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666376 上传时间:2018-03-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2857.X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号:

CN104079004A

公开日:

2014.10.0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2J 3/38申请公布日:201410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3/38申请日:20140724|||公开

IPC分类号:

H02J3/38

主分类号:

H02J3/38

申请人:

沈阳爱易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韩冰

地址:

110000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92号30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它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光伏电池组件与汇流箱的一端连接,汇流箱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和传感器网络组连接,以太网交换机与总控制器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与区域集控中心连接,区域集控中心与远程控制中心和总电网依次连接。它采用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通讯,其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控制更方便。直流汇流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布式设置,便于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进一步增强本控制系统内部通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提高了通讯速度。实现了整个系统集中实施与集中管理,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光伏电池组件(1)、汇流箱(2)、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以太网交换机(4)、传感器网络组(5)、区域集控中心(6)、总控制器(7)、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 光伏电池组件(1)与汇流箱(2)的一端连接,汇流箱(2)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4)和传感器网络组(5)连接,以太网交换机(4)与总控制器(7)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5)与区域集控中心(6)连接,区域集控中心(6)与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依次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由数个逆变器组成,且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直流电力逆变模块采用三相无变压器型混合型H 桥拓扑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变器个数为3个及多个。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网络组(5)由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频率传感器(5-3)、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4)和日照传感器(5-5)组合而成,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和日照传感器(5-5)安装在太阳能组件(1)的现场。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7 )采用光纤交换机。

说明书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同时作为最重要的可利用的石化能源物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能源短缺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石化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无法忽视,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理念的发展与推广,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新型能源中,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制约少、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可持续利用等优点,从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分布式发电可以电力就地消纳,节省输变电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集中输电的线路损耗;而且与大电网供电互为补充,减少电网容量,削峰填谷,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是光伏发电本身具有不同于常规电源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并网运行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一定的威胁。一方面,光伏功率的注入改变了局部电网的潮流分布,对局部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限制了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方式和规模。另一方面,光伏发电的原动力可控性不强,是否处于发电状态以及出功的大小受限于天气状况和光伏系统的性能。从电网的角度看,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相当于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扰动源,随时可能对电网的可靠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上述光伏发电系统由于电能质量、不稳定性、孤岛效应等导致的电网运行及安全问题极大限制了我国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目前,现有的光伏并网发电设备多种多样,一般控制器与受控发电转换设备采用直连方式进行通讯及控制,其抗干扰能力差,不适用于范围比较广的分布式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它包含光伏电池组件1、汇流箱2、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以太网交换机4、传感器网络组5、区域集控中心6、总控制器7、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 光伏电池组件1与汇流箱2的一端连接,汇流箱2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4和传感器网络组5连接,以太网交换机4与总控制器7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5与区域集控中心6连接,区域集控中心6与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由数个逆变器组成,且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直流电力逆变模块采用三相无变压器型混合型H 桥拓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逆变器至少为3个或者3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网络组5由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频率传感器5-3、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4和日照传感器组合5-5而成,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和日照传感器5-5安装在太阳能组件1的现场。
作为优选,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7 采用光纤交换机,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采用以太网交换机
进行通讯,其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控制更方便。直流汇流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布式设置,便于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进一步增强本控制系统内部通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提高了通讯速度。实现了整个系统集中实施与集中管理,采用了可视化的管理中心,增强了系统功能,方便系统维护,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传感器网络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光伏电池组件;2-汇流箱;3-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4-以太网交换机;5-传感器网络组;6-区域集控中心;7-总控制器;8-远程控制中心;9-总电网;5-1-温度传感器;5-2-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3-频率传感器;5-4-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5-日照传感器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光伏电池组件1、汇流箱2、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以太网交换机4、传感器网络组5、区域集控中心6、总控制器7、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 光伏电池组件1与汇流箱2的一端连接,汇流箱2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4和传感器网络组5连接,以太网交换机4与总控制器7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5与区域集控中心6连接,区域集控中心6与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依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由数个逆变器组成,且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直流电力逆变模块采用三相无变压器型混合型H 桥拓扑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逆变器至少为3个或者3个以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网络组5由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频率传感器5-3、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4和日照传感器组合5-5而成,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和日照传感器5-5安装在太阳能组件1的现场。
    作为优选,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7 采用光纤交换机,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900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9004A21申请号201410352857X22申请日20140724H02J3/3820060171申请人沈阳爱易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110000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东陵路92号301室72发明人韩冰54发明名称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它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光伏电池组件与汇流箱的一端连接,汇流箱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和传感器网络组连接,以太网交换机与总控制器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与区域集控中心连接,区域。

2、集控中心与远程控制中心和总电网依次连接。它采用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通讯,其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控制更方便。直流汇流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布式设置,便于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进一步增强本控制系统内部通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提高了通讯速度。实现了整个系统集中实施与集中管理,并降低了维护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9004ACN104079004A1/1页21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光伏电池组件1、汇流箱2、分布式逆变控制系。

3、统3、以太网交换机4、传感器网络组5、区域集控中心6、总控制器7、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光伏电池组件1与汇流箱2的一端连接,汇流箱2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4和传感器网络组5连接,以太网交换机4与总控制器7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5与区域集控中心6连接,区域集控中心6与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依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由数个逆变器组成,且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直流电力逆变模块采用三相无变压器型混合型H桥拓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

4、在于所述的逆变器个数为3个及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感器网络组5由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频率传感器53、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4和日照传感器55组合而成,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和日照传感器55安装在太阳能组件1的现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7采用光纤交换机。权利要求书CN104079004A1/2页3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属于光伏发电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

5、问题。同时作为最重要的可利用的石化能源物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能源短缺问题正变得越来越严重,并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石化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已无法忽视,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理念的发展与推广,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新型能源中,太阳能具有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制约少、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可持续利用等优点,从而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分布式发电可以电力就地消纳,节省输变电投资和运行费用,减少集中输电的线路损耗;而且与大电网供电互为补充,减少电网容量,削峰填谷,提高供电可靠性。0003但是光伏发电本身具有不同于常规电源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其。

6、并网运行对电网的电能质量和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一定的威胁。一方面,光伏功率的注入改变了局部电网的潮流分布,对局部电网的电压质量和稳定性有很大影响,限制了光伏发电接入系统的方式和规模。另一方面,光伏发电的原动力可控性不强,是否处于发电状态以及出功的大小受限于天气状况和光伏系统的性能。从电网的角度看,并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相当于一个具有随机性的扰动源,随时可能对电网的可靠运行造成影响。因此,上述光伏发电系统由于电能质量、不稳定性、孤岛效应等导致的电网运行及安全问题极大限制了我国小功率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0004目前,现有的光伏并网发电设备多种多样,一般控制器与受控发电转换设备采用直连方式。

7、进行通讯及控制,其抗干扰能力差,不适用于范围比较广的分布式控制。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0006本发明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它包含光伏电池组件1、汇流箱2、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以太网交换机4、传感器网络组5、区域集控中心6、总控制器7、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光伏电池组件1与汇流箱2的一端连接,汇流箱2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4和传感器网络组5连接,以太网交换机4与总控制器7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5与区域集控中心6连接,区域集控中心6与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依次连接。。

8、0007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由数个逆变器组成,且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直流电力逆变模块采用三相无变压器型混合型H桥拓扑结构。0008作为优选,所述的逆变器至少为3个或者3个以上。0009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网络组5由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频率传感器53、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4和日照传感器组合55而成,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说明书CN104079004A2/2页4度传感器52和日照传感器55安装在太阳能组件1的现场。0010作为优选,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7采用光纤交换机,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

9、弊端,采用以太网交换机进行通讯,其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控制更方便。直流汇流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布式设置,便于与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进一步增强本控制系统内部通讯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提高了通讯速度。实现了整个系统集中实施与集中管理,采用了可视化的管理中心,增强了系统功能,方便系统维护,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降低了维护成本。0012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0013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中传感器网络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00141光伏电池组件;2汇流箱;3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4以太网交换机;5传感器网络组;6区。

10、域集控中心;7总控制器;8远程控制中心;9总电网;51温度传感器;52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3频率传感器;54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5日照传感器组合。0015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光伏电池组件1、汇流箱2、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以太网交换机4、传感器网络组5、区域集控中心6、总控制器7、远程控制中心8和总电网9,光伏电池组件1与汇流箱2的一端连接,汇流箱2的另一端与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一端连接,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分别与以太网交换机4和传感器网络组5连接,以太网交换机4与总控制器7相互连接,传感器网络组5与区域集控中心6连接,区域集控中心6与远程控制中心8。

11、和总电网9依次连接。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由数个逆变器组成,且分布式逆变控制系统3的直流电力逆变模块采用三相无变压器型混合型H桥拓扑结构。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逆变器至少为3个或者3个以上。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传感器网络组5由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频率传感器53、热像漏电流传感器54和日照传感器组合55而成,温度传感器51、太阳辐射度传感器52和日照传感器55安装在太阳能组件1的现场。0019作为优选,所述的以太网交换机7采用光纤交换机,抗干扰能力强,可实现光伏发电设备的分布式设置与控制。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明书CN104079004A1/2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9004A2/2页6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7900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