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领域,涉及一种乳猪饲料,特别涉及一种无抗生 素乳猪教槽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动物使用抗生素已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作为治疗、防病、保 健和促生长作用的药物,对畜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现 在畜牧业中仍广泛应用。但是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对生物演变认识 的不断提高,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和潜在的危害也日益明确。
滥用抗生素可破坏动物肠道内菌群平衡;可使细菌耐药性增强 和耐药菌株增加;不饲喂抗生素时动物抵抗力差,身体正常发育受 影响;引起畜产品药物残留,残留的抗生素可通过畜产品和环境慢 慢聚集于人体和其它植物体内,最终可通过各种途径汇集于人体。 欧盟及其他发达国家对抗生素限制使用和对畜产品检测标准提高, 直接影响我国畜产品的出口。禁止滥用抗生素的呼声响彻世界各 地,也引起了我国的高度重视,但禁用抗生素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畜牧业生产方式已家庭饲养为主,生 产环境条件差,生产水平不高,对抗生素依赖性强,因而现阶段寻 求其他物质替代抗生素是我们的迫在眉睫的事情。
随着国内养猪业的不断发展,仔猪的断奶日龄也正在被不断提 前。即从过去一般水平的28天断奶,逐渐提前至21天,甚至21天 以前。仔猪早期断奶不仅可缩短母猪的哺乳时间从而提高母猪的繁 殖率和年产仔数、提高分娩舍利用率、降低仔猪的生产成本,而且 能阻断某些传染病的传播。
早期断奶仔猪由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消化酶系统不健全, 胃酸分泌不足,断奶时母体提供的抗体停止而自身的主要免疫系统 未完善,对疾病和应激抵抗能力下降加上受生理环境营养应激等因 素影响导致仔猪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抑制、饲料利用率低、腹 泻甚至死亡。
公开号为CN151334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于2004年7月21日, 该专利公开了三丁酸甘油酯做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三丁酸甘油酯 的用量,按照饲料总重量计,为0.1%-0.2%,最好是0.5%-1.0%。
虽然三丁酸甘油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可以起到调节断奶仔猪 胃肠道的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但是单独依靠三丁酸甘油酯不能 完全起到替代抗生素的作用,同时也未考虑到其它原料和添加剂与 三丁酸甘油酯的协同作用和加工工艺对其功能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早期断奶仔猪饲料中使用易消化,易吸收, 无抗营养因子的原料;同时为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在饲料中添加 一些可促进仔猪肠道发育、增强免疫力、提高生产性能、防治下痢 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来替代抗生素。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无抗乳猪教槽料,其包 括第一次制粒原料和第二次制粒原料,其中,所述第一次制粒原料 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膨化玉米35-50份、膨化大豆15-22份、蒸 汽鱼粉3-5份、大豆浓缩蛋白2-5份和发酵豆粕1-4份,所述第二次 制粒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血浆蛋白粉2-4份、低蛋白乳清粉 10-15份、乳糖5-10份、葡萄糖3-5份、蔗糖2-5份、食盐0.1-0.3 份、抗氧化剂0.05-0.1份、赖氨酸0.1-0.3份、苏氨酸0.1-0.3份、蛋 氨酸0.1-0.3份、色氨酸0.01-0.1份、氧化锌0.1-0.3份、三丁酸甘油 酯0.1-0.4份、微生态制剂0.05-0.2份、复合酸化剂0.1-0.4份、复合 酶制剂0.05-0.2份、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1-0.3份、复合矿物质预混 料0.1-0.3份。
其中,所述复合酶制剂包括淀粉酶1300U/g、蛋白酶2500U/g、 纤维素酶1500U/g、果胶酶2000U/g、植酸酶50U/g和β-葡聚糖酶 3500U/g。
其中,所述微生态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嗜酸乳杆菌、乳酸片 球菌、约氏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总的有效活菌含量≥1×109CFU/g。
其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为枯草芽孢杆菌CGMCC No.6511,所 述的嗜酸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CGMCC No.6499,所述的乳酸片球菌 为乳酸片球菌CGMCC No.6500,所述约氏乳杆菌为约氏乳杆菌 CGMCC No.4926,所述酿酒酵母菌为酿酒酵母菌No.6560。
其中,所述酸化剂主要由延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及磷酸组 成,采用植物油脂包被。
其中,所述的抗氧化剂为L-抗坏血酸、丁羟甲苯、丁羟甲氧苯、 生育酚、乙氧基喹啉等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每1kg复合矿物质预混料中含35000mg铜、40000mg铁、 15000mg锰、26000mg锌、100mg硒、120mg碘,载体为石粉。
其中,每1kg复合维生素预混料中含4000万IU维生素A、500 万IU维生素D3、35g维生素E、8500mg维生素K、6g维生素B1、 18g维生素B2、10g维生素B6、50mg维生素B12、1500mg叶酸和 1500mg生物素,载体为次粉和麦饭石粉。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无抗乳猪教槽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 骤:
第一次制粒:按重量份称取膨化玉米、膨化大豆、蒸汽鱼粉、 大豆浓缩蛋白、发酵豆粕,用0.8-1.0筛片对各原料进行超微粉碎, 粉碎力度为100%过20-40目,然后混合150-300秒,在100℃以上进 行第一次制粒,原料糊化度达到90%以上,得到半成品;
第二次低温制粒:按照先投酸化剂、氨基酸类、复合维生素预 混料、复合矿物质预混料、再投放三丁酸甘油酯,复合酶制剂、微 生态制剂,最后投放蔗糖、葡萄糖、氧化锌和其它原料的顺序进行 小料的投放,与用0.8-1.0筛片粉碎的半成品混合150-300秒,粉碎 力度为100%过20-40目,在蒸汽压力为0.2-0.4Mpa,制粒温度为 60℃以下的条件下,用2.5-3.0孔径环膜进行第二次低温制粒,最后 经过破碎,过筛,冷却得到成品。
本发明中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申请人从传统发 酵豆豉中分离得到,其生物学特征如下:单个细胞,0.7-0.8×2-3μm 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菌落圆形,边缘呈锯齿 状,革兰氏阳性菌;芽孢0.6-0.9×1.0-1.5μm,形态为椭圆到柱状, 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需氧菌。本发明中的 枯草芽孢杆菌耐酸性强,耐胆盐,耐高温(可耐受80℃的制粒温 度),既而在进入动物肠道后能够保持改的生物活性,有效抑制致病 性大肠杆菌K88,K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促进有益菌生长。能够菌 体自身合成α-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等酶类,在消 化道中与动物体内的消化酶类一同发挥作用,能够提高饲料养分 消化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有利于减少养殖周期和养殖成本。 能合成维生素B1、B2、B6、烟酸等多种B族维生素,为动物机体 的正常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发挥提供保障,并提高动物体内干扰素 和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疾病能力。本发明的枯草芽 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已于2012年9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 CGMCC No.6511。
本发明中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为申请人从 动物肠道中分离得到,能分泌抗生物素类物质(嗜酸乳菌素、嗜酸杆 菌素、乳酸菌素),对肠道致病菌产生拮抗作用,抑制肠道不良微生 物的增殖,调整肠道菌群平衡,它的生物学特征如下:杆菌,两端 圆,0.6-0.9×1.5-6μm,以单个、成双或短链出现;不运动,无边 帽,菌落粗糙。在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缠绕或微绒毛丝状物,从似 暗影的菌堆的中心放射伸出。无特有的色素。可同化苦杏仁苷、纤 维二糖、七叶苷、果糖、麦芽糖、半乳糖、乳糖、蔗糖、甘露糖、 蜜二糖、棉籽糖、海藻糖,不能同化阿拉伯糖、葡萄糖酸盐、甘露 糖。同型发酵,产生DL-乳酸。15℃下不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 35℃-38℃,生长初始pH值为5.0-7.0,最适生长pH值为5.5-6.0。本 发明的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申请人已于2012年9 月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 藏,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 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6499。
本发明提供的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新菌株为申 请人从鸭空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生物学特征如下:细胞圆球状,在 直角两个平面交替分裂形成四联状,一般细胞成对生,单生者罕见, 不成链状排列。革兰氏阳性,不运动,兼性厌氧。在MRS培养基上 菌落小,呈白色。可利用葡萄糖、核糖、木糖、半乳糖、乳糖、蔗 糖、海藻糖、果糖、七叶灵、甘露糖、鼠李糖,但不能利用L-阿拉 伯糖、麦芽糖、蔗糖等;不分解蛋白质,不能水解淀粉,不还原硝酸 盐,不产吲哚;接触酶反应阴性,过氧化氢酶阴性。可在含6%~8% 的NaCl环境中生长,耐NaCl浓度13%~20%。生长温度15-45℃, pH4.5-9.6,pH为微酸性至中性时生长发育良好。乳酸片球菌 (Pediococcus acidilactici)新菌株HT已于2012年09月04日保藏于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 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6500。
本发明所述的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CGMCC No.4926是申请人从北京猪大肠中筛选出来,经过胃酸、胆盐的驯 化和选育得到的,此株约氏乳杆菌抗逆性比较强,具有良好的耐酸 性、人工胃肠液耐受性及胆盐耐受性。该菌株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 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日期为2011年6月8 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研究所,简称CGMCC,保藏号是CGMCC No.4926。
本发明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 cescerevisiae)菌株分离自新鲜 荔枝皮中,命名为K1,并于2012年09年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 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 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 CGMCC No.6560。本发明的酿酒酵母K1与现有的酿酒酵母相比,对 猪肠道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因此具有意料不 到的技术效果。且这种酵母易培养,发酵、处理后活菌数较高。
本发明的教槽料饲料配方采用理想氨基酸模式,净能体系,使 用多种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添加合成氨基酸和其它营养性添加 剂,来满足断奶仔猪的营养需要和改善小猪的生理机能。
本发明教槽料中使用大豆浓缩蛋白:大豆浓缩蛋白是用高质量 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65%(干 基)以上蛋白质的大豆蛋白产品。各种氨基酸含量及其丰富,动物食 后消化吸收率高,抗营养因子极低,无其它异味,口感好。
本发明教槽料中使用发酵豆粕:通过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分泌的 酶将豆粕中的部分蛋白酶解为分子量3000以上的大豆多肽。发酵豆 粕中的大分子蛋白质有序降解为多肽、小肽,降低植物蛋白的抗原 性;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乳酸、蛋白酶、维生素等,产品具 有天然乳香味或特有的发酵香味;富含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 等有益菌种。
本发明所述氧化锌的锌含量优选≥99%,氧化锌具有预防乳猪 腹泻和促进生长的功能,作用有效稳定,为天然产品,具有天然属 性,氧化锌的抑菌作用至今没有发现耐药性。
本发明的血浆蛋白粉的新鲜度≤25%;IGg含量≥16%。血浆蛋 白粉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及一些动 物必需的常量和微量矿物元素,蛋白质含量在70%以上,消化率在 93%以上,铁、磷、镁等矿物元素的消化率也较高,可提高畜禽营 养的全价性和日粮的平衡性。血浆蛋白粉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 免疫球蛋白含量达血浆蛋白粉的16%以上,还含有大量的生长因 子、干扰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质,这些物质能被仔猪完整吸收,可有 效的增强仔猪免疫力,提高仔猪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仔猪的腹泻率 和死亡率。
本发明中三丁酸甘油酯是维持肠道上皮细胞的能量源物质,它 可以提高小肠绒毛生长,降低隐窝深度;而氧化锌可以通过维持肠 道上皮细胞通透性和防止病原物质或抗原对上皮细胞的吸附作用来 避免其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损害,两者的协同作用可以很好的促进断 奶仔猪肠道微生态健康,增加了肠道壁抗击病原体的免疫力和营养 吸收能力,从而达到替代抗生素的作用,使仔猪能够顺利度过断奶 应激,避免拉稀,提高乳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本发明中添加的微生态制剂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和酵母菌等有益 菌群,而三丁酸甘油酯分解产生的丁酸及一丁酸甘油酯均属于有机 酸,在与酸化剂的协同作用下,调节胃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结构,促 进乳酸菌的繁殖生长,抑制和阻止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沙门 氏菌、β溶血性类细菌等有害菌的繁殖,增加乳酸杆菌等优势菌群 的数量,使有益菌数量占优势。其中三丁酸甘油酯与酸化剂、微生 态制剂的协同作用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使肠内菌群保持平衡, 从而达到替代抗生素的作用。
同时采用膨化大豆、膨化玉米、血浆蛋白粉、蒸汽鱼粉、发酵 豆粕等原料,均衡营养的同时全面提高乳猪高适口性和消化率,使 乳猪在断奶后可以快速上食。添加高比例的乳糖、低蛋白低蛋白乳 清粉,满足乳猪对乳糖的需要。低蛋白乳清粉能提供大量的乳糖, 在仔猪消化道内发酵可产生大量的乳酸,降低pH值,帮助乳的消 化,抑制致病细菌的生长,这对仔猪健康有主要意义;低蛋白乳清 粉中含有的高质量乳清蛋白在小猪体内有高消化率、良好的氨基酸 型态、无抗营养因子的优点,亦含有白蛋白及球蛋白(血清蛋白), 对肠道同样具有正面的影响,特别是免疫球蛋白,对肠道具有保护效 果,能对抗大肠杆菌。低蛋白乳清粉中亦含有乳过氧化酵素及乳铁 蛋白,具有杀菌及制菌的功用。
在不使用抗生素的前提下,本发明的教槽料能帮助仔猪实现早 期断奶并顺利通过断奶应激,调节乳猪胃肠道健康,控制腹泻,提 高成活率,全面提高乳猪的免疫力和抗病力;采用氨基酸平衡理 论,选用易消化,易吸收,无抗营养因子的原料,在满足乳猪快速 生长营养需要的同时,全面提高乳猪的适口性和消化率,保证乳猪 健康生长。
本发明的教槽料制备为先将主要原料进行科学配比后,进行第 一次制粒制成半成品,制粒温度为100℃以上,使其完全熟化,淀粉 糊化度达到90%以上,不但可以有效去除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还 可以提高原料适口性和消化率。
第二次低温制粒,将其他功能性和营养性的其它原料按照先投 酸化剂、氨基酸类、复合维生素预混料、复合矿物质预混料、再投 放三丁酸甘油酯,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最后投放蔗糖、葡萄 糖、氧化锌和其它辅料的顺序用微量称进行小料的投放,使投料误 差精确到0.01kg;与半成品混合均匀后,再一次低温制粒,制粒温 度为60℃以下。第二次低温制粒可减少热敏感性原料的营养损失, 投料顺序可以保证氧化锌这种碱性物质不与酸化剂等其它酸性物质 发生酸碱中和反应,使各营养成分达到最大化的效用,二次低温制 粒后的成品可以达到3s速溶的效果,适口性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枯草芽孢杆菌菌粉制备
1、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 No.6511活菌制剂 的制备
1)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的制备:将试管斜面保藏菌种接种至装 有15mL培养基的试管中,37℃恒温摇床中培养16-20h,转速为 225rpm,待活菌数达107CFU/mL,按1%接种于装有100mL种子培 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37℃恒温摇床中培养16-20h,摇床转速为 225rpm,待活菌数达107CFU/mL,作为种子液备用。
种子培养基为:葡萄糖,20.0g/L;蛋白胨,10.0g/L;酵母粉, 4.0g/L;氯化钠,5g/L;蒸馏水加至1000mL,pH7.0±0.2。
2)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选用5L立式发酵罐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将枯草芽孢杆菌种子液 的接种量为1%,装液量20%,37℃好氧培养20h后,测定每毫升菌 液中的活菌数,待活菌数达108CFU/mL以上,芽孢形成率到达80%, 放灌结束发酵培养(消泡剂为植物油,添加量1%,单位:g/L)。
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蛋白胨,50g/L;葡萄糖10g/L;酵母粉 17g/L;低聚糖3g/L;蒸馏水加至1000mL,pH7.0±0.2。
3)冻干菌粉制备
通过发酵液的离心、浓缩、加入冻干保护剂、真空冷冻干燥及菌 粉活菌数检验等生产程序,最终制备出粉状活菌制剂。
4)成品检测
取制备完的粉状活菌制剂1g,按国际NY/T 1461-2007方法测定 每克菌粉中的活菌数,测得菌粉中活菌数大于108CFU/g。
实施例2嗜酸乳杆菌菌粉的制备
1)嗜酸乳杆菌CGMCC No.6499种子液的制备:将甘油冻存管 中保藏菌种嗜酸乳杆菌用接种针在MRS琼脂培养基平板中划线, 37℃恒温培养20h。然后将平板上长出的单菌落接种至装有 100mLMRS液体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37℃恒温培养20h。再 次将培养好的菌液在MRS培养基平板上划线培养,37℃恒温培养20h 后,将单菌落接种至装有100mLMRS液体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 37℃恒温培养20h。将以上操作重复3次,完成嗜酸乳杆菌的活化。
嗜酸乳杆菌种子液的制备:将活化好的嗜酸乳杆菌菌液以5%接 种量加入5L发酵罐。培养参数为:温度,37℃;搅拌速度,50rmp; pH值,6.0±0.5;培养时间,24h。发酵过程中加入0.5-1%的CaCO3, 调节pH在6.2~6.5;发酵8h后进行补料,即加入50%的葡萄糖 200mL。
将上述嗜酸乳杆菌液体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加入到50L发酵罐 中,培养参数为:温度,37℃;搅拌速度,50rmp;pH值,6.0±0.5; 培养时间,20h。发酵过程中加入0.5-1%的CaCO3,调节pH在6.2~6.5; 发酵8h后进行补料,即加入50%的葡萄糖1L。
培养嗜酸乳杆菌所用的MRS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蛋白胨,10.0 g/L;牛肉膏,8.0g/L;酵母膏,4.0g/L;葡萄糖,20.0g/L;吐温80, 1mL/L;磷酸氢二钾,2.0g/L;三水乙酸钠,5.0g/L;柠檬酸三铵, 2.0g/L;七水硫酸镁,0.2g/L;硫酸锰,0.05g/L;pH6.2±0.2。
MRS琼脂培养基是在MRS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琼脂15g/L。
50L发酵罐增殖培养嗜酸乳杆菌所用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如下: 蛋白胨,10.0g/L;牛肉膏,8.0g/L;酵母膏,6.0g/L;葡萄糖, 25.0g/L;吐温80,1mL/L;磷酸氢二钾,3.0g/L;三水乙酸钠, 5.0g/L;柠檬酸三铵,2.0g/L;七水硫酸镁,0.2g/L;硫酸锰,0.05 g/L;pH6.2±0.2。
3)冻干菌粉制备
通过发酵液的离心、浓缩、加入冻干保护剂、真空冷冻干燥及菌 粉活菌数检验等生产程序,最终制备出粉状活菌制剂。
4)成品检测
取制备完的粉状活菌制剂1g,按国际GB/T 4789.35-2003方法测 定每克菌粉中的活菌数,且菌粉中活菌数大于108CFU/g。
实施例3乳酸片球菌菌粉的制备
1)乳酸片球菌CGMCC No.6500种子液的制备
将试管斜面保藏菌种接种至装有20mL MRS液体培养基的厌氧 管中,37℃恒温厌氧培养20h,待活菌数达107CFU/mL,按1%接种 于装有100mL MRS液体培养基的250mL锥形瓶中,37℃厌氧培养 20h,待活菌数达107CFU/mL(MRS琼脂培养基平板计数)以上, 作为种子液备用。
2)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将上述乳酸片球菌液体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加入到50L发酵罐 中,培养参数为:温度,37℃;搅拌速度,50rmp;pH值,6.0±0.5; 培养时间,20h。发酵过程中加入发酵总体积0.5%的CaCO3,调节pH 在6.2-6.5;发酵8h后进行补料,即加入50%的葡萄糖1L。
培养乳酸片球菌所用的MRS液体培养基配方如下:蛋白胨,10.0 g/L;牛肉膏,8.0g/L;酵母膏,4.0g/L;葡萄糖,20.0g/L;吐温80, 1mL/L;磷酸氢二钾,2.0g/L;三水乙酸钠,5.0g/L;柠檬酸三铵, 2.0g/L;七水硫酸镁,0.2g/L;硫酸锰,0.05g/L;pH6.2±0.2。
MRS琼脂培养基是在MRS液体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琼脂15g/L。
50L发酵罐增殖培养乳酸片球菌所用的优化培养基配方如下: 蛋白胨,10.0g/L;牛肉膏,8.0g/L;酵母膏,6.0g/L;葡萄糖, 25.0g/L;吐温80,1mL/L;磷酸氢二钾,3.0g/L;三水乙酸钠, 5.0g/L;柠檬酸三铵,2.0g/L;七水硫酸镁,0.2g/L;硫酸锰,0.05 g/L;pH6.2±0.2。
3)冻干菌粉制备
通过发酵液的离心、浓缩、加入冻干保护剂(含有5%海藻糖、 15%脱脂奶粉、4%蔗糖、1%D-异抗坏血酸和2.0%谷氨酸钠)、真 空冷冻干燥及菌粉活菌数检验等生产程序,最终制备出粉状活菌制 剂。
4)成品检测
取制备完的粉状活菌制剂1g,按国际GB/T4789.35-2003方法测 定每克菌粉中的活菌数,且菌粉中活菌数大于108CFU/g。
实施例4约氏乳杆菌CGMCC No.4926菌粉的制备
约氏乳杆菌种子液的制备:将试管斜面保藏菌种接种至装有 20mL MRS培养基的厌氧管中,37℃恒温厌氧培养20h,待活菌数 达107CFU/mL,按1%接种于装有10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锥形 瓶中,37℃厌氧培养20h,待活菌数达107CFU/mL以上,作为种子 液备用。
种子液MRS培养基为:蛋白胨,10.0g/L;牛肉膏,8.0g/L;酵 母膏,4.0g/L;葡萄糖,20.0g/L;吐温80,1mL/L;磷酸氢二钾, 2.0g/L;三水乙酸钠,5.0g/L;柠檬酸三铵,2.0g/L;七水硫酸镁, 0.2g/L;硫酸锰,0.05g/L;蒸馏水加至1000mL,pH6.2±0.2。
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选用100L立式发酵罐进行液体发酵培养。其中,约氏乳杆菌 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装液量65%,37℃厌氧培养20h后,测定 每毫升菌液中的活菌数,待活菌数达108CFU/mL以上,放灌结束发 酵培养。
发酵培养基组成如下:大豆蛋白胨50g,葡萄糖10g,酵母粉 17g,低聚糖3g,蒸馏水加至1000mL,pH6.2±0.2。
冻干菌粉制备
通过发酵液的离心、浓缩、加入冻干保护剂、真空冷冻干燥及 菌粉活菌数检验等生产程序,最终制备出粉状活菌制剂。其中,冻 干保护剂的组成如下:蔗糖15g,山梨醇15g,脱脂奶粉18g,蒸馏 水加至250mL;菌泥(离心浓缩后的菌体)与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 例为1∶125(g/mL),冻干保护率达到72%以上。
成品检测
取制备完的粉状活菌制剂1g,按国际GB/T4789.35-2003方法 测定每克菌粉中的活菌数,且菌粉中活菌数大于108CFU/g。
实施例5酿酒酵母CGMCC No.6560菌粉的制备
1)平板培养复壮:将冰箱保藏的酿酒酵母斜面菌种采用划线接 种的方法在98号平板培养基上划线接种,于30℃培养46h,使酿酒 酵母复壮,并形成单菌落;挑取单菌落于新鲜的98号斜面培养基 上,于30℃培养36h,放臵冰箱备用;
2)一级种子的制备:将步骤1)培养好的酿酒酵母新鲜斜面菌 种转接到装有200ml98号培养基的500mL三角瓶中,于30℃培养 12~16h,转速150rpm,使其处于对数中后期,为一级种子;
3)二级种子的制备:将步骤2)培养好的酿酒酵母种子液转接 到装有1.2L98号培养基的2.0L三角瓶中,于30℃静止培养12h,为 二级种子液;
4)发酵液的制备:将步骤3)制备的二级种子按照10%的接种 量接种到装有15~16M3发酵培养基的发酵罐中,温度30℃,转速 200rpm,罐压0.05Mpa,培养16h中止发酵,此时活菌数为 1.5×109cfu/ml;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为:红糖1%,大豆蛋白胨1%,酵母膏 0.2%,氯化钠0.5%,硫酸镁0.01%,磷酸氢二钾0.2%。
5)酿酒酵母菌粉的制备:将步骤4)制备的发酵液,2000pm离 心,得到菌泥,加入与菌泥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为10~15%的冻干保 护剂,混匀后于-25℃冷冻干燥,得到水分含量<5%,活菌数 ≥109cfu/g的酿酒酵母菌粉;
所述的冻干保护剂为脱脂奶粉、甘油、麦芽糊精按照:2: 0.5:1比例混合而成。
实施例6无抗乳猪教槽料
第一次制粒原料:膨化玉米36.4份、膨化大豆22份、蒸汽鱼粉 5份、大豆浓缩蛋白2份、发酵豆粕3份;
第二次制粒原料:血浆蛋白粉3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乳糖 8份、葡萄糖2份、蔗糖2.5份、食盐0.2份、抗氧化剂0.05份、赖 氨酸0.3份、苏氨酸0.3份、蛋氨酸0.3份、色氨酸0.1份、氧化锌 0.25份、三丁酸甘油酯0.35份、微生态制剂0.2份、复合酸化剂0.3 份(猪宝500,购自上海纽崔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本产品主要由延 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及磷酸组成,采用植物油脂包被)、复合酶 制剂0.15份(挑战集团)、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3份、复合矿物质预 混料0.3份。
微生态制剂:将实施例1~5配制的菌粉按重量比1:1:1:1进行混 合,制剂中总的有效活菌含量≥1×109CFU/g。
复合维生素预混料:每1kg复合维生素预混料中含4000万IU维 生素A、500万IU维生素D3、35g维生素E、8500mg维生素K、6g 维生素B1、18g维生素B2、10g维生素B6、50mg维生素B12、 1500mg叶酸和1500mg生物素,载体为次粉和麦饭石粉。
复合矿物质预混料:每1kg复合矿物质预混料中含35000mg铜、 40000mg铁、15000mg锰、26000mg锌、100mg硒、120mg碘,载体 为石粉。
第一次制粒:将前述的膨化玉米、膨化大豆、蒸汽鱼粉、大豆 浓缩蛋白、发酵豆粕,用0.8筛片对各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力度为 100%过40目,然后混合300秒,在100℃以上进行第一次制粒,得 到半成品,原料糊化度达到90%以上。
第二次低温制粒:按照先投酸化剂、氨基酸类、复合维生素预 混料、复合矿物质预混料、再投放三丁酸甘油酯,复合酶制剂、微 生态制剂,最后投放蔗糖、葡萄糖、氧化锌和其它辅料的顺序将前 述剩余原料进行投放,使投料误差精确到0.01kg,与用0.9筛片粉碎 的半成品混合300秒,粉碎力度为100%过30目,在蒸汽压力为 0.4Mpa,制粒温度为60℃以下的条件下,用3.0孔径环膜进行第二 次低温制粒,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冷却得到成品。
实施例7无抗乳猪教槽料
第一次制粒原料:膨化玉米45.79份、膨化大豆18份、蒸汽鱼 粉3份、大豆浓缩蛋白3份、发酵豆粕4份;
第二次制粒原料:血浆蛋白粉2份、低蛋白乳清粉11份、乳糖 5份、葡萄糖3.5份、蔗糖3份、食盐0.1份、抗氧化剂0.1份、98 赖氨酸0.15份、苏氨酸0.2份、蛋氨酸0.2份、色氨酸0.01份、氧化 锌0.1份、三丁酸甘油酯0.1份、微生态制剂0.15份、复合酸化剂 0.15份(猪宝500,购自上海纽崔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本产品主要 由延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及磷酸组成,采用植物油脂包被)、复 合酶制剂0.2份(挑战集团)、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15份、复合矿物 质预混料0.1份。
微生态制剂:将实施例1~5配制的菌粉按重量比1:1:1:1进行混 合,制剂中总的有效活菌含量≥1×109CFU/g。
复合维生素预混料:每1kg复合维生素预混料中含4000万IU维 生素A、500万IU维生素D3、35g维生素E、8500mg维生素K、6g 维生素B1、18g维生素B2、10g维生素B6、50mg维生素B12、 1500mg叶酸和1500mg生物素,载体为次粉和麦饭石粉。
复合矿物质预混料:每1kg复合矿物质预混料中含35000mg铜、 40000mg铁、15000mg锰、26000mg锌、100mg硒、120mg碘,载体 为石粉。
第一次制粒:将前述的膨化玉米、膨化大豆、蒸汽鱼粉、大豆 浓缩蛋白、发酵豆粕,用1.0筛片对各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力度为 100%过40目,然后混合300秒,在100℃以上进行第一次制粒,得 到半成品,原料糊化度达到90%以上。
第二次低温制粒:按照先投酸化剂、氨基酸类、复合维生素预 混料、复合矿物质预混料、再投放三丁酸甘油酯,复合酶制剂、微 生态制剂,最后投放蔗糖、葡萄糖、氧化锌和其它辅料的顺序将前 述剩余原料进行投放,使投料误差精确到0.01kg,与用0.8筛片粉碎 的半成品混合300秒,粉碎力度为100%过20目,在蒸汽压力为 0.2Mpa,制粒温度为60℃以下的条件下,用3.0孔径环膜进行第二 次低温制粒,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冷却得到成品。
实施例8无抗乳猪教槽料
第一次制粒原料:膨化玉米39.5份、膨化大豆20.5份、蒸汽鱼 粉4份、大豆浓缩蛋白3份、发酵豆粕2份;
第二次制粒原料:血浆蛋白粉3份、低蛋白乳清粉13份、乳糖 7份、葡萄糖4份、蔗糖2份、食盐0.1份、抗氧化剂0.1份、98赖 氨酸0.15份、苏氨酸0.1份、蛋氨酸0.2份、色氨酸0.05份、氧化锌 0.25份、三丁酸甘油酯0.25份、微生态制剂0.1份、复合酸化剂0.2 份(猪宝500,购自上海纽崔特饲料科技有限公司,本产品主要由延 胡索酸、苹果酸、柠檬酸及磷酸组成,采用植物油脂包被)、复合酶 制剂0.1份(挑战集团)、复合维生素预混料0.2份、复合矿物质预 混料0.2份。
微生态制剂:将实施例1~5配制的菌粉按重量比1:1:1:1进行混 合,制剂中总的有效活菌含量≥1×109CFU/g。
复合维生素预混料:每1kg复合维生素预混料中含4000万IU维 生素A、500万IU维生素D3、35g维生素E、8500mg维生素K、6g 维生素B1、18g维生素B2、10g维生素B6、50mg维生素B12、 1500mg叶酸和1500mg生物素,载体为次粉和麦饭石粉。
复合矿物质预混料:每1kg复合矿物质预混料中含35000mg铜、 40000mg铁、15000mg锰、26000mg锌、100mg硒、120mg碘,载体 为石粉。
第一次制粒:将前述的膨化玉米、膨化大豆、蒸汽鱼粉、大豆 浓缩蛋白、发酵豆粕,用0.8筛片对各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力度为 100%过20目,然后混合300秒,在100℃以上进行第一次制粒,得 到半成品,原料糊化度达到90%以上。
第二次低温制粒:按照先投酸化剂、氨基酸类、复合维生素预 混料、复合矿物质预混料、再投放三丁酸甘油酯,复合酶制剂、微 生态制剂,最后投放蔗糖、葡萄糖、氧化锌和其它辅料的顺序将前 述剩余原料进行投放,使投料误差精确到0.01kg,与用0.8筛片粉碎 的半成品混合300秒,粉碎力度为100%过20目,在蒸汽压力为 0.2Mpa,制粒温度为60℃以下的条件下,用2.5孔径环膜进行第二 次低温制粒,最后经过破碎,过筛,冷却得到成品。
试验例1
本发明适合早期断奶乳猪的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经化验分 析,其营养成分的保证值是粗蛋白≥18、粗灰分≤8.0、粗纤维≤ 4.0、钙0.3-1.3、总磷≥0.3、水分≤14.0赖氨酸≥1.5、盐0.3-1.3。
试验例2
本试验选用160头28天断奶的健康仔猪作为试验动物,饲喂两 周后观察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我们将160 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四个重复,即对照组、试验1组、 试验2组和试验3组。其中对照组饲喂传统含抗生素的教槽料日粮, 而试验例1组、试验例2组和试验例3组分别饲喂上述实施例6、实 施例7和实施例8中的无抗教槽料日粮,其它试验条件均一致。试验 开始时分别称取每头猪的初始体重,猪只每天自由采食与饮水,按 照试验设计饲喂两周后,再分别称取每头猪的结束体重。试验期间 记录每天每组猪的采食量,同时观察记录断奶仔猪的成活率和腹泻 率。用SAS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均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
平均日采食量(AFI)=采食量/试验天数
对照组 试验1组 试验2组 试验3组 P 初始体重(kg) 6.83±1.36 6.45±0.23 6.57±1.74 6.12±1.45 P=0.08 结束体重(kg) 11.03±0.18 11.21±2.12 11.64±0.85 12.27±1.62 P=0.12 平均日采食量(g) 394±45 416±60 434±40 490±33 P=0.03 平均日增重(g) 300±32 340±34 362±21 439±37 P=0.02 料肉比 1.31±0.04 1.22±0.10 1.20±0.08 1.12±0.07 P=0.02 成活率(%) 97.5% 97.5% 100% 100% 腹泻率(%) 12.5% 7.5% 5% 2.5%
试验结果如下:
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中乳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 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3组显著高于试验1组 和试验2组(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中乳猪的料 肉比均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3组显著低于试验例1组 和试验例2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中乳猪的成活率高于 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中乳猪的腹泻率低于对照组。
结果分析:从试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采食试验1组、试验2组 和试验3组中无抗教槽日粮仔猪的生产性能要显著高于采食传统有 抗组;而试验3组仔猪的生产性能最佳,说明实施例8的配方为最佳 配方组合。
试验例3
本试验将通过二次低温制粒制的的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与经过 传统一次制粒方式制的的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进行对比试验。我们 将9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三个重复,即一次制粒 组和二次制粒组。一次制粒组饲喂采用传统的一次性制粒工艺加工 的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二次制粒组饲喂采用二次低温制粒工艺加 工的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试验方法同试验例2,其结果如下:
一次制粒组 二次制粒组 P 初始体重(kg) 6.67±1.24 6.54±0.13 P=0.11 结束体重(kg) 11.12±2.31 12.43±1.42 P=0.09 平均日采食量(g) 410±36 484±46 P=0.01 平均日增重(g) 318±41 421±50 P=0.02 料肉比 1.29±0.08 1.15±0.07 P=0.21 成活率(%) 97.5% 100% 腹泻率(%) 6.7% 2.2%
试验结果如下:
二次制粒组乳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均显著大于一次制粒 组(p<0.05)。二次制粒组的乳猪的料肉比要显著低于一次制粒组(p <0.05)。二次制粒组乳猪的成活率要高于一次制粒组而腹泻率低于 一次制粒组。
结果分析:采用二次低温制粒加工的无抗高档乳猪料比采用传 统一次制粒加工的无抗高档乳猪教槽料有更好的生产性能,日增重 和成活率更高,而料肉比和腹泻率更低。因为采用二次低温制粒工 艺加工的能使饲料原料糊化率达到90%以上的同时还能保证减少热 敏感性原料的营养损失,使各营养成分达到最大化的效用,适口性 更好、营养性和消化率更高,乳猪采食量大,因此能够达到最佳的 饲喂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 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