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心绿竹茶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养心绿竹茶及其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39024.9 (22)申请日 2014.12.08 A23F 3/34(2006.01) (71)申请人 许丙旺 地址 363100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镇内 云村坛后 19 号 (72)发明人 许丙旺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养心绿竹茶及其生产工艺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心绿竹茶配方, 属于茶 代用品的制造技术领域。竹茹具有退心火、 生津 解渴、 改善胃口、 降脂、 缓压, 促进人体血液新陈代 谢、 活化细胞分泌、 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非常 适宜作为一种养身茶原料, 本发明以绿笋竹竹茹、 绿笋竹竹叶芯、。
2、 绿笋竹开花籽、 山油柑、 甘草、 程蝉 花为原料配制加工而成的新型的养身茶品种 养心绿竹茶, 它适应人们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是 一种 “原生态 + 纯天然、 绿色 + 养生” 的复合养身 茶, 具有显著的退心火, 清热效果, 本发明制成袋 泡茶形式, 食用方便, 易于推广。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724666 A 2016.07.06 CN 105724666 A 1/1 页 2 1. 一种养心绿竹茶的配制, 其技术特征在于 : 该养心绿竹茶的原料由绿笋竹竹茹、 绿 笋竹竹叶芯、 绿笋竹开。
3、花籽、 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制成的养身茶饮料, 各自干物质所含比例 范围依次为 : 例1 : 绿笋竹竹茹80%, 绿笋竹竹叶芯5%, 绿笋竹开花籽3%, 山油柑10%, 甘草2% 比例配备 ; 例 2 : 绿笋竹竹茹 85%, 绿笋竹竹叶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5%, 程蝉花 5% 比例配备。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养心绿竹茶的配制, 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必须含有绿笋竹竹 茹、 绿笋竹叶竹叶芯、 绿笋竹开花籽原料, 此外组方含有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其中的一种或 者几种。 3. 一种如权利要求 1、 2 所述的一种养心绿竹茶的生产工艺, 制成可冲泡袋泡茶形式, 先将绿笋竹竹茹进行。
4、加工, 再与其余原料配料, 其特征在于生产过程是 : 步骤一 : 绿笋竹竹茹微片的制备 : 根据绿笋竹的生长期进行挑选, 先清洗表皮赃物, 经 机械去皮, 刨切成 0.05-0.1mm 厚度的薄片, 经 100 摄氏度蒸汽杀青, 再进行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的流态型热风烘干或刨切后, 直接于晒场直接暴晒, 至水分低于 5-8% 的状态再 切碎成 1-3mm 大小的微片状, 备用。 4.步骤二 : 绿笋竹竹叶芯颗粒的制备 : 采摘最末梢的嫩绿笋竹竹叶芯, 经由80-40摄氏 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至水分低于 5% 的状态取出, 再经炭火慢烤, 直至水分完全去除, 绿 笋竹竹。
5、叶芯由青绿色转为暗黄色或暗灰色, 使其接近碳化状态, 再粉碎成细微颗粒, 备用。 5. 步骤三 : 绿笋竹竹花籽颗粒的制备 : 采摘成熟的绿笋竹竹花籽, 经 100 摄氏度蒸汽 杀青, 再进行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使其含水量低于 5-8% 的状态, 再粉碎成 0.1-0.3mm 细微颗粒, 备用。 6. 步骤四 : 山油柑微片的制备 : 采摘并精选的山油柑, 经由沸水炸烫, 再人工去籽, 经 绞碎成微片状, 经由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使其水分不高于 15%, 不低于 10%, 备用。 7. 步骤五 : 甘草颗粒的制备 : 采用药用标准的甘草片。
6、, 粉碎成细微颗粒, 备用。 8. 步骤六 : 程蝉花颗粒的制备 : 精选野生程蝉花 (金蝉花之精品) , 先人工清理去污, 经 100 摄氏度蒸汽杀青, 再进行调制烘干, 再研磨成细微颗粒, 备用。 9. 步骤七 : 例 1 : 将步骤一至步骤五得到的五种原材料按绿笋竹竹茹 80%, 绿笋竹竹叶 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3%, 山油柑 10%, 甘草 2% 比例进行调配, 混合并搅拌均匀。 10. 例 2: 将步骤一至步骤三以及步骤六得到的四种原材料按绿笋竹竹茹 85%, 绿笋竹 竹叶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5%, 程蝉花 5% 比例进行调配, 混合并搅拌均匀。 11. 步骤八 : 将步。
7、骤七调配好的原料放入茶包袋中包装成成品。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724666 A 2 1/4 页 3 一种养心绿竹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代用品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绿色保健饮料配方, 尤其是一种养心绿 竹茶的配方。 背景技术 0002 竹, 闽南的文化特产之一, 生而有节, 秀逸有神韵。为谦虚与气节之象征, 长青坚 韧, 节节高升之寓意。在东南亚被誉为 “绿色黄金” 、“植物之王” , 是目前植物界功能因子最 多、 搭配最合理的天然营养库, 有近 60 多种营养功能因子。竹汁蕴含丰富的竹叶黄酮, 是 目前大自然中首屈一指的天然有机抗氧化物, 可媲美灵芝的养生功。
8、效。竹叶黄酮能抑制脂 质过氧化, 可与维生素 C 相媲美 ; 抗衰老、 抗应激和抗疲劳的作用与纯蜂花粉相当 ; 抗菌、 消 炎和抗病毒的作用与茶多酚相似 ; 镇咳祛痰、 清热解毒的功效犹胜竹沥一筹, 还能显著增强 人体对不良环境和疾病的抵抗力。据 本草纲目 记载 : 竹汁, 味甘, 性微寒。解热镇咳、 明 目利尿、 惊悸失眠、 安神镇静之功效。竹汁为活体水, 是夜间从竹体内流出的液汁, 誉名 “天 水” , 被李时珍誉为 “炎家之圣剂, 大热者仙品” 。 目前, 在市场上, 竹茶饮料的品种也不少, 但 一般大都是以竹汁、 竹叶、 茶叶等为原料制成的竹茶饮料, 尚未有以竹茹为主要原料制。目 前,。
9、 在市场上, 竹茶饮料的品种也不少, 但一般大都是以竹汁、 竹叶、 茶叶等为原料制成的竹 茶饮料, 尚未有以竹茹为主要原料制成茶饮料的, 竹茹是中医药材, 为禾本科植物竹的茎秆 除去外皮后刮出的中间层, 具有清热止呕, 涤痰开郁的功效, 古时, 就有儿童患水痘烧竹茹 水来喝退心火, 清热, 从而缓解病情的情况。 0003 本发明在当地传统古方指引下, 经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养身茶品种养心绿竹 茶, 其主要原料竹茹为禾本科植物绿笋竹 (别名乌药竹) , 本发明的绿笋竹取之于从笋质长 为木质, 但还未开枝散叶之前的嫩竹, 大概是在绿笋竹 1-3 米时砍下来刨掉外皮, 刨出中 间层的竹茹, 这个时期的。
10、绿笋竹竹茹, 气稍清香, 味微甜, 药用价值最高, 具有独特的清热降 火的药效。 以绿笋竹竹茹、 绿笋竹竹叶芯、 绿笋竹开花籽和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为原料配制 加工而成养身茶饮料适应人们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 是一种 “原生态+纯天然、 绿色+养生” 的复合养身茶, 符合人们泡茶, 饮茶的生活习惯, 起到显著的退心火, 清热效果。 0004 迄今, 在市场上未见涉及用竹茹为主料配方制备的养身茶饮料。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心绿竹茶配方。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养心绿竹茶的方法。 0007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 养心绿竹茶是由下述重。
11、量配比的原料组成 : 以绿笋竹竹茹、 绿笋竹竹叶芯、 绿笋竹开花 籽、 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制成的养身茶饮料, 各自干物质所含比例范围依次为 : 例 1 : 绿笋竹竹茹 80%, 绿笋竹竹叶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3%, 山油柑 10%, 甘草 2% 比例配 备。 说 明 书 CN 105724666 A 3 2/4 页 4 0008 例 2 : 绿笋竹竹茹 85%, 绿笋竹竹叶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5%, 程蝉花 5% 比例配备。 0009 配方中必须含有绿笋竹竹茹、 绿笋竹叶竹叶芯、 绿笋竹开花籽原料, 此外组方含有 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其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0010 一种生。
12、产可冲泡的袋泡茶形式的养心绿竹茶的工艺是先将绿笋竹竹茹进行加工, 再与其余原料配料, 其特征在于生产过程 : 步骤一 : 绿笋竹竹茹微片的制备 : 根据绿笋竹的生长期进行挑选, 先清洗表皮赃物, 经 机械去皮, 刨切成 0.05-0.1mm 厚度的薄片, 经 100 摄氏度蒸汽杀青, 再进行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的流态型热风烘干。或刨切后, 直接于晒场直接暴晒, 至水分低于 5-8% 的状态。 再切碎成 1-3mm 大小的微片状, 备用。 0011 步骤二 : 绿笋竹竹叶芯颗粒的制备 : 采摘最末梢的嫩绿笋竹竹叶芯, 经由 80-40 摄 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至水分低。
13、于 5% 的状态取出, 再经炭火慢烤, 直至水分完全去除。 绿笋竹竹叶芯由青绿色转为暗黄色或暗灰色, 使其接近碳化状态, 再粉碎成细微颗粒, 备 用。 0012 步骤三 : 绿笋竹竹花籽颗粒的制备 : 采摘成熟的绿笋竹竹花籽, 经 100 摄氏度蒸汽 杀青, 再进行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使其含水量低于 5-8% 的状态, 再粉碎成 0.1-0.3mm 细微颗粒, 备用。 0013 步骤四 : 山油柑微片的制备 : 采摘并精选的山油柑, 经由沸水炸烫, 再人工去籽, 经绞碎成微片状, 经由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使其水分不高于 15%, 不低于 。
14、10%, 备用。 0014 步骤五 : 甘草颗粒的制备 : 采用药用标准的甘草片, 粉碎成细微颗粒, 备用。 0015 步骤六 : 程蝉花颗粒的制备 : 精选野生程蝉花 (金蝉花中之精品) , 先人工清理去 污, 经 100 摄氏度蒸汽杀青, 再进行调制烘干, 再研磨成细微颗粒, 备用。 0016 步骤七 : 例 1 将步骤一至步骤五得到的五种原材料按绿笋竹竹茹 80%, 绿笋竹竹叶 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3%, 山油柑 10%, 甘草 2% 比例进行调配, 混合并搅拌均匀。 0017 例 2: 将步骤一至步骤三以及步骤六得到的四种原材料按绿笋竹竹茹 85%, 绿笋竹 竹叶芯 5%, 绿笋。
15、竹开花籽 5%, 程蝉花 5% 比例进行调配, 混合并搅拌均匀。 0018 步骤八 : 将步骤七调配好的原料放入茶包袋中包装成成品。 0019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 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 在中医学理论、 当地传统古方以及养身知识指导下, 针对竹茹的药学特征、 药性, 配制 绿笋竹竹叶芯、 绿笋竹开花籽、 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等具有具有退心火、 生津解渴、 改善胃 口、 降脂、 缓压的疗效, 促进人体血液新陈代谢、 活化细胞分泌、 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效的药 材, 开发而成的养身茶,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0020 绿笋竹竹茹 : 性甘, 微寒, 经烘烤, 性暖, 富含竹叶黄酮。
16、、 生物酶、 多分子活性化合 物, 及多种微量元素, 具有清热豁痰, 定惊利窍的功能。 0021 绿笋竹竹叶芯 : 性甘、 苦、 凉, 经烘烤, 性暖, 是绿竹开枝散叶时, 叶子中间带着露水 的芯, 这时期的竹叶芯富含黄酮素, 具有降火, 清心利尿, 除烦止渴, 并有效缓解高血压的功 能。 0022 绿笋竹竹花籽 : 性甘、 苦、 凉, 经烘烤, 性暖, 具有缓解高血压, 清心利尿, 除烦止渴 的功能。 说 明 书 CN 105724666 A 4 3/4 页 5 0023 山油柑 : 性甘, 平、 气香, 具有行气、 化痰、 健脾消食的功能。 0024 甘草 : 性平、 味甘, 具有补脾益气。
17、, 滋咳润肺, 缓急解毒, 调和百药 的功能。 0025 程蝉花 : 性甘、 寒、 无毒, 具有治疗外感风热、 头昏发热、 咽痛、 目赤肿痛、 小儿惊风、 夜啼的功能。 0026 本发明产品养心绿竹茶是一种 “原生态 + 纯天然、 绿色 + 养生” 的复合养身茶, 具 有退心火、 生津解渴、 改善胃口、 降脂、 缓压的疗效, 促进人体血液新陈代谢、 活化细胞分泌、 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绿笋竹竹茹、 绿笋竹竹芯、 绿笋竹开花籽、 山油柑、 甘草、 程蝉花配制加工而成的 一种养心绿竹茶配方。 将精选的新鲜的绿笋竹竹茹、 绿笋竹竹芯、 绿笋竹开花籽、 山油柑、 甘 草、。
18、 程蝉花按重量比例配备。 0028 该养心绿竹茶的生产工艺如下 : 步骤一 : 绿笋竹竹茹微片的制备 : 根据绿笋竹的生长期进行挑选, 先清洗表皮赃物, 经 机械去皮, 刨切成 0.05-0.1mm 厚度的薄片, 经 100 摄氏度蒸汽杀青, 再进行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的流态型热风烘干。或刨切后, 直接于晒场直接暴晒, 至水分低于 5-8% 的状态。 再切碎成 1-3mm 大小的微片状, 备用。 0029 步骤二 : 绿笋竹竹叶芯颗粒的制备 : 采摘最末梢的嫩绿笋竹竹叶芯, 经由 80-40 摄 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至水分低于 5% 的状态取出, 再经炭火慢烤, 直。
19、至水分完全去除。 绿笋竹竹叶芯由青绿色转为暗黄色或暗灰色, 使其接近碳化状态, 再粉碎成细微颗粒, 备 用。 0030 步骤三 : 绿笋竹竹花籽颗粒的制备 : 采摘成熟的绿笋竹竹花籽, 经 100 摄氏度蒸汽 杀青, 再进行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使其含水量低于 5-8% 的状态, 再粉碎成 0.1-0.3mm 细微颗粒, 备用。 0031 步骤四 : 山油柑微片的制备 : 采摘并精选的山油柑, 经由沸水炸烫, 再人工去籽, 经绞碎成微片状, 经由 80-40 摄氏度 (由高至低) 调制烘干, 使其水分不高于 15%, 不低于 10%, 备用。 0032 步骤五 : 甘。
20、草颗粒的制备 : 采用药用标准的甘草片, 粉碎成细微颗粒, 备用。 0033 步骤六 : 程蝉花颗粒的制备 : 精选野生程蝉花 (金蝉花中之精品) , 先人工清理去 污, 经 100 摄氏度蒸汽杀青, 再进行调制烘干, 再研磨成细微颗粒, 备用。 0034 步骤七 : 例 1 : 将步骤一至步骤五得到的五种原材料按绿笋竹竹茹 80%, 绿笋竹竹 叶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3%, 山油柑 10%, 甘草 2% 比例进行调配, 混合并搅拌均匀。 0035 例 2: 将步骤一至步骤三以及步骤六得到的四种原材料按绿笋竹竹茹 85%, 绿笋竹 竹叶芯 5%, 绿笋竹开花籽 5%, 程蝉花 5% 比例进行调配, 混合并搅拌均匀。 0036 步骤八 : 将步骤七调配好的原料放入茶包袋中包装成成品。 0037 最后应说明的是 :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而非对其限制 ; 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 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说 明 书 CN 105724666 A 5 4/4 页 6 换 ; 而这些修改或替换, 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 和范围。 说 明 书 CN 105724666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