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09540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09540A21申请号201410433942922申请日20140829B23B5/0020060171申请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地址400071重庆市江北区郭家沱16号72发明人张琳英王波李定军徐宁罗忠坤王帅黄雄波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50210代理人徐永谦54发明名称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装配在一起且同轴心的本体(2)、刀盒(3)和支撑环(4),以及仿形车刀(5),所述本体的右侧设有连接车床刀架的夹持。
2、部20从所述本体的夹持部的左端至刀盒左端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所述仿形车刀包括车刀本体(50)和位于该车刀本体外端的形状尺寸与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刀头(51),仿形车刀的车刀本体(50)与刀盒(3)轴向垂直且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的左端内侧,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所述支撑环装配于刀盒的左端并向外伸出。本发明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09540ACN104209540A1/1页21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
3、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装配在一起且同轴心的本体(2)、刀盒(3)和支撑环(4),以及仿形车刀(5),所述本体(2)的右侧设有连接车床刀架的夹持部2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所述仿形车刀(5)包括车刀本体(50)和位于该车刀本体(50)外端的形状尺寸与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刀头(51),仿形车刀(5)的车刀本体(50)与刀盒(3)轴向垂直且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的左端内侧,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所述支撑环(4)装配于刀盒(3)的左端并向外伸出。2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预先设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车刀(5)的刀头(51)的形状尺寸根据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预先设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4)的外径与所加工深内孔左侧的定位孔的孔径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右端设有连接孔(23),该连接孔(23)与车床的油嘴。
5、(1)相连接,所述本体(2)上还设有轴向贯通整个本体(2)且与油嘴(1)的进油孔(11)相通的第一输送油道(22),所述刀盒(3)包括刀盒本体(30),该刀盒本体(30)的右端设有与本体(2)的第一输送油道(22)相通的主流孔(31)、位于主流孔(31)左上角且与主流孔(31)相通的斜支孔(32)、位于刀盒本体(30)外沿上且与所述斜支孔(32)相通的第一过渡槽(33)和第二过渡槽(34),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10MM。
6、12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盒本体(30)上的斜支孔(32)与第一过渡槽(33)水平倾斜负135。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栓(6)及档圈(7),所述刀盒(3)的左端设有向左伸出且直径与支撑环(4)的孔径相配合的安装柱(36),所述支撑环(4)通过第一螺栓(6)及档圈(7)安装于刀盒(3)左端的安装柱(36)上。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螺栓(8),所述刀盒(3)的侧面设有通孔(35),所述仿形车刀(5)上设有相应的配合通。
7、孔,所述仿形车刀(5)通过通孔(35)和配合通孔采用第二螺栓(8)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装地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4209540A1/4页3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机械制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背景技术0002在一些特殊机械中的部件中有一种深内孔,参见图1和图2,该深内孔10的深度L650MM,深度L与孔径D之比L/D5。该深内孔10左侧根部由圆弧R和与该圆弧R相连。
8、接的斜面P构成。在该深内孔10左侧根部左端设有与该深内孔相通且孔径小于该深内孔的定位孔11。该深内孔10由于深度L大、左侧底部的圆弧R与斜面P的面积较大,采用一般的深孔加工刀具加工时,其刀具的刀杆的刚度不够,致使刀具偏斜、切削震动大,吃刀量难以控制,断屑、排屑难,导热性差,冷却润滑不易,还会出现刀具刚性差、易抖动、振动、变形、折断等情况,深孔口部也易因振动而产生直径变大、出现锥形等现象,底部的圆弧R与斜面P的加工精度不容易得到保证,造成加工不合格。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其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
9、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装配在一起且同轴心的本体、刀盒和支撑环,以及仿形车刀,所述本体的右侧设有连接车床刀架的夹持部从所述本体的夹持部的左端至刀盒左端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所述仿形车刀包括车刀本体和位于该车刀本体外端的形状尺寸与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刀头,仿形车刀的车刀本体与刀盒轴向垂直且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的左端内侧,其刀头伸出于刀盒之外,所述支撑环装配于刀盒的左端并向外伸出。0005优选地,从所述本体的夹持部的左端至刀盒左端的轴向长度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预先设定。0006优选地,所述仿形车刀的刀。
10、头的形状尺寸根据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预先设定。0007优选地,所述支撑环的外径与所加工深内孔左侧的定位孔的孔径相同。0008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夹持部的右端设有连接孔,该连接孔与车床的油嘴相连接,所述本体上还设有轴向贯通整个本体且与油嘴的进油孔相通的第一输送油道,所述刀盒包括刀盒本体,该刀盒本体的右端设有与本体的第一输送油道相通的主流孔、位于主流孔左上角且与主流孔相通的斜支孔、位于刀盒本体外沿上且与所述斜支孔相通的第一过渡槽和第二过渡槽,第二过渡槽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的径向深度。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渡槽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的径向深度10MM12MM。0010优选地,。
11、所述刀盒本体上的斜支孔与第一过渡槽水平倾斜负135。说明书CN104209540A2/4页40011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螺栓及档圈,所述刀盒的左端设有向左伸出且直径与支撑环的孔径相配合的安装柱,所述支撑环通过第一螺栓及档圈安装于刀盒左端的安装柱上。0012优选地,还包括第二螺栓,所述刀盒的侧面设有通孔,所述仿形车刀上设有相应的配合通孔,所述仿形车刀通过通孔和配合通孔采用第二螺栓装配于刀盒上。0013优选地,所述本体的左端与刀盒的右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装地连接。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含如下有益效果;从所述本体的夹持部的左端至刀盒左端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整个装置就能够伸入。
12、所加工深内孔的根部,所述仿形车刀包括车刀本体和位于该车刀本体外端的形状尺寸与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刀头,仿形车刀的车刀本体与刀盒轴向垂直且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的左端内侧,其刀头伸出于刀盒之外,就能够较好地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所述支撑环装配于刀盒的左端并向外伸出,支撑环就能够安装于所加工深内孔左端的定位孔中,就能够使整个装置得到支撑与固定,起到定位与减振的作用,使整个装置不会摆动、振动。因而,能够保证和提高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精度,并保证所加工深内孔的整体精度。附图说明0015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深内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深内孔的根部圆弧与斜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
1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图图5是本发明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时的局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3、图4和图5,本发明的在车床上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装置,包括由右至左依次装配在一起且同轴心的本体2刀盒3和支撑环4,以及仿形车刀5,所述本体2的右侧设有连接车床刀架的夹持部20从图3、图4和图5可见,本发明的装置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所述仿形车刀5包括车刀本体50和位于该车刀本体50外端的形状尺寸与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刀头51,仿形车刀5。
14、的车刀本体50与刀盒3轴向垂直且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的左端内侧,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所述支撑环4装配于刀盒3的左端并向外伸出。这样一来,由于本发明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大于或等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整个装置就能够伸入所加工深内孔的根部;由于仿形车刀5包括车刀本体50和位于该车刀本体50外端的形状尺寸与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相同的刀头51,仿形车刀5的车刀本体50与刀盒3轴向垂直且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的左端内侧,其刀头51伸出于刀盒3之外,就能够较好地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由于所述支撑环4装配于刀盒3的左端并向外伸出,支撑环4就能够。
15、安装于所加工深内孔左端的定位孔中,就能够使整个装置得到支撑与固定,起到定位与减振的作用,使整个装置不会摆动、振动。因而,能够保证和提高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说明书CN104209540A3/4页5弧与斜面的精度,并保证所加工深内孔的整体精度。0017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预先设定。即当深内孔的深度较深时,所述本体2和刀盒3装配在一起时,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就预先设定得较长,而当深内孔的深度较浅时,所述本体2和刀盒3装配在一起时,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就预先设定得较短,也就是本体2和刀盒。
16、3各自的长度可以预先设定为不同的长度,只要它们装配在一起的长度使从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左端至刀盒3左端的轴向长度与所加工深内孔的深度相同即可。这样,本发明的装置就能够适应各种不同深度的深内孔的加工需要。0018所述仿形车刀5的刀头51的形状尺寸根据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圆弧与斜面的形状尺寸预先设定。即仿形车刀5的刀头51的形状尺寸可以根据加工深内孔根部预先设定,不仅可以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根部为圆弧与斜面形状,预先设定为圆弧与斜面形状,还可以根据所加工深内孔的根部为椭圆形与斜面等形状而预先设定为椭圆形与斜面等形状,从而使本发明的适应范围得到扩大。0019所述支撑环4的外径与所加工深内孔左侧的定位孔。
17、11的孔径相同。即所加工深内孔10左侧的定位孔11的孔径较小时,支撑环4的外径就较小,而所当加工深内孔10左侧的定位孔11的孔径较大时,支撑环4的外径就较大,从而使本发明的适应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大。0020从图3和图4可见,所述本体2的夹持部20的右端设有连接孔23,该连接孔23与车床的油嘴1相连接;所述本体2上还设有轴向贯通整个本体2且与油嘴1的进油孔11相通的第一输送油道22,所述刀盒3包括刀盒本体30,该刀盒本体30的右端设有与本体2的第一输送油道22相通的主流孔31、位于主流孔31左上角且与主流孔31相通的斜支孔32、位于刀盒本体30外沿上且与所述斜支孔32相通的第一过渡槽33和第二过渡。
18、槽34,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这样一来,润滑油就可以顺利地流入所加工深内孔根部、冲洗和清洗切屑,从而有效降低加工中产生的热量,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0021所述第二过渡槽34的径向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的径向深度10MM12MM。由于第一过渡槽33位于仿形车刀5安装部位的上方,且距离刀头51较远,流入其刀头51的液体要分散些,且深度过深会直接会影响刀盒,其刀头51的强度会受损。因此,需要在更靠近刀头51的地方增加深度大于第一过渡槽33第二过渡槽34,这样对刀头51的冷却和润滑更充分,效果更好。0022所述刀盒本体30上的斜支孔32与第一过渡槽33水平倾斜负135。。
19、由于斜支孔32是将主油道中的油引至第一过渡槽33,这样就可以避开仿形车刀5安装部位且能在较小压力下将油送至其刀头51处,润滑和冷却效果好。0023从图3、图4和图5可见,本发明还包括第一螺栓6及档圈7,所述刀盒3的左端设有向左伸出且直径与支撑环4的孔径相配合的安装柱36,所述支撑环4通过第一螺栓6及档圈7安装于刀盒3左端的安装柱36上,使用时,支撑环4装配于所加工深内孔10左侧的定位孔11中,通过与定位孔11之间产生的磨擦力从而带动该支撑环4转动,对加工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这样的装配比较简单且牢固,而且有利于支撑环4(采用铜制造)磨损后说明书CN104209540A4/4页6的更换。0024从。
20、图3和图4可见,本发明还包括第二螺栓8,所述刀盒3的侧面设有通孔35,所述仿形车刀5上设有相应的配合通孔,所述仿形车刀通过通孔35和配合通孔采用第二螺栓8可调整位置地装配于刀盒3上。这样的装配比较简单且牢固且可根据所加工深内孔10的孔径大小,设计通孔35在刀盒3上的位置,使仿形车刀5的位置得到调整,以适合不同孔径大小的工深内孔10的加工需要。0025所述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装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连接。这样的固定连接比较牢靠。所述本体2的左端刀盒3的右端也可以可拆装地连接。例如,可以在本体2的左端设置内螺纹或外螺纹,在刀盒3的右端设置外螺纹或内螺纹,本体2的左端与刀盒3的右端通过内螺纹或外螺纹,或者外螺纹或内螺纹可拆装地连接。这使得本体2与刀盒3拆装都比较方便,且连接也比较牢靠。说明书CN104209540A1/2页7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209540A2/2页8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0954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