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9530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1.04 CN 202095305 U *CN202095305U* (21)申请号 201120188722.6 (22)申请日 2011.06.07 A01F 12/18(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机北方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130507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经济开发区 卡伦湖大街 206 号 (72)发明人 孙东升 崔志英 吕刚 王冬梅 叶满园 田占涛 李飞 邹春贵 寇兴远 (74)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 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代理人 石岱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谷物联合收。
2、割机脱粒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 机脱粒装置, 该脱粒装置包括上盖板, 连接上盖板 一侧的侧盖板, 连接上盖板另一侧的后凹板, 连接 后凹板的下凹板, 所述的上盖板、 侧盖板、 后凹板 和下凹板组装后构成了脱粒装置的外壳主体, 脱 粒滚筒设置在外壳主体内 ; 所述的上盖板上设置 有导向板, 连接导向板的调节手柄, 侧盖板上设置 有夹持板, 所述的脱粒滚筒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弓 齿。本实用新型具有籽粒损失少、 脱粒损伤低、 能 耗低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
3、3 页 附图 3 页 CN 202095312 U1/1 页 2 1. 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该脱粒装置包括上盖板 (1) , 连接上盖 板 (1) 一侧的侧盖板 (2) , 连接上盖板 (1) 另一侧的后凹板 (3) , 连接后凹板 (3) 的下凹板 (4) , 所述的上盖板 (1) 、 侧盖板 (2) 、 后凹板 (3) 和下凹板 (4) 组装后构成了脱粒装置的外壳 主体, 脱粒滚筒 (5) 设置在外壳主体内 ; 所述的上盖板 (1) 上设置有导向板 (6) , 连接导向板 (6) 的调节手柄 (7) , 侧盖板 (2) 上设置有夹持板 (8) , 所述的脱粒滚筒 。
4、(5) 上均布设置有多 个弓齿 (9)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后凹板 (3) 和下凹板 (4) 采用弹簧钢丝编织而成。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95305 U CN 202095312 U1/3 页 3 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半喂入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 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水稻常 年种植面积约 3000 万公顷, 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 30, 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 20 ; 稻谷。
5、 总产量近 20000 万吨, 占全国粮食总产的 40, 世界稻谷总产的 35; 稻谷平均单产 6.212 吨公顷, 是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 在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 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 复杂, 耕作栽培制度最细, 生产环节最多, 季节性最强、 用工量最多、 劳动强度最大, 综合机 械化水平最低, 农民劳作最辛苦。改变水稻生产 “面朝黄土背朝天, 弯腰曲背几千年” 的生 产方式, 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特别是近年来, 为实现持续增收, 农村年轻一代尤其 是青壮劳动力大量离土离乡、 务工经商, 广大农村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呼声日益 高涨, 迫切需要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0。
6、003 当前主流机型在向高效、 大功率、 大喂人量方向发展, 以提高生产率 ; 对收获损失 率低、 高清洁度的主要工作部件的研究更为深入, 研制单滚筒或双滚筒纵置的轴流式脱粒 分离结构 ; 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 可靠性更高 ; 以人为本, 广 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 向舒适性、 使用安全性、 操作方便性方向发展 ; 向智能化 收获机发展, 使操纵、 调节更加灵活、 快捷、 方便。 0004 但这些先进的机型却不适合在我国推广, 原因是 : 0005 1、 我国地形复杂, 水稻种植的农艺、 作物品种、 土壤情况、 水文条件相差较大, 单一 的水稻收获机械不可能适。
7、用所有的水稻收获 ; 0006 2、 国外的大型机械价格昂贵, 也不适合我国农民目前的购买力状况。 0007 近些年来, 由于国家的 “三农” 政策的事实, 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农民富裕, 劳动力 增值, 农民迫切要求并且有能力接受机械化作业 ; 经多年努力, 并引进、 消化和吸收国外先 进技术, 结合中国国情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谷物脱粒装置已经比较成熟。 0008 由于科技的进步, 现有水稻的单产较高、 长势密、 茎秆粗、 秆青叶茂、 含水率高。收 获这种水稻, 对现有全喂入和半喂入机型在技术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尤其是脱粒装置处理 容量与高产大流量不匹配, 秆青叶茂的作物在大流量的条件下分离更加。
8、困难。如何解决这 种收获问题已引起收获机械专家们的注意, 也已成为科技领导部门重视和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 以减少 籽粒损失、 降低脱粒损伤、 降低能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高为目的。 0010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该脱粒装置包括上盖板, 连接上盖板一侧的侧 盖板, 连接上盖板另一侧的后凹板, 连接后凹板的下凹板, 所述的上盖板、 侧盖板、 后凹板和 说 明 书 CN 202095305 U CN 202095312 U2/3 页 4 下凹板组装后构成了脱粒装置的外壳主体, 脱粒滚筒设置在外壳主体内 ; 所述的上盖。
9、板上 设置有导向板, 连接导向板的调节手柄, 侧盖板上设置有夹持板, 所述的脱粒滚筒上均布设 置有多个弓齿。 0011 所述的后凹板和下凹板采用弹簧钢丝编织而成。 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 0013 1、 本实用新型的谷物脱粒装置实现了同一脱粒装置克服了对小麦和水稻谷物品 种不同、 株密程度不同、 含水率不同的作业难题, 本实用新型所具备的灵活性扩大了谷物脱 粒装置的作业功能, 有利于谷物脱粒装置的推广。 0014 2、 本实用新型的谷物脱粒装置在集中了传统脱粒装置的优点, 克服了现有脱粒装 置的缺点的, 具有工作效率高, 适应性广, 并大大降低了籽粒的损伤率。 0015。
10、 3、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谷物脱粒装置具有结构简单, 使用维修方便, 综合经济效 益好的优点。 0016 4、 本实用新型作业时秸秆在机体外, 只有作物的穗头部分进入脱粒装置, 并有序 的排列在脱粒滚筒与脱粒凹板间隙内, 通过滚筒的高速旋转弓齿对穗头进行梳刷、 冲击, 从 而实现脱粒的目的。 0017 5、 本实用新型脱粒盖板中的导向板为可调装置, 可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速度对其 螺旋角度进行调节, 从而降低了籽粒的损失率, 提高了所述装置的适应能力。 0018 6、 本实用新型脱粒凹板是由弹簧钢丝编织而成, 而且弹簧钢丝装卸方便, 并具有 一定弹性, 防止了脱粒滚筒在高速转动时对籽粒的硬性损伤。
11、, 大大降低了对籽粒的损伤率。 附图说明 0019 图 1 是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 图 2 是本实用新型图 1 中 A 向投影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 B向带有导向板和调节手柄的上盖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 4 是本实用新型脱粒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3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谷物联合收割机上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参考图 1、 图 2, 该脱粒装置包括上盖板 1, 连接上盖板 1 一侧的侧盖板 2, 连接上盖 板 1 另一侧的后凹板 3, 连接后凹板 3 的下凹板 4, 所述的上盖板 1、 侧盖板 2、 后凹板 3 和下 凹。
12、板 4 组装后构成了脱粒装置的外壳主体, 脱粒滚筒 5 设置在外壳主体内 ; 所述的上盖板 1 上设置有导向板 6, 连接导向板 6 的调节手柄 7, 侧盖板 2 上设置有夹持板 8, 所述的脱粒滚 筒 5 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弓齿 9。 0025 所述的后凹板 3 和下凹板 4 采用弹簧钢丝编织而成。 0026 由附图 1、 2、 3、 4 所示 : 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时应先将调节手柄 7 和导向板 6 安装在 上盖板 1 上, 再将夹持板 8 安装在侧盖板 2 上, 然后再依次将上盖板 1、 后凹板 3 和下凹板 4 安装在一起, 试运转脱粒滚筒 5, 调整弓齿 9 与后凹板 3、 下凹版 4 。
13、及上盖板 1 的间隙, 调整 后将侧盖板 2 安装到上盖板 1 上, 最后将脱粒装置安装到联合收割机的底盘 10 上, 所述的 上盖板 1、 侧盖板 2、 后凹板 3 和下凹板 4 组装后与其内设置的脱粒滚筒 5 一起实现谷物的 说 明 书 CN 202095305 U CN 202095312 U3/3 页 5 脱粒。 00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 首先通过输送链 11 由夹持板 8 夹持将谷物 12 送至脱 粒装置外壳主体的谷物脱粒喂入口 13, 此时谷物穗头部分处于脱粒装置中, 而秸秆部分则 处于脱粒装置外, 脱粒滚筒 5 的高速旋转使弓齿 9 对谷物穗头进行高速梳刷、 冲击, 通过脱 粒调节手柄 7 对导向板 6 角度的调整可以改变脱粒装置内稻草的通过速度, 从而既能防止 堵塞又能实现脱粒的目的。 0028 如附图 5 所示 :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谷物联合收割机底盘 10 上。 说 明 书 CN 202095305 U CN 202095312 U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5305 U CN 202095312 U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5305 U CN 202095312 U3/3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9530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