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35276.9 (22)申请日 2016.11.17 (73)专利权人 上海亚澳医用保健品有限公司 地址 201202 上海市浦东新区六陈路999号 (72)发明人 徐结明 胡伟 周治慧 (51)Int.Cl. A61F 13/02(2006.01) A61L 15/26(2006.01) A61L 15/24(2006.01) A61L 15/18(2006.01) A61L 15/4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57)摘要。
2、 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包括由聚氨酯薄 膜层(1)、 压敏胶层(2)、 聚氨酯泡沫层(3)、 聚丙 烯酸钠层(4)、 孔状聚氨酯薄膜层(5)、 硅凝胶层 (6)、 离型PE膜层(7)组成; 聚氨酯泡沫层(3)设于 涂压敏胶层(2)聚氨酯薄膜层(1)与聚丙烯酸钠 (4)之间, 聚丙烯酸钠层(4)设于聚氨酯泡沫层 (3)与一面涂有涂压敏胶层(2)孔状聚氨酯薄膜 (5)之间, 孔状聚氨酯薄膜(5)另一面涂有硅凝胶 (6), 离型PE膜(7)设于涂有硅凝胶孔状聚氨酯薄 膜(5)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7024173 U 2018.02.23 CN 207024173 。
3、U 1.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其特征在于: 由聚氨酯薄膜层(1)、 压敏胶层(2)、 聚氨酯 泡沫层(3)、 聚丙烯酸钠层(4)、 孔状聚氨酯薄膜层(5)、 硅凝胶层(6)、 离型PE膜层(7)组成; 聚氨酯薄膜层(1)涂有一层压敏胶层(2), 压敏胶层(2)上覆盖一层聚氨酯泡沫层(3), 并在 聚氨酯泡沫层(3)再覆盖一层聚丙烯酸钠层(4), 在覆盖聚丙烯酸钠层(4)再覆盖一层孔状 聚氨酯薄膜层(5), 在孔状聚氨酯薄膜层(5)覆盖一层硅凝胶层(6), 在硅凝胶层(6)再覆盖 一层离型PE膜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其特征在于: 聚氨酯泡沫层(3)是 。
4、高吸收性多孔泡沫。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024173 U 2 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吸收创面渗出液的 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敷料纱布与创面渗出液形式干痂, 水分丧失显著; 不能保持创面润湿环境; 揭 除时易造成机械损失。 近几十年来, 随着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和生物材料的发展, 新型医用 敷料不断出现。 传统惰性敷料(如纱布、 合成纤维布、 塑料膜性不粘纱布)等许多缺点: 换药 时易出血、 吸收量少、 创面粘连造成再次损伤。 新型敷料能够提供湿性愈合环境、 保护创。
5、面、 减轻伤口疼痛、 吸收大量渗液。 0003 硅凝胶泡绵敷料用于覆盖创面, 吸收创面渗液, 促进伤口愈合的医用敷料, 现有加 工成型工艺存在多种缺点, 主要是传统的医用敷料在使用过程中易起翘边, 粘连有困难, 难 以给予舒适的保护, 不能作用于伤口的缺点。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结合硅凝胶、 聚丙烯酸钠、 聚氨酯泡绵的优点, 将具有良好 敷贴性的硅凝胶复合在超高吸收能力的聚丙烯酸钠、 聚氨酯泡绵上, 制的一种具有透气性 强的医用泡绵敷料。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 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由聚氨酯薄膜层(1)、 压敏胶层(2)、 聚氨酯泡沫层(3)、 。
6、聚丙烯酸钠层(4)、 孔状聚氨酯薄膜层(5)、 硅凝胶层(6)、 离型PE膜层(7)组成; 聚氨酯泡沫 层(3) 设于涂压敏胶层(2)聚氨酯薄膜层(1)与聚丙烯酸钠(4)之间, 聚丙烯酸钠层(4)设于 聚氨酯泡沫层(3)与一面涂有涂压敏胶层(2)孔状聚氨酯薄膜(5)之间, 孔状聚氨酯薄膜 (5)另一面涂有硅凝胶(6), 离型PE膜(7)设于涂有硅凝胶孔状聚氨酯薄膜(5)上。 0007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08 弹性的聚酯泡沫有效控制渗液, 锁定渗液不浸渍伤口, 可防止感染, 提供湿润的愈 合环境, 减少敷料更换次数, 减轻疼痛, 促进伤口愈合。 附图说明: 0009 附图1平面示意图。
7、 0010 图中聚氨酯薄膜层(1)、 压敏胶层(2)、 聚氨酯泡沫层(3)、 聚丙烯酸钠层(4)、 孔状 聚氨酯薄膜层(5)、 硅凝胶层(6)、 离型PE膜层(7)。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一种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 是由聚氨酯薄膜层(1)、 压敏胶层(2)、 聚氨酯泡沫层 (3)、 聚丙烯酸钠层(4)、 孔状聚氨酯薄膜层(5)、 硅凝胶层(6)、 离型PE膜层(7)组成; 聚氨酯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024173 U 3 泡沫层 (3)设于涂压敏胶层(2)聚氨酯薄膜层(1)与聚丙烯酸钠(4)之间, 聚丙烯酸钠层(4) 设于聚氨酯泡沫层(3)与一面涂有涂压敏胶层(2)孔状。
8、聚氨酯薄膜(5)之间, 孔状聚氨酯薄 膜(5)另一面涂有硅凝胶(6), 离型PE膜(7)设于涂有硅凝胶孔状聚氨酯薄膜(5)上; 离型PE 膜层(7)表面有防粘的处理层, 能与涂有硅凝胶聚氨酯薄膜胶面粘合、 能保护好胶面的清洁 卫生, 也能容易地聚氨酯薄膜的胶面分离。 硅凝胶层(6)是温和无刺激、 并能反复粘贴, 能抑 制疤痕挛缩、 预防增生性疤痕。 孔状聚氨酯薄膜层是高透湿性仿生膜。 聚丙烯酸钠层(4)具 有高吸收性, 有助于肉芽组织生长速度加快, 可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 聚氨酯泡沫层(3) 是高吸收性多孔泡沫, 吸收创面渗液极强, 有助于肉芽组织生长速度加快, 可有效地促进创 面的愈合。 压敏胶层(2)是起到聚氨酯泡沫与聚氨酯薄膜之间的粘连。 聚氨酯薄膜层(1)是 保护创面受到其他污染。 0012 该新型硅凝胶泡沫敷料的使用方法如下: 清洁伤口和其周围皮肤; 根据伤口的不 同, 选择合适大小的敷料; 打开包装并取出敷料, 中心置于伤口处; 将敷料置于伤口部位, 其 边缘可覆盖完好的皮肤; 去除敷料时, 先将敷料的各角揭开, 再轻轻地从伤口处去除; 在敷 料更换时, 如果敷料和伤口表面粘合, 可以使用普通生理盐水浸润, 然后轻柔的去除。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024173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7024173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