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509968.6 (22)申请日 2016.06.28 (71)申请人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 环境研究所 地址 450002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 116号 (72)发明人 康源春 张玉亭 孔维威 袁瑞奇 孔维丽 韩玉娥 刘芹 胡素娟 宋志波 段亚魁 徐柯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1)Int.Cl. A01G 1/04(2006.01) C05G 3/00(2006.01) C12N。
2、 1/1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该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生产、 培养料配制、 菌瓶制 作和菌丝培养、 菌丝后熟、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 出 菇管理。 该方法使得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 最高 达90-100。 搔菌后, 菇蕾形成较早, 料面菇蕾 形成少, 单个菇蕾占比最高达75以上, 大大降 低了人工疏蕾的劳动量。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171511 A 2016.12.07 CN 106171511 A 1.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生产、 培养料配制、 菌。
3、瓶制 作和菌丝培养、 菌丝后熟、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 出菇管理, 具体为: 步骤1、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蛋白胨3克, 磷酸二氢钾2克, 酵 母膏2克, 水1000毫升,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 配方为: 优质小麦100公斤, 碳酸钙 0.2公斤; 步骤2、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 以玉米芯为主料, 玉米芯100千克、 棉籽壳30千克、 麦麸20千克、 玉米面3千克、 碳酸钙2 千克、 水, 其中, 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步骤3、 菌瓶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 按照瓶栽工艺配料、 装瓶、 灭菌。
4、、 接种、 培养。 塑料瓶容量1100ml, 每瓶装干料260g, 加水 后重量为640g, 培养室内温度2325, 培养3045天; 步骤4: 菌丝后熟 菌丝满瓶后, 在2228的后熟温度下继续培养30天; 步骤5: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具体为: -13冷刺激13天, 然后搔菌, 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 打开瓶盖, 将老菌种清 理干净, 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 深度为1cm1.5cm; 或者料面2孔 点位打孔搔菌, 打开瓶盖, 不清理料面老菌种, 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 深度为1cm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
5、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菌种生产中所采用 的白灵菇菌株为长柄型品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菌种生产中所采用 的白灵菇菌株为白灵2号、 白灵9号、 白灵18号、 中农1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菌丝后熟的温度为 26, 培养天数为30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冷刺激温度控制在- 12, 冷刺激时间控制在23天。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171511 A 2 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技术领域, 具。
6、体地说, 涉及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灵侧耳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明确产地的食用菌品种(商品名为白灵菇)。 我国白灵菇生产主要有袋栽和瓶栽工艺两种, 目前自然季节栽培均是袋栽工艺, 而工厂化 生产也是袋栽为主, 瓶栽工艺较少。 瓶栽工艺投入成本高, 技术自动化水平也高, 很多关键 技术参数考虑到商业利益, 很少公布与众。 在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瓶栽工艺工厂化生产技术 的进步。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生物学效率低下, 搔菌后原基出现多, 疏蕾工作量大的缺陷, 提供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0004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白灵菇的。
7、瓶栽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生产、 培养料配制、 菌瓶制作和菌丝 培养、 菌丝后熟、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 出菇管理, 具体为: 0006 步骤1、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0007 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蛋白胨3克, 磷酸二氢钾2 克, 酵母膏2克, 水1000毫升,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 配方为: 优质小麦100公斤, 碳酸钙0.2公斤; 0008 步骤2、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 0009 以玉米芯为主料, 玉米芯100千克、 棉籽壳30千克、 麦麸20千克、 玉米面3千克、 碳酸 钙2千克、 水, 其中, 料水。
8、的重量比为1:2.2; 0010 步骤3、 菌瓶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 0011 按照瓶栽工艺配料、 装瓶、 灭菌、 接种、 培养。 塑料瓶容量1100ml, 每瓶装干料260g, 加水后重量为640g, 培养室内温度2325, 培养3045天; 0012 步骤4: 菌丝后熟 0013 菌丝满瓶后, 在2228的后熟温度下继续培养30天; 0014 步骤5: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具体为: 0015 -25冷刺激13天, 然后搔菌, 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 打开瓶盖, 将老菌 种清理干净, 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 深度为1cm1.5cm; 或者料 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
9、 打开瓶盖, 不清理料面老菌种, 用直径0.5cm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 点孔, 深度为1cm1.5cm。 0016 优选地, 步骤1中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白灵菇菌株为长柄型品种。 0017 优选地, 步骤1中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白灵菇菌株为白灵2号、 白灵9号、 白灵18号、 中农1号。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171511 A 3 0018 优选地, 步骤4中菌丝后熟的温度为26。 0019 优选地, 步骤5中冷刺激温度控制在-12, 冷刺激时间控制在23天。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0021 使用本发明的白灵菇的瓶栽方法使得生物学效率大大提高, 最。
10、高达90-100。 搔菌后, 菇蕾形成较早, 料面菇蕾形成少, 单个菇蕾占比最高达75以上, 大大降低了人工 疏蕾的劳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3 实施例1 0024 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生产、 培养料配制、 菌瓶制作和菌丝 培养、 菌丝后熟、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 出菇管理, 具体为: 0025 步骤1、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0026 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蛋白胨3克, 磷酸二氢钾2 克, 酵母膏2克, 水1000毫升,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
11、培养基, 配方为: 优质小麦100公斤, 碳酸钙0.2公斤; 0027 步骤2、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 0028 以玉米芯为主料, 玉米芯100千克、 棉籽壳30千克、 麦麸20千克、 玉米面3千克、 碳酸 钙2千克、 水, 其中, 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0029 步骤3、 菌瓶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 0030 按照瓶栽工艺配料、 装瓶、 灭菌、 接种、 培养。 塑料瓶容量1100ml, 每瓶装干料260g, 加水后重量为640g, 培养室内温度23, 培养45天; 0031 步骤4: 菌丝后熟 0032 菌丝满瓶后, 在22的后熟温度下继续培养30天; 0033 步骤5: 。
12、冷刺激与搔菌处理具体为: 0034 -1冷刺激1天, 然后搔菌, 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 打开瓶盖, 将老菌种清理 干净, 用直径0.5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 深度为1cm; 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 打开瓶盖, 不清理料面老菌种, 用直径0.5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 深度为1cm。 0035 实施例2 0036 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生产、 培养料配制、 菌瓶制作和菌丝 培养、 菌丝后熟、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 出菇管理, 具体为: 0037 步骤1、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0038 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
13、脂20克, 蛋白胨3克, 磷酸二氢钾2 克, 酵母膏2克, 水1000毫升,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 配方为: 优质小麦100公斤, 碳酸钙0.2公斤; 0039 步骤2、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 0040 以玉米芯为主料, 玉米芯100千克、 棉籽壳30千克、 麦麸20千克、 玉米面3千克、 碳酸 钙2千克、 水, 其中, 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0041 步骤3、 菌瓶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171511 A 4 0042 按照瓶栽工艺配料、 装瓶、 灭菌、 接种、 培养。 塑料瓶容量1100ml, 每瓶装干料260g, 加水后。
14、重量为640g, 培养室内温度24, 培养40天; 0043 步骤4: 菌丝后熟 0044 菌丝满瓶后, 在24的后熟温度下继续培养17天; 0045 步骤5: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具体为: 0046 2冷刺激2天, 然后搔菌, 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 打开瓶盖, 将老菌种清理干 净, 用直径0.8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 深度为1.2cm; 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 打开瓶盖, 不清理料面老菌种, 用直径0.8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 深度为1.2cm。 0047 实施例3 0048 一种白灵菇的瓶栽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菌种生产、 培养料配制、 菌瓶制作和菌丝 培养、 菌丝。
15、后熟、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 出菇管理, 具体为: 0049 步骤1、 菌种生产中所采用的菌种培养基配方为: 0050 母种培养基配方为土豆200克, 葡萄糖20克, 琼脂20克, 蛋白胨3克, 磷酸二氢钾2 克, 酵母膏2克, 水1000毫升,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 配方为: 优质小麦100公斤, 碳酸钙0.2公斤; 0051 步骤2、 培养料配制中采用的培养料配方为: 0052 以玉米芯为主料, 玉米芯100千克、 棉籽壳30千克、 麦麸20千克、 玉米面3千克、 碳酸 钙2千克、 水, 其中, 料水的重量比为1:2.2; 0053 步骤3、 菌瓶制作和菌丝培养具体为: 0054 。
16、按照瓶栽工艺配料、 装瓶、 灭菌、 接种、 培养。 塑料瓶容量1100ml, 每瓶装干料260g, 加水后重量为640g, 培养室内温度25, 培养30天; 0055 步骤4: 菌丝后熟 0056 菌丝满瓶后, 在28的后熟温度下继续培养30天; 0057 步骤5: 冷刺激与搔菌处理具体为: 0058 3冷刺激3天, 然后搔菌, 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 打开瓶盖, 将老菌种清理干 净, 用直径1cm的铁棒在料面中间搔1个点孔, 深度为1.5cm; 或者料面2孔点位打孔搔菌, 打 开瓶盖, 不清理料面老菌种, 用直径1cm的铁棒在料面形成2点孔, 深度为1.5cm。 0059 以上所述, 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 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171511 A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