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正止咳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扶正止咳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017388.X (22)申请日 2017.01.11 (71)申请人 郑军 地址 214432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丽都五 期161幢201室 (72)发明人 郑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 通合伙) 32210 代理人 孙燕波 (51)Int.Cl. A61K 36/9068(2006.01) A61P 11/14(2006.01) A61P 11/00(2006.01) A61P 1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扶正止咳中。
2、药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扶正止咳中药, 是由以下质 量份的原料制成: 桂枝9-15份、 黄芪10-35份、 白 芍5-10份、 细辛5-10份、 五味子5-15份、 桔梗5-15 份、 制半夏5-15份、 杏仁5-15份、 党参5-15份、 白 术5-15份、 陈皮5-15份、 干姜5-15份、 大枣5-15 份、 炙甘草5-15份, 射干10份, 茯苓5-15份。 本发 明具有疗效迅速、 口感中和、 扶正袪邪而无毒副 作用等优点。 可达到温肺降逆、 止咳平喘, 升阳扶 正、 健脾化痰, 特别适合感冒、 受寒和虚痨所引起 的咳喘, 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
3、N 106581620 A 2017.04.26 CN 106581620 A 1.一种扶正止咳中药, 其特征在于: 是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桂枝9-15份、 黄芪10-35份、 白芍5-10份、 细辛5-10份、 五味子5-15份、 桔梗5-15份、 制半 夏5-15份、 杏仁5-15份、 党参5-15份、 白术5-15份、 陈皮5-15份、 干姜5-15份、 大枣5-15份、 炙 甘草5-15份, 射干10份, 茯苓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正止咳中药, 其特征在于: 该中药的剂型为扶正止咳口服 液、 扶正止咳膏、 扶正止咳胶囊、 扶正止咳颗粒、 茶饮。 权 利 要 求 。
4、书 1/1 页 2 CN 106581620 A 2 一种扶正止咳中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具体的讲是一种更切合现代人身体特征、 更清晰认识 咳嗽机理的治疗咳嗽哮喘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 当前所谓的急性支气管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四季皆有、 老少难免, 近年 来发病率还有所上升, 迁延时日, 容易反复, 不论是挂水还是服用相关止咳药物, 咳嗽症状 不易消除, 甚至会持续数周, 导致急性变慢性支气管炎等等。 目前各种止咳药很多, 但大多 数为西药, 服用时易产生副作用。 当前许多公开的咳嗽中药制剂, 川贝枇杷露、 念慈庵、 半夏 露、 蛇。
5、胆川贝液、 急支糖浆等等, 不论是糖浆还是口服液, 丸剂还片剂, 大众在使用过程中常 常是热情地选择, 无奈地观察, 既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不能起到培本固元的功能, 以使病人不再反复咳嗽哮喘,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和遗憾, 既增加了经济上的开支, 又不 能改善身体的疾病痛苦。 0003 现有止咳制剂的缺点及原因: 现有中药咳嗽的膏、 口服液、 药水等虽然种类很多, 而且也分风寒与风热类别, 在药物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西医制剂、 消炎止咳思路的影响、 受 西方文化的影响, 缺乏对传统中医原本阴阳五行、 生克制化的规律的透彻认识, 更缺乏对传 统中药的深入研究, 以为咳嗽是肺的事情, 于是用。
6、药都着重于肺, 润肺、 清肺等等, 而忽略了 “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 的古训, 肺属金, 脾属土, 补土可以生金, 脾胃得补, 肺金自然强壮, 倒过来, 许多人的咳嗽是因为母病及子, 正是说的脾胃功能弱了, 饮食也出问题了, 所以导 致肺气不得所养, 所以咳嗽不易治愈。 0004 另外, 此类止咳药对心肺功能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 所以在止咳类药物里边没有 真正体现心火心阳对肺窍、 对体表的护佑作用, 肺开窍于皮毛, 也因为皮毛受风寒之气的侵 袭而导致咳嗽, 如果着眼于肺而忽略于心阳, 那么, 咳嗽仍然会迁延时日, 而且虽然能够得 到治疗, 但会容易复发。 0005 肺如钟, 风寒从外进入皮毛会。
7、导致咳嗽, 而虚痨疾病也会从脏腑内部导致气逆咳 嗽, 不管是哪一类, 它们产生的共同前提都是因为人体正气不足, 为邪所干。 发明内容 0006 有鉴于此, 本申请提出了扶正止咳的新颖的重要思路, 在止咳降逆的同时, 肺气要 补, 心阳要扶, 脾土要厚, 正气要足, 如此, 既扶正又袪邪, 正来而邪去, 咳嗽易止, 且正气易 充, 体质增强, 治愈后感冒不易、 咳嗽也难、 哮喘难复。 在广大群众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备受欢 迎与赞许, 因为疗效显著而深受青睐。 0007 本发明用于扶正止咳、 宣肺平喘, 利咽, 能用于因感风寒、 体质虚弱等引起的咳嗽、 气管炎、 肺气肿、 哮喘等病。 0008 本发明。
8、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扶正止咳中药, 是由以下质量份 的原料制成: 桂枝9-15份、 黄芪10-35份、 白芍5-10份、 细辛5-10份、 五味子5-15份、 桔梗5-15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581620 A 3 份、 制半夏5-15份、 杏仁5-15份、 党参5-15份、 白术5-15份、 陈皮5-15份、 干姜5-15份、 大枣5- 15份、 炙甘草5-15份, 射干10份, 茯苓5-15份。 0009 本发明中药的剂型为扶正止咳口服液、 扶正止咳膏、 扶正止咳胶囊、 扶正止咳颗 粒、 茶饮。 目前制作胶囊、 膏剂、 口服液、 颗粒的工艺都相当成熟,。
9、 本申请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 创新之处主要是在中药的组方思路和体现思路的组合物上面。 0010 核心原料药的药理如下: 桂枝: 味辛, 温。 主治上气咳逆, 结气, 喉痹, 吐吸, 利关节, 补中益气。 桂枝补心气, 温心 阳、 因为桂桂枝的温阳作用、 宣通血气的作用是其他药物无法替代的, 既扶助了人体的心脏 的功能, 也可以作为诸药的向导, 况且 神农本草经 明确记载 “主治上气咳逆” , 但却为今天 诸多止咳药所忽略。 0011 黄芪: 味甘, 微温。 补虚, 小儿百病。 又记载: 治虚劳自汗, 补肺气。 0012 半夏: 味辛平。 主伤寒寒热, 心下坚, 下气, 喉咽肿痛, 头眩, 胸胀。
10、, 咳逆, 肠鸣, 止汗。 “下气” 即降气, 半夏降气作用首先要用于肺气和胃气的上逆。 0013 细辛: 味辛, 温。 主治咳逆。 今天的药典注明有毒, 古代医生未言有毒, 汉朝张仲景 伤寒论 用药并未认为细辛过钱有毒。 实际试用入汤药也未见有毒, 医生制药望而生畏, 反 倒失去了一味很好的止咳大将。 0014 桔梗, 辛苦微温, 乃散寒呕。 治咽喉痛, 利胸中气, 肺经之引药。 0015 党参、 白术、 陈皮、 大枣均为健脾胃之药, 可补肺之母, 补 (脾) 土可生 (肺) 金。 0016 本发明的扶正止咳药取效快的主要优点是扶助心阳、 补养肺气, 等于找到了应对 敌人的核心武器一样, 也。
11、使得止咳的战争拥有了坚强的后盾一样。 风寒所致的疾病, 当然要 用辛甘发散的热性的药物来驱除, 汉张仲景治伤寒表虚皆须此药, 这一点都为许多止咳药 所不具备的, 而补肺气健脾土所达到的作用等于前方有打仗的兵, 后面有强壮的后盾补给 一样, 达到的治疗效果就是起效快了之后, 人的正气充足, 产生 “邪不可干” 的效果, 今后不 易反复感冒、 反复咳嗽哮喘。 由此可见, 本发明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0017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疗效迅速、 口感中和、 扶正袪邪而无毒副作用等优 点。 可达到温肺降逆、 止咳平喘, 健脾化痰, 特别适合感冒和虚痨所引起的咳喘, 急慢性支气 管炎等病症。 具体实。
12、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9 实例1: 男孩戴某某, 5岁, 咳嗽不止, 感冒发烧, 流清水鼻涕, 而且会反复发作, 不到 两个月就会来一次, 在某儿童医院治疗, 诊断为是肺炎, 住院治疗, 花了近万元, 不料, 咳嗽 更加厉害, 而且痰很多, 挂了水, 舌苔薄白, 有口气, 出汗, 也没见明显效果, 后服用治疗咳嗽 的内服扶正止咳汤药, 未满三剂基本已经好转, 后又服满七剂扶正固本, 家长非常感谢, 追 访半年来基本没有像之前一样容易感冒, 也没再咳嗽了。 0020 中药制剂配方为, 桂枝10克, 黄芪35克, 白芍10克, 制半夏10克, 五味子10。
13、克, 干姜 10克, 桔梗5克, 射干10克, 杏仁10克, 党参10克, 细辛5克, 炙甘草 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 克, 大枣 10克, 陈皮10克。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581620 A 4 0021 实例2: 葛某某, 女, 65岁, 2016年11月就诊, 患者有哮喘, 呼吸气短, 每次咳痰很多, 神疲 乏力, 之前一有咳嗽就要住院挂水, 一挂水就要好多天, 诊断为阳虚肺弱, 感受寒凉。 不是医 院所说的普通的肺炎, 也不是消炎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遂采用本发明内服中药, 配药如下 桂枝15克, 白芍10克, 制半夏10克, 五味子10克, 干姜10克, 。
14、桔梗10克, 射干10克, 杏仁10 克, 黄芪35克, 党参15克, 细辛10克, 炙甘草 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5克, 大枣 10克, 陈皮10 克。 0022 自述一剂见效, 就能平躺睡觉, 而且一夜睡到天亮, 否则都不能躺下睡的, 只能半 侧着身子。 第二天起也发现白痰明显变少了。 虽然后续还是不断在服药, 但老人说, 这药能 救命, 否则用其他治疗的话就要受很大的罪了。 0023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原料配方制作的扶正止咳糖浆膏剂: 桂枝10克,白芍10 克, 制半夏10克, 五味子10克, 干姜10克, 桔梗5克, 射干10克, 杏仁10克, 黄芪35克, 党参1。
15、0 克, 细辛5克, 炙甘草 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大枣 10克,陈皮10克。 按照中药配比放入 煎药器具内, 加入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 加水量没过药面23cm。 入煎前将上述中 草药浸泡半小时, 使其充分湿润, 以利药汁充分煎出。 再用武火、 加文火煎熬, 接着滤去药 渣, 收取汤汁, 再放入适当的冰糖熬制, 直到滴水成膏的状态, 冷却, 装入干净的瓶中。 0024 疗效标准: 一种治疗咳喘的中药原料配方制作的扶正止咳糖浆膏剂治疗咳喘哮喘 病之疗效判断主要依据是症状是否减轻直到消失, 短期看是这样的效果, 长期看, 是否身体 变壮实、 不易感冒。 如果普通治疗用药以七。
16、天为一个观察周期的话, 病人也以此为观察比较 的时间单位。 0025 治疗效果: 用该药物制成的扶正止咳糖浆膏剂治疗咳喘的患者345例, 其中治愈 330例, 自述无效3例, 好转12例, 治愈率为95%。 关键特点是, 根据调查, 一天内明显有效的人 数有295, 占比为85%。 许多患者不需要尽剂, 症状即可明显好转。 而且这些患者都是在其他 治疗方法低效或者无效的前提下选用该中药制剂的, 所以优势更加明显突出。 0026 除上述实施例外, 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 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 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 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581620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