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咳化痰配方.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6691944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64.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0807368.7

申请日:

20180718

公开号:

CN108671177A

公开日:

201810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36/904,A61P11/14,A61P11/10,A61K35/62

主分类号:

A61K36/904,A61P11/14,A61P11/10,A61K35/62

申请人:

袁春续

发明人:

袁春续

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石羊关村大狼沟41号

优先权:

CN201810807368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立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包括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其按照以下质量配比:丹参12克,地龙12克,赤芍12克,百部10克,冬花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紫苑10克,麦冬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瓜蒌20克。本配方选取14种纯天然配方入伍,配方简单,各配药协同作用具有定喘清热,止咳化疾,对肺心病咳嗽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见效快,且配方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 2.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质量配比:丹参12克,地龙12克,赤芍12克,百部10克,冬花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紫苑10克,麦冬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瓜蒌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2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其特征在于,具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将上述药物烘干备用;步骤2:按重量配比,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砂罐中,加入冷水至1000ml浸泡;步骤3:将砂罐大火煮开,烧开后用小火慢熬,将药液煎至300ml,留液去渣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1中加冷水浸泡的时间为1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其特征在于,上述药液具体服用方法如下:药液分三次服完,15天一个疗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方,具体为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背景技术

咳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道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咳嗽常常伴有咳痰,十分影响人们正常的身心健康。

人们对于咳嗽、咳痰的治疗基本是服用西药冲剂或是胶囊,病情加重时会去医院打点滴,以上方式虽然见效快,但是不能治本,咳嗽、咳痰很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定喘清热,止咳化疾,对肺心病咳嗽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见效快,且配方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的止咳化痰配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包括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止咳化痰配方按照以下质量配比:

丹参12克,地龙12克,赤芍12克,百部10克,冬花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紫苑10克,麦冬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瓜蒌20克。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将上述药物烘干备用;

步骤2:按重量配比,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砂罐中,加入冷水至 1000ml浸泡;

步骤3:将砂罐大火煮开,烧开后用小火慢熬,将药液煎至300ml,留液去渣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步骤1中加冷水浸泡的时间为120分钟。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服用方法如下:药液分三次服完,15天一个疗程。

在本发明中,各配药的药效、作用如下: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赤芍: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百部:止咳化痰,温润肺气,散热解表,用于肺结核、长期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哮喘等症。

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紫苑: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配方选取14种纯天然配方入伍,配方简单,各配药协同作用具有定喘清热,止咳化疾,对肺心病咳嗽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见效快,且配方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包括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按照以下质量配比:

丹参12克,地龙12克,赤芍12克,百部10克,冬花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杏仁10克,紫苑10克,麦冬10克,蒲公英15克,黄芩15克,知母15克,瓜蒌20克。

实施例2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重量配比,称取丹参,地龙,赤芍,百部,冬花,甘草,桔梗,杏仁,紫苑,麦冬,蒲公英,黄芩,知母,瓜蒌,将上述药物烘干备用;

步骤2:按重量配比,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砂罐中,加入冷水至 1000ml浸泡;

步骤3:将砂罐大火煮开,烧开后用小火慢熬,将药液煎至300ml,留液去渣即可。

上述步骤1中加冷水浸泡的时间为120分钟。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服用方法如下:药液分三次服完,15 天一个疗程。

在本发明中,各配药的药效、作用如下: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

赤芍:归肝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的功效,用于热人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瘾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百部:止咳化痰,温润肺气,散热解表,用于肺结核、长期咳嗽、肺痨咳嗽、百日咳、哮喘等症。

冬花:润肺下气,止咳化痰。用于新久咳嗽,喘咳痰多,劳嗽咳血。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效。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

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黄芩: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紫苑: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

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阴不足之心悸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配沙参、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蒲公英: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瓜蒌: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乳痈、肺痈、肠痈肿痛。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患者中的500 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随机分为5组,每组为100 例,分别为实验组1-5组。

实验组1-5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2的药物,每日3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其中显效476例,有效481例,治愈 472例,无效19例,治愈率94.4%,有效率96.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止咳化痰配方.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807368.7 (22)申请日 2018.07.18 (71)申请人 袁春续 地址 452470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告成镇 石羊关村大狼沟41号 (72)发明人 袁春续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50219 代理人 王立武 (51)Int.Cl. A61K 36/904(2006.01) A61P 11/14(2006.01) A61P 11/10(2006.01) A61K 35/6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止咳化痰。

2、配方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包括丹 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仁, 紫 苑, 麦冬, 蒲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其按照以下 质量配比: 丹参12克, 地龙12克, 赤芍12克, 百部 10克, 冬花10克, 甘草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紫苑10克, 麦冬10克, 蒲公英15克, 黄芩15克, 知 母15克, 瓜蒌20克。 本配方选取14种纯天然配方 入伍, 配方简单, 各配药协同作用具有定喘清热, 止咳化疾, 对肺心病咳嗽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见效快, 且配方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

3、108671177 A 2018.10.19 CN 108671177 A 1.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丹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 仁, 紫苑, 麦冬, 蒲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2.根据权利要求1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其特征在于, 按照以下质量配比: 丹参12克, 地龙12克, 赤芍12克, 百部10克, 冬花10克, 甘草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克, 紫苑10克, 麦冬10克, 蒲公英15克, 黄芩15克, 知母15克, 瓜蒌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2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其特征在于, 具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步。

4、骤1: 按重量配比, 称取丹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仁, 紫苑, 麦冬, 蒲 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将上述药物烘干备用; 步骤2: 按重量配比, 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砂罐中, 加入冷水至1000ml浸泡; 步骤3: 将砂罐大火煮开, 烧开后用小火慢熬, 将药液煎至300ml, 留液去渣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3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其特征在于, 上述步骤1中加冷水浸泡的 时间为12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上述的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其特征在于, 上述药液具体服用方法如 下: 药液分三次服完, 15天一个疗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

5、N 108671177 A 2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方, 具体为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呼吸道症状, 由于气管、 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 异物、 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 表现先是声门关闭、 呼吸肌收缩、 肺内压升高, 然后声门张开, 肺内 空气喷射而出, 通常伴随声音, 咳嗽常常伴有咳痰, 十分影响人们正常的身心健康。 0003 人们对于咳嗽、 咳痰的治疗基本是服用西药冲剂或是胶囊, 病情加重时会去医院 打点滴, 以上方式虽然见效快, 但是不能治本, 咳嗽、 咳痰很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6、: 提供一种具有定喘清热, 止咳化疾, 对肺心病咳嗽 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见效快, 且配方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的止咳化痰配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包括丹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仁, 紫苑, 麦 冬, 蒲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0007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按照以下质量配比: 0008 丹参12克, 地龙12克, 赤芍12克, 百部10克, 冬花10克, 甘草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 克, 紫苑10克, 麦冬10克, 蒲公英15克, 黄芩15克,。

7、 知母15克, 瓜蒌20克。 0009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10 步骤1: 按重量配比, 称取丹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仁, 紫苑, 麦 冬, 蒲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将上述药物烘干备用; 0011 步骤2: 按重量配比, 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砂罐中, 加入冷水至 1000ml浸泡; 0012 步骤3: 将砂罐大火煮开, 烧开后用小火慢熬, 将药液煎至300ml, 留液去渣即可。 0013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在于: 上述步骤1中加冷水浸泡的时间为120分钟。 0014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

8、一步限定在于: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服用方法如下: 药液 分三次服完, 15天一个疗程。 0015 在本发明中, 各配药的药效、 作用如下: 0016 丹参: 具有活血祛瘀, 通经止痛, 清心除烦, 凉血消痈之功效。 用于胸痹心痛, 脘腹 胁痛, 瘕瘕积聚, 热痹疼痛, 心烦不眠, 月经不调, 痛经经闭, 疮疡肿痛。 0017 地龙: 具有清热定惊、 通络、 平喘、 利尿的功效。 用于高热、 神昏、 惊痫抽搐、 关节痹 痛、 肺热喘咳、 尿少水肿、 高血压等症。 0018 赤芍: 归肝经。 有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的功效, 用于热人营血, 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目赤肿痛, 肝郁胁痛, 经闭痛。

9、经, 瘾瘕腹痛, 跌扑损伤, 痈肿疮疡。 0019 百部: 止咳化痰, 温润肺气, 散热解表, 用于肺结核、 长期咳嗽、 肺痨咳嗽、 百日咳、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8671177 A 3 哮喘等症。 0020 冬花: 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用于新久咳嗽, 喘咳痰多, 劳嗽咳血。 0021 甘草: 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之功效。 常用于脾 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 性。 0022 桔梗: 具有宣肺, 利咽, 祛痰, 排脓的功效。 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不畅, 咽痛音。

10、哑, 肺 痈吐脓。 0023 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0024 黄芩: 有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 止血、 安胎等功效。 主治温热病、 上呼吸道感染、 肺热 咳嗽、 湿热黄胆、 肺炎、 痢疾、 咳血、 目赤、 胎动不安、 高血压、 痈肿疖疮等症。 0025 紫苑: 温肺, 下气, 消痰, 止咳。 治风寒咳嗽气喘, 虚劳咳吐脓血, 喉痹, 小便不利。 0026 麦冬: 养阴生津, 润肺止咳: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 干咳咯血; 心阴不足之心悸 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 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0027 蒲公英: 清热解毒, 利尿散结。 治急性乳腺炎, 淋巴腺炎, 瘰疬, 疔毒。

11、疮肿, 急性结膜 炎, 感冒发热,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支气管炎, 胃炎, 肝炎, 胆囊炎, 尿路感染。 0028 知母: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0029 瓜蒌: 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 润肠。 用于肺热咳嗽, 痰浊黄稠, 胸痹心痛, 乳痈、 肺痈、 肠痈肿痛。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配方选取14种纯天然配方入伍, 配 方简单, 各配药协同作用具有定喘清热, 止咳化疾, 对肺心病咳嗽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见 效快, 且配方制备方法简单, 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

12、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1 0033 一种止咳化痰配方, 包括丹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仁, 紫苑, 麦 冬, 蒲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0034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按照以下质量配比: 0035 丹参12克, 地龙12克, 赤芍12克, 百部10克, 冬花10克, 甘草10克, 桔梗10克, 杏仁10 克, 紫苑10克, 麦冬10克, 蒲公英15克, 黄芩15克, 知母15克, 瓜。

13、蒌20克。 0036 实施例2 0037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具体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8 步骤1: 按重量配比, 称取丹参, 地龙, 赤芍, 百部, 冬花, 甘草, 桔梗, 杏仁, 紫苑, 麦 冬, 蒲公英, 黄芩, 知母, 瓜蒌, 将上述药物烘干备用; 0039 步骤2: 按重量配比, 将上述药物放入煎药砂罐中, 加入冷水至 1000ml浸泡; 0040 步骤3: 将砂罐大火煮开, 烧开后用小火慢熬, 将药液煎至300ml, 留液去渣即可。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8671177 A 4 0041 上述步骤1中加冷水浸泡的时间为120分钟。 0042 上述止咳化痰配方的。

14、具体服用方法如下: 药液分三次服完, 15 天一个疗程。 0043 在本发明中, 各配药的药效、 作用如下: 0044 丹参: 具有活血祛瘀, 通经止痛, 清心除烦, 凉血消痈之功效。 用于胸痹心痛, 脘腹 胁痛, 瘕瘕积聚, 热痹疼痛, 心烦不眠, 月经不调, 痛经经闭, 疮疡肿痛。 0045 地龙: 具有清热定惊、 通络、 平喘、 利尿的功效。 用于高热、 神昏、 惊痫抽搐、 关节痹 痛、 肺热喘咳、 尿少水肿、 高血压等症。 0046 赤芍: 归肝经。 有清热凉血, 活血祛瘀的功效, 用于热人营血, 温毒发斑, 吐血衄血, 目赤肿痛, 肝郁胁痛, 经闭痛经, 瘾瘕腹痛, 跌扑损伤, 痈肿。

15、疮疡。 0047 百部: 止咳化痰, 温润肺气, 散热解表, 用于肺结核、 长期咳嗽、 肺痨咳嗽、 百日咳、 哮喘等症。 0048 冬花: 润肺下气, 止咳化痰。 用于新久咳嗽, 喘咳痰多, 劳嗽咳血。 0049 甘草: 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 调和诸药之功效。 常用于脾 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 性。 0050 桔梗: 具有宣肺, 利咽, 祛痰, 排脓的功效。 用于咳嗽痰多, 胸闷不畅, 咽痛音哑, 肺 痈吐脓。 0051 杏仁: 止咳平喘, 润肠通便。 0052 黄芩: 有清热燥湿、 泻。

16、火解毒、 止血、 安胎等功效。 主治温热病、 上呼吸道感染、 肺热 咳嗽、 湿热黄胆、 肺炎、 痢疾、 咳血、 目赤、 胎动不安、 高血压、 痈肿疖疮等症。 0053 紫苑: 温肺, 下气, 消痰, 止咳。 治风寒咳嗽气喘, 虚劳咳吐脓血, 喉痹, 小便不利。 0054 麦冬: 养阴生津, 润肺止咳: 用于肺胃阴虚之津少口渴、 干咳咯血; 心阴不足之心悸 易惊及热病后期热伤津液等证。 配沙参、 川贝可治肺阴虚干咳。 0055 蒲公英: 清热解毒, 利尿散结。 治急性乳腺炎, 淋巴腺炎, 瘰疬, 疔毒疮肿, 急性结膜 炎, 感冒发热, 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支气管炎, 胃炎, 肝炎, 胆囊炎, 尿。

17、路感染。 0056 知母: 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 0057 瓜蒌: 清热涤痰, 宽胸散结, 润肠。 用于肺热咳嗽, 痰浊黄稠, 胸痹心痛, 乳痈、 肺痈、 肠痈肿痛。 0058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的临床疗效, 选择收治患者中的500 例, 对本发明药 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 随机分为5组, 每组为100 例, 分别为实验组1-5组。 0059 实验组1-5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2的药物, 每日3次, 15天为一个疗程, 连续服用2个 疗程。 其中显效476例, 有效481例, 治愈 472例, 无效19例, 治愈率94.4, 有效率96.2。 006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 显然本发。

18、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 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 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 因此, 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 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 而且是非限制性的,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61 此外, 应当理解, 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 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 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 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8671177 A 5 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 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 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 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8671177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