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铜键合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铜键合的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34615A43申请公布日20141105CN104134615A21申请号201410375125222申请日20140731H01L21/60320060171申请人华进半导体封装先导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地址214135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菱湖大道200号中国传感网国际创新园D1栋72发明人林挺宇顾海洋李婷74专利代理机构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代理人殷红梅54发明名称铜铜键合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对基板及芯片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基板的表面粗糙度03NM,无尺寸大于1M的颗粒,基板上铜焊点突起高度为。
2、100500NM,表面平整度5;(2)在基板上旋涂或真空层压覆盖一层覆盖材料,覆盖材料为环氧树脂、光解胶膜、背面胶膜、热塑性树脂或光阻材料;(3)将芯片的铜焊点与基板的铜焊点对正;(4)在充满惰性气体的密闭空间里,利用软性压头将芯片固定在基板上,温度为150250,软性压头的压力为50100KN,时间为30分钟3小时;(5)固化后,按照上述步骤在芯片上进行多层芯片的堆叠。本发明能够实现铜线超密集脚距更高密度的集成,并在低于200的温度条件下完成键合后的固定。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
3、号CN104134615ACN104134615A1/1页21一种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对基板及芯片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基板的表面粗糙度03NM,基板铜焊点突起高度为100500NM,表面平整度5;(2)在基板上旋涂或真空层压覆盖一层覆盖材料,覆盖厚度为15M,覆盖材料为环氧树脂、光解胶膜、背面胶膜、热塑性树脂或光阻材料;(3)在基板表面精密定位,将芯片铜焊点与基板铜焊点对正,定位方法采用光学对准、红外对准或模板对准;(4)按照步骤(3)的方法将芯片布满整个基板;(5)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洁净密闭空间里,利用软性的压头将已粘结在基板上的芯片固定在基板上,工艺要求如下温度为1。
4、50250,软性压头的压力为50100KN,固化时间为30分钟3小时;(6)固化结束之后,继续按照步骤(1)到(5)的方法在芯片上进行多层芯片的堆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芯片铜焊点与基板铜焊点的接触面积不小于7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软性压头与芯片接触的一面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压头的面积大于基板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惰性气体为N2或HE。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中,密闭空间中惰性气体的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权利要求书CN104134615A1/3页3铜铜键合的。
5、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铜铜键合的方法,属于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随着微电子工业的蓬勃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封装业正快速的向体积小,高性能,高密集,多芯片方向推进,因此铜引线的超密集脚距(ULTRANEPITCH,如3M、6M)更具意义。0003现有技术中,专利WO2012089105A1公开了一种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SPS),工艺温度在200300之间,压力在1680MPA之间;但粘结可塑性较差,无法实现脚距密集化的集成。专利US20080315421A1公开了一种表面活性粘接(SAB),在室温下进行,利用超高真空压力对表面进行粘结,但对表面清洁度和粗糙度有较高要求。发明。
6、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铜铜键合的方法,实现铜线超密集脚距更高密度的集成,并在低于200的温度条件下完成键合后的固定。0005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铜铜键合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对基板及芯片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基板的表面粗糙度03NM,基板铜焊点突起高度为100500NM,表面平整度5;(2)在基板上旋涂或真空层压覆盖一层覆盖材料,覆盖厚度为15M,覆盖材料为环氧树脂、光解胶膜、背面胶膜、热塑性树脂或光阻材料;(3)在基板表面精密定位,将芯片铜焊点与基板铜焊点对正,定位方法采用光学对准、红外对准或模板对准;(4)按照步骤(3)的方法将。
7、芯片布满整个基板;(5)在充满惰性气体的洁净密闭空间里,利用软性的压头将已粘结在基板上的芯片固定在基板上,工艺要求如下温度为150250,软性压头的压力为50100KN,固化时间为30分钟3小时;(6)固化结束之后,继续按照步骤(1)到(5)的方法在芯片上进行多层芯片的堆叠。000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芯片铜焊点与基板铜焊点的接触面积不小于70。0007进一步的,所述软性压头与芯片接触的一面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压头的面积大于基板的面积。0008进一步的,所述惰性气体为N2或HE。000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密闭空间中惰性气体的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0010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
8、能够完成更密集脚距(5UM)的集成工艺;(2)在低温条件下(低于200)进行集成工艺,与前道芯片生产工艺条件相似,不易破环器件的电性能;(3)利用覆盖材料对温度和压力的敏感性,简化了铜铜键合的步骤,通过压力和温度的调整说明书CN104134615A2/3页4一步实现铜铜键合和铜线之间的填充。附图说明0011图1为待组装的基板的示意图。0012图2为表面覆盖一层覆盖材料后的基板的示意图。0013图3为一片芯片粘结在基板上的示意图。0014图4为芯片的示意图。0015图中序号基板1、芯片2、基板铜焊点31、芯片铜焊点32、覆盖材料4。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
9、7所述铜铜键合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如图1所示,对基板1及芯片2进行表面预处理,使基板1表面达到工艺要求,预处理之后的表面粗糙度03NM,无尺寸大于1M的颗粒,表面没有有机残留,基板铜焊点31突起高度为100500NM,表面平整度5;表面预处理方法采用弱酸湿法处理(FORMICACID)、等离子体(PLASMA)处理或化学机械抛光(CMP);(2)如图2所示,在基板1上旋涂或真空层压覆盖一种覆盖材料4,覆盖厚度为15M,具体根据工艺要求决定;真空度1015TORR,压力45KG/CM2,时间3060秒;可选的覆盖材料包括环氧树脂、光解胶膜、背面胶膜、热塑性树脂或光阻材料;应具有以下特性。
10、具有一定的粘结性,在低温下(200)可以固化;对蚁酸腐蚀能力反应稳定;旋涂或层压工艺中没有空谷(VIOD);对被覆盖表面的平整度有一定调整改善能力;(3)如图3所示,在基板1表面精密定位(ALIGNMENT),对于C2W封装芯片而言,校准定位的精确性与生产能力之间存在矛盾的折中关系,定位方法包括光学对准、红外对准、模板对准;按照精密定位之后的坐标,把芯片2置于正确位置,微观地,基板铜焊点31与芯片铜焊点32对正,铜焊点接触面积应不小于70;此时由于基板表面覆盖材料的粘结性能,芯片可以被固定在基板上;将芯片固定在基板上的方法包括逐个定位粘结和群组定位粘结两种,其中群组定位粘结的生产效率会得到很大。
11、提高;(4)按照步骤(3)的方法将芯片布满整个基板;(5)在洁净密闭的惰性气体(N2或HE)空间里,配合适当压力、温度、真空度(VACUUM),利用软性的压头将已粘结在基板上的芯片固定在基板上,在此过程中基板表面覆盖材料会完成固化;工艺要求如下温度为200250,软性压头的压力为80100KN,密闭空间中惰性气体的压强为一个标准大气压,固化时间为30分钟3小时;在温度、压力和真空度的共同作用下可以完成铜铜键合,并保证一定的键合强度;所述软性压头与芯片接触的一面采用软质有一定弹性形变的材料(如树脂、橡胶、高分子聚合物等材料),压头的面积大于基板的面积,以保证施加在各芯片上的压力分布均匀;(6)固化结束之后,可以继续按照步骤(1)到(5)的方法在芯片上进行第二层、第三层等多层的芯片堆叠。0018本发明利用特殊覆盖材料分两步在铜铜键合(CUCUBONDING)工艺中起粘结和固定作用。本发明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实现了铜线超密集脚距(ULTRANEPITCH)更高密说明书CN104134615A3/3页5度的集成;第二,在低于200的温度条件下完成键合后的固定。说明书CN104134615A1/1页6图1图2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13461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