃枝100-300份, 艾叶 100-200份, 金银花100-200份, 白芷50-150份,。

12、 黄芩100-200份, 当归100-200份, 莪术50-150 份, 三棱50-150份, 肉桂100-200份, 全蝎100-200份, 蜈蚣100-200份, 血竭50-150份, 儿茶 50-150份, 水牛角20-90份, 血余炭20-90份, 冰片30-90份, 樟脑30-90份, 麝香5-15份, 芝麻 油9000-10000份。 0005 进一步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川乌100 份, 生草乌100份, 怀牛膝50份, 生白附子50份, 香加皮100份, 杭白芍100份, 豨莶草100份, 鸡 血藤200份, 防风50份, 透骨草100份,。

13、 红花100份, 姜活100份, 乳香100份, 没药100份, 青风藤 50份, 独活100份, 麻黄100份, 杜仲100份, 乌药100份, 川续断100份, 香附100份, 大黄100份, 川穹50份, 苍术50份, 苦参100份, 槐枝100份, 柳枝100份, 白杨枝100份, 桃枝100份, 艾叶100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6039213 A 3 份, 金银花100份, 白芷50份, 黄芩100份, 当归100份, 莪术50份, 三棱50份, 肉桂100份, 全蝎 100份, 蜈蚣100份, 血竭50份, 儿茶50份, 水牛角20份, 血余炭20份, 冰片30份。

14、, 樟脑30份, 麝 香5份, 芝麻油9000份。 0006 进一步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的原料, 酌予碎 断, 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 放在炉子上加热, 开始用中火, 升温至 160-180摄 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 改为文火加热, 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内部 焦黄为度, 铁锅离火稍冷, 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 得到混合料, 后经过麻布过 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 用文火熬炼, 待油温上升至240-260摄氏度时, 血竭, 儿茶。

15、,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粉碎并过100-12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 粉, 放入上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 得到药膏备用。 0007 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能祛风散寒、 活血止痛、 舒筋活络, 治疗手足麻木, 腰腿 疼痛、 损伤血淤、 各种无名肿胀痛症, 具有见效快, 治愈率高, 使用方便, 成本低廉、 不易复 发, 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并能阻止或延缓病症的发生, 减轻或消除疼痛, 由于本发明用于肌 表, 所以药膏中取气味具厚的药物, 开结行滞直达病所, 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 止痛, 活 血化瘀, 通经走络, 开窍透骨, 祛风散寒等; 敷于体表的药膏刺。

16、激神经末梢, 扩张血管, 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 改善周围组织营养, 达到消肿, 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 肤渗透达皮下组织, 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 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0008 此外, 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无毒副作用, 化瘀消肿, 止痛生肌, 调整了血液循 环, 加快了新陈代谢, 促进对细胞组织的修复,同时达到养护和疏通经络的目的, 既绿色健 康又解决了一般药物治标不治本的问题。 具有活血化淤、 消肿止痛等功效, 副作用小; 制备 工艺完整、 配套, 操作简便, 采用纯中药制剂, 无污染, 过敏性小, 效果好, 治愈时间短, 病人 康复时间快。 0009 本发。

17、明药膏药性强、 治愈率高, 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身体病痛和精神负担, 社会 效益良好, 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的本发明中药制剂的配方合理, 能达到标本兼治, 愈后不复 发的效果, 毒副作用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 并不限 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1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川乌100份, 生草乌100份, 怀牛膝50份, 生白附子50份, 香加皮100份, 杭白芍100份, 豨莶 草100份, 鸡血藤200份, 防风50份, 透骨草100份, 红花100份, 姜活100份,。

18、 乳香100份, 没药 100份, 青风藤50份, 独活100份, 麻黄100份, 杜仲100份, 乌药100份, 川续断100份, 香附100 份, 大黄100份, 川穹50份, 苍术50份, 苦参100份, 槐枝100份, 柳枝100份, 白杨枝100份, 桃枝 100份, 艾叶100份, 金银花100份, 白芷50份, 黄芩100份, 当归100份, 莪术50份, 三棱50份, 肉 桂100份, 全蝎100份, 蜈蚣100份, 血竭50份, 儿茶50份, 水牛角20份, 血余炭20份, 冰片30份, 樟脑30份, 麝香5份, 芝麻油9000份。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60。

19、39213 A 4 0012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芝麻油之外的原 料, 酌予碎断, 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 放在炉子上加热, 开始用中火, 升温至 16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 改为文火加热, 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 内部焦黄为度, 铁锅离火稍冷, 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 得到混合料, 后经过麻 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 用文火熬炼, 待油温上升至240摄氏度时, 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

20、脑, 麝香粉碎并过10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 放入上 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 得到药膏备用。 001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川乌260份, 生草乌260份, 怀牛膝100份, 生白附子100份, 香加皮150份, 杭白芍150份, 豨 莶草150份, 鸡血藤250份, 防风100份, 透骨草150份, 红花250份, 姜活150份, 乳香250份, 没 药200份, 青风藤100份, 独活150份, 麻黄150份, 杜仲150份, 乌药150份, 川续断150份, 香附 150份, 大黄150份, 川穹100。

21、份, 苍术100份, 苦参150份, 槐枝250份, 柳枝250份, 白杨枝250 份, 桃枝150份, 艾叶150份, 金银花150份, 白芷100份, 黄芩150份, 当归150份, 莪术100份, 三 棱100份, 肉桂150份, 全蝎150份, 蜈蚣150份, 血竭100份, 儿茶100份, 水牛角50份, 血余炭50 份, 冰片60份, 樟脑60份, 麝香8份, 芝麻油9500份。 0014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 芝麻油之外的 原料, 酌予碎断, 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

22、铁锅内, 放在炉子上加热, 开始用中火, 升温至 17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 改为文火加热, 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 内部焦黄为度, 铁锅离火稍冷, 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 得到混合料, 后经过麻 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 用文火熬炼, 待油温上升至250摄氏度时, 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粉碎并过11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 放入上 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 得到药膏备用。 00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它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生川乌300。

23、份, 生草乌300份, 怀牛膝150份, 生白附子150份, 香加皮200份, 杭白芍200份, 豨 莶草200份, 鸡血藤300份, 防风150份, 透骨草200份, 红花300份, 姜活200份, 乳香300份, 没 药300份, 青风藤150份, 独活200份, 麻黄200份, 杜仲200份, 乌药200份, 川续断200份, 香附 200份, 大黄200份, 川穹150份, 苍术150份, 苦参200份, 槐枝300份, 柳枝300份, 白杨枝300 份, 桃枝300份, 艾叶200份, 金银花200份, 白芷150份, 黄芩200份, 当归200份, 莪术150份, 三 棱150份,。

24、 肉桂200份, 全蝎200份, 蜈蚣200份, 血竭150份, 儿茶150份, 水牛角90份, 血余炭90 份, 冰片90份, 樟脑90份, 麝香15份, 芝麻油10000份。 本实施例的祛风通络止痛膏, 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制备: 1) 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除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 芝麻油之外的 原料, 酌予碎断, 取上述重量份的芝麻油置于铁锅内, 放在炉子上加热, 开始用中火, 升温至 180摄氏度后将碎断原料投入铁锅内, 改为文火加热, 并不断搅拌至原料炸至表面为深褐色 内部焦黄为度, 铁锅离火稍冷, 后通过铁丝筛捞去混合料中的药渣, 得到混合料, 后经过麻。

25、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6039213 A 5 布过滤混合料得到药油; 2)将盛装上述药油的铁锅放在炉子上, 用文火熬炼, 待油温上升至260摄氏度时, 血竭, 儿茶, 水牛角, 血余炭, 冰片, 樟脑, 麝香粉碎并过120目筛后均匀混合得到的细药粉, 放入上 述铁锅内的药油中并均匀搅拌至细药粉溶化, 得到药膏备用。 0016 将上述中草药按本发明配方配制, 可起到活血化瘀、 凉血止痛、 蚀腐生肌的效果。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试制、 试用, 证明本发明的组方配伍科学合理, 见效快, 疗效好, 使用 方便、 卫生, 制备简单。 0017 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使用方法:治疗时将药。

26、膏, 用生理盐水对患处进行清洗 后, 用本发明的药膏涂患处薄薄一层, 十二小时后换药一次, 七天为一疗程。 0018 本发明的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治疗原理: 通过以上诸药的合理配伍, 以中医理论 为基础, 使各味药物在疗效上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 行气开窍, 温经通络, 活血止痛, 运用药 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 发挥了药物的良好效果。 0019 本发明的一种祛风通络止痛膏中主要原材料的作用: 生川乌 :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0020 怀牛膝: 活血散瘀、 清热解毒、 祛湿利尿的功效。 0021 血竭: 味甘咸, 平, 具有活血疗伤止痛, 生。

27、肌敛疮止血之效。 0022 生草乌: 祛风除湿, 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 关节疼痛, 心腹冷痛, 寒疝作痛, 麻醉 止痛。 0023 防风:解表祛风, 胜湿, 止痉。 用于感冒头痛, 风湿痹痛, 风疹瘙痒, 破伤风。 0024 生白附子: 可祛风痰、 通经络、 解毒镇痛。 0025 香加皮: 味辛、 苦, 性温, 有利水消肿, 祛风湿。 0026 杭白芍: 养血和营, 缓急止痛, 敛阴平肝, 缓解脘腹疼痛, 四肢挛痛, 头痛, 眩晕。 0027 鸡血藤: 活血舒筋, 养血调经, 风湿痹痛。 0028 豨莶草: 味辛、 苦,性寒,归肝、 肾经。 可以祛除风湿、 强健筋骨、 清热解毒。 002。

28、9 透骨草: 祛风除湿, 舒筋活血, 散瘀消肿, 解毒目痛。 0030 红花: 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 0031 姜活: 散寒解表,祛风湿,止痛。 0032 乳香: 活血行气, 通经止痛, 消肿生肌。 0033 没药: 行气活血, 消肿定痛。 0034 青风藤: 祛风湿, 通经络, 利小便。 0035 独活: 祛风除湿, 通痹止痛。 0036 麻黄: 发汗散寒, 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0037 杜仲: 补肝肾, 强筋骨。 0038 乌药: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0039 川续断: 止血、 镇痛作用。 0040 香附: 疏肝解郁, 理气宽中, 调经止痛。 0041 大黄: 泻下攻积, 。

29、清热泻火, 凉血解毒, 逐瘀通经, 利湿退黄。 0042 川穹: 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 0043 苍术: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明目。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6039213 A 6 0044 苦参:清热燥湿, 利尿, 杀虫, 宁心止悸。 0045 槐枝:治崩漏带下, 心痛, 目赤, 痔疮, 疥疮。 0046 柳枝: 用于祛风,利尿,止痛,消肿。 治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传染性肝 炎,风肿,疔疮,丹毒,齿龋,龈肿。 0047 白杨枝: 消腹痛, 治吻疮。 0048 桃枝: 活血通络, 解毒杀虫。 用于心腹刺痛, 风湿痹痛, 跌打损伤, 疮癣。 0049 艾叶:。

30、 温经止血, 散寒止痛, 外用祛湿止痒。 0050 金银花: 清热解毒, 疏散风热。 0051 白芷: 解表散寒, 祛风止痛, 宣通鼻窍, 燥湿止带, 消肿排脓。 0052 黄芩: 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 0053 当归: 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 润肠通便。 0054 莪术: 行气破血, 消积止痛。 0055 三棱: 破血行气, 消积止痛。 0056 肉桂: 补火助阳, 引火归元, 散寒止痛, 温通经脉。 0057 全蝎: 息风镇痉, 通络止痛, 攻毒散结。 0058 蜈蚣:息风镇痉, 通络止痛, 攻毒散结。 0059 血竭: 活血定痛, 化瘀止血, 生肌敛疮。 0060 儿茶。

31、: 活血止痛, 止血生肌, 收湿敛疮, 清肺化痰。 0061 水牛角: 清热凉血, 解毒, 定惊。 0062 血余炭: 收敛止血, 化瘀, 利尿。 0063 冰片: 开窍醒神, 清热止痛。 0064 樟脑: 通关窍, 利滞气, 辟秽浊, 杀虫止痒, 消肿止痛。 0065 麝香: 开窍醒神, 活血通经, 消肿止痛。 0066 芝麻油: 解毒、 止痛。 0067 为表明本发明的祛风通络止痛膏的治疗效果, 特提供临床典型病历: 例 1 : 李某, 男, 48岁, 左侧肢体活动不灵、 麻木不适, 每因阴雨天则肢体麻木的症状更 为严重, 伴有肢体肿胀感, 经用本发明祛风通络止痛膏两个疗程治疗, 肢体的活动功能明显 好转。 一个疗程后症状得到控制, 三个疗程后康复。 0068 例 2 : 张某某, 女, 35岁, 就诊前一两个月开始左侧腰内, 就诊时现在几乎每天都 在疼, 只是程度不同, 特别的坐着腿弓起来的时或弯腰或者抱腿坐着时都会很疼, 蹲的时候 疼一下, 起来也疼一下, 经用本发明祛风通络止痛膏一个疗程治疗, 各患处疼痛感消失,行 动自如, 两个疗程后康复。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6039213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