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64406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64406A21申请号201410293902922申请日20140627H01H50/0220060171申请人厦门宏发开关设备有限公司地址361000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北部工业区东林路566号72发明人田新疆夏昌慧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代理人廖吉保54发明名称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安装于接触器躯壳上,在罩盖上形成镂空部,镂空部供接触器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其中,在镂空部两侧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一防护盖。本发明使得接触器未辅设功能辅助模块时,。
2、有效防止异物进入及误操作,而辅设功能辅助模块时,安装方便,节约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9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64406ACN104064406A1/1页21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安装于接触器躯壳上,其特征在于在罩盖上形成镂空部,镂空部供接触器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其中,在镂空部两侧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一防护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盖与罩盖可撬开连接为第一防护盖通过筋条或者撕裂线与罩盖相连。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其特。
3、征在于所述两第一防护盖同轴且同平面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两侧还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二防护盖,第二防护盖突出设置在罩盖上,突出部分供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其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护盖与罩盖可撬开连接为第二防护盖通过筋条或者撕裂线与罩盖相连。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第一防护盖与第二防护盖同轴设置。权利要求书CN104064406A1/3页3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接触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背景技术0002接触器为了提高防护等级,。
4、通常设置有罩盖,所述罩盖安装在接触器的躯壳上。同时,为了增加接触器的辅助功能,通常在接触器罩盖上辅设触头辅助模块、延时辅助模块等功能辅助模块。因此,现有技术中通常在罩盖上对应位置进行镂空,以安装功能辅助模块,使得接触器在未安装功能辅助模块时,异物通常容易进入接触器中,影响接触器的正常工作,为了防止异物进入接触器中,需额外加设防护罩,增加成本。0003另一方面,接触器的触头支持安装在躯壳中,在接触器未接通状态下,所述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之外,现有技术中罩盖一般没有对所述触头支持露出部分设置防护盖,使得容易误操作而按压触头支持,使接触器接通,进而造成接触器控制设备损坏,且威胁人身安全。发明内容000。
5、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使得接触器未辅设功能辅助模块时,有效防止异物进入及误操作,而辅设功能辅助模块时,安装方便,节约成本。000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为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安装于接触器躯壳上,在罩盖上形成镂空部,镂空部供接触器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其中,在镂空部两侧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一防护盖。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防护盖与罩盖可撬开连接为第一防护盖通过筋条或者撕裂线与罩盖相连。0007进一步,所述两第一防护盖同轴且同平面设置。0008进一步,所述镂空部两侧还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二防护盖,第二防护盖突出设置在罩盖上,突出部分供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其中。
6、。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防护盖与罩盖可撬开连接为第二防护盖通过筋条或者撕裂线与罩盖相连。0010进一步,所述两第一防护盖与第二防护盖同轴设置。0011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在镂空部两侧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一防护盖,在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时,可以在镂空部直接安装,而需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时,将在镂空部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护盖撬开,进而安装另外两组功能辅助模块,使得功能辅助模块安装方便。0012同时,还在镂空部两侧还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二防护盖,第二防护盖突出设置在罩盖上,突出部分供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其中。使得在没有安装功能辅助模块时,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部分容置于第二防护盖突出部分中,可以有。
7、效防止误操作而按压触头支持,使接触器接通,造成接触器控制设备损坏,威胁人身安全。需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说明书CN104064406A2/3页4时,将第二防护盖撬开形成安装部位进行安装;而需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时,继续将两第一防护盖撬开,以安装另外两组功能辅助模块,安装方便,且节约成本。附图说明0013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设置第二防护盖);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未设置第二防护盖);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设置第二防护盖);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设置第二防护盖);图5是本发明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设置第二防护盖);图6是本发明安装于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设置第二防护盖);图7是。
8、本发明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时将第二防护盖撬开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过程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完成后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同时将第二防护盖及两第一防护盖撬开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过程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完成后示意图。0014标号说明躯壳10功能辅助模块20罩盖1镂空部11第一防护盖12第二防护盖13。具体实施方式0015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描述。0016参阅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接触器的罩盖结构,安装于接触器躯壳10上,如图6所示,在罩盖1上形成镂空部11,镂空部1。
9、1供接触器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1部分容置其中,同时,在镂空部11还可以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20,功能辅助模块20可以为触头辅助模块、延时辅助模块等,如图9所示,在镂空部11两侧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一防护盖12,如图1及图2所示。0017所述第一防护盖12与罩盖1可撬开连接为第一防护盖12通过筋条或者撕裂线与罩盖1相连,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盖12通过筋条121与罩盖1相连,如图2所示,所述两第一防护盖12同轴且同平面设置。0018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镂空部1两侧还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二防护盖13,第二防护盖13突出设置在罩盖1上,突出部分供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1部分容置其中。0019所述第二防护盖13。
10、与罩盖1可撬开连接为第二防护盖13通过筋条或者撕裂线与罩盖1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第一防护盖12与第二防护盖13同轴设置,如图4所示。0020本发明在镂空部11两侧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一防护盖12,在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20时,可以在镂空部11直接安装,如图7至图9所示,而需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20时,将在镂空部11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一防护盖12撬开,进而安装另外两组功能辅助模块说明书CN104064406A3/3页520,使得功能辅助模块20安装方便,如图10至12所示。0021同时,本发明还在镂空部11两侧还相对设置可撬开的第二防护盖13,第二防护盖13突出设置在罩盖1上,突出部分供触头支持。
11、露出于罩盖1部分容置其中,使得在没有安装功能辅助模块20时,如图6所示,触头支持露出于罩盖1部分容置于第二防护盖13突出部分中,可以有效防止误操作而按压触头支持,使接触器接通,造成接触器控制设备损坏,威胁人身安全。0022如图7至图9所示,需安装两组功能辅助模块20时,将第二防护盖13撬开形成安装部位进行安装,此时,无需撬开第一防护盖12。0023如图10至12所示,需安装四组功能辅助模块20时,继续将两第一防护盖12撬开,以安装另外两组功能辅助模块20,安装方便,且节约成本。002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4064406A1/9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2/9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3/9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4/9页9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5/9页10图8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106/9页11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117/9页12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128/9页13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139/9页14图12说明书附图CN104064406A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