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672135 上传时间:2018-03-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9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84664.2

申请日:

2014.08.06

公开号:

CN104158404A

公开日:

2014.11.1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M 3/335申请公布日:2014111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M 3/335申请日:20140806|||公开

IPC分类号:

H02M3/335

主分类号:

H02M3/335

申请人:

西京学院

发明人:

蔡红专; 耿清凯

地址:

710123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代理人:

贺建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本发明简单实用,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感L、电容C、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场效应管V3,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一端和场效应管V1的漏极,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输入端Ui-,场效应管V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输入端Ui-,阴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Ui+,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源极、二极管VD3的阳极、电容C一端、输出端Uo-,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变压器T次级绕组一端,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3的漏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输入端Uo+;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和控制IC,控制IC一端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主电路中的场效应管。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始,上电准备;
步骤2):初始化目标板,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步骤3):升降压准备;
步骤4):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
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
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

说明书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领域普遍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特别适用于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场合。现有的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复杂、能量传输过程环节较多、使用的元器件较多、效率高、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主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感L、电容C、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场效应管V3,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一端和场效应管V1的漏极,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输入端Ui-,场效应 管V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输入端Ui-,阴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Ui+,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源极、二极管VD3的阳极、电容C一端、输出端Uo-,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变压器T次级绕组一端,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3的漏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输入端Uo+;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和控制IC,控制IC一端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主电路中的场效应管。
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始,上电准备;
步骤2):初始化目标板,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步骤3):升降压准备;
步骤4):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
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
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
本发明具的有益效果:简单实用,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使用 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的主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感L、电容C、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场效应管V3,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一端和场效应管V1的漏极,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输入端Ui-,场效应管V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输入端Ui-,阴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Ui+,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源极、二极管VD3的阳极、电容C一端、输出端Uo-,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变压器T次级绕组一端,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3的漏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输入端Uo+;
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和控制IC,控制IC一端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另 一端连接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主电路中的场效应管。
参照图2,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开始,上电准备;
步骤2):初始化目标板,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步骤3):升降压准备;
步骤4):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
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
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
本发明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
正向工作时,第一阶段场效应管V1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输入端电压加在初级绕组上,铁芯磁化,铁芯磁通增长,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从零开始增加,此时,场效应管V2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场效应管V3截止,滤波电感电流线性增加;第二阶段,场效应管V1处于关断状态,变压器初级、次级绕组中均无电流通过,此时变压器通过复位绕组进行复位,励磁电流经过二极管VD4回馈到输入端,此时,二极管VD2和VD3均关断,滤波电感电流通过二极管VD3续流;第三阶段,场效应管V1仍处于关断状态,场效应管V3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使得导通损耗大为降低,滤波电感电流继续经过场效应管 V3续流,此阶段将持续到场效应管V3被触发关断时结束;第四阶段,场效应管V3关断,但二极管VD3仍导通续流,变压器中没有电流,此阶段直至场效应管V1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时结束,至此,正向工作一个工作周期结束。
反向工作时,第一阶段:场效应管V3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场效应管V2关断,输出端放电,电流流过电感L,电流线性增加,达到最大值,电能以磁能形式储存在L中;第二阶段,场效应管V2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场效应管V3关断,电感L中的磁能转化为电能,与输出端一起向输出侧放电,至此,反向工作一个工作周期结束。
本发明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电源特性,且采用全数字控。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5840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19CN104158404A21申请号201410384664222申请日20140806H02M3/33520060171申请人西京学院地址71012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西京路1号72发明人蔡红专耿清凯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代理人贺建斌54发明名称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57摘要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

2、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本发明简单实用,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58404ACN104158404A1/1页21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感L、电容C、二极管VD1、二极管V。

3、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场效应管V3,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一端和场效应管V1的漏极,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输入端UI,场效应管V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输入端UI,阴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UI,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源极、二极管VD3的阳极、电容C一端、输出端UO,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变压器T次级绕组一端,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3的漏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感L的一端。

4、,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输入端UO;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和控制IC,控制IC一端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主电路中的场效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开始,上电准备;步骤2初始化目标板,对硬件进行初始化;步骤3升降压准备;步骤4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

5、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权利要求书CN104158404A1/3页3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航空航天、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动汽车、不间断电源等领域普遍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双向DCDC变换器可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特别适用于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的场合。现有的双向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复杂、能量传输过程环节较多、使用的元器件较多、效率高、成本高。发明内容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的双向D。

6、CDC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简单实用,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0005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0006所述的主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感L、电容C、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场效应管V3,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一端和场效应管V1的漏极,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输入端UI,场效应管V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输入端UI,阴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

7、UI,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源极、二极管VD3的阳极、电容C一端、输出端UO,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变压器T次级绕组一端,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3的漏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输入端UO;0007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和控制IC,控制IC一端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主电路中的场效应管。0008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09步骤1开始,上电准备;0。

8、010步骤2初始化目标板,对硬件进行初始化;0011步骤3升降压准备;0012步骤4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0013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0014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说明书CN104158404A2/3页40015本发明具的有益效果简单实用,效率高,运行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0016图1为本发明双向DCDC变换器的电路示意图。0017图2为本发明双向DCDC变换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9、。具体实施方式00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9参照图1,一种可控的双向DCDC变换器,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0020所述的主电路包括变压器T、电感L、电容C、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二极管VD4、场效应管V1、场效应管V2、场效应管V3,二极管VD1的阳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一端和场效应管V1的漏极,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1的源极和输入端UI,场效应管V1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4的阳极连接输入端UI,阴极连接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初级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输入端UI,二极管VD2的阳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源极、二极管。

10、VD3的阳极、电容C一端、输出端UO,二极管VD2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2的漏极和变压器T次级绕组一端,场效应管V2的栅极连接控制电路的驱动电路,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场效应管V3的漏极、变压器T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电感L的一端,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输入端UO;0021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和控制IC,控制IC一端连接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驱动电路,电压电流采样另一端连接主电路的输出端,驱动电路另一端连接主电路中的场效应管。0022参照图2,所述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23步骤1开始,上电准备;0024步骤2初始化目标板,对硬件进行初始化;。

11、0025步骤3升降压准备;0026步骤4分为两个过程,升压变换和降压变换;0027在升压变换中,对采样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压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压;0028在降压变换中,对采样电流信号进行A/D转换,根据设定的电流值,通过增量式数字PI算法调节占空比的大小,控制输出端电流。0029本发明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为0030正向工作时,第一阶段场效应管V1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输入端电压加在初级绕组上,铁芯磁化,铁芯磁通增长,变压器的励磁电流从零开始增加,此时,场效应管V2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场效应管V3截止,滤波电感电流线性增加;第二阶段,场。

12、效应管V1处于关断状态,变压器初级、次级绕组中均无电流通过,此时变压器通过复位绕组进行复位,励磁电流经过二极管VD4回馈到输入端,此时,二极管VD2和VD3均关断,滤波电感电流通过二极管VD3续流;第三阶段,场效应管V1仍处于关断状态,场效应管V3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使得导通损耗大为降低,滤波电感电流继续经过场效应管V3续流,此阶段将持续到场效应说明书CN104158404A3/3页5管V3被触发关断时结束;第四阶段,场效应管V3关断,但二极管VD3仍导通续流,变压器中没有电流,此阶段直至场效应管V1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时结束,至此,正向工作一个工作周期结束。0031反向工作时,第一阶段场效应管V3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场效应管V2关断,输出端放电,电流流过电感L,电流线性增加,达到最大值,电能以磁能形式储存在L中;第二阶段,场效应管V2被控制电路触发导通,场效应管V3关断,电感L中的磁能转化为电能,与输出端一起向输出侧放电,至此,反向工作一个工作周期结束。0032本发明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电源特性,且采用全数字控。说明书CN104158404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58404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5840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