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641445.6 (22)申请日 2018.06.21 (71)申请人 陈宏 地址 311199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东湖街 道新颜路22号503B (72)发明人 陈宏 吴冰洋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11572 代理人 段宇 (51)Int.Cl. A61M 3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尤其为一种穴位 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 包括。
2、皮肤感受接 触片和组装外壳结构, 皮肤感受接触片的底部粘 接有微针定位片, 微针定位片远离皮肤感受接触 片的一侧粘接有按钮定位片, 微针定位片与按钮 定位片之间设置有粘力连接片, 粘力连接片与微 针定位片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布, 医用胶布 的中部粘接设有微针结构, 按钮定位片远离微针 定位片的一侧中部嵌设安装有压力按钮。 本发明 通过按压胶布上方的压力按钮, 一次性将针尖的 垂直刺入及胶布内紧贴固定; 在针尖刺入前, 皮 肤接触的皮肤感受接触片, 相对兴奋压觉神经感 受器、 抑制痛觉感受器, 减少疼痛; 胶布贴敷皮肤 后自动脱离本装置, 简化埋针治疗操作步骤。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
3、图2页 CN 108671385 A 2018.10.19 CN 108671385 A 1.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包括皮肤感受接触片(1)和组装外壳结构 (8),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1)的底部粘接有微针定位片(2), 所述微针定位片(2)远离所述 皮肤感受接触片(1)的一侧粘接有按钮定位片(6), 所述微针定位片(2)与所述按钮定位片 (6)之间设置有粘力连接片(5), 所述粘力连接片(5)与所述微针定位片(2)连接的一侧设置 有医用胶布(4), 所述医用胶布(4)的中部粘接设置有微针结构(3), 所述按钮定位片(6)远 离所述微针定位片(2)的一侧中部嵌设安装有压力按。
4、钮(7), 所述压力按钮(7)与所述粘力 连接片(5)的底面紧密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 (1)、 所述微针定位片(2)以及所述按钮定位片(6)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 (1)、 所述微针定位片(2)以及所述按钮定位片(6)采用具有弹力作用的EVA片材、 弹力硅胶 或塑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 (1)包括感受接触片主体(11), 所述感受接触片主体(11)的中部开设有第一通孔(12), 所述 微针定位片。
5、(2)包括微针定位片主体(21), 所述微针定位片主体(2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通 孔(22), 所述按钮定位片(6)包括按钮定位片主体(61), 所述按钮定位片主体(61)的中部开 设有第三通孔(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孔(12)、 第 二通孔(22)以及所述第三通孔(62)的孔径大小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针结构(3)包括 连接片(31), 所述连接片(31)的底部与所述医用胶布(4)粘接配合, 所述连接片(31)远离所 述医用胶布(4)的一侧中心处连接有直压针头(32), 所述直。
6、压针头(32)与所述连接片(31) 紧密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装外壳结构(8) 包括外壳底座(81)和底盖(84), 所述外壳底座(81)内开设有接触片安装槽(82), 所述接触 片安装槽(82)的中部开设有压力按钮安装槽(83), 所述底盖(84)与所述外壳底座(81)连接 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橡胶垫(8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力连接片(5)采 用具有双面粘力连接及表面张力作用的高分子塑胶片、 PE膜或树脂或水溶胶双面粘贴膜。 9.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使用方法, 包括权利要求1-8任意一。
7、项所述的穴位自动 贴敷直压微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 将各组件放置于组装外壳结构(8)内进行组装成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S2: 将S1组装后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的皮肤感受接触片(1)中心处放置于需要进 行埋针治疗的位置, 并使得直压针头(32)正对扎针位置; S3: 之后按压压力按钮(7), 使得压力按钮(7)向下运动, 带动微针结构(3)和医用胶布 (4)向下运动; S4: 接触皮肤后, 微针结构(3)的直压针头(32)会垂直刺入皮肤内, 继续按压使得直压 针头(32)全部刺入至皮肤内; S5: 继续按压压力按钮(7), 医用胶布(4)的。
8、粘接面会与皮肤进行粘连, 使得医用胶布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8671385 A 2 (4)可自动紧贴皮肤, 从而将直压针头(32)进行固定; S6: 松开压力按钮(7), 此时医用胶布(4)与粘力连接片(5)分离, 使得医用胶布(4)可自 动紧贴皮肤, 从而达到自动贴敷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使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穴位自 动贴敷直压微针的组装步骤如下所示: S1: 打开底盖(84), 将压力按钮(7)放置于压力按钮安装槽(83)内; S2: 之后剪取合适尺寸的粘力连接片(5), 粘接于按钮定位片(6)的第三通孔(62)的顶 面, 。
9、将按钮定位片(6)未粘接粘力连接片(5)的一侧放入至接触片安装槽(82)内, 并将压力 按钮(7)放入至第三通孔(62)内与粘力连接片(5)紧密粘接; S3: 选择合适尺寸的医用胶布(4), 并将医用胶布(4)的背面与粘力连接片(5)粘接; S4: 将微针结构(3)的连接片(31)的顶面与医用胶布(4)的粘接面进行粘接固定; S5: 将皮肤感受接触片(1)与微针定位片(2)进行粘接固定; S6: 将底盖(84)盖上, 通过底盖(84)上的橡胶垫(85)进行挤压, 并放置2-5分钟, 使得各 个连接部可以紧密粘接; S7: 之后打开底盖(84), 将内部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取出即可。 权 利 。
10、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8671385 A 3 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 具体为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直压微针, 学名叫做 “揿针” (揿针也称 “颗粒型皮内针” 或 “揿钉型皮内针” )由针体 与环形针柄垂直连接组成, 其针体细微(通常直径0.25mm、 长度34mm), 传统使用方法 经镊子夹取后刺入皮内, 再经胶布贴敷固定(或胶布与针柄相连, 揭下后按压胶布、 刺入皮 内后再撕下离型膜、 再按压胶布后固定揿针), 经过13天的体表穴位埋针, 对阿是穴或相 关经络穴位进行长时间的局部刺。
11、激, 临床主要应用于颈肩腰腿关节疼痛及各类慢顽疾病治 疗领域, 适应人群极为广泛。 0003 现如今的直压微针存在以下不足: 临床操作步骤繁琐; 埋针治疗需要垂直刺入, 目 前经镊子夹取或胶布按压, 针尖与皮肤都存在一个斜度, 无法确保垂直进针; 针尖直接刺入 皮内, 直接兴奋了痛觉感受器, 引起疼痛, 患者接受度不高。 鉴于此, 我们提供一种穴位自动 贴敷直压微针。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现如今直压微针不能垂直进针、 针刺时的疼痛感以及步骤繁琐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
12、06 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包括皮肤感受接触片和组装外壳结构, 所述皮肤感 受接触片的底部粘接有微针定位片, 所述微针定位片远离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的一侧粘接 有按钮定位片, 所述微针定位片与所述按钮定位片之间设置有粘力连接片, 所述粘力连接 片与所述微针定位片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布, 所述医用胶布的中部粘接设置有微针结 构, 所述按钮定位片远离所述微针定位片的一侧中部嵌设安装有压力按钮, 所述压力按钮 与所述粘力连接片的底面紧密粘接。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 所述微针定位片以及所述按钮定位片同轴设置。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 所述微针定位片以及所。
13、述按钮定位片采用具有 弹力作用的EVA片材、 弹力硅胶或塑胶。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皮肤感受接触片包括感受接触片主体, 所述感受接触片主体的中 部开设有第一通孔, 所述微针定位片包括微针定位片主体, 所述微针定位片主体的中部开 设有第二通孔, 所述按钮定位片包括按钮定位片主体, 所述按钮定位片主体的中部开设有 第三通孔。 0010 作为优选, 所述第一通孔、 第二通孔以及所述第三通孔的孔径大小相适配。 0011 作为优选, 所述微针结构包括连接片, 所述连接片的底部与所述医用胶布粘接配 合, 所述连接片远离所述医用胶布的一侧中心处连接有直压针头, 所述直压针头与所述连 接片紧密焊接。 说。
14、 明 书 1/5 页 4 CN 108671385 A 4 0012 作为优选, 所述组装外壳结构包括外壳底座和底盖, 所述外壳底座内开设有接触 片安装槽, 所述接触片安装槽的中部开设有压力按钮安装槽, 所述底盖与所述外壳底座连 接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橡胶垫。 0013 作为优选, 所述粘力连接片采用具有双面粘力连接及表面张力作用的高分子塑胶 片、 PE膜或树脂或水溶胶双面粘贴膜。 0014 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15 S1: 将各组件放置于组装外壳结构内进行组装成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0016 S2: 将S1组装后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的皮肤感受接触片中心处。
15、放置于需要进 行埋针治疗的位置, 并使得直压针头正对扎针位置; 0017 S3: 之后按压压力按钮, 使得压力按钮向下运动, 带动微针结构和医用胶布向下运 动; 0018 S4: 接触皮肤后, 微针结构的直压针头会垂直刺入皮肤内, 继续按压使得直压针头 全部刺入至皮肤内; 0019 S5: 继续按压压力按钮, 医用胶布的粘接面会与皮肤进行粘连, 使得医用胶布可自 动紧贴皮肤, 从而将直压针头进行固定; 0020 S6: 松开压力按钮, 此时医用胶布与粘力连接片分离, 使得医用胶布可自动紧贴皮 肤, 从而达到自动贴敷作用。 0021 作为优选, 所述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的组装步骤如下所示: 00。
16、22 S1: 打开底盖, 将压力按钮放置于压力按钮安装槽内; 0023 S2: 之后剪取合适尺寸的粘力连接片, 粘接于按钮定位片的第三通孔的顶面, 将按 钮定位片未粘接粘力连接片的一侧放入至接触片安装槽内, 并将压力按钮放入至第三通孔 内与粘力连接片紧密粘接; 0024 S3: 选择合适尺寸的医用胶布, 并将医用胶布的背面与粘力连接片粘接; 0025 S4: 将微针结构的连接片的顶面与医用胶布的粘接面进行粘接固定; 0026 S5: 将皮肤感受接触片与微针定位片进行粘接固定; 0027 S6: 将底盖盖上, 通过底盖上的橡胶垫进行挤压, 并放置2-5分钟, 使得各个连接部 可以紧密粘接; 00。
17、28 S7: 之后打开底盖, 将内部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取出即可。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0 1、 本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结构简单、 布置灵活、 体积小巧, 操作简 单, 通过按压粘力连接片上方的压力按钮, 一次性做到针尖的垂直刺入及胶布的紧贴固定, 进一步加强了埋针治疗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感, 大大提高了患者对传 统中医的广泛接受度与认可度。 0031 2、 本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在直压针头刺入前, 让皮肤先接触皮肤感 受接触片, 使得皮肤的压力感受神经兴奋, 进而降低了直压针头刺入时对痛觉感受器的刺 激, 抑制痛觉感受。
18、器, 减少疼痛。 0032 3、 本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及使用方法通过粘力连接片的张力及皮肤感受接触 片和微针定位片的弹力作用, 医用胶布与皮肤粘贴后可与粘力连接片自动脱离, 达到胶布 与皮肤的自动贴敷功能。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8671385 A 5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5 图3为本发明皮肤感受接触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 1、 皮肤感受接触片; 11、 感受接触片主体; 12、 第一通孔; 2、 微针定位片; 21、 微针定位片主体; 22、 第二通孔; 3、 微针结构; 31、 连。
19、接片; 32、 直压针头; 4、 医用胶布; 5、 粘力 连接片; 6、 按钮定位片; 61、 按钮定位片主体; 62、 第三通孔; 7、 压力按钮; 8、 组装外壳结构; 81、 外壳底座; 82、 接触片安装槽; 83、 压力按钮安装槽; 84、 底盖; 85、 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 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 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 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8 在本发明的描述。
20、中, 需要理解的是, 术语 “中心” 、“纵向” 、“横向” 、“长度” 、“宽度” 、 “厚度” 、“上” 、“下” 、“前” 、“后” 、“左” 、“右” 、“竖直” 、“水平” 、“顶” 、“底” 、“内” 、“外” 、“顺时 针” 、“逆时针” 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 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 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9 此外, 术语 “第一” 、“第二” 和 “第三” 仅用于描述目的, 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 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
21、征的数量。 由此, 限定有 “第一” 、“第二” 和 “第三” 的 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40 实施例1 0041 一种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如图1、 图2和图3所示, 包括皮肤感受接触片1和组装 外壳结构8, 皮肤感受接触片1的底部粘接有微针定位片2, 微针定位片2远离皮肤感受接触 片1的一侧粘接有按钮定位片6, 微针定位片2与按钮定位片6之间设置有粘力连接片5, 粘力 连接片5与微针定位片2连接的一侧设置有医用胶布4, 医用胶布4的中部粘接设置有微针结 构3, 按钮定位片6远离微针定位片2的一侧中部嵌设安装有压力按钮7, 压力按钮7与粘力连 接片5的底面紧。
22、密粘接。 0042 进一步, 皮肤感受接触片1、 微针定位片2以及按钮定位片6同轴设置, 皮肤感受接 触片1、 微针定位片2以及按钮定位片6采用具有弹力作用的EVA片材、 弹力硅胶或塑胶。 0043 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皮肤感受接触片1、 微针定位片2以及按钮定位片6同 轴设置, 皮肤感受接触片1、 微针定位片2以及按钮定位片6采用均采用弹力硅胶, 其具有拉 伸力强、 手感细腻的优点。 0044 具体的, 皮肤感受接触片1包括感受接触片主体11, 感受接触片主体11的中部开设 有第一通孔12, 微针定位片2包括微针定位片主体21, 微针定位片主体21的中部开设有第二 通孔22, 按钮定。
23、位片6包括按钮定位片主体61, 按钮定位片主体61的中部开设有第三通孔 62。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8671385 A 6 0045 此外, 第一通孔12、 第二通孔22以及第三通孔62的孔径大小相适配。 0046 值得说明的是, 微针结构3包括连接片31, 连接片31的底部与医用胶布4粘接配合, 连接片31远离医用胶布4的一侧中心处连接有直压针头32, 直压针头32与连接片31紧密焊 接。 0047 值得注意的是, 组装外壳结构8包括外壳底座81和底盖84, 外壳底座81内开设有接 触片安装槽82, 接触片安装槽82的中部开设有压力按钮安装槽83, 底盖84与外壳底座81连。
24、 接的一侧中部设置有橡胶垫85。 0048 除此之外, 粘力连接片5采用具有双面粘力连接及表面张力作用的高分子塑胶片、 PE膜或树脂或水溶胶双面粘贴膜。 0049 值得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粘力连接片5采用PE膜, 其具有强度刚度高、 硬度耐 热性好以及无毒无味的优点。 0050 本实施例通过对皮肤感受接触片1、 微针定位片2以及按钮定位片6的中孔设计, 可 确保微针结构3的直压针头32与皮肤表面的垂直定位, 克服了传统针刺出现的人为偏斜, 进 一步加强了埋针治疗对穴位的刺激作用及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感, 从患者角度, 大大提高 了传统中医治疗技术的广泛接受度与认可度。 0051 本实施例通过。
25、设置的皮肤感受接触片1, 使直压针头32刺入前皮肤表面首先感受 到的是接触面的压力传递, 通过兴奋神经末梢的压力感受器、 抑制针刺时的痛觉感受器, 从 而大大减轻了埋针治疗时的刺入疼痛感, 提高了治疗时的舒适度, 让更为广泛的人群(包括 疼痛敏感者、 妇女、 儿童等)可以接受中医针刺技术对穴位的治疗方案, 使本专利技术具有 推广的普遍性, 极具广阔的技术推广与应用前景。 0052 在具体操作中, 该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的使用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53 S1: 将各组件放置于组装外壳结构8内进行组装成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 0054 S2: 将S1组装后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的皮肤感受接触。
26、片1中心处放置于需要 进行埋针治疗的位置, 并使得直压针头32正对扎针位置; 0055 S3: 之后按压压力按钮7, 使得压力按钮7向下运动, 带动微针结构3和医用胶布4向 下运动; 0056 S4: 接触皮肤后, 微针结构3的直压针头32会垂直刺入皮肤内, 继续按压使得直压 针头32全部刺入至皮肤内; 0057 S5: 继续按压压力按钮7, 医用胶布4的粘接面会与皮肤进行粘连, 使得医用胶布4 可自动紧贴皮肤, 从而将直压针头32进行固定; 0058 S6: 松开压力按钮7, 此时医用胶布4与粘力连接片5分离, 使得医用胶布4可自动紧 贴皮肤, 从而达到自动贴敷作用。 0059 穴位自动贴敷。
27、直压微针的组装步骤如下所示: 0060 S1: 打开底盖84, 将压力按钮7放置于压力按钮安装槽83内; 0061 S2: 之后剪取合适尺寸的粘力连接片5, 粘接于按钮定位片6的第三通孔62的顶面, 将按钮定位片6未粘接粘力连接片5的一侧放入至接触片安装槽82内, 并将压力按钮7放入 至第三通孔62内与粘力连接片5紧密粘接; 0062 S3: 选择合适尺寸的医用胶布4, 并将医用胶布4的背面与粘力连接片5粘接; 0063 S4: 将微针结构3的连接片31的顶面与医用胶布4的粘接面进行粘接固定;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8671385 A 7 0064 S5: 将皮肤感受接触片1与。
28、微针定位片2进行粘接固定; 0065 S6: 将底盖84盖上, 通过底盖84上的橡胶垫85进行挤压, 并放置2-5分钟, 使得各个 连接部可以紧密粘接; 0066 S7: 之后打开底盖84, 将内部的穴位自动贴敷直压微针取出即可。 0067 本实施例通过粘力连接片5对医用胶布4的自动粘贴分离作用, 按压后松开压力按 钮7即可达到自动贴敷作用, 大大简化了现实使用的操作步骤, 因提高了临床操作的便捷性 能, 从医者角度, 使中医针刺治疗特色技术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006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 的优选例, 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 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 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8671385 A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8671385 A 9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8671385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