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723273.2 (22)申请日 2017.08.22 (71)申请人 陈小叶 地址 043400 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兴隆大 院2栋302号 (72)发明人 陈小叶 (51)Int.Cl. A01G 1/00(2006.01) A01B 79/02(2006.01) A01C 2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 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该种植方法通过耕作整 地与造墒、 品种选用。
2、、 肥料运筹、 田间管理等步 骤, 该发明采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在小麦全生 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底肥和追肥相结合, 中后期施氮量的比例, 控制在7:3或6:4; 采用冬 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结合 一喷三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 喷肥3次, 冬前在11月中下旬进行冬浇, 使小麦投 入少、 成本和消耗变少、 而且土地内化合物的残 留变少, 提高小麦产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7278612 A 2017.10.24 CN 107278612 A 1.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a、 耕作整地与造墒: 耕作整地。
3、采取耕翻与耙耢、 镇压相结合, 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 耕翻的麦田, 旋耕2-3年, 深耕翻1年, 破除犁底层; 耕翻后耙耢2-3遍, 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播 种后再次镇压; 播种前0-20厘米土层保存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 不足的灌 水造墒或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 b、 品种选用: 根据本地区的温度条件、 生产水平、 耕作制度、 自然灾害的特点选用籽粒 品质和商品性好的良种; c、 肥料运筹: 采用秸秆田, 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粉碎两遍, 耕翻或旋转后要耙耢和镇压,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公斤, 配合施用氮、 磷、 钾肥, 磷、 钾肥全部做基肥施入, 氮肥底 施。
4、与追施相结合, 在小麦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氮肥基施数量以全生育期氮肥总 施用量的1/3-1/2; d、 播种: 播种时间在9月10日-10月20日, 播种气温14-18; 播种量为每亩播种量8- 11公斤, 每亩基本苗16-22万; e、 田间管理: 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采用前重后轻, 分次施肥, 中后期施氮 量比例7:3或6:4, 结合一喷三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喷肥3次, 冬前苗期在 11月下旬冬浇, 灌溉每亩30吨水, 拔节期灌溉量每亩不低于60吨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278612 A 2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技。
5、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小麦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 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必须大幅提高 小麦单位面积产量, 才能满足人口增加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因此小麦超高产研究是一个永 恒的攻关课题; 目前大部分的小麦播种模式投入多、 成本高、 消耗大、 不能充分利用土地, 光 能利用率较低、 产量低, 而且过多地使用化肥, 化肥施用不合理, 化肥施用量较大, 使土地资 源问题越来越突出, 环境污染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该方法通过品种的选择和小麦全生育期对 氮肥和有机肥的科。
6、学合理运筹, 使小麦投入少、 成本和消耗变少、 而且土地内化合物的残留 变少。 0004 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耕作整地与造墒: 一是耕翻与耙耢、 镇压相结合, 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 田, 应旋耕2-3年, 深耕翻1年, 破除犁底层, 耕翻后及时耙耢2-3遍, 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播种 后再次镇压; 二是酌情造墒, 播种前0-20厘米土层保存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 不足的灌水造墒或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 b、 品种选用: 一是根据本地区的气候条件, 特别是温度条件选用冬性或半冬性品种种 植; 二是根据生。
7、产水平选用良种; 在旱薄地应选用抗旱耐瘠品种, 在土层较厚、 肥力较高的 旱肥地, 应种植抗旱耐肥的品种; 在肥水条件良好的高产田, 应选用丰产潜力大的耐肥、 抗 倒品种; 三是根据不同耕作制度选用良种; 四是根据当地自然灾害的特点选用良种, 如干热 风重的地区, 应选用抗早衰、 抗青干的品种; 五是籽粒品质和商品性好; c、 肥料运筹: 采用秸秆田, 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粉碎两遍, 耕翻或旋转后耙耢和镇压, 避 免土壤悬松造成播种过深或干旱、 受冻死苗;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5000公斤, 氮、 磷、 钾 肥配合施用, 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在小麦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氮肥基。
8、施数量 为全生育期氮肥总施用量的1/3-1/2; d、 播种: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9月10日-10月20日, 旱地丘陵区一般在9月10-20日; 平 川旱地及水地区一般为9月25日-10月10日; 播种气温14-18; 冬性品种播种适期为平均 气温16-18, 弱冬性品种为14-16, 具体确定冬小麦播种适期时, 还要考虑麦田的肥 力水平, 病虫害和安全越冬情况等; 播种量为每亩播种量8-11公斤, 每亩基本苗16-22万, 根 据品种分蘖成穗特性、 播种期和土壤肥力水平确定播种量, 适期播种、 高产麦田或成穗率高 的品种每亩10-12万基本苗, 中产麦田或成穗率低的品种每亩13万-18万。
9、基本苗, 晚播麦田 适当增加基本苗, 无水浇条件的旱地麦田适期播种条件下每亩15万左右基本苗; 栽培管理、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7278612 A 3 品种等环节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量, 旱地亩播量9-11公斤, 基本苗20-22万/亩; 水地区亩播 量在8-10公斤, 基本苗16-20万/亩, 回茬麦田、 晚播麦田适当增加播种量; e、 田间管理: 采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在小麦高产 (500公斤/亩) 条件下, 对氮肥的运筹 和用量统配, 在小麦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氮肥施用统盘运筹, 在小麦拨节期至孕 穗期追施氮肥, 采用前重后轻, 分次施肥, 中后期施氮量比例7。
10、:3或6:4, 保证优质专用小麦 后期氮肥的供应与平衡, 壮苗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固定、 第二节间伸长、 第三节间始伸, 两 极分化明显, 即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采用冬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 栽培技术, 针对目前玉米秸秆还田回茬麦田, 结合一喷三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 行叶面喷肥3次, 冬前苗期不论墒情如何都在11月中下旬进行冬浇, 限量灌溉30吨/亩, 水到 地头停止, 以塌实土壤, 壮根促蘖, 确保安全越冬; 拔节期增量灌水, 拔节期增量灌水, 灌水 量不低于60吨/亩; 以提高籽粒蛋白质、 防病防虫。 000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发明采用前氮后移施肥技术。
11、, 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在小麦 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基施数量为全生育期氮肥总施用量的1/3-1/2, 中后期施氮 量的比例, 控制在7:3或6:4; 采用冬小麦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结合一喷三 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喷肥3次, 冬前在11月中下旬进行冬浇, 使小麦投入 少、 成本和消耗变少、 而且土地内化合物的残留变少, 提高小麦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实施例1: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耕作整地与造墒: 一是耕翻与耙耢、 镇压相结合, 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 田, 旋耕2年, 深耕翻1年, 破除犁底层, 耕翻后。
12、及时耙耢2遍, 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播种后再次 镇压; 二是酌情造墒, 播种前10厘米土层保存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不足的应 灌水造墒或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 b、 品种选用: 选用半冬性、 抗旱耐瘠品、 抗倒、 抗早衰、 抗青干的籽粒品质和商品性好的 品种; c、 肥料运筹: 采用秸秆田, 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粉碎两遍, 耕翻或旋转后耙耢和镇压, 避 免土壤悬松造成播种过深或干旱、 受冻死苗;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3000公斤, 氮、 磷、 钾肥配合 施用, 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在小麦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氮肥基施数量以全生 育期氮肥总施用量的1/3; d、 播种: 播种。
13、时间: 播种时间在9月15日, 播种气温18, 播种量为每亩播种量8公斤, 每 亩基本苗16万; e、 田间管理: 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采用前重后轻, 分次施肥, 中后期施氮 量比例7:3, 保证优质专用小麦后期氮肥的供应与平衡, 壮苗应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固定、 第二节间伸长、 第三节间始伸, 两极分化明显, 即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冬小麦 冬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结合一喷三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 喷肥3次, 冬前苗期不论墒情如何都应在11月中下旬进行冬浇, 限量灌溉30吨/亩, 水到地头 停止, 以塌实土壤, 壮根促蘖, 确保安全越冬; 拔。
14、节期增量灌水, 拔节期增量灌水, 灌水量不 低于60吨/亩; 以提高籽粒蛋白质、 防病防虫。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7278612 A 4 0007 实施例2: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耕作整地与造墒: 一是耕翻与耙耢、 镇压相结合, 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 田, 应旋耕3年, 深耕翻1年, 破除犁底层, 耕翻后及时耙耢3遍, 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播种后再 次镇压; 二是酌情造墒, 播种前20厘米土层保存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 不足的 应灌水造墒或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 b、 品种选用: 选用冬性、 抗旱耐肥、 丰产潜力大的耐肥的籽粒品。
15、质和商品性好的品种; c、 肥料运筹: 采用秸秆田, 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粉碎两遍, 耕翻或旋转后耙耢和镇压, 避 免土壤悬松造成播种过深或干旱、 受冻死苗;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 氮、 磷、 钾肥配合 施用, 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在小麦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氮肥基施数量以全生 育期氮肥总施用量的1/2; d、 播种: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10月15日, 播种气温16, 播种量为每亩播种量11公斤, 每 亩基本苗22万; e、 田间管理: 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采用前重后轻, 分次施肥, 中后期施氮 量比例6:4, 保证优质专用小麦后期氮肥的供应与平衡, 壮苗掌。
16、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固定、 第 二节间伸长、 第三节间始伸, 两极分化明显, 即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冬小麦冬 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结合一喷三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喷 肥3次, 冬前苗期不论墒情如何都在11月中下旬进行冬浇, 限量灌溉30吨/亩, 水到地头停 止, 以塌实土壤, 壮根促蘖, 确保安全越冬; 拔节期增量灌水, 拔节期增量灌水, 灌水量不低 于60吨/亩; 以提高籽粒蛋白质、 防病防虫。 0008 实施例3: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 耕作整地与造墒: 一是耕翻与耙耢、 镇压相结合, 连续多年种麦前只旋耕不耕翻的麦 田, 。
17、应旋耕3年, 深耕翻1年, 破除犁底层, 耕翻后及时耙耢3遍, 在播种前进行镇压, 播种后再 次镇压; 二是酌情造墒, 播种前15厘米土层保存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 不足的 应灌水造墒或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 b、 品种选用: 选用冬性、 抗旱耐瘠、 抗旱耐肥、 丰产潜力大的耐肥、 抗倒的籽粒品质和商 品性好品种; c、 肥料运筹: 采用秸秆田, 玉米秸秆还田, 机械粉碎两遍, 耕翻或旋转后耙耢和镇压, 避 免土壤悬松造成播种过深或干旱、 受冻死苗;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 氮、 磷、 钾肥配合 施用, 氮肥底施与追施相结合; 在小麦全生育期需氮量不变的情况下, 氮肥基施数量。
18、以全生 育期氮肥总施用量的1/3; d、 播种: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在10月10日, 播种气温17, 播种量为每亩播种量10公斤, 每亩基本苗20万; e、 田间管理: 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采用前重后轻, 分次施肥, 中后期施氮 量比例7:3, 保证优质专用小麦后期氮肥的供应与平衡, 壮苗掌握在基部第一节间固定、 第 二节间伸长、 第三节间始伸, 两极分化明显, 即在小麦拨节期至孕穗期追施氮肥; 冬小麦冬 水前移两增一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结合一喷三防, 在抽穗前、 初花期和灌浆期进行叶面喷 肥3次, 冬前苗期不论墒情如何都在11月中下旬进行冬浇, 限量灌溉30吨/亩, 水到地头停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7278612 A 5 止, 以塌实土壤, 壮根促蘖, 确保安全越冬; 拔节期增量灌水, 拔节期增量灌水, 灌水量不低 于60吨/亩; 以提高籽粒蛋白质、 防病防虫。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7278612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