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各型各色的饮料饮品层出不穷,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目 前市场上的饮料饮品大多数功能只是解渴或者是富含维生素等的功能饮料。其营 养价值不高而且很多的都采用添加剂等不利于人体健康,目前来说市场上还没有 一种既健康又营养的饮料!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将小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 干的方式制曲,所处温度26℃;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400-600份、 玉米200-350份;将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200-400份、基础原料:600-900份,发酵时间5-9 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80-90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澄清液体,调配,灭菌,进行热灌灌装,二次灭菌,包装成品。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步骤基础原料处理中糯米优选500份、 玉米优选300份。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步骤有氧发酵中曲优选300份、基础 原料优选800份。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中小麦破碎 之前还包含清洗的过程,其清洗所用的水为无菌水,与其混合的水也为无菌水。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中放置时间 为2-3个月。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础原料处理中还包含如下重量分数 的物质,占基础物料总重量3%的黄豆,小红豆,黑米,黑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础原料处理中的蒸煮为将各种原料 混合后再蒸煮。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面包含以 下酶类的一种或者几种糖化酶、液化酶、淀粉酶。
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的微生物 包含以下微生物种类的一种或者几种:黑曲霉、根霉、酵母菌。
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附生食品,其特征在于,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将小 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制曲,所处温度26 ℃;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400-600份、 玉米200-350份;将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200-400份、基础原料:600-900份,发酵时间5-9 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80-90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附生物。
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经过感 官试验,发现本发明的口感独特,浓香清单,具有目前饮料所没有的醇厚味道, 大大受到欢迎,并且发现本发明作为泡腾片能够快速溶解,使得风味更佳。另关 键发现本饮料的中的脂肪含量为零,无沉淀,和一般饮料的风味也有着天壤之别, 附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及酵母菌含量较多,拌面粉可做成食用饼或加 入稀饭直接饮用。同时也是作饲料的最佳原料之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实施例1: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将小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 干的方式制曲,所处温度26℃;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400份、玉 米350份;将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400份、基础原料:600份,发酵时间9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80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澄清液体,调配,灭菌,进行热灌灌装,二次灭菌,包装成品。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面包含以下酶类的一种或者几种糖化 酶、液化酶、淀粉酶。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的微生物包含以下微生 物种类的一种或者几种:黑曲霉、根霉、酵母菌。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附生食品,其特征在于,预处理以及发酵制 曲:将小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制曲,所 处温度26℃;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400-600份、 玉米200-350份;将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200-400份、基础原料:600-900份,发酵时间5-9 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80-90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附生物。
实施例2: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将小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 干的方式制曲,所处温度26℃;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600份、玉 米200份;黄豆24份(基础原料的3%)将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200份、基础原料:900份,发酵时间5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90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澄清液体,调配,灭菌,进行热灌灌装,二次灭菌,包装成品。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面包含以下酶类的一种或者几种糖化 酶、液化酶、淀粉酶。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的微生物包含以下微生 物种类的一种或者几种:黑曲霉、根霉、酵母菌。
实施例3: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将小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 干的方式制曲,所处温度26℃;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500份、玉 米300份;黄豆,小红豆,黑米,黑豆总共300份,将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300份、基础原料:800份,发酵时间7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85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澄清液体,调配,灭菌,进行热灌灌装,二次灭菌,包装成品。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面包含以下酶类的一种或者几种糖化 酶、液化酶、淀粉酶。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的微生物包含以下微生 物种类的一种或者几种:黑曲霉、根霉、酵母菌。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中小麦破碎之前还包含清洗的过程,其清 洗所用的水为无菌水,与其混合的水也为无菌水。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中放置时间为2-3个月。所述基础原料处理
中还包含如下重量分数的物质,占基础物料总重量3%的黄豆,小红豆,黑米, 黑豆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实施例4:
一种高营养纯天然谷物饮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将小麦破碎后与水以重量比5∶3的比例混合,采用自然晾 干的方式制曲,所处温度26℃;
基础原料处理:将如下重量比例的物质洗净、浸泡后进行蒸煮,糯米500份、玉 米300份;,混合均匀后蒸煮后的物料自然冷却;
有氧发酵:将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步骤中所制的曲和基础原料以以下重量组分为 例进行均匀混合并发酵,曲:300份、基础原料:800份,发酵时间7天;
无氧发酵:将有氧发酵后的物质内部再次搅拌均匀,随后密封发酵罐进行无氧发 酵,发酵时间85天;
后续处理:过滤得澄清液体,调配,灭菌,进行热灌灌装,二次灭菌,包装成品。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面包含以下酶类的一种或者几种糖化 酶、液化酶、淀粉酶。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里的微生物包含以下微生 物种类的一种或者几种:黑曲霉、根霉、酵母菌。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中小麦破碎之前还包含清洗的过程,其清 洗所用的水为无菌水,与其混合的水也为无菌水。本处的小麦优选强筋麦。
所述步骤预处理以及发酵制曲中放置时间为2-3个月。
得到的营养分析结果如下:本发明的饮料比常规饮料多了多种氨基酸, 同时所含能量大大减少,可以增加肠胃蠕动,具有通便保健的功效。
经过分析发现,本发明的氨基酸有如下列表:
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酪氨 酸、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甲硫氨酸、丝 氨酸、苏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比一般饮料多多了。
得到感官试验对比如下(经过一百个人在感官评价实验室进行对比评价):
将五谷加工成可饮用的产品,不仅能够充分保留其有益的营养成分,且饮用方 便,口感好,吸收更容易。它富含多种氨基酸,以及钙,锌等丰富的矿物质。是 解决现代快节奏生活膳食营养失衡的重要途径。长期饮用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脑血 管疾病的发生,并具有良好的保健功效。很好地解决了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造 成的膳食营养失衡。
临床试验报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 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 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