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69792.9 (22)申请日 2016.06.14 (73)专利权人 重庆恒阳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405215 重庆市梁平县龙门镇龙凤村 十组 (72)发明人 李助元 郑志诚 肖冉清 邓国强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11308 代理人 李兴寰 (51)Int.Cl. A23C 20/02(2006.01) A23P 10/10(201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
2、(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豆棒机的 送签装置, 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机械 爪以及控制两个机械爪同时做上下、 前后运动的 机械臂组件, 所述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与锅体 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所述送签装置还包括两个平 行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传动轮以及两条分别 套设在所述传动轮上面的对称设置的送签链条, 所述两条送签链条上沿链条传送方向并列设置 有多个分隔片, 所述两个传动轮之间的距离与锅 体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本实用新型的送签装置通 过机械爪、 机械臂组件与送签链条之间的配合, 可完成高效精确地向豆筋锅内输送卷辊的任务, 解决了以往需要人工向锅体内放置卷辊或竹签 带来的生产成。
3、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5865830 U 2017.01.11 CN 205865830 U 1.一种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所述自动豆棒机包括锅体 (10) , 所述送签装置包 括两个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机械爪 (20) 以及控制两个机械爪同时做上下、 前后运动的机 械臂组件, 所述两个机械爪 (20) 之间的距离与锅体 (10) 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所述送签装置 还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传动轮 (26) 以及两条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轮 (26) 上面的对称设置的送签链条 (27) , 所述两条送签链条上沿链条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
4、多个分 隔片 (28) , 所述两个传动轮 (26) 之间的距离与锅体 (10) 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扣在传动轮 前端的弧形导向挡板 (29) , 所述弧形导向挡板 (29) 用于阻挡送签链条上两个分隔片之间的 签子端部从送签链条上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臂组件包 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导轨 (21) 、 与导轨前后滑动配合的主支架 (22) 、 两根与所述主支架 (22) 上下滑动配合的运动光轴 (23) 、 控制运动光轴 (23) 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 (24) 以。
5、及控制 主支架 (22) 沿导轨前后运动的行走气缸 (25) , 所述升降气缸 (24) 设置在所述主支架 (22) 上 面随主支架同时运动, 所述机械爪 (20) 设置在运动光轴 (23) 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架 (22) 包 括两个竖向设置的导向套筒 (22a) 、 一根横向设置的且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导向套筒 (22a) 固 定连接的上横梁 (22b) 和一根横向设置的且两端分别与两根运动光轴 (23) 固定连接的下横 梁 (22c) , 所述两个运动光轴 (23) 分别插入到两个导向套筒 (22a) 中并与所述导向套筒 (22。
6、a) 上下滑动配合, 所述升降气缸 (24) 连接于上横梁 (22b) 与下横梁 (22c) 之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65830 U 2 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自动豆棒机自动 化程度的送签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的豆棒卷制完全依赖人工完成, 手工卷制豆棒不但劳动强度大, 而且卷制的 豆棒质量欠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人研制了一种豆棒自动卷制机, 并申请了申请号为 201210288557.0的发明专利, 然而该豆棒自动卷制机只能自动完成卷制的过程, 而用于卷 制豆棒。
7、的卷辊或竹签仍然需要人工放入豆筋锅内, 因此每台豆棒自动卷制机上仍然需要配 备一个操作工人来进行向豆筋锅内放入卷辊或竹签的工作, 这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 本, 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有鉴于此,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该 送签装置可显著提高自动豆棒机的竹签输送效率,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专门用于完成向 自动豆棒机内运送竹签工作的装置的技术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其中所述自动豆棒机包括锅体, 所述 送签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机械。
8、爪以及控制两个机械爪同时做上下、 前后运 动的机械臂组件, 所述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与锅体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所述送签装置还 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传动轮以及两条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轮上面的对称 设置的送签链条, 所述两条送签链条上沿链条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分隔片, 所述两个 传动轮之间的距离与锅体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0006 进一步, 还包括扣在传动轮前端的弧形导向挡板, 所述弧形导向挡板用于阻挡送 签链条上两个分隔片之间的签子端部从送签链条上脱落。 0007 进一步, 所述机械臂组件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的导轨、 与导轨前后滑动配合的 主支架、 两根与所述主支架上下滑动配合的运动光。
9、轴、 控制运动光轴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 以及控制主支架沿导轨前后运动的行走气缸, 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主支架上面随主支 架同时运动, 所述机械爪设置在运动光轴的顶部。 0008 进一步, 所述主支架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导向套筒、 一根横向设置的且两端分别 与两侧的导向套筒固定连接的上横梁和一根横向设置的且两端分别与两根运动光轴固定 连接的下横梁, 所述两个运动光轴分别插入到两个导向套筒中并与所述导向套筒上下滑动 配合, 所述升降气缸连接于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包括两个对 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机械爪以及控制两个机械爪同时做上下。
10、、 前后运动的机械臂组件, 所 述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与锅体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所述送签装置还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865830 U 3 置在锅体两侧的传动轮以及两条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轮上面的对称设置的送签链条, 所述 两条送签链条上沿链条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分隔片, 所述两个传动轮之间的距离与锅 体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本实用新型的送签装置通过机械爪、 机械臂组件与送签链条之间的 配合, 可完成高效精确地向豆筋锅内输送卷辊的任务, 解决了以往需要人工向锅体内放置 卷辊或竹签带来的生产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同时, 本实用新型的送签装置还可完 成将卷有。
11、豆皮的卷辊或竹签从锅体中取出的工作,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动豆棒机的自动化 程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的侧视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的仰视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视角是从上签 装置的斜下方; 0014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视角是从上签 装置的斜上方; 0015 图5为图4中A区所示区域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7 如。
12、图1至5所示,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自动豆棒机的送签装置, 所述自动豆棒机包括 锅体10, 所述送签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机械爪20以及控制两个机械爪同时 做上下、 前后运动的机械臂组件, 所述机械爪20可选用电机驱动做抓取动作的结构, 也可以 选用电磁力控制开合的结构, 实现机械爪20做抓取动作的方式有很多现有技术可供采用; 通过在锅体两侧对称设置两个机械爪以及控制两个机械爪同时做上下、 前后运动的机械臂 组件, 来完成通过机械爪来向锅体内运送卷辊或竹签的工作, 解决了以往需要人工向锅体 内放置卷辊或竹签带来的生产成本高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由于卷制豆棒的卷辊或竹签, 其中部用于卷制豆。
13、棒, 在从锅体中取出卷辊或竹签的过程中机械爪不能与卷辊或竹签的中 部接触, 为此将所述两个机械爪20之间的距离设置成与锅体10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这样两 个机械爪在需要在一个竖向的平面内做上下和前后动作即可, 因此该区别技术特征能够获 得简化机械臂组件结构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 所述机械臂组件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 置的导轨21、 与导轨前后滑动配合的主支架22、 两根与所述主支架22上下滑动配合的运动 光轴23、 控制运动光轴23上下运动的升降气缸24以及控制主支架22沿导轨前后运动的行走 气缸25, 所述升降气缸24设置在所述主支架22上面随主支架同时运动, 所述机械爪20设置 在运动光。
14、轴23的顶部, 上述机械臂组件的设置方式具有结构简单, 运动精确度高、 前后运动 距离大等优点; 进一步地, 本实施例中的送签装置还包括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锅体两侧的 传动轮26以及两条分别套设在所述传动轮26上面的对称设置的送签链条27, 所述两条送签 链条上沿链条传送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分隔片28, 所述两个传动轮26之间的距离与锅体10 锅口处的宽度相应。 优选的, 还包括扣在传动轮前端的弧形导向挡板29, 所述弧形导向挡板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865830 U 4 29用于阻挡送签链条上两个分隔片之间的签子端部从送签链条上脱落, 工作时竹签或卷辊 由传动轮26下方的链条。
15、经由弧形导向挡板29的阻挡运送至传动轮26的上方。 通过一套送签 组件即可完成向锅体内运送卷辊或竹签以及向锅体外运送卷辊或竹签的目的, 达到了提高 自动豆棒机工作效率的同时, 显著地降低机械结构制造成本的有益效果。 0018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主支架22包括两个竖向设置的导向套筒 22a、 一根横向设置的且两端分别与两侧的导向套筒22a固定连接的上横梁22b和一根横向 设置的且两端分别与两根运动光轴23固定连接的下横梁22c, 所述两个运动光轴23分别插 入到两个导向套筒22a中并与所述导向套筒22a上下滑动配合, 所述升降气缸24连接于上横 梁22b与下横梁22c之间。 上。
16、述主支架结构设计, 能够达到以最简化的结构来完成控制机械 爪上下和前后运动的有益效果。 0019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 围,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865830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5865830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5865830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5865830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5865830 U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