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58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24 CN 104225583 A (21)申请号 201410445242.1 (22)申请日 2014.09.03 A61K 38/44(2006.01) A61K 9/70(2006.01) A61K 47/48(2006.01) A61K 47/34(2006.01) A61P 17/02(2006.01) A61K 31/198(2006.01) A61K 31/11(2006.01) (71)申请人 苏州瑞派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星湖街 218 号生 物纳米园 A2 。
2、424 (72)发明人 李洪岩 崔凤梅 宁萍 周平坤 江家贵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天悦专利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11 代理人 田明 任晓航 (54) 发明名称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外用制剂组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 分别用羟丙基 环糊精 (Hp-CD) 包合的 丁香醛和 N 乙酰 L 半胱氨酸 (LNAC), 以及 SOD、 防止微生物生长的山梨酸钾并与高分子化合 物组成的水溶性成膜剂相混合, 构成的一种用于 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本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说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 在修复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本发明组合物弥补了 当。
3、前临床烧伤用药的不足, 能够使创面更快的愈 合。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225583 A CN 104225583 A 1/1 页 2 1.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每 100ml 该组合物溶液中含有 :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丁香醛先用 羟丙基 环糊精 (Hp-CD) 包合, 然后再与其它组分的溶液混合。 3. 如权利要求 1 或 2 所。
4、述的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N 乙 酰 L 半胱氨酸 (LNAC) 先用羟丙基 环糊精 (Hp-CD) 包合, 然后再与其它组分 的溶液混合。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225583 A 2 1/6 页 3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外用制剂组合物, 特别涉及一种由丁香醛、 LNAC、 SOD 和防止微生物生 长的山梨酸钾以及与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水溶性成膜剂相混合, 构成本发明的组合物。本 发明进一步涉及所说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修复皮肤损伤中的 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各种理化因素(如辐射、 烧伤、 机。
5、械损伤、 紫外线长期照射等)均可导致皮肤损伤。 辐射可以使得受照射皮肤组织中水分子发生电离作用并产生大量有毒自由基 ( 如超氧自 由基, 水合电子, 羟自由基等 ), 进而造成受照射的皮肤组织放射损伤 ( 苏燎原、 刘芬菊主 编, 医学放射生物学基础, 2013 年, 14 页, 中国原子能出版社 )。 0003 烧伤时, 由于烧伤创面聚集大量白细胞, 并进行吞噬而产生大量超氧自由基 ( 杨 红明等, 中华烧伤杂志, 1993 年第五期 )。超氧自由基若不及时清除, 可以通过 Fenton 反应 演变成毒性更强的羟自由基, 该自由基是参与破坏细胞正常代谢的抽氢反应和加成反应的 重要动因 ( 刘。
6、树铮, 医学放射生物学, 北京, 原子能出版社, 2006), 从而使受损伤皮肤创面 难以愈合。 0004 虽然许多研究表明, SOD 是超氧自由基专一性高效率清除剂, 但由于 SOD 分子量很 大 (32000Da), 因此对创面渗透性有很大局限性, 从而限制了 SOD 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作用, 由于不能及时、 有效地清除皮肤较深层组织中的超氧自由基, 使之很快的演变成毒性更强 的羟自由基。自由基过多的累积可使组织造成继发损伤, 影响创面愈合, 使组织纤维化。为 了清除较深层组织中自由基, 以克服 SOD 渗透性不足, 本领域期望提供一种具有更强的自 由基清除剂活性组合物。 0005 在中国发。
7、明专利 ( 生物活性皮肤疗法, 申请号 : 94104809.8) 中公开了一种协同组 合物, 其中涉及到半胱氨酸盐酸盐。 它是半胱氨酸在HCL中用氯化亚锡还原结晶而得。 在齐 海军等的报道中 ( 华西药学杂志, 2007, 第 6 期 ) 写道, 半胱氨酸盐酸盐在水中呈酸性, 在弱 酸条件下反应速率很慢, 抗氧化能力也很弱。由此推断, 在烧伤创面添加半胱氨酸盐酸盐, 当其溶解在创面分泌液中时, 使分泌液呈酸性, 如渗透到皮肤深层组织, 可使组织细胞中的 水环境呈酸性, 使细胞中固有的 SOD 遭到破坏, 因为 SOD 在酸性条件下是极不稳定的。该专 利 ( 申请号 : 94104809.8)。
8、 公开了所述制剂, 对三度烧伤面积达 9-18的病人使用了三周 ( 每天二次 )。所用制剂能增加皮肤愈合过程, 但没有具体的实验数据。特别指出的是烧伤 临床常规用药治疗这类病人, 三周左右时间已经结痂愈合了, 而该申请专利所提到的协同 组合物连续用药三周, 这与常规用药治疗没有多大区别。 0006 在中国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些用于预防和减轻医用射线所致皮肤粘膜损伤的产 品, 例如 医用射线防护喷剂 (ZL200510116829.9), 有效成份为 SOD 和 B12, 和 辐射损伤防 护剂组合物 (ZL200510116830.1), 有效成份为 SOD、 姜黄素。以上二种专利产品有两点不 足。
9、之处, 其一、 B12水溶液呈红色、 姜黄素水溶液呈黄色, 喷洒过程中很易使患者衣服染色、 皮 说 明 书 CN 104225583 A 3 2/6 页 4 肤染色, 影响美观。其二、 以上二种水溶液喷洒至皮肤表面很容易流失, 更重要的是上述二 项专利中的 B12(Mr 1355Da)、 姜黄素 (Mr 368Da) 虽然分子量也小, 但均比丁香醛的分 子量 (182.17Da) 大, 也即前二者渗透性比丁香醛低, 少量未流失的 B12和姜黄素, 清除深层 组织中的自由基能力弱, 何况它们本身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要低于丁香醛, 如 B12清除超 氧自由基的能力只有 SOD 的 9 ( 见医用射。
10、线防护喷剂发明专利, ZL200510116829.9) ; 而 姜黄素清除超氧自由基的不足之处是,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能有效的清除超氧自由基, 超过 一定浓度, 则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不再增加, 陈宏等在有关肿瘤细胞周期的研究中发现, 10M 姜黄素对自由基的抑制率只有 47.8, 如姜黄素的浓度增加, 则对自由基的抑制率 不变(J.Modern Digestion&intervention1999,Vol.14No.2),也就是说无论加大多少浓度 的姜黄素, 总有一定量的超氧自由基不能被清除。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该组合物是由作为活 性成。
11、份的丁香醛、 LNAC 和 SOD, 再与高分子化合物 PVA、 PEG 以及山梨酸钾、 D-Vc-Na 组成的 成膜体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 山梨酸钾起到防止微生物生长作用。 0008 为了增加丁香醛的水溶性和提高 LNAC 的稳定性, 该两种有效成份, 分别经 Hp-CD 包合。本组合物与 PVA、 PEG、 D-Vc-Na 成膜体系按一定比例混合的目的, 是将此组 合物喷洒在皮肤表面, 会立即形成膜状物覆盖创面, 使组合物有效成份不流失, 且该膜会缓 慢自溶, 不断的释放出有效成份, 起到更有效的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虽然 Hp-CD 包合技 术是已知技术, 但用 Hp-CD 包合丁香醛,。
12、 并研究出丁香醛的最佳包合量。丁香醛, 也即用 Hp-CD 包合的丁香醛用于皮肤烧伤创面至今未见报道。 0009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在生产防止 皮肤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00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其中, 每 100ml 该组合 物溶液中含有 : 0011 0012 说 明 书 CN 104225583 A 4 3/6 页 5 0013 进一步, 如上所述的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其中, 所述的丁香醛先用羟丙 基 环糊精 (Hp-CD) 包合, 然后再与其它组分的溶液混合。 0014 进一步, 如上所述的用于皮肤。
13、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其中, 所述的 N 乙酰 L 半 胱氨酸(LNAC)先用羟丙基环糊精(Hp-CD)包合, 然后再与其它组分的溶液混合。 0015 本发明的特点是选用一种小分子量自由基清除剂(丁香醛)为本组合物的主要有 效成份, 以克服SOD分子量大(32000Da)不易渗透到损伤组织的深层, 发挥清除自由基的作 用。为了确保丁香醛完全溶于水以及增加 LNAC 在水中的稳定性, 分别用 Hp-CD 包合处 理, 包合处理还有一个重要作用, 可以进一步增加丁香醛和 LNAC 在组织中的渗透作用 ( 王 亚南等, 食品与药品, 2007 年, 9 卷 4 期 ), 丁香醛用于皮肤损伤创面未见有报。
14、道, 且丁香醛 用 Hp-CD 包合用于皮肤损伤也未见有报道。本发明还有另一个特点, 鉴于 医用射线防 护喷剂 (ZL200510116829.9) 和 辐射损伤防护剂组合物 (ZL200510116830.1) 产品喷洒 在皮肤上, 水溶液有效成份很容易流失, 达不到理想的防治皮肤损伤目的, 本发明将有效成 份与高分子化合物成膜体系水溶液混合使用, 喷洒在皮肤上会立即形成一层薄膜, 该薄膜 固定了有效成份不流失, 而且该膜可以自行在创面溶解, 不断的释放出有效成份, 有效的清 除有害自由基, 使皮肤创面不但加速愈合, 而且不出现或者轻度出现色素沉着和疤痕。 0016 烧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
15、每次都要廓清创面、 上药、 消毒纱布覆盖创面, 周而复始, 患者深感疼痛难忍, 本组合物喷洒至烧伤创面前, 只要第一次廓清创面即可, 以后每天早晚 各一次喷洒本品, 形成薄膜, 使创面与外界隔离, 防止细菌侵入创面。一旦观察到该薄膜在 创面完全自溶, 立即再喷洒本组合物, 对创面不产生机械性损伤致痛感, 加速创面愈合。 0017 此外, 尽管近几年来有关皮肤烧伤创面中的自由基损伤作用已有学术性讨论和报 道, 但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烧伤的药剂, 其治疗目的无非是控制感染, 让皮肤创面组织自身 新生细胞, 使创面慢慢愈合。其实, 控制感染就是控制因白细胞吞噬在创面所产生的自由 基, 如果用于治疗烧伤。
16、的药剂中直接含有自由基清除剂, 不但可直接快速控制感染, 而且加 速创面愈合, 本发明组合物正是弥补了当前临床烧伤用药的不足。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动物皮肤烫伤试验半日后对照组 D1 和试验组 D1 照片 ; 0019 图 2 为动物皮肤烫伤试验三日后对照组 D3 和试验组 D3 照片 ; 0020 图 3 为动物皮肤烫伤试验五日后对照组 D5 和试验组 D5 照片 ; 0021 图 4 为动物皮肤烫伤试验十五日后对照组 D15 和试验组 D15 照片 ; 0022 图 5 为电烙伤动物皮肤损伤修复试验五日后对照组 D5 和试验组 D5 照片 ; 0023 图 6 为电烙伤动物皮肤损。
17、伤修复试验九日后对照组 D9 和试验组 D9 照片 ; 0024 图 7 为电烙伤动物皮肤损伤修复试验十五日后对照组 D15 和试验组 D15 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6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的配制 : 0027 实施例 1 : 0028 1.Hp-CD 水溶液 : 说 明 书 CN 104225583 A 5 4/6 页 6 0029 市售 2.0g Hp-CD 溶于 250ml 纯水搅拌 30min, 成为 Hp-CD 水溶液。 0030 2. 丁香醛 Hp-CD 水溶液 : 0031 市售丁香醛0.05g加入30ml无水。
18、乙醇中, 搅拌溶解, 另取Hp-CD水溶液200ml, 将丁香醛无水乙醇液加入其中搅拌 30min。 0032 3.LNAC Hp-CD 水溶液 : 0033 市售 0.25g N 乙酰 L 半胱氨酸 (LNAC) 溶入 5ml 纯水中, 取 Hp-CD 水溶 液 45ml, 在搅拌下使二者混合, 称 LNAC Hp-CD 水溶液。 0034 4. 高分子成膜液 : 0035 市售 PVA0.5g、 PEG0.25g、 D-Vc-Na0.05g 溶于 250ml 纯水中, 加热搅拌 30min。 0036 5.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 0037 取 LNAC Hp-CD 水溶液 50。
19、ml, 丁香醛 Hp-CD 水溶液 200ml 和 SOD0.05g, 山梨 酸钾0.05g搅拌溶解, 再加入高分子成膜液250ml继续搅拌10min, 过滤灭菌, 得500ml一种 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0038 实施例 2 : 0039 1.Hp-CD 水溶液 : 0040 市售 5.0g Hp-CD 溶于 250ml 纯水搅拌 30min, 成为 Hp-CD 水溶液。 0041 2. 丁香醛 Hp-CD 水溶液 : 0042 市售丁香醛0.45g加入30ml无水乙醇中, 搅拌溶解, 另取Hp-CD水溶液200ml, 将丁香醛无水乙醇液加入其中搅拌 30min。 0043 3.LNA。
20、C Hp-CD 水溶液 : 0044 市售 0.6g N 乙酰 L 半胱氨酸 (LNAC) 溶入 5ml 纯水中, 取 Hp-CD 水溶液 45ml, 在搅拌下使二者混合, 称 LNAC Hp-CD 水溶液。 0045 4. 高分子成膜液 : 0046 市售 PVA2.0g、 PEG0.6g、 D-Vc-Na0.08g 溶于 250ml 纯水中, 加热搅拌 30min。 0047 5.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 0048 取 LNAC Hp-CD 水溶液 50ml, 丁香醛 Hp-CD 水溶液 200ml 和 SOD0.08g, 山梨 酸钾0.10g搅拌溶解, 再加入高分子成膜液250。
21、ml继续搅拌10min, 过滤灭菌, 得500ml一种 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0049 实施例 3 : 0050 1.Hp-CD 水溶液 : 0051 市售 8.0g Hp-CD 溶于 250ml 纯水搅拌 30min, 成为 Hp-CD 水溶液。 0052 2. 丁香醛 Hp-CD 水溶液 : 0053 市售丁香醛 1.0g 加入 30ml 无水乙醇中, 搅拌溶解, 另取 Hp-CD 水溶液 200ml, 将丁香醛无水乙醇液加入其中搅拌 30min。 0054 3.LNAC Hp-CD 水溶液 : 0055 市售 1.0g N 乙酰 L 半胱氨酸 (LNAC) 溶入 5ml 纯水中, 。
22、取 Hp-CD 水溶液 45ml, 在搅拌下使二者混合, 称 LNAC Hp-CD 水溶液。 0056 4. 高分子成膜液 : 0057 市售 PVA4.0g、 PEG1.0g、 D-Vc-Na0.3g 溶于 250ml 纯水中, 加热搅拌 30min。 说 明 书 CN 104225583 A 6 5/6 页 7 0058 5.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 0059 取 LNAC Hp-CD 水溶液 50ml, 丁香醛 Hp-CD 水溶液 200ml 和 SOD0.25g, 山梨 酸钾0.25g搅拌溶解, 再加入高分子成膜液250ml继续搅拌10min, 过滤灭菌, 得500ml一种 。
23、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 0060 本组合物中选用了丁香醛为主要有效成份。丁香醛是香兰素的衍生物, 是一种食 用香精, 有作者用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研究指出 ( 安徽医科大学宋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1173081) : 丁香醛具有高效的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 可加速受损伤 DNA 的修复, 以及维持 基因稳定的特性。而且丁香醛即使进入了细胞参与新陈代谢, 其代谢产物丁香酸仍然具有 强力的抗氧化作用, 这是其它自由基清除剂不能比拟的。 此外, 本组合物还选用了半胱氨酸 的衍生物 (N 乙酰 L 半胱氨酸 ) 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成份。在本组合物中, 乙酰化的半 胱氨酸的衍生物 LNAC 具有解毒。
24、作用, 可使脓性分泌物淡化、 使得表皮下的组织中色素细胞 受到抑制, 使烧伤创面不出现色素沉积。 0061 本组合物中 SOD, 其目的是将 SOD 作为丁香醛的保护剂。因为在皮肤创面表面, 有 大量超氧自由基存在, 要保证丁香醛在未渗透到皮肤较沉层组织前, 不被创面表面大量超 氧自由基消耗掉, 也即确保有较多量的丁香醛渗透到组织深层, 去清除组织深层中的自由 基。 0062 一种用于皮肤损伤修复的组合物动物实验 : 0063 实施例 (1) : 0064 动物皮肤烫伤试验 : 0065 动物 : 昆明种雄性小鼠, 体重 202g, 分成烫伤对照组和烫伤用药试验组。 0066 烫伤方法 : 用。
25、电动推剪将小鼠背部皮肤毛推剪掉, 再用剪刀贴近皮肤将剩下的短 毛剪尽, 但不要伤及皮肤, 用水合氯醛麻醉后, 将小鼠置于俯卧位, 四肢伸展, 使背部剪毛皮 肤呈平坦状。用 100沸水使小鼠剪毛皮肤呈 - 度烫伤, 烫伤面积为 21cm2。处理后的小 鼠分笼饲养, 笼中垫料预先消毒、 干燥, 通风良好。饲料、 饮水不限。 0067 沸水烫伤后对照小组不作任何处理。用药试验组动物, 每天早晚各喷洒本组合物 液一次, 每次每只小鼠创面喷洒本发明组合物 0.1ml/cm2。 0068 实验观察 : 0069 烫伤后试验组立即开始喷药, 直至第 5 天为止。 0070 烫伤后立即观察, 两组动物皮肤损伤。
26、创面情况基本一致, 即创面开始呈棕黄色, 未 见红斑和水泡 ; 半日后, 二组小鼠烫伤创面内呈明显暗红色, 水泡出现 ( 见图 1 中的对照组 D1 和试验组 D1 照片 )。 0071 试验第 3 天, 对照组皮肤创面伤区略加大, 水肿加重 ( 见图 2 中对照组 D3 照片 ), 而用药组动物创面伤区保持稳定 ( 见图 2 中试验组 D3 照片 )。 0072 试验第5天, 对照组创面依旧严重(见图3中对照组药D5照片), 而用药组创面已 开始结痂, 伤口面积明显缩小, 开始愈合 ( 见图 3 中试验组 D5 照片 )。 0073 用药组到第 9 天已明显愈合, 且愈合面较光洁平整, 对照。
27、组部分创面开始结痂。直 到第 13 天后开始结痂愈合, 第 15 天明显愈合, 用药组创面已完全愈合, ( 见图 4 中 D15 照 片 )。 0074 结果可见, 用药组要比不用药组开始愈合时间提早了四天。 说 明 书 CN 104225583 A 7 6/6 页 8 0075 实施例 (2) : 0076 电烙伤动物皮肤损伤修复试验 : 0077 动物 : 昆明种雄性小鼠, 体重 25g2g, 分成电烙伤对照组和电烙伤用药试验组。 ( 动物电烙伤前的剪毛处理、 麻醉、 烫伤后的饲养条件同沸水实验组 ) 0078 电烙伤方法 : 0079 小鼠背部皮肤呈 22cm2的电烙三度烧伤。电烙伤后试。
28、验组立即用药。早、 晚各 一次, 每次 0.1ml/cm2, 用药至伤后第 10 天。 0080 结果观察 : 0081 伤后第 5 天, 对照组创面仍呈深红色, 有水泡 ; 而试验组动物皮肤创面已开始结 痂, 愈合开始 ( 见图 5 中试验组与对照组 D5 照片 )。 0082 试验第 9 天, 对照组动物皮肤创面损伤程度未出现明显减轻, 而试验组动物皮肤 创面 90愈合 ( 见图 6 中试验组与对照组 D9 照片 )。 0083 试验第 15 天, 对照组创面开始缩小, 但损伤面中心区依然呈深红色, 而试验组动 物皮肤创面已完全愈合, 长出的毛覆盖着愈合面 ( 见图 7 中试验组与对照组 。
29、D15 照片 )。 0084 本次试验中, 用药组比不用药组愈合时间提前 6 天。 0085 显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 神和范围。这样, 倘若对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同等技术的范 围之内, 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说 明 书 CN 104225583 A 8 1/3 页 9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25583 A 9 2/3 页 10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25583 A 10 3/3 页 11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225583 A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