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909057.7 (22)申请日 2018.06.12 (73)专利权人 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 管理处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赤峰路63号3号 楼6楼 (72)发明人 陈锦辉 吴建辉 刘健 赵晨 范厚勇 崔百惠 倪春华 徐嘉楠 郑跃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31227 代理人 王一琦 (51)Int.Cl. A01K 80/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河口。
2、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 网, 网墙由网衣和钢管组成, 网衣上端配有浮子, 下端配有沉子, 网墙分列两侧, 呈八字设置, 每侧 网墙分两段直线设置, 与涨潮或落潮的水流方向 的夹角分别为30 和15 ; 身网分为前部的侧面网 衣和后部的组合漏斗结构两个部分, 侧面网衣与 网墙连接, 组合漏斗结构由上下设置的至少2个 单体漏斗结构组合而成, 单体漏斗结构迎流面为 方形入口, 向后逐渐收窄, 在后部呈一圆形出口; 集鱼监测箱在其迎流面设置与身网的圆形出口 对应相连的圆形入口; 网墙、 身网、 集鱼监测箱均 始终浸没在水底。 本实用新型能适应河口潮下带 高。
3、低不平、 坑坑洼洼的作业环境, 起网速度快, 具 有不伤鱼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208462757 U 2019.02.05 CN 208462757 U 1.一种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其特征在于: 包括自前向后依次相连的墙网、 身网、 集鱼监测箱; 所述墙网由网衣和钢管组成, 网衣上端配有浮子, 下端配有沉子, 墙网分列两侧, 呈八 字设置, 每侧墙网分为两段直线, 与涨潮或落潮的水流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 和15 ; 底部网 衣紧贴泥底; 所述身网分为前部的侧面网衣和后部的组合漏斗结构两个部分, 所述侧面网衣与墙网 连接, 所述组合漏斗结构由上下设置的至。
4、少2个单体漏斗结构组合而成, 单体漏斗结构外部 由刚性框架支撑, 其迎流面为方形入口, 向后逐渐收窄, 在后部呈一圆形出口; 所述集鱼监测箱呈长方体网箱结构, 在其迎流面设置与身网的圆形出口对应相连的圆 形入口; 墙网、 身网、 集鱼监测箱均始终浸没在水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其特征在于: 集鱼监测箱布设时按3.0m 3.0m打桩钢管形成箱体, 并悬挂固定网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其特征在于: 网墙布设时, 沿墙网方向 每隔10m用钢管固定墙网网衣; 身网的前部两侧网衣布设时沿身网方向每隔10.0m打桩固定 一根钢管, 用于悬挂和固定墙网。
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墙网单侧网片缩结尺 寸为120.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采用PE42tex63 材料, 网衣须配备足够的浮子使浮子纲漂浮于水面, 底部配备足够的沉子使下纲沉底, 上下 纲采用PE3cm的绳索; 每侧墙网可分为2段, 长度依次为90m和30m, 形成宽111.6m长109.0m 的墙网设置区域; 墙网设置先缓后陡, 利于诱导个体进入身网, 呈直线状, 提升强度, 墙网长 120m, 高10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身网的网衣缩结尺寸。
6、 为26.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 料; 后部的组合漏斗结构由3个单体漏斗结构上下组合而成; 单体漏斗结构外部由刚性框架 支撑, 外框架的尺寸为宽3.0m、 高3.3m、 长6.0m, 使用直径2cm不锈钢焊接预制, 漏斗在其 迎流面为3.0m3.3m方形入口, 在后部制作一直径1.0m的圆形出口; 使用网目尺寸2.0cm的 网片拉紧后装配制作单体漏斗结构的漏斗网,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其特征在于: 所述集鱼监测箱的网箱框 架尺度为长3.0m、 宽3.0m、。
7、 高10.0m; 集鱼监测箱网衣选材PE42tex83, 网目大小2.0cm, 装 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在迎流面, 离底1.0m、 4.3m和7.6m位置设置缩结尺寸为直径 1.0m的入口, 并与身网漏斗结构出口相对应的开口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462757 U 2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监测网, 具体来说, 是一种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对于河口潮下带的生物监测, 由于河口潮下带作业环境高低不平、 坑 坑洼洼捕捞困难, 而且现有的监测网起网速度较慢, 对水生生物尤其中华鲟。
8、的损伤较严重, 对于不同层深水域的通用性也较差。 此外, 防逃措施也有不足, 可移动性能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能适应河口朝下带高低不 平、 坑坑洼洼的作业环境, 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起网速度, 具有不伤鱼等诸多优 点, 并可以捕捞各个层次水域的淡海水鱼; 在不破坏地方生态资源的情况下, 完成生物资源 监测任务。 0004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 包括自前向后依次相连的墙网、 身网、 集鱼监测箱; 所述网墙由网衣和钢管组成, 网衣上端配有浮子, 下端配有沉子, 网墙分列两侧, 呈八字设。
9、 置, 每侧网墙分为两段直线, 与涨潮或落潮的水流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 和15 ; 底部网衣紧 贴泥底; 所述身网分为前部的侧面网衣和后部的组合漏斗结构两个部分, 所述侧面网衣与 网墙连接, 所述组合漏斗结构由上下设置的至少2个单体漏斗结构组合而成, 单体漏斗结构 外部由刚性框架支撑, 其迎流面为方形入口, 向后逐渐收窄, 在后部呈一圆形出口; 所述集 鱼监测箱呈长方体网箱结构, 在其迎流面设置与身网的圆形出口对应相连的圆形入口; 网 墙、 身网、 集鱼监测箱均始终浸没在水底。 0006 进一步的, 集鱼监测箱布设时按3.0m3.0m打桩钢管形成箱体, 并悬挂固定网衣。 0007 进一步的, 。
10、网墙布设时, 沿墙网方向每隔10m用钢管固定墙网网衣; 身网的前部两 侧网衣布设时沿身网方向每隔10.0m打桩固定一根钢管, 用于悬挂和固定墙网。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墙网单侧网片缩结尺寸为120.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 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网衣须配备足够的浮子使浮子纲漂浮 于水面, 底部配备足够的沉子使下纲沉底, 上下纲采用PE3cm的绳索; 每侧墙网可分为2 段, 长度依次为90m和30m, 形成宽111.6m长109.0m的墙网设置区域; 墙网设置先缓后陡, 利 于诱导个体进入身网, 呈直线状, 提升强度, 墙网长1。
11、20m, 高10m。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身网的网衣缩结尺寸为26.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 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后部的组合漏斗结构由3个单体漏斗结 构上下组合而成; 单体漏斗结构外部由刚性框架支撑, 外框架的尺寸为宽3.0m、 高3.3m、 长 6.0m, 使用直径2cm不锈钢焊接预制, 漏斗在其迎流面为3.0m3.3m方形入口, 在后部制 作一直径1.0m的圆形出口; 使用网目尺寸2.0cm的网片拉紧后装配制作单体漏斗结构的漏 斗网,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8462757。
12、 U 3 0010 进一步的, 所述集鱼监测箱的网箱框架尺度为长3.0m、 宽3.0m、 高10.0m; 集鱼监测 箱网衣选材PE42tex83, 网目大小2.0c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在迎流面, 离底 1.0m、 4.3m和7.6m位置设置缩结尺寸为直径1.0m的入口, 并与身网漏斗结构出口相对应的 开口相连。 0011 一种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的建设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构造墙网: 单侧网片缩 结尺寸为120 .0m10 .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 .707, 网目大小3 .0cm, 网衣采用 PE42tex63材料, 网衣须配备足够的浮子保证浮子纲漂浮于水面。
13、, 底部配备足够的沉子保 证下纲沉底, 上下纲采用PE3cm的绳索, 墙网从浅水向深水延伸敷设, 两侧的墙网呈 “八” 字形设置, 设置时每侧墙网可分为两段, 长度依次为90m和30m, 与潮水水流方向的夹角分别 为30 和15 , 形成宽111.6m、 长109.0m墙网设置区域, 布设时沿墙网方向每隔10m钢管固定 墙网网衣, 以利于诱导个体进入身网, 墙网长120m, 高10m; B)构造身网: 前部设置侧面网衣 结构, 网衣缩结尺寸为26.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 采用PE42tex63材料; 后部设置的组合漏斗结构由3个单体漏斗结。
14、构上下叠加组合而成; 单体漏斗结构外部由刚性框架支撑, 外框架的尺寸为宽3.0m、 高3.3m、 长6.0m, 使用直径 2cm不锈钢焊接预制, 漏斗在其迎流面为3.0m3.3m方形入口, 在后部制作一直径1.0m的圆 形出口; 使用网目尺寸2.0cm的网片拉紧后装配制作漏斗网,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身 网的前部两侧网衣布设时沿身网方向每隔10.0m打桩固定一根钢管, 用于悬挂和固定墙网, 身网与墙网连接处宽度设置为6.0m, 并沿着身网逐渐收窄, 至漏斗网前部收缩至3.0m宽度, 身网后部的6.0m侧网不作收缩; C)构造集鱼监测箱: 集鱼监测箱为长方体网箱, 网箱框架尺 度为。
15、长3.0m、 宽3.0m、 高10.0m; 集鱼监测箱网衣选材PE42tex83, 网目大小2.0cm, 装配中 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在迎流面, 离底1.0m、 4.3m和7.6m位置设置缩结尺寸为1.0m的入口。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 1)使用刚性框架漏斗结构有利于水生生物顺利、 无损伤通过身网, 减轻对取样个 体的伤害; 0014 2)使用刚性框架的集鱼监测网箱可为进入网箱的个体提供固定和足够的活动空 间, 保障水生生物入箱以后的存活, 减轻对取样个体的伤害; 0015 3)组合漏斗网结构将所有进入身网的个体引导进入集鱼监测箱, 并能阻止进入集 鱼监测箱的。
16、个体返回逃逸。 0016 4)集鱼监测箱为无盖长方体网箱, 入口与身网漏斗结构出口相对应的开口相连以 便水生生物可以进入监测箱。 0017 5)能适应河口朝下带高低不平、 坑坑洼洼的作业环境, 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达到 最佳的起网速度; 0018 6)可以随时取下集鱼监测箱网衣或打开集鱼监测箱网衣, 保证取样网在非取样期 间不影响水生生物的通过; 7)并可以捕捞各个层次水域的淡海水鱼; 0019 8)在不破坏地方生态资源的情况下, 完成生物资源监测任务。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1 图2是墙网的侧立面示意图。 说 明 书 2/5 页 4 。
17、CN 208462757 U 4 0022 图3是身网与集鱼监测网的拆解示意图。 0023 图4是单体漏斗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4 图中, A.墙网, B.身网, C.集鱼监测网, A1.钢管, A2.浮球, A3.网衣, A4.沉子, A5.底 泥。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6 本实用新型基于在长江口河口地区开展的一系列监测和实验工作的基础上形成, 申请人研发了一种符合渔具准用条件、 适合长江口环境、 采集活体生物的资源保护型监测 专用网。 0027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原理: 0028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由墙网、 身网和集鱼监测。
18、箱3个部分构成, 3个部分连接形 成整个网具。 其中墙网在前, 身网在中, 集鱼监测箱在后。 墙网为诱导部分, 墙网从浅水向深 水延伸敷设, 2侧的墙网呈 “八” 字形设置, 单侧网片缩结尺寸为120.0m10.0m, 装配中水平 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网衣上配备足够的浮子保 证浮子纲漂浮于水面, 底部配备足够的沉子保证下纲沉底, 上下纲采用PE3cm的绳索。 身 网的作用主要是引导个体逐步进入集鱼监测箱。 结构上分为前部的侧面网衣和后部的组合 漏斗结构2个部分。 前部的侧面网衣结构上可视为墙网的延续, 单侧网衣的选材和安装方式 与墙网。
19、一致, 网衣缩结尺寸为26.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 3.0cm,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后部的漏斗网起到了将所有进入身网的个体引导进入 集鱼监测箱, 并能阻止进入集鱼监测箱的个体返回逃逸。 集鱼监测箱为无盖长方体网箱, 入 口与身网漏斗结构出口相对应的开口相连以便水生生物可以进入监测箱。 0029 参见图1-4,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的加工处理方法: 0030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由墙网、 身网和集鱼监测箱3个部分构成。 其中墙网, 单侧 网片缩结尺寸为120.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采用 。
20、PE42tex63材料, 网衣配备足够的浮子保证浮子纲漂浮于水面, 底部配备足够的沉子保证 下纲沉底, 上下纲采用PE3cm的绳索, 2侧的墙网呈 “八” 字形设置。 设置时每侧墙网可分为 2段, 长度依次为90m和30m, 与涨/落潮水流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 和15 , 形成111.6m 109.0m墙网设置区域。 布设时沿墙网方向每隔10m钢管固定墙网网衣, 墙网长120m, 高10m; 其中身网, 前部的侧面网衣结构上可视为墙网的延续, 单侧网衣的选材和安装方式与墙网 一致, 网衣缩结尺寸为26.0m10.0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 网目大小3.0cm, 网衣 采用PE42。
21、tex63材料。 后部的漏斗结构由3个单体漏斗结构组合而成。 单个漏斗结构外部 由刚性框架支撑, 外框架的尺寸为3.0m3.3m6.0m, 使用直径2cm不锈钢焊接预制, 漏 斗在其迎流面为3.0m3.3m方形入口, 在后部制作一直径1.0m的圆形出口。 使用网目尺寸 2.0cm的网片拉紧后装配制作漏斗网, 网衣采用PE42tex63材料。 身网的前部2侧网衣布设 时沿身网方向每隔10.0m打桩固定一根钢管, 用于悬挂和固定墙网, 身网与墙网连接处宽度 设置为6.0m, 并沿着身网逐渐收窄, 至漏斗网前部收缩至3.0m宽度, 身网后部的6.0m侧网不 作收缩; 其中集鱼监测箱, 其为为无盖长方。
22、体网箱, 网箱框架设计尺度为3.0m3.0m 10.0m。 监测箱网衣选材PE42tex83, 网目大小2.0cm, 装配中水平缩结系数取0.707(方目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8462757 U 5 使用)。 在迎流面, 离底1.0m、 4.3m和7.6m等位置设置缩结尺寸为1.0m的入口。 在监测箱内侧 的漏斗网出口上部, 各安装一片尺寸大于出口尺寸覆盖网片。 0031 网具的安装: 0032 框架、 铁制锚、 铁链、 监测箱等的制作在岸上先期安装制作。 锚绳及监测箱连接绳 可以依设计规格在厂家订制, 海上集成安装时可在铁制锚运输前将锚绳与其连接好。 0033 在辅助小艇上。
23、用绳子将沉子与浮球连接, 连接绳的长度与锚投放处水深相近, 投 下沉子作为组合网箱锚位点。 根据网箱固定锚泊系统的布局及锚位间距, 依次重复以上步 骤, 按顺序投放18个沉子作为组合监测箱的锚位点。 依水面上定位浮球位置和18个锚位点 位置坐标进行校正, 使浮球在纵、 横向均排列整齐。 最后可将定位浮球在水面的位置即作为 投锚时的参考投放位置。 0034 铁制锚重量为0.5吨, 选择起吊重量为5吨以上吊机每次吊一个铁制锚, 把铁制锚 沉没到水中。 应选择顺风流合压差方向安装作业, 平潮时选择顺风方向进行固定系统安装 作业, 风力影响不大时在顺流向安装作业。 用安装船将监测箱框架拖至固定系统的区。
24、域内, 用锚绳将网箱框架固定, 并收紧绳索。 固定系统安装完毕后, 依框架在水面的状态, 通过锚 链的松紧进行调节, 使其在水面分布否整齐。 0035 根据长江口地形和水文情况,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沿长江水道布设, 两组墙网 分别朝向上游和下游, 整体上呈东西方向, 能够满足涨落潮期的监测工作。 墙网从浅水向深 水延伸敷设, 2侧的墙网呈 “八” 字形设置。 为了保证墙网的诱鱼效果, 设置时每侧墙网可分 为2段, 长度依次为90m和30m, 与涨/落潮水流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 和15 , 形成宽11.6m、 长 9.0m墙网设置区域。 墙网设置先缓后陡, 以利于诱导个体进入身网。 身网的前部。
25、2侧网衣布 设时沿身网方向每隔10.0m打桩固定一根钢管, 用于悬挂和固定墙网, 身网与墙网连接处宽 度设置为6.0m, 并沿着身网逐渐收窄: 沿20.0m收缩30.m, 至漏斗网前部收缩至3.0m宽度, 身 网后部的6.0m侧网不作收缩。 在身网的后部长度为6.0m区域中, 视具体水深将3个漏斗竖直 排列安装于身网最后一段, 将迎流面的入口2侧均匀地绕缝于侧面网衣, 后部出口与集鱼监 测箱迎流面上相应设置的入口相连; 如此漏斗网起到了将所有进入身网的个体引导进入集 鱼监测箱, 并能阻止进入集鱼监测箱的个体返回逃逸。 集鱼监测箱侧面的网衣设置与墙网 和身网侧网网衣设置方法相同, 布设时按3.0。
26、m3.0m打桩钢管形成箱体, 并悬挂固定网衣。 0036 本网具适合长江口特殊地理自然环境, 结合了长江口广泛使用的建网、 张网和插 网的捕捞方式的优点, 能够利用潮汐作用和水流作用捕获各种水生生物。 河口生物监测网 的最小网目为2.0cm, 更够监测到中华鲟幼鲟, 同时不会对其他鱼类幼鱼造成死亡等伤害。 河口潮下带生物监测网在监测的同时, 不会破坏地方生态资源, 对自然生态环境无污染, 无 破坏。 其具有良好的诱导和集鱼效果, 网口设计合理, 不会造成鱼的逃脱和漏掉, 极大地保 证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其对日后的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监测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有利于 日后资源环境监测的发展。 00。
27、37 按照本实用新型方法, 申请人开展并完成网具的内部试用试验。 现场投放安装效 果良好, 网具工作情况正常。 实验证明, 本网具能够适用于河口地区水域, 能够对监测对象 起到诱导集中的作用, 能够在不破坏生物资源的情况下, 达到资源监测的效果。 0038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 种变换或改进,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 这种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8462757 U 6 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8462757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8 CN 208462757 U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9 CN 208462757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