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6822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282672.1

申请日:

2013.07.08

公开号:

CN104117008A

公开日:

2014.10.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公布日:201410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66申请日:20130708|||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66; A61P15/00; A61K35/24(2006.01)N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申请人: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缪家戌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东大街139号1幢3层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针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充血、淤血所引起的病证,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胀、坠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性交不舒,精神多忧郁,或神情紧张,失眠不安,月经紊乱,乳房胀痛,神疲乏力等。可见于输卵管结扎术后。如静脉内淤血,血流迟缓,血液凝固成血栓,称为静脉血栓形成。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组合物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物的机理分析:
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 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
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
延胡索:辛;苦;温;无毒。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
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
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
乌药:辛;温。归脾、胃、肝、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
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
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
八月札:味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归肝;胃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
夜交藤: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
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经。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活血、利气、止痛。《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瘸痈,破坚,下血闭。
香附:味甘,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用于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
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医学启源》: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
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心;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用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本草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
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用于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合欢皮:甘;平。归心;肝经。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本经》:主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脾;肺;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肝郁气滞之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癥瘕积聚;久疟癖块。《珍珠囊》:青皮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
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
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所致的盆腔淤血综合征,是情志忧郁,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致。
方中之选者,安神解郁,理气祛瘀。蒲黄、五灵脂活血化瘀,延胡索散瘀理气,丹皮、桃仁活血散瘀,川楝子、乌药行气止痛,当归调经止痛,赤芍散瘀止痛,八月札活血止痛,夜交藤养心安神,小茴香理气,香附理气解郁,鸡血藤养血调经,郁金、合欢皮安神解郁,青皮、麦门冬清心除烦。全方共奏,安神解郁,理气祛瘀,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气滞血瘀所致的盆腔淤血综合征,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
使用效果
治愈: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B超复查瘤体消失;
有效:肌瘤减少,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未消失,肌瘤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对50名患者(出生30-50岁)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持续治疗1个疗程(1个月),其中17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8例症状缓解;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
实例:
患者1:李某,女性,34岁,经行不畅,少腹胀痛,两乳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苔薄白,舌质黯,脉弦涩。经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周,腹痛、乳胀症状消失,精神抑郁感减轻,行经正常,继续用药1个疗程,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身体状态良好。
患者2:王某,女性,31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精神抑郁,痛经,且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脉涩。虽经治疗但症状仍反复不见好转,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周,胸胁胀闷、痛经症状消失,行经正常,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至今3个月无复发。
患者3:文某,女性,43岁,患者近半年以来腰骶酸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痛经,舌质黯,脉弦涩,后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4周后,腰骶酸痛症状减轻,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均消失,痊愈,至今无复发。
患者4:朱某,女性,47岁,盆腔淤血综合征,痛经,乳房胀,小腹刺痛,精神抑郁,肛门坠胀。苔薄白,舌暗紫,脉弦。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痛经消失,乳胀腹痛减轻,继续用药巩固一个疗程,其他症状也均消失,至今无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2,黄芪9,白术9,升麻7,当归7,柴胡5,川芎5,丹参8,木香5,大枣8,川楝子9,延胡索9,杜仲12,菟丝子9,鹿角9;将上述中药组合物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8,黄芪15,白术15,升麻11,当归11,柴胡7,川芎7,丹参12,木香7,大枣12,川楝子15,延胡索15,杜仲18,菟丝子15,鹿角15;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
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4g/粒胶囊。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008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9CN104117008A21申请号201310282672122申请日20130708A61K36/9066200601A61P15/00200601A61K35/2420060171申请人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上东大街139号1幢3层4号72发明人缪家戌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5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

2、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针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7008ACN104117008A1/1页21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

3、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优选包含以下组分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4根据权利。

4、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优选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权利要求书CN104117008A1/5页3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背景技术0002盆腔淤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慢性盆腔静脉充血、淤血所引起的病证,主要症状表现为下腹部坠胀、坠痛,腰骶酸痛,带下增多,性交不舒,精神多忧郁,或神情紧张,失眠不安,月经紊乱,乳房胀痛,神疲乏力等。可见于输卵管结扎术后。如静脉内淤血,血流迟缓,血液凝固成血栓,称为静脉血栓形成。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

5、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组合物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其针对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

6、麦门冬812。0005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物的机理分析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0006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0007延胡索辛;苦;温;无毒。归肝;胃;心;肺;脾经。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用于心腹腰膝诸痛。

7、,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纲目活血,利气,止痛,通小便。0008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说明书CN104117008A2/5页40009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0010川楝子苦、寒;有小毒。归肝、小。

8、肠、膀胱经。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用于脘腹胁肋疼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头癣。本经主温疾、伤寒大热烦狂,杀三虫疥疡,利小便水道。0011乌药辛;温。归脾、胃、肝、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头痛,寒疝疼痛,痛经及产后腹痛,尿频,遗尿。玉楸药解破瘀泄满,止痛消胀。0012当归性温,昧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阴,以其脾裹血也;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0013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

9、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0014八月札味微苦,性平。归肝、胃、膀胱经。归肝;胃经。疏肝和胃,活血止痛,软坚散结,利小便。用于肝胃气滞,脘腹、胁助胀痛,饮食不消,下痢便泄,疝气疼痛,腰痛,经闭痛经,瘿瘤瘰疬,恶性肿瘤。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0015夜交藤甘;微苦;性平。归心;肝经。养心安神;祛风;通络。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0016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经。散寒止痛,理气和胃。活血、利气、止痛。本经主心腹寒热洗洗,血积瘸痈,破坚。

10、,下血闭。0017香附味甘,微寒,无毒。入肝、三焦经。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滇南本草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0018升麻味辛;甘;性微寒。归肺;脾;大肠;胃经。清热解毒;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用于时疫火毒,口疮,咽痛,斑疹,头痛寒热,痈肿疮毒,中气下陷,脾虚泄泻,久痢下重,妇女带下,崩中。纲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血,阴痿足寒。0019柴胡苦,微寒。归肝经、胆经。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

11、月经不调。医学启源柴胡,少阳、厥阴引经药也。妇人产前产后必用之药也。善除本经头痛,非此药不能止。0020鸡血藤味苦;微甘;性温。归心;脾经。活血舒筋,养血调经。用于手足麻木,肢体瘫痪,风湿痹痛,妇女有经不调,痛经,闭经。本草纲目拾遗活血,暖腰膝,已风瘫。0021郁金味辛;苦;性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能;行气解郁;清心凉血;疏肝利胆。用于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痛经,经闭,症瘕结块,热病神昏,癫狂,惊痫,吐血,衄备,血淋,砂淋,黄疸。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0022合欢皮甘;平。归心;肝经。安神解郁,活血消痈。用于心神不安,忧郁,不眠,内外痈疡,跌打损伤。本经主安。

12、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0023青皮苦;辛;温。归肝;胆;脾;肺;心经。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肝郁气滞之说明书CN104117008A3/5页5胁肋胀痛;乳房胀痛;乳核;乳痈;疝气疼痛;食积气滞之胃脘胀痛以及气滞血瘀所至的癥瘕积聚;久疟癖块。珍珠囊青皮主气滞,破积结,少阳经下药也。陈皮治高,青皮治低。0024麦门冬性味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本草衍义治心肺虚热。0025中医认为,气滞血瘀所致的盆腔淤血综合征,是情志忧郁,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而致。0026方中之选者,安神解郁,理气祛瘀。蒲黄、五灵脂活。

13、血化瘀,延胡索散瘀理气,丹皮、桃仁活血散瘀,川楝子、乌药行气止痛,当归调经止痛,赤芍散瘀止痛,八月札活血止痛,夜交藤养心安神,小茴香理气,香附理气解郁,鸡血藤养血调经,郁金、合欢皮安神解郁,青皮、麦门冬清心除烦。全方共奏,安神解郁,理气祛瘀,平衡机体阴阳。针对气滞血瘀所致的盆腔淤血综合征,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0027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0028使用效果治愈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B超复查瘤体消失;有效。

14、肌瘤减少,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未消失,肌瘤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0029对50名患者(出生3050岁)使用本发明的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持续治疗1个疗程(1个月),其中17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8例症状缓解;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达90,且无复发。0030实例患者1李某,女性,34岁,经行不畅,少腹胀痛,两乳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苔薄白,舌质黯,脉弦涩。经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周,腹痛、乳胀症状消失,精神抑郁感减轻,行经正常,继续用药1个疗程,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半年后随访,身体状态良好。0031患者2王某,女性,31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精神抑郁,。

15、痛经,且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脉涩。虽经治疗但症状仍反复不见好转,后经人介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4周,胸胁胀闷、痛经症状消失,行经正常,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也均消失,痊愈,至今3个月无复发。0032患者3文某,女性,43岁,患者近半年以来腰骶酸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痛经,舌质黯,脉弦涩,后诊断为盆腔淤血综合征,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4周后,腰骶酸痛症状减轻,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均消失,痊愈,至今无复发。0033患者4朱某,女性,47岁,盆腔淤血综合征,痛经,乳房胀,小腹刺痛,精神抑郁,肛门坠胀。苔薄白,舌暗紫,脉弦。使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治疗,1个疗程后,痛经消失,乳胀。

16、腹痛减轻,继续用药巩固一个疗程,其他症状也均消失,至今无复发。具体实施方式003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说明书CN104117008A4/5页60035实施例1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0036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2,黄芪9,白术9,升麻7,当归7,柴胡5,川芎5,丹参8。

17、,木香5,大枣8,川楝子9,延胡索9,杜仲12,菟丝子9,鹿角9;将上述中药组合物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0037实施例2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812,五灵脂711,延胡索711,丹皮711,桃仁711,川楝子812,乌药812,当归711,赤芍711,八月札711,夜交藤915,小茴香711,香附812,升麻711,柴胡57,鸡血藤915,郁金711,合欢皮711,青皮57,麦门冬812。0038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党参18,黄芪。

18、15,白术15,升麻11,当归11,柴胡7,川芎7,丹参12,木香7,大枣12,川楝子15,延胡索15,杜仲18,菟丝子15,鹿角15;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0039实施例3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

1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0040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用粉碎机粉碎为150180目细粉,加入适当蜂蜜混合,制丸机制丸,低温干燥,分装,即得丸剂。0041实施例4一种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药组合物,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

20、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0042其制备方法为以重量份计,取蒲黄10,五灵脂9,延胡索9,丹皮9,桃仁9,川楝子10,乌药10,当归9,赤芍9,八月札9,夜交藤12,小茴香9,香附10,升麻9,柴胡6,鸡血藤12,郁金9,合欢皮9,青皮6,麦门冬10;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10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说明书CN104117008A5/5页72/3清膏在120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将颗粒用胶囊填充剂制成04G/粒胶囊。说明书CN104117008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