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类养殖箱.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665900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10525.7

申请日:

20160509

公开号:

CN205756549U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

主分类号:

A01K63/00,A01K63/04

申请人:

莆田市秀屿区兴南鲍鱼养殖专业合作社

发明人:

杨丽花,杨文光,杨清山,林国聪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沙洋村后江坡1号

优先权:

CN20162041052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李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蟹类养殖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和进气接头,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均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水孔和气管接头,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壁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圆孔,所述管道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部均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第三箱体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该实用新型,养殖箱体适应更多的场地,减少了养殖设备的投入节省开支,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对螃蟹的刺激,提高养殖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蟹类养殖箱,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6)和进气接头(7),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二箱体(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之间均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排水孔(5)和气管接头(10),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内壁安装有管道(9),且管道(9)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7)连通,所述管道(9)上设有圆孔,所述管道(9)与气管接头(10)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内部均设有排水管道(8),所述排水管道(8)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第三箱体(3)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5)上安装有防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接头(6)与第一箱体(1)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9)与气管接头(10)匹配,且管道(9)与气管接头(10)之间连接完好不漏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接头(11)与第三箱体(3)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蟹类养殖箱。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指水产品在人为干涉下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等活动,并被定期收获的生产过程,而在水产养殖中,养殖箱是常见的养殖装置。养殖箱作为其所养殖的水产品的生存活动空间,其所提供的条件即养殖条件,对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都有极大影响,在养殖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螃蟹的需求也不断提升,螃蟹养殖生产方式口趋多样化,主要有池塘式、围栏式、瓦瓮式、网箱式等,这些模式存在放养密度低、互残现象严重、存活率低、交配麻烦等问题,对螃蟹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传统的箱体养殖设备调整麻烦,对场地适应性不高,水源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蟹类养殖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蟹类养殖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和进气接头,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均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水孔和气管接头,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壁安装有管道,且管道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连通,所述管道上设有圆孔,所述管道与气管接头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部均设有排水管道,所述排水管道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第三箱体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

优选的,所述排水孔上安装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进水接头与第一箱体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管道与气管接头匹配,且管道与气管接头之间连接完好不漏气。

优选的,所述排水接头与第三箱体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养殖时,该箱体模块化设计,适当的增减第二箱体的数量,使养殖箱体适应更多的场地,减少了养殖设备的投入节省开支;通过安装在箱体内壁的管道和隔板上设有的排水孔,使养殖箱体内的养殖环境模拟自然环境,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对螃蟹的刺激,提高养殖效益。

附图说明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蟹类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第三箱体、4隔板、5排水孔、6进水接头、7进气接头、8排水管道、9管道、10气管接头、11排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蟹类养殖箱,包括第一箱体1,所述第一箱体1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6和进气接头7,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2,所述第二箱体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3,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之间均安装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上设有排水孔5和气管接头10,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内壁安装有管道9,且管道9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7连通,所述管道9上设有圆孔,所述管道9与气管接头10连通,所述第一箱体1、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内部均设有排水管道8,所述排水管道8的下端设有阀门,所述第三箱体3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11。

本实用新型中,该箱体模块化设计,适当的增减第二箱体2的数量,使养殖箱体适应更多的场地,减少了养殖设备的投入节省开支;通过安装在箱体内壁的管道9和隔板4上设有的排水孔5,使养殖箱体内的养殖境模拟自然环境,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对螃蟹的刺激,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蟹类养殖箱.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蟹类养殖箱.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蟹类养殖箱.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蟹类养殖箱.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蟹类养殖箱.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10525.7 (22)申请日 2016.05.09 (73)专利权人 莆田市秀屿区兴南鲍鱼养殖专业 合作社 地址 351100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南日镇 沙洋村后江坡1号 (72)发明人 杨丽花 杨文光 杨清山 林国聪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51)Int.Cl. A01K 63/00(2006.01) A01K 63/04(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蟹类养殖箱 (57)摘要 本。

2、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蟹类养殖箱, 包括第 一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和进 气接头, 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 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 所述第 一箱体、 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均安装有隔 板, 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水孔和气管接头, 所述第 一箱体、 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壁安装有管 道, 且管道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连通, 所述管道 上设有圆孔, 所述管道与气管接头连通, 所述第 一箱体、 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部均设有排水 管道, 所述排水管道的下端设有阀门, 所述第三 箱体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 该实用新型, 养殖箱 体适应更多的场地, 减少了养殖设备的投入节省 开。

3、支, 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对螃蟹的刺激, 提高养 殖效益。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756549 U 2016.12.07 CN 205756549 U 1.一种蟹类养殖箱, 包括第一箱体 (1) ,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箱体 (1) 的外侧设有进水 接头 (6) 和进气接头 (7) , 所述第一箱体 (1) 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 (2) , 所述第二箱体 (2) 的 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 (3) , 所述第一箱体 (1) 、 第二箱体 (2) 和第三箱体 (3) 之间均安装有 隔板 (4) , 所述隔板 (4) 上设有排水孔 (5) 和气管接头 (10) , 所述第一。

4、箱体 (1) 、 第二箱体 (2) 和第三箱体 (3) 的内壁安装有管道 (9) , 且管道 (9) 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 (7) 连通, 所述管道 (9) 上设有圆孔, 所述管道 (9) 与气管接头 (10) 连通, 所述第一箱体 (1) 、 第二箱体 (2) 和第三 箱体 (3) 的内部均设有排水管道 (8) , 所述排水管道 (8) 的下端设有阀门, 所述第三箱体 (3) 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 (1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孔 (5) 上安装有防护 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接头 (6) 与第一箱体 。

5、(1) 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道 (9) 与气管接头 (10) 匹配, 且管道 (9) 与气管接头 (10) 之间连接完好不漏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蟹类养殖箱, 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水接头 (11) 与第三箱体 (3) 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756549 U 2 一种蟹类养殖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蟹类养殖箱。 背景技术 0002 水产养殖是指水产品在人为干涉下进行生长、 发育和繁殖等活动, 并被定期收获 的生产过程, 而在水产养殖。

6、中, 养殖箱是常见的养殖装置。 养殖箱作为其所养殖的水产品的 生存活动空间, 其所提供的条件即养殖条件, 对水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等都有极大影响, 在养 殖设备中占有重要地位。 目前, 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螃蟹的需求也不断提升, 螃蟹养殖 生产方式口趋多样化, 主要有池塘式、 围栏式、 瓦瓮式、 网箱式等, 这些模式存在放养密度 低、 互残现象严重、 存活率低、 交配麻烦等问题, 对螃蟹的产量和质量影响较大, 传统的箱体 养殖设备调整麻烦, 对场地适应性不高, 水源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而提出的一种蟹类养殖 箱。 0004 为了。

7、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蟹类养殖箱, 包括第一箱体, 所述第一箱体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和进气接头, 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 所述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安装有第三箱体, 所述第一 箱体、 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之间均安装有隔板, 所述隔板上设有排水孔和气管接头, 所述第 一箱体、 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壁安装有管道, 且管道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连通, 所述管 道上设有圆孔, 所述管道与气管接头连通, 所述第一箱体、 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的内部均设 有排水管道, 所述排水管道的下端设有阀门, 所述第三箱体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 0006 优选的, 所述排水孔上安装有。

8、防护网。 0007 优选的, 所述进水接头与第一箱体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0008 优选的, 所述管道与气管接头匹配, 且管道与气管接头之间连接完好不漏气。 0009 优选的, 所述排水接头与第三箱体之间安装有防护网。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实际养殖时, 该箱体模块化设计, 适当的增减第二箱体 的数量, 使养殖箱体适应更多的场地, 减少了养殖设备的投入节省开支; 通过安装在箱体内 壁的管道和隔板上设有的排水孔, 使养殖箱体内的养殖环境模拟自然环境, 减少在养殖过 程中对螃蟹的刺激, 提高养殖效益。 附图说明 0011 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蟹类养殖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

9、 1第一箱体、 2第二箱体、 3第三箱体、 4隔板、 5排水孔、 6进水接头、 7进气接头、 8排水管道、 9管道、 10气管接头、 11排水接头。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756549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0014 参照图1, 一种蟹类养殖箱, 包括第一箱体1, 所述第一箱体1的外侧设有进水接头6 和进气接头7, 所述第一箱体1的一侧安装有第二箱体2, 所述第二箱体2的另一侧安装有第 三箱体3。

10、, 所述第一箱体1、 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之间均安装有隔板4, 所述隔板4上设有排 水孔5和气管接头10, 所述第一箱体1、 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内壁安装有管道9, 且管道9 的进气端与进气接头7连通, 所述管道9上设有圆孔, 所述管道9与气管接头10连通, 所述第 一箱体1、 第二箱体2和第三箱体3的内部均设有排水管道8, 所述排水管道8的下端设有阀 门, 所述第三箱体3的外侧设有排水接头11。 0015 本实用新型中, 该箱体模块化设计, 适当的增减第二箱体2的数量, 使养殖箱体适 应更多的场地, 减少了养殖设备的投入节省开支; 通过安装在箱体内壁的管道9和隔板4上 设有的排水孔5, 使养殖箱体内的养殖境模拟自然环境, 减少在养殖过程中对螃蟹的刺激, 提高养殖效益。 0016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756549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75654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