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康复椅.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6708300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88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444579.0

申请日:

20171227

公开号:

CN108066105A

公开日:

2018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H1/00,A61H7/00,A47C7/46

主分类号:

A61H1/00,A61H7/00,A47C7/46

申请人:

陈岩

发明人:

陈岩,张志坤,刘芹,洪树坤,乔鲁军,李亚红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31号

优先权:

CN20171144457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海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部康复椅,其包括椅背板,其下端与地面连接,其中部与椅垫板的一端固定,椅垫板为L型,椅垫板下端与地面连接;椅垫部,其包括罩体、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轴、第二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连杆、滑杆、背垫;本发明通过上述交错布置的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来支撑用户,在用户坐下时,通过第一支撑梁被压后的旋转来通过第一轴、连杆、滑杆带动背垫水平地向前移动,从而顶靠用户的背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背部康复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背板(110),其下端与地面连接,其中部与椅垫板(120)的一端固定,所述椅垫板(120)为L型,椅垫板(120)下端与地面连接;椅垫部(200),其包括罩体(201)、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第一轴(211)、第二轴(221)、第一弹簧(212)、第二弹簧(222)、连杆(230)、滑杆(240)、背垫(250);所述第一轴(21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椅背板(110)处,所述第二轴(22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远离所述椅背板(110)处,所述第一轴(211)与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梁(210)的一端固定,第二轴(221)与至少三个第二支撑梁(220)的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梁(210)的下表面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2),所述第二支撑梁(220)的下表面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2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210)由左下至右上倾斜配置,所述第二支撑梁(220)由右下至左上倾斜配置,所述第一轴(211)与所述连杆(230)的一端固定,所述连杆(23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长圆孔(231),所述第一长圆孔(231)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241),所述第一卡销(241)配置在所述滑杆(240)的侧面,所述第一滑杆(240)沿所述椅背板(110)的横向导孔(111)移动,所述滑杆(240)的远离所述第一卡销(241)的一端与所述背垫(250)固定,所述罩体(201)环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所述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第一电机(311)、丝杠(312)和第一杆(320),所述椅背板(110)上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13),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电机(311)固定,所述第一电机(311)的输出轴与所述丝杠(312)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杆(320)的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螺孔(321),所述第一杆(320)通过内螺孔(321)与所述丝杠(312)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杆(320)沿所述第一通孔(112)移动,所述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111),所述横向导孔(111)配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3)内;所述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所述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所述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将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机(311)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所述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支撑座(330)、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所述椅背板(110)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13),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所述支撑座(330)固定,所述支撑座(330)的顶部与所述第一电磁铁(331)的底部固定,所述第一杆(3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磁铁(332)固定,所述第一杆(320)沿所述第一通孔(112)移动,所述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111),所述横向导孔(111)配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3)内;所述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所述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所述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所述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将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垫板(120)包括第一板(121)、第二板(122),所述椅背板(110)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板(121)的一端铰链连接,第一板(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122)的上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二板(122)的下端设有行走部(133),所述第一板(121)与所述第一轴(211)、第二轴(221)连接,所述椅背板(110)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所述椅背板(110)与所述第一板(1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环(131),所述第一限位环(131)环绕在所述第一板(121)外侧,所述第一板(121)与所述第二板(12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环(132),所述第二限位环(132)环绕在第二板(122)外侧,所述第二板(122)下部设有行走部(1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部(400),所述驱动部(400)包括脚蹬(410)、第一链轮(411)、链轮杆(401)、第二链轮(412)、链条(420)、凸轮(430);所述链轮杆(401)的后端与所述椅垫板(120)的前表面固定,所述链轮杆(401)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链轮(411),所述第一链轮(411)与所述脚蹬(410)固定,所述第一链轮(411)通过链条(420)与第二链轮(412)链条连接,所述第二链轮(412)通过轴承与所述椅垫板(120)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链轮(412)与凸轮(430)连接,所述凸轮(430)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梁(210)和/或第二支撑梁(220)的正下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作用于颈椎、胸锥、腰椎、骶骨、尾骨、肋骨的按摩、乘坐器械。

背景技术

人体的背部,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肋骨等诸多骨骼和关节。

上述骨关节在出现病痛的情况下,通常需要按摩。而按摩的手法有很多种,但从中医、西医的原理上说,大多是起到活动筋骨以便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而祛除疾病,或帮助用户放松,以便缓解压力。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自动按摩人体背部的康复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按摩人体背部的康复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背部康复椅,包括椅背板,其下端与地面连接,其中部与椅垫板的一端固定,所述椅垫板为L型,椅垫板下端与地面连接;椅垫部,其包括罩体、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第一轴、第二轴、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连杆、滑杆、背垫;所述第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椅背板处,所述第二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的上表面的远离所述椅背板处,所述第一轴与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梁的一端固定,第二轴与至少三个第二支撑梁的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交错布置,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下表面与椅垫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撑梁的下表面与椅垫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其中,第一支撑梁由左下至右上倾斜配置,第二支撑梁由右下至左上倾斜配置,第一轴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长圆孔,第一长圆孔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第一卡销配置在滑杆的侧面,第一滑杆沿椅背板的横向导孔移动,滑杆的远离第一卡销的一端与背垫固定,罩体环绕在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外部。

优选地,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还包括纵向移动部,纵向移动部包括发电机、第一电机、丝杠、第一杆,椅背板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椅背板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底部固定,第一杆的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螺孔,第一杆通过内螺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第一杆沿第一通孔移动,第一杆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横向导孔配置在第二通孔内。

优选地,第二轴的一端与发电机固定,发电机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机的电源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机的电源模块,第一电机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机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优选地,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还包括纵向移动部,纵向移动部包括发电机、支撑座、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椅背板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椅背板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的下部与支撑座固定,支撑座的顶部与第一电磁铁的底部固定,第一杆的底部与第二电磁铁固定,第一杆沿第一通孔移动,第一杆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横向导孔配置在第二通孔内;第二轴的一端与发电机固定,发电机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第一、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第二电磁铁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

优选地,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的椅垫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椅背板的中部与第一板的一端铰链连接,第一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板的上端铰链连接,第二板的下端设有行走部,第一板与第一轴、第二轴连接,椅背板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椅背板与第一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环绕在第一板外侧,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环,第二限位环环绕在第二板外侧,第二板下部设有行走部。

优选地,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还包括驱动部,该驱动部包括脚蹬、第一链轮、链轮杆、第二链轮、链条和凸轮;链轮杆的后端与椅垫板的前表面固定,链轮杆的前段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链轮,第一链轮与脚蹬固定,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链条连接,第二链轮通过轴承与椅垫板的上部连接,第二链轮与凸轮连接,凸轮位于第一支撑梁和/或第二支撑梁的正下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背部康复椅通过交错布置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来支撑用户,在用户坐下时,通过第一支撑梁被压后的旋转来通过第一轴、连杆、滑杆带动背垫水平地向前移动,从而顶靠用户的背部。一方面说,背垫顶住背部可使用户久坐不累,另一方面说,用户在坐下时,经常会有一定起伏或倾斜,此时第一支撑梁将此微弱的运动传递至背垫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本发明在不适用任何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和背部的持续支撑,并可对背部疼痛的患者起到理疗作用,同时该装置不需要外部能源,节能环保。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背部康复椅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背部康复椅的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背部康复椅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背部康复椅的的俯视图;

图5是图1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另一运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参见图1、4,本发明一种背部康复椅包括

椅背板110,其下端与地面连接,其中部与椅垫板120的一端固定,所述椅垫板120为L型,椅垫板120下端与地面连接;

椅垫部200,其包括罩体201、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第一轴211、第二轴221、第一弹簧212、第二弹簧222、连杆230、滑杆240、背垫250。第一轴211通过轴承安装在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靠近椅背板110处,第二轴221通过轴承安装在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远离椅背板110处。第一轴211与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梁210的一端固定,第二轴221与至少三个第二支撑梁220的一端固定,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交错布置,第一支撑梁210的下表面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2,第二支撑梁220的下表面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22,其中,第一支撑梁210由左下至右上倾斜配置,第二支撑梁220由右下至左上倾斜配置,第一轴211与连杆230的一端固定,连杆23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长圆孔231,第一长圆孔231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241,第一卡销241配置在滑杆240的侧面,第一滑杆240沿椅背板110的横向导孔111移动,滑杆240的远离第一卡销241的一端与背垫250固定,所述罩体201环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外部。

本发明通过上述交错布置的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来支撑用户,在用户坐下时,通过第一支撑梁210被压后的旋转来通过第一轴211、连杆230、滑杆240带动背垫250水平地向前移动,从而顶靠用户的背部。一方面说,背垫250顶住背部可使用户久坐不累,另一方面说,用户在坐下时,经常会有一定起伏或倾斜,此时第一支撑梁210将此微弱的运动传递至背垫250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或者当用户坐着时,身体有所移动或倾斜时,第一支撑梁210也会将这些运动传递至背垫250,同样可实现背部的按摩,背垫250对背部的按摩相当于自己坐在自己的背上给自己的背部进行按摩。本发明在不适用任何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和背部的持续支撑,节能环保,并可对于背部疼痛的患者起到理疗的作用。

其中,本发明的按摩手法一部分借鉴了泰式按摩中踩背的手法。即,一个人踩在另一个人的背上,这样按摩效果虽然好,但是对于场地、人员都有一定要要求。使用本发明,自己可小幅度地在第一支撑梁210上移动臀部,或大幅度地在第一支撑梁210上颠,都可实现按摩背部的作用。

其中,第一弹簧212、第二弹簧222一方面作为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的复位作用,使用户的臀部乘坐舒适,另一方面可起到背垫250横向移动的限位作用,以免其横向移动过大而损伤用户关节。

其中,连杆230可为直线形或弧形,直线形的连杆230较为省材料,但是占用椅垫板120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空间,即,用户的左右胯骨会顶到直线形的连杆230。而弧形的连杆230,特别是如图1所示的优弧形状的连杆230可绕过椅垫板120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空间,从而用户不会碰到连杆230,增加了其实用性。

此外,弧形的连杆230可开设直线型的第一长圆孔231或弧线形的第一长圆孔。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可为上凸的弧形形状的杆状体或板状体。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也可为下凹的弧形形状的杆状体或板状体。在本发明的其他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也可为直线形的杆状体或板状体。

其中,横向导孔111可开设在椅背板110上。

优选地,参见图2,本发明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第一电机311、丝杠312、第一杆320。椅背板110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13,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第一电机311固定,第一电机311的输出轴与丝杠312的底部固定,第一杆320的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螺孔321,第一杆320通过内螺孔321与丝杠312螺纹连接,第一杆320沿第一通孔112移动,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111,横向导孔111配置在第二通孔113内;

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机311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本发明通过上述第二支撑梁220的旋转,带动第二轴221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310发电。其中,第二轴221的转动方向不同会导致发电机310的电流方向不同。再通过电流测试仪测量其发电的电流方向和电流强度,传送至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并根据其控制第一电机311的旋转圈数,从而控制第一杆320的高度,以控制背垫250的高度。并且,由于是丝杠结构连接的第一杆320,可在第二支撑梁220保持静止时通过丝杠312的自锁保持静止。

使用时,由于用户在需要按摩时,会上下颠着坐在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上,第一支撑梁210会带动背垫250前后移动,第二支撑梁220会带动背垫250上下移动,即,实现了背部的多角度按摩和多角度支撑。

其中,第一杆320的侧面设有燕尾滑块,第一通孔112的内圆周面设有燕尾槽,燕尾滑块沿燕尾槽移动,使第一杆320不旋转,而只能上下移动。

其中,用户向下压第二支撑梁220时,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可判定第一电机311的旋转驱动第一杆320向上运动。

本发明通过上述越向下坐,越向上顶背部的方式,通过其之间相反的运动方向实现更大效率的按摩。

其中,第二通孔113是用于在滑杆240纵向移动时,均可贯穿整个椅背板110。

优选地,参见图3,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支撑座330、第一电磁铁331和第二电磁铁332。椅背板110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13,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支撑座330固定。支撑座330的顶部与第一电磁铁331的底部固定,第一杆320的底部与第二电磁铁332固定。第一杆320沿第一通孔112移动,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111,横向导孔111配置在第二通孔113内。

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用于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

本发明通过上述第二支撑梁220的旋转带动第二轴221的旋转,再利用发电机310检测其旋转幅度和旋转方向,从而控制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之间的排斥和吸引,从而在用户坐下时或上下颠第二支撑梁220时,可使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带动第一杆320上下移动,达到背垫上下移动的效果。即,通过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同时的下压上抬而实现背垫250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用户的背部按摩和支撑。

其中,当发电机310无电流信号时,第一电磁铁331、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保持其原有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以便保持背垫250得到纵向状态,从而持续地对于用户进行支撑。

本发明借鉴了现代汽车中较为流行的腰部支撑、背部支撑可调节的原理,利用坐垫作为其运动的开关,并且前后支撑可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完成,从而达到持续按摩、支撑的效果,并且在其抖动的情况下实现背部的按摩。此外,上述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和排斥而引发的上下运动效果,对于背部的按摩来说更加柔性,不会有传统的机械连接驱动的那么僵硬,不容易误伤用户。

优选地,参见图5、6,椅垫板120包括第一板121、第二板122,椅背板110的中部与第一板121的一端铰链连接,第一板121的另一端与第二板122的上端铰链连接,第二板122的下端设有行走部133,第一板121与第一轴211、第二轴221连接,椅背板110的下端与地面固定,椅背板110与第一板1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环131,第一限位环131环绕在第一板121外侧,第一板121与第二板12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环132,第二限位环132环绕在第二板122外侧,第二板122下部设有行走部133。

本发明通过上述行走部133的前后移动,带动第一板121的倾斜,从而使乘坐的用户在第一板121不断地倾斜地同时实现自动地颠第一支撑梁210、第二支撑梁220的效果,从而实现自动按摩,并且,由于人体的背部也跟随第一板121不断地倾斜,而使背部与背垫250之间产生更多不同角度、力度的按摩或支撑,以便自动按摩或调节坐姿支撑。第一限位环131、第二限位环132可对于第一板121、第二板122的最大倾斜角度进行限位。

其中,行走部133为第二电机驱动的滚轮的结构,第二电机与第二板122固定,行走部133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赘述。

优选地,参见图7,本发明还包括驱动部400,驱动部400包括脚蹬410、第一链轮411、链轮杆401、第二链轮412、链条420、凸轮430;链轮杆401的后端与椅垫板120的前表面固定,链轮杆401的前段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链轮411,第一链轮411与脚蹬410固定,第一链轮411通过链条420与第二链轮412链条连接,第二链轮412通过轴承与椅垫板120的上部连接,第二链轮412与凸轮430连接,凸轮430位于第一支撑梁210和/或第二支撑梁220的正下方。

本发明通过上述脚蹬410和链条结构驱动凸轮430转动,从而抬起第一支撑梁210和/或第二支撑梁220,以便辅助用户上下垫,从而实现用户用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实现自己按摩自己。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背部康复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背部康复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背部康复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背部康复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背部康复椅.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444579.0 (22)申请日 2017.12.27 (71)申请人 陈岩 地址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济南路31号 (72)发明人 陈岩 张志坤 刘芹 洪树坤 乔鲁军 李亚红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代理人 王海荣 (51)Int.Cl. A61H 1/00(2006.01) A61H 7/00(2006.01) A47C 7/46(2006.01) (54)发明名称 背部康复椅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部康复椅, 其包。

2、括椅背 板, 其下端与地面连接, 其中部与椅垫板的一端 固定, 椅垫板为L型, 椅垫板下端与地面连接; 椅 垫部, 其包括罩体、 第一支撑梁、 第二支撑梁、 第 一轴、 第二轴、 第一弹簧、 第二弹簧、 连杆、 滑杆、 背垫; 本发明通过上述交错布置的第一支撑梁、 第二支撑梁来支撑用户, 在用户坐下时, 通过第 一支撑梁被压后的旋转来通过第一轴、 连杆、 滑 杆带动背垫水平地向前移动, 从而顶靠用户的背 部。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108066105 A 2018.05.25 CN 108066105 A 1.一种背部康复椅, 其特征在于: 包括 椅背板(110), 其下。

3、端与地面连接, 其中部与椅垫板(120)的一端固定, 所述椅垫板 (120)为L型, 椅垫板(120)下端与地面连接; 椅垫部(200), 其包括罩体(201)、 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 第一轴(211)、 第二轴(221)、 第一弹簧(212)、 第二弹簧(222)、 连杆(230)、 滑杆(240)、 背垫(250); 所述第 一轴(21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椅背板(110)处, 所述第 二轴(221)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远离所述椅背板(110)处, 所述第 一轴(211)与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梁(210)的一端。

4、固定, 第二轴(221)与至少三个第二支撑梁 (220)的一端固定, 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交错布置, 所述第一支撑梁(210)的 下表面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2), 所述第二支撑梁(220)的下表面 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22), 其中, 所述第一支撑梁(210)由左下至右 上倾斜配置, 所述第二支撑梁(220)由右下至左上倾斜配置, 所述第一轴(211)与所述连杆 (230)的一端固定, 所述连杆(23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一长圆孔(231), 所述第一长圆孔 (231)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241), 所述第一卡销。

5、(241)配置在所述滑杆(240)的侧 面, 所述第一滑杆(240)沿所述椅背板(110)的横向导孔(111)移动, 所述滑杆(240)的远离 所述第一卡销(241)的一端与所述背垫(250)固定, 所述罩体(201)环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梁 (210)、 第二支撑梁(220)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 所述 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 第一电机(311)、 丝杠(312)和第一杆(320), 所述椅背 板(110)上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 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 (113), 所述。

6、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电机(311)固定, 所述第一电机(311)的输出 轴与所述丝杠(312)的底部固定, 所述第一杆(320)的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螺孔(321), 所 述第一杆(320)通过内螺孔(321)与所述丝杠(312)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杆(320)沿所述第一 通孔(112)移动, 所述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111), 所述横向导孔(111)配置 在所述第二通孔(113)内; 所述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 所述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 连接, 所述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 所述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通。

7、 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将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机(311) 的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 机(311)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 所述 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 支撑座(330)、 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 所 述椅背板(110)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 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 通孔。

8、(113), 所述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所述支撑座(330)固定, 所述支撑座(330)的顶部 与所述第一电磁铁(331)的底部固定, 所述第一杆(320)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电磁铁(332)固 定, 所述第一杆(320)沿所述第一通孔(112)移动, 所述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 (111), 所述横向导孔(111)配置在所述第二通孔(113)内; 所述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 所述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066105 A 2 连接, 所述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 所述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9、, 所述第一通 信模块与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 (332)的电源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将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 块发送至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 所述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 磁铁(332)的电源模块根据所述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 (332)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 其特征在于: 所述椅垫板(120)包括第一板 (121)、 第二板(122), 所述椅背板(110)的中部与所述第一板(121)的一端铰链连。

10、接, 第一板 (1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板(122)的上端铰链连接, 所述第二板(122)的下端设有行走部 (133), 所述第一板(121)与所述第一轴(211)、 第二轴(221)连接, 所述椅背板(110)的下端 与地面固定, 所述椅背板(110)与所述第一板(1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环(131), 所述第 一限位环(131)环绕在所述第一板(121)外侧, 所述第一板(121)与所述第二板(122)的连接 处设有第二限位环(132), 所述第二限位环(132)环绕在第二板(122)外侧, 所述第二板 (122)下部设有行走部(1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部康复椅, 。

1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驱动部(400), 所述驱动 部(400)包括脚蹬(410)、 第一链轮(411)、 链轮杆(401)、 第二链轮(412)、 链条(420)、 凸轮 (430); 所述链轮杆(401)的后端与所述椅垫板(120)的前表面固定, 所述链轮杆(401)的前 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链轮(411), 所述第一链轮(411)与所述脚蹬(410)固定, 所述第一链 轮(411)通过链条(420)与第二链轮(412)链条连接, 所述第二链轮(412)通过轴承与所述椅 垫板(120)的上部连接, 所述第二链轮(412)与凸轮(430)连接, 所述凸轮(430)位于所述第 一支撑梁(210)。

12、和/或第二支撑梁(220)的正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066105 A 3 背部康复椅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部的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作用于颈椎、 胸锥、 腰椎、 骶 骨、 尾骨、 肋骨的按摩、 乘坐器械。 背景技术 0002 人体的背部, 包括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肋骨等诸多骨骼和关节。 0003 上述骨关节在出现病痛的情况下, 通常需要按摩。 而按摩的手法有很多种, 但从中 医、 西医的原理上说, 大多是起到活动筋骨以便促进经络的血液循环, 而祛除疾病, 或帮助 用户放松, 以便缓解压力。 0004 因此, 目前亟需一。

13、种能够自动按摩人体背部的康复椅。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按摩人体背部的康复椅。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了一种背部康复椅, 包括椅背 板, 其下端与地面连接, 其中部与椅垫板的一端固定, 所述椅垫板为L型, 椅垫板下端与地面 连接; 椅垫部, 其包括罩体、 第一支撑梁、 第二支撑梁、 第一轴、 第二轴、 第一弹簧、 第二弹簧、 连杆、 滑杆、 背垫; 所述第一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的上表面的靠近所述椅背板处, 所述第二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椅垫板的上表面的远离所述椅背板处, 所述第一轴与至少 三个第一支撑梁的一端固定, 。

14、第二轴与至少三个第二支撑梁的一端固定, 第一支撑梁、 第二 支撑梁交错布置, 所述第一支撑梁的下表面与椅垫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所述第 二支撑梁的下表面与椅垫板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其中, 第一支撑梁由左下至右上 倾斜配置, 第二支撑梁由右下至左上倾斜配置, 第一轴与连杆的一端固定, 连杆的另一端开 设有第一长圆孔, 第一长圆孔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 第一卡销配置在滑杆的侧面, 第 一滑杆沿椅背板的横向导孔移动, 滑杆的远离第一卡销的一端与背垫固定, 罩体环绕在第 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外部。 0007 优选地, 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还包括纵向移动部, 纵向移动部包括发电机、 第。

15、一电 机、 丝杠、 第一杆, 椅背板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椅背板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 孔, 第一通孔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电机固定, 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底部固定, 第一杆的 底部沿其轴向开设有内螺孔, 第一杆通过内螺孔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 第一杆沿第一通孔 移动, 第一杆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 横向导孔配置在第二通孔内。 0008 优选地, 第二轴的一端与发电机固定, 发电机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 第一导线 串连有电流测试仪, 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连 接, 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机的电源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 过第二通。

16、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机的电源模块, 第一电机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 读数驱动第一电机的功率和工作时间。 0009 优选地, 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还包括纵向移动部, 纵向移动部包括发电机、 支撑 说 明 书 1/5 页 4 CN 108066105 A 4 座、 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 椅背板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 椅背板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 设有第二通孔, 第一通孔的下部与支撑座固定, 支撑座的顶部与第一电磁铁的底部固定, 第 一杆的底部与第二电磁铁固定, 第一杆沿第一通孔移动, 第一杆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 横 向导孔配置在第二通孔内; 第二轴的一端与发电机固定, 发电机通过第一导线与电。

17、阻连接, 第一导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 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 模块电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磁铁、 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将电 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磁铁、 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 第一、 第二电磁铁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 第二电磁铁的电流强度和电 流方向。 0010 优选地, 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的椅垫板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 椅背板的中部与第 一板的一端铰链连接, 第一板的另一端与第二板的上端铰链连接, 第二板的下端设有行走 部, 第一板与第一轴、 第二轴连接, 椅背板的下端与地面固定, 椅背板。

18、与第一板的连接处设 有第一限位环, 第一限位环环绕在第一板外侧, 第一板与第二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环, 第二限位环环绕在第二板外侧, 第二板下部设有行走部。 0011 优选地, 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还包括驱动部, 该驱动部包括脚蹬、 第一链轮、 链轮 杆、 第二链轮、 链条和凸轮; 链轮杆的后端与椅垫板的前表面固定, 链轮杆的前段通过轴承 安装有第一链轮, 第一链轮与脚蹬固定, 第一链轮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链条连接, 第二链轮 通过轴承与椅垫板的上部连接, 第二链轮与凸轮连接, 凸轮位于第一支撑梁和/或第二支撑 梁的正下方。 001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13 本发明提供的背部康复椅通过交错。

19、布置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来支撑用户, 在用户坐下时, 通过第一支撑梁被压后的旋转来通过第一轴、 连杆、 滑杆带动背垫水平地向 前移动, 从而顶靠用户的背部。 一方面说, 背垫顶住背部可使用户久坐不累, 另一方面说, 用 户在坐下时, 经常会有一定起伏或倾斜, 此时第一支撑梁将此微弱的运动传递至背垫即可 实现背部的按摩。 本发明在不适用任何外部能源的情况下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和背部的持 续支撑, 并可对背部疼痛的患者起到理疗作用, 同时该装置不需要外部能源, 节能环保。 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背部康复椅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背部康复椅的主视示。

20、意图; 0016 图2是图1中背部康复椅的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7 图3是图1中的背部康复椅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18 图4是图1中的背部康复椅的的俯视图; 0019 图5是图1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0020 图6是图5的另一运动状态的主视示意图; 0021 图7是图1的另一种变形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7所示, 参见图1、 4, 本发明一种背部康复椅包括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8066105 A 5 0023 椅背板110, 其下端与地面连接, 其中部与椅垫板120的一端固定, 所述椅垫板120 为L型, 椅垫板1。

21、20下端与地面连接; 0024 椅垫部200, 其包括罩体201、 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 第一轴211、 第二轴 221、 第一弹簧212、 第二弹簧222、 连杆230、 滑杆240、 背垫250。 第一轴211通过轴承安装在椅 垫板120的上表面的靠近椅背板110处, 第二轴221通过轴承安装在椅垫板120的上表面的远 离椅背板110处。 第一轴211与至少三个第一支撑梁210的一端固定, 第二轴221与至少三个 第二支撑梁220的一端固定, 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交错布置, 第一支撑梁210的下 表面与椅垫板12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212, 第二支撑。

22、梁220的下表面与椅垫板120的 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222, 其中, 第一支撑梁210由左下至右上倾斜配置, 第二支撑梁 220由右下至左上倾斜配置, 第一轴211与连杆230的一端固定, 连杆230的另一端开设有第 一长圆孔231, 第一长圆孔231内设有沿其移动的第一卡销241, 第一卡销241配置在滑杆240 的侧面, 第一滑杆240沿椅背板110的横向导孔111移动, 滑杆240的远离第一卡销241的一端 与背垫250固定, 所述罩体201环绕在所述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外部。 0025 本发明通过上述交错布置的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来支撑用户, 在用户。

23、 坐下时, 通过第一支撑梁210被压后的旋转来通过第一轴211、 连杆230、 滑杆240带动背垫 250水平地向前移动, 从而顶靠用户的背部。 一方面说, 背垫250顶住背部可使用户久坐不 累, 另一方面说, 用户在坐下时, 经常会有一定起伏或倾斜, 此时第一支撑梁210将此微弱的 运动传递至背垫250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 或者当用户坐着时, 身体有所移动或倾斜时, 第 一支撑梁210也会将这些运动传递至背垫250, 同样可实现背部的按摩, 背垫250对背部的按 摩相当于自己坐在自己的背上给自己的背部进行按摩。 本发明在不适用任何外部能源的情 况下即可实现背部的按摩和背部的持续支撑, 节能环。

24、保, 并可对于背部疼痛的患者起到理 疗的作用。 0026 其中, 本发明的按摩手法一部分借鉴了泰式按摩中踩背的手法。 即, 一个人踩在另 一个人的背上, 这样按摩效果虽然好, 但是对于场地、 人员都有一定要要求。 使用本发明, 自 己可小幅度地在第一支撑梁210上移动臀部, 或大幅度地在第一支撑梁210上颠, 都可实现 按摩背部的作用。 0027 其中, 第一弹簧212、 第二弹簧222一方面作为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的复 位作用, 使用户的臀部乘坐舒适, 另一方面可起到背垫250横向移动的限位作用, 以免其横 向移动过大而损伤用户关节。 0028 其中, 连杆230可为直线形或。

25、弧形, 直线形的连杆230较为省材料, 但是占用椅垫板 120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空间, 即, 用户的左右胯骨会顶到直线形的连杆230。 而弧形的连杆 230, 特别是如图1所示的优弧形状的连杆230可绕过椅垫板120的上部的左右两侧的空间, 从而用户不会碰到连杆230, 增加了其实用性。 0029 此外, 弧形的连杆230可开设直线型的第一长圆孔231或弧线形的第一长圆孔。 0030 其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 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可为上凸的弧形 形状的杆状体或板状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图中未示出, 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 撑梁220也可为下凹的弧形形状的。

26、杆状体或板状体。 在本发明的其他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 中, 第一支撑梁210和第二支撑梁220也可为直线形的杆状体或板状体。 0031 其中, 横向导孔111可开设在椅背板110上。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8066105 A 6 0032 优选地, 参见图2, 本发明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 纵向移动部300包括发电机310、 第一电机311、 丝杠312、 第一杆320。 椅背板110沿纵向开设有第一通孔112, 椅背板110的上 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13, 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第一电机311固定, 第一电机311 的输出轴与丝杠312的底部固定, 第一杆320的底部。

27、沿其轴向开设有内螺孔321, 第一杆320 通过内螺孔321与丝杠312螺纹连接, 第一杆320沿第一通孔112移动, 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 有横向导孔111, 横向导孔111配置在第二通孔113内; 0033 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 发电机310通过第一导线与电阻连接, 第一导 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 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 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 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 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 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机311的功率和。

28、工作时间。 0034 本发明通过上述第二支撑梁220的旋转, 带动第二轴221转动, 从而带动发电机310 发电。 其中, 第二轴221的转动方向不同会导致发电机310的电流方向不同。 再通过电流测试 仪测量其发电的电流方向和电流强度, 传送至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 并根据其控制第一 电机311的旋转圈数, 从而控制第一杆320的高度, 以控制背垫250的高度。 并且, 由于是丝杠 结构连接的第一杆320, 可在第二支撑梁220保持静止时通过丝杠312的自锁保持静止。 0035 使用时, 由于用户在需要按摩时, 会上下颠着坐在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 上, 第一支撑梁210会带。

29、动背垫250前后移动, 第二支撑梁220会带动背垫250上下移动, 即, 实现了背部的多角度按摩和多角度支撑。 0036 其中, 第一杆320的侧面设有燕尾滑块, 第一通孔112的内圆周面设有燕尾槽, 燕尾 滑块沿燕尾槽移动, 使第一杆320不旋转, 而只能上下移动。 0037 其中, 用户向下压第二支撑梁220时, 第一电机311的电源模块可判定第一电机311 的旋转驱动第一杆320向上运动。 0038 本发明通过上述越向下坐, 越向上顶背部的方式, 通过其之间相反的运动方向实 现更大效率的按摩。 0039 其中, 第二通孔113是用于在滑杆240纵向移动时, 均可贯穿整个椅背板110。 0。

30、040 优选地, 参见图3,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 还包括纵向移动部300, 纵向移动 部300包括发电机310、 支撑座330、 第一电磁铁331和第二电磁铁332。 椅背板110沿纵向开设 有第一通孔112, 椅背板110的上部沿前后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113, 第一通孔112的下部与 支撑座330固定。 支撑座330的顶部与第一电磁铁331的底部固定, 第一杆320的底部与第二 电磁铁332固定。 第一杆320沿第一通孔112移动, 第一杆320的中部开设有横向导孔111, 横 向导孔111配置在第二通孔113内。 0041 第二轴221的一端与发电机310固定。 发电机310通过第。

31、一导线与电阻连接, 第一导 线串连有电流测试仪, 电流测试仪与第一通信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与第二通信模块电 连接, 第二通信模块与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连接。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 将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通过第二通信模块发送至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 模块, 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根据电流测试仪的电流读数驱动第一电 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 0042 本发明通过上述第二支撑梁220的旋转带动第二轴221的旋转, 再利用发电机310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8066105 A 7 检测其旋。

32、转幅度和旋转方向, 从而控制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之间的排斥和吸引, 从而在用户坐下时或上下颠第二支撑梁220时, 可使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带动第 一杆320上下移动, 达到背垫上下移动的效果。 即, 通过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同时 的下压上抬而实现背垫250的前后方向、 上下方向的移动, 从而实现用户的背部按摩和支 撑。 0043 其中, 当发电机310无电流信号时, 第一电磁铁331、 第二电磁铁332的电源模块保 持其原有的电流强度和电流方向, 以便保持背垫250得到纵向状态, 从而持续地对于用户进 行支撑。 0044 本发明借鉴了现代汽车中较。

33、为流行的腰部支撑、 背部支撑可调节的原理, 利用坐 垫作为其运动的开关, 并且前后支撑可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完成, 从而达到持续按摩、 支撑 的效果, 并且在其抖动的情况下实现背部的按摩。 此外, 上述两个磁铁相互吸引和排斥而引 发的上下运动效果, 对于背部的按摩来说更加柔性, 不会有传统的机械连接驱动的那么僵 硬, 不容易误伤用户。 0045 优选地, 参见图5、 6, 椅垫板120包括第一板121、 第二板122, 椅背板110的中部与第 一板121的一端铰链连接, 第一板121的另一端与第二板122的上端铰链连接, 第二板122的 下端设有行走部133, 第一板121与第一轴211、 第二。

34、轴221连接, 椅背板110的下端与地面固 定, 椅背板110与第一板121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环131, 第一限位环131环绕在第一板121 外侧, 第一板121与第二板12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限位环132, 第二限位环132环绕在第二板 122外侧, 第二板122下部设有行走部133。 0046 本发明通过上述行走部133的前后移动, 带动第一板121的倾斜, 从而使乘坐的用 户在第一板121不断地倾斜地同时实现自动地颠第一支撑梁210、 第二支撑梁220的效果, 从 而实现自动按摩, 并且, 由于人体的背部也跟随第一板121不断地倾斜, 而使背部与背垫250 之间产生更多不同角度、 力度的。

35、按摩或支撑, 以便自动按摩或调节坐姿支撑。 第一限位环 131、 第二限位环132可对于第一板121、 第二板122的最大倾斜角度进行限位。 0047 其中, 行走部133为第二电机驱动的滚轮的结构, 第二电机与第二板122固定, 行走 部133为现有技术, 此处不赘述。 0048 优选地, 参见图7, 本发明还包括驱动部400, 驱动部400包括脚蹬410、 第一链轮 411、 链轮杆401、 第二链轮412、 链条420、 凸轮430; 链轮杆401的后端与椅垫板120的前表面 固定, 链轮杆401的前段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链轮411, 第一链轮411与脚蹬410固定, 第一链 轮411通过。

36、链条420与第二链轮412链条连接, 第二链轮412通过轴承与椅垫板120的上部连 接, 第二链轮412与凸轮430连接, 凸轮430位于第一支撑梁210和/或第二支撑梁220的正下 方。 0049 本发明通过上述脚蹬410和链条结构驱动凸轮430转动, 从而抬起第一支撑梁210 和/或第二支撑梁220, 以便辅助用户上下垫, 从而实现用户用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实现自 己按摩自己。 0050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发明的范 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 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

37、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8066105 A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9 CN 108066105 A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10 CN 108066105 A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1 CN 108066105 A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2 CN 108066105 A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3 CN 108066105 A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4 CN 108066105 A 14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5 CN 108066105 A 1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