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6637251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230683.9

申请日:

20091201

公开号:

CN101785860B

公开日:

2012111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1K47/02,A61K31/513,A61P35/00

主分类号:

A61K47/02,A61K31/513,A61P35/00

申请人:

青岛科技大学

发明人:

侯万国,徐洁,张少杰

地址: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四方校区)

优先权:

CN200910230683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建成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加氟/LDHs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以LDHs为载体,制备出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用于替加氟的缓释,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本发明的内容为:以LDHs为主体,以替加氟为插层客体,通过共沉淀法或者结构重建法将替加氟组装到LDHs层间,制备出一种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两种方法所得纳米杂化物的载药量均较大,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通过调整合成方法或合成条件,或者改变药物的浓度、合成过程的pH、温度、老化时间等因素,可实现对Tegafur/LDHs结构、组成和释放速率的控制。

权利要求书

1.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a.配制浓度为0.2~1.0mol/L的可溶性二价金属离子(M)和三价金属离子(M)的混合盐水溶液,两者的摩尔比M/M=1~3∶1;其中M为Mg、Mn、Fe、Co、Ni、Cu、Zn中的一种或两种;M为Al、Cr、Fe中的一种或两种;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为SO、Cl、NO中的一种或两种;b.将替加氟溶于步骤a配制的混合盐水溶液中;c.配制浓度为0.3-3mol/L的碱溶液;所述的碱溶液为NHOH、NaOH和NaCO中的一种或两种;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搅拌并控制pH为8~13,反应温度为30~90℃,反应时间为1~3小时;然后将所得浆液在30~90℃老化1~18小时,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0~28小时,得到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混合盐水溶液浓度优选为0.5mol/L;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优选为Cl和N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替加氟苷/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的碱溶液优选NaOH溶液,浓度为0.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pH值为11.7;所述反应温度及老化温度为60℃;搅拌反应时间为1.5小时;老化时间为3小时;胶溶时间为24小时。 5.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a.将替加氟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100~10000mg/L的替加氟溶液;b.将LDHs在400~600℃下煅烧2~8小时;所述的LDHs中,二价金属离子(M)为Mg、Mn、Fe、Co、Ni、Cu、Zn中的一种或两种;三价金属离子(M)为Al、Cr、Mn、Fe、Co、Ni中的一种或两种;两者的摩尔比M/M=1~3∶1;层间阴离子是OH、CO、SO、Cl、NO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c.在20~60℃下,将LDHs煅烧产物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LDHs的煅烧产物与溶液中替加氟的质量比为1~10∶1;d.在20~80℃下搅拌12~72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e.将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40~100℃下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的层间阴离子优选Cl和NO;煅烧温度优选为45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所述LDHs的煅烧产物与溶液中替加氟的质量比优选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温度优选为60℃,所述时间优选为24h;步骤e所述干燥温度优选为6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和医药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替加氟(Tegafur)/层状双 金属氢氧化物(LDHs)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手段的要求 日益提高。如何提高疗效、简化用药方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科技工作者 的研究重点。尤其是毒性很大的药物,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在保证有效治疗浓 度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耐药性的产生,采用药物的有效输送和 缓释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这一有效途径中,药物载体的研制是其关 键问题之一。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s)是由二价金属离子和 三价金属离子组成的具有水滑石层状结构的氢氧化物。LDHs具有独特的结构特 点:其一具有层状晶体结构,层片带结构正电荷;其二是层间存在可交换的阴 离子。特殊的结构赋予其特殊的性能,研究证明,LDHs的层间可作为微型贮存 器,将药物分子插入其间形成纳米杂化物,因药物分子与层板间的相互作用以 及空间位阻效应,可实现药物的有效缓释。

替加氟(Tegafur)系氟尿嘧啶衍生物,用于治疗胃、肠、肝等多种癌症,较氟 尿嘧啶治疗指数提高,毒性降低,但仍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和血 小板减少等副作用。替加氟是时间依存性抗癌药,即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效能与 接触细胞时间长短有关,因此延长替加氟在血、组织内滞留时间是有利的。目 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皆希望通过制剂学手段,增加药物缓释-缓释效果,增强药物 靶向性,降低药物毒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以LDHs为载体,制备出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可用于替加氟的缓释,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

本发明的内容为:以LDHs为主体,以替加氟为插层客体,通过共沉淀法或 者结构重建法将替加氟组装到LDHs层间,制备出一种Tegafur/LDHs纳米杂化 物,可用于替加氟的缓释,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 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的合成方法或条件,实现对Tegafur/LDHs结构、组成 及释放速率的控制。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 杂化物层片含有二价金属离子(MII)和三价金属离子(MIII),层间含有阴离子,其 中MII为Mg2+、Mn2+、Fe2+、Co2+、Ni2+、Cu2+、Zn2+中的一种;MIII为Al3+、Cr3+、 Mn3+、Fe3+、Co3+、Ni3+中的一种;层间阴离子为OH-、CO32-、SO42-、Cl-、NO3-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的杂化物中替加氟质量百分含量为5%-50%。

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采用共沉淀法,包括下列 步骤:

a.配制浓度为0.2~1.0mol/L的可溶性二价金属离子(MII)和三价金属离子 (MIII)的混合盐水溶液,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1~3∶1;

其中MII为Mg2+、Mn2+、Fe2+、Co2+、Ni2+、Cu2+、Zn2+中的一种或两种;MIII为Al3+、Cr3+、Fe3+中的一种或两种;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为SO42-、Cl-、NO3-中的 一种或两种;

b.将替加氟溶于步骤a配制的混合盐水溶液中;

c.配制浓度为0.3-3mol/L的碱溶液;所述的碱溶液为NH4OH、NaOH和 Na2CO3中的一种或两种;

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搅拌并控制pH为8~13,反应温度 为30~90℃,反应时间为1~3小时;然后将所得浆液在30~90℃老化1~18 小时,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0~28小时,得到替加氟/层状双金属 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上述步骤a所述混合盐水溶液浓度优选为0.5mol/L;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优选 为Cl-和NO3-。

上述步骤c所述的碱溶液优选NaOH溶液,浓度为0.5mol/L。

上述步骤d所述pH值为11.7;所述反应温度及老化温度为60℃;搅拌反应 时间为1.5小时;老化时间为3小时;胶溶时间为24小时。

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采用结构重建法,包括下 列步骤:

a.将替加氟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100~10000mg/L的替加氟溶液;

b.将LDHs在400~600℃下煅烧2~8小时;所述的LDHs中,二价金属离 子(MII)为Mg2+、Mn2+、Fe2+、Co2+、Ni2+、Cu2+、Zn2+中的一种或两种;三价金 属离子(MIII)为Al3+、Cr3+、Mn3+、Fe3+、Co3+、Ni3+中的一种或两种;两者的摩 尔比MII/MIII=1~3∶1;层间阴离子是OH-、CO32-、SO42-、Cl-、NO3-中的任何一种 或两种;

c.在20~60℃下,将LDHs煅烧产物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LDHs的煅烧产 物与溶液中替加氟的质量比为1~10∶1;

d.在20~80℃下搅拌12~72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 固体产物;

e.将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40~100℃下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 化物。

上述步骤b所述的层间阴离子优选Cl-和NO3-;煅烧温度优选为450℃。

上述步骤c所述LDHs的煅烧产物与溶液中替加氟的质量比优选为2∶1。

上述步骤d所述温度优选为60℃,所述时间优选为24h;步骤e所述干燥 温度优选为60℃。

将本发明制备的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进行XRD、IR表征,结果显示 Tegafur已插入LDHs层间。

Tegafur/LDHs释放实验:取0.03g 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分散于装有 pH=7.5和pH=4.8磷酸缓冲液的三口烧瓶中,37℃连续磁力搅拌,按一定时间间 隔取一定体积的悬浮液,立即用微孔滤膜过滤,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滤液中的 Tegafur的浓度,可得出释放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制备出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两种方法所得纳米 杂化物的载药量均较大,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2、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

3、本发明通过调整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的合成方法或合成条件,如采 用共沉淀法或结构重建法,或者改变药物的浓度、合成过程的pH、温度、老化 时间等因素,可实现对Tegafur/LDHs结构、组成和释放速率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XRD) 图;

图2为实施例2制备的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的X射线粉末(XRD)衍射 图;

图3为实施例11制备的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的X射线粉末(XRD)衍射 图,另有LDHs煅烧前、后的XRD图谱作对比,其中:a为煅烧后的LDHs,b 为Tegafur/LDHs,c为LDHs;

图4为实施例1制备的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分别在pH=7.2和pH=4.8 的磷酸缓冲溶液中释放Tegafur的速率曲线,同时另有LDHs和Tegafur的物理 混合物的释放速率曲线作为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所述的实施例只是一些优选实施方法,用来进一步描述和说明本发明, 无意限制本发明到下述确定细节。

共沉淀法实施例

实施例1:

步骤a:将5.95g(0.020mol)Zn(NO3)2·6H2O和3.75g(0.010mol) Al(NO3)3·9H2O溶于60ml水中,加热到30℃。

步骤b:将0.50g(0.0025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9.7,反 应温度为30℃,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30℃老化18小时, 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4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由XRD谱图(图1)显示,该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具有层状结构,且由 层间距(d003)可知替加氟已插入层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3.44%。

实施例2:

步骤a:将1.59g(0.0053mol)Zn(NO3)2·6H2O和1.00g(0.0026mol) Al(NO3)3·9H2O溶于20ml水中,加热到60℃。

步骤b:将0.66g(0.0033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0.5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11.70, 反应温度为60℃,搅拌反应时间为1.5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60℃老化3小时, 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4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干 燥即得粉体产品。

由XRD谱图(图2)显示,该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具有层状结构,且由层间 距d003可知替加氟已插入层间。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25.78%。

实施例3:

步骤a:将0.030mol的Ni(NO3)2·6H2O和0.010mol的Al(NO3)3·9H2O溶于 40ml水中,加热到30℃。

步骤b:将0.50g(0.010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1.0mol/L的NH4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10.06, 反应温度为30℃,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30℃老化15小时, 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4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0.05%。

实施例4:

步骤a:将0.010mol的ZnCl2和0.010mol AlCl3·6H2O溶于35ml水中,加热 到40℃。

步骤b:将2.00g(0.010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2.5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11,反应 温度为40℃,搅拌反应时间为3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60℃老化10小时,过 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6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干燥 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6.47%。

实施例5:

步骤a:将0.020mol的Mg(NO3)2·6H2O和0.010mol Fe(NO3)3·9H2O溶于35 ml水中,加热到60℃。

步骤b:将3.00g(0.015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0.3mol/L的Na2CO3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和步骤b溶液同时加入去离子水中,不断搅拌并控制 pH为9,反应温度为50℃,搅拌反应时间为1.5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50℃老 化8小时,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8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8.64%。

实施例6:

步骤a:将0.030mol的CuSO4·5H2O和0.010mol Al2(SO4)3·18H2O溶于35ml水 中,加热到60℃。

步骤b:将2.00g(0.010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3.0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8.5,反应温 度为60℃,搅拌反应时间为2.5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60℃老化6小时,过滤,水 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4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干燥即得粉 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6.32%。

实施例7:

步骤a:将0.020mol的ZnCl2和0.010mol CrCl3·6H2O溶于35ml水中,加 热到40℃。

步骤b:将2.00g(0.010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1.5mol/L的Na2CO3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13,反 应温度为70℃,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70℃老化1小时,过 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2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干燥 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6.73%。

实施例8:

步骤a:将0.02mol的FeCl2·4H2O和0.01mol的AlCl3·6H2O溶于60mL去 离子水中,加热到30℃。

步骤b:将2.00g(0.010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2.0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8,反 应温度为90℃,搅拌反应时间为1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90℃老化12小时, 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0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干 燥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5.52%。

实施例9:

步骤a:将0.005mol的Co(NO3)2·6H2O和0.003mol的Al(NO3)3·9H2O溶于 20ml水中,加热到60℃。

步骤b:将0.66g(0.0033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0.5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11.70, 反应温度为60℃,搅拌反应时间为1.5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60℃老化3小时, 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4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干 燥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7.68%。

实施例10:

步骤a:将0.02mol的Mn(NO3)2·6H2O和0.01mol的Al(NO3)3·9H2O溶于60 ml水中,加热到30℃。

步骤b:将0.50g(0.0025mol)的固体Tegafur溶于步骤a混合盐溶液中。

步骤c:配制浓度为2mol/L的NaOH溶液。

步骤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不断搅拌并控制pH为9.7,反 应温度为30℃,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30℃老化18小时, 过滤,水洗涤到中性,80℃下胶溶24小时,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4.32%。

结构重建法实施例

实施例11:

步骤a:称取0.5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Mg2Al-Cl LDHs在400℃下煅烧3h;(Mg2Al-Cl LDHs:指MII为Mg2+、MIII为Al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2∶1、层间阴离子为Cl-的LDHs)

步骤c:在60℃下将Mg2Al-Cl LDHs的煅烧产物0.50g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步骤d:在60℃下搅拌24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70℃下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 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34.90%。

实施例12:

步骤a:称取1.0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Mg2Al-Cl LDHs在500℃下煅烧5h;(Mg2Al-Cl LDHs:指MII为Mg2+、MIII为Al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2∶1、层间阴离子为Cl-的LDHs)

步骤c:在60℃下将Mg2Al-Cl LDHs的煅烧产物2.00g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步骤d:在60℃下搅拌24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6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49.83%。

实施例13:

步骤a:称取0.5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Mn2.5Ni-NO3LDHs在450℃下煅烧2h;(Mn2.5Ni-NO3 LDHs: 指MII为Mn2+、MIII为Ni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2.5∶1、层间阴离子为NO3-的LDHs)

步骤c:在40℃下将Mn2.5Ni-NO3LDHs的煅烧产物1.50g分散于替加氟溶 液中;

步骤d:在40℃下搅拌12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8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22.53%。

实施例14:

步骤a:称取0.01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Fe2.5Cr-CO3LDHs在600℃下煅烧4h;(Fe2.5Cr-CO3LDHs:指 MII为Fe2+、MIII为Cr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2.5∶1、层间阴离子为CO32-的 LDHs)

步骤c:在20℃下将Fe2.5Cr-CO3LDHs的煅烧产物0.05g分散于替加氟溶 液中;

步骤d:在20℃下搅拌48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9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2.86%。

实施例15:

步骤a:称取0.2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Zn3Al-SO42-LDHs在400℃下煅烧8h;(Zn3Al-SO42-LDHs:指 MII为Zn2+、MIII为Al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3∶1、层间阴离子为SO42-的 LDHs)

步骤c:在40℃下将Zn3Al-SO42-LDHs的煅烧产物0.50g分散于替加氟 溶液中;

步骤d:在70℃下搅拌72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5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7.36%。

实施例16:

步骤a:称取0.3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Co3Mn-Cl LDHs在600℃下煅烧7h;(Co3Mn-Cl LDHs:指MII为Co2+、MIII为Mn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3∶1、层间阴离子为Cl-的LDHs)

步骤c:在50℃下将Co3Mn-Cl LDHs的煅烧产物3.00g分散于替加氟溶液 中;

步骤d:在80℃下搅拌48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4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6.15%。

实施例17:

步骤a:称取0.5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Ni2Co-NO3LDHs在600℃下煅烧4h;(Ni2Co-NO3LDHs:指MII为Ni2+、MIII为Co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2∶1、层间阴离子为NO3-的LDHs)

步骤c:在30℃下将Ni2Co-NO3LDHs的煅烧产物2.50g分散于替加氟溶 液中;

步骤d:在30℃下搅拌12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10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3.75%。

实施例18:

步骤a:称取0.50g替加氟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

步骤b:将Cu2Co-NO3LDHs在600℃下煅烧4h;(Cu2Co-NO3LDHs:指MII为Cu2+、MIII为Co3+、两者的摩尔比MII/MIII=2∶1、层间阴离子为NO3-的LDHs)

步骤c:在30℃下将Cu2Co-NO3LDHs的煅烧产物2.50g分散于替加氟溶 液中;

步骤d:在30℃下搅拌12小时,然后将浆液离心,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 体产物;

步骤e: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100℃的烘箱干燥,得到Tegafur/LDHs纳米 杂化物。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14.54%。

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替加氟/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78586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11.14 CN 101785860 B *CN101785860B* (21)申请号 200910230683.9 (22)申请日 2009.12.01 A61K 47/02(2006.01) A61K 31/513(2006.01) A61P 3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青岛科技大学 地址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四 方校区 ) (72)发明人 侯万国 徐洁 张少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7205 代理人 张建成 CN 101112374 A,。

2、2008.01.30,说明书第1页 第 6 段到第 2 页第 12 段 . CN 101085355 A,2007.12.12,说明书第1页 第 6 段 , 倒数第 3 段到第 2 页第 8 段 . CN 101085355 A,2007.12.12,说明书第1页 第 6 段 , 倒数第 3 段到第 2 页第 8 段 . CN 101112374 A,2008.01.30,说明书第1页 第 6 段到第 2 页第 12 段 . (54) 发明名称 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 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替加氟 /LDHs 纳米杂化物及 其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3、方法 : 以 LDHs 为载体, 制备出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用于 替加氟的缓释, 以提高药效,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内容为 : 以 LDHs 为主体, 以替加氟为插 层客体, 通过共沉淀法或者结构重建法将替加氟 组装到 LDHs 层间, 制备出一种 Tegafur/LDHs 纳 米杂化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两种方法所得 纳米杂化物的载药量均较大, 具有良好的缓释效 果 ; 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 条件温和 ; 通过调整 合成方法或合成条件, 或者改变药物的浓度、 合 成过程的 pH、 温度、 老化时间等因素, 可实现对 Tegafur/LDHs 结构、 组成。

4、和释放速率的控制。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卞志家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7 页 附图 2 页 1/1 页 2 1. 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 : a.配制浓度为0.21.0mol/L的可溶性二价金属离子(MII)和三价金属离子(MIII)的 混合盐水溶液,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1 3 1 ; 其中 MII为 Mg2+、 Mn2+、 Fe2+、 Co2+、 Ni2+、 Cu2+、 Zn2+中的。

5、一种或两种 ; MIII为 Al3+、 Cr3+、 Fe3+ 中的一种或两种 ; 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为 SO42-、 Cl-、 NO3-中的一种或两种 ; b. 将替加氟溶于步骤 a 配制的混合盐水溶液中 ; c. 配制浓度为 0.3-3mol/L 的碱溶液 ; 所述的碱溶液为 NH4OH、 NaOH 和 Na2CO3中的一种 或两种 ; 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 搅拌并控制pH为813, 反应温度为3090, 反应时间为 1 3 小时 ; 然后将所得浆液在 30 90老化 1 18 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 性, 80下胶溶 20 28 小时, 得到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

6、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 体产品。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步骤 a 所述混合盐水溶液浓度优选为 0.5mol/L ; 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优选为 Cl-和 NO3-。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替加氟苷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 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c 所述的碱溶液优选 NaOH 溶液, 浓度为 0.5mol/L。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d 所述 pH 值为 11.7 ; 所述反应温度及老化。

7、温度为 60; 搅拌反应时间为 1.5 小时 ; 老化时间为 3 小时 ; 胶溶时间为 24 小时。 5. 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是, 包括下列步骤 : a. 将替加氟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 100 10000mg/L 的替加氟溶液 ; b. 将 LDHs 在 400 600下煅烧 2 8 小时 ; 所述的 LDHs 中, 二价金属离子 (MII) 为 Mg2+、 Mn2+、 Fe2+、 Co2+、 Ni2+、 Cu2+、 Zn2+中的一种或两种 ; 三价金属离子 (MIII) 为 Al3+、 Cr3+、 Mn3+、 Fe3+、 Co3+、 Ni3+中的。

8、一种或两种 ;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1 3 1 ; 层间阴离子是 OH-、 CO32-、 SO42-、 Cl-、 NO3-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 ; c. 在 20 60下, 将 LDHs 煅烧产物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LDHs 的煅烧产物与溶液中 替加氟的质量比为 1 10 1 ; d. 在 20 80下搅拌 12 72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 物 ; e. 将步骤 d 所得固体产物在 40 100下干燥,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 : 。

9、步骤 b 所述的层间阴离子优选 Cl-和 NO3-; 煅烧温度优选为 450。 7.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c 所述 LDHs 的煅烧产物与溶液中替加氟的质量比优选为 2 1。 8. 根据权利要求 5 或 6 所述的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步骤 d 所述温度优选为 60, 所述时间优选为 24h ; 步骤 e 所述干燥温度优选 为 6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785860 B 2 1/7 页 3 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

10、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和医药制剂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替加氟 (Tegafur)/ 层状双金 属氢氧化物 (LDHs) 纳米杂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手段的要求日益提 高。如何提高疗效、 简化用药方式、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科技工作者的研究重点。尤其是 毒性很大的药物, 为了方便患者服用, 在保证有效治疗浓度的同时,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采用药物的有效输送和缓释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这一有效 途径中, 药物载体的研制是其关键问题之一。 0003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

11、uble hydroxide, LDHs)是由二价金属离子和三 价金属离子组成的具有水滑石层状结构的氢氧化物。LDHs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 : 其一具有 层状晶体结构, 层片带结构正电荷 ; 其二是层间存在可交换的阴离子。特殊的结构赋予其 特殊的性能, 研究证明, LDHs 的层间可作为微型贮存器, 将药物分子插入其间形成纳米杂化 物, 因药物分子与层板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空间位阻效应, 可实现药物的有效缓释。 0004 替加氟 (Tegafur) 系氟尿嘧啶衍生物, 用于治疗胃、 肠、 肝等多种癌症, 较氟尿嘧 啶治疗指数提高, 毒性降低, 但仍有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副。

12、作用。 替加氟是时间依存性抗癌药, 即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效能与接触细胞时间长短有关, 因此延 长替加氟在血、 组织内滞留时间是有利的。 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皆希望通过制剂学手段, 增 加药物缓释 - 缓释效果, 增强药物靶向性, 降低药物毒性。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以 LDHs 为载体, 制备出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可用于替加氟的缓释, 以提高药效, 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等。 0006 本发明的内容为 : 以 LDHs 为主体, 以替加氟为插层客体, 通过共沉淀法或者结构 重建法将替加氟组装到LDHs层间, 制备出一种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13、 可用于替加氟的 缓释, 有效降低其毒副作用。本发明可以通过调整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的合成方法或 条件, 实现对 Tegafur/LDHs 结构、 组成及释放速率的控制。 0007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 一种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 杂化 物层片含有二价金属离子 (MII) 和三价金属离子 (MIII), 层间含有阴离子, 其中 MII为 Mg2+、 Mn2+、 Fe2+、 Co2+、 Ni2+、 Cu2+、 Zn2+中的一种 ; MIII为 Al3+、 Cr3+、 Mn3+、 Fe3+、 Co3+、 Ni3+中的一种 ; 层 间阴离子为 OH-、 C。

14、O32-、 SO42-、 Cl-、 NO3-中的一种或两种。 0008 所述的杂化物中替加氟质量百分含量为 5 -50。 0009 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 采用共沉淀法, 包括下列步骤 : 0010 a. 配制浓度为 0.2 1.0mol/L 的可溶性二价金属离子 (MII) 和三价金属离子 (MIII) 的混合盐水溶液,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1 3 1 ; 说 明 书 CN 101785860 B 3 2/7 页 4 0011 其中 MII为 Mg2+、 Mn2+、 Fe2+、 Co2+、 Ni2+、 Cu2+、 Zn2+中的一种或两种 ; MIII为 。

15、Al3+、 Cr3+、 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 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为 SO42-、 Cl-、 NO3-中的一种或两种 ; 0012 b. 将替加氟溶于步骤 a 配制的混合盐水溶液中 ; 0013 c. 配制浓度为 0.3-3mol/L 的碱溶液 ; 所述的碱溶液为 NH4OH、 NaOH 和 Na2CO3中的 一种或两种 ; 0014 d.将步骤c溶液加入到步骤b溶液中, 搅拌并控制pH为813, 反应温度为30 90, 反应时间为 1 3 小时 ; 然后将所得浆液在 30 90老化 1 18 小时, 过滤, 水洗 涤到中性, 80下胶溶 20 28 小时, 得到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

16、物纳米杂化物 ; 干燥 即得粉体产品。 0015 上述步骤 a 所述混合盐水溶液浓度优选为 0.5mol/L ; 可溶性盐的阴离子优选为 Cl-和 NO3-。 0016 上述步骤 c 所述的碱溶液优选 NaOH 溶液, 浓度为 0.5mol/L。 0017 上述步骤 d 所述 pH 值为 11.7 ; 所述反应温度及老化温度为 60; 搅拌反应时间为 1.5 小时 ; 老化时间为 3 小时 ; 胶溶时间为 24 小时。 0018 替加氟 /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纳米杂化物的制备, 采用结构重建法, 包括下列步 骤 : 0019 a. 将替加氟溶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 100 10000mg/L 。

17、的替加氟溶液 ; 0020 b.将LDHs在400600下煅烧28小时 ; 所述的LDHs中, 二价金属离子(MII) 为 Mg2+、 Mn2+、 Fe2+、 Co2+、 Ni2+、 Cu2+、 Zn2+中的一种或两种 ; 三价金属离子 (MIII) 为 Al3+、 Cr3+、 Mn3+、 Fe3+、 Co3+、 Ni3+中的一种或两种 ;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1 3 1 ; 层间阴离子是 OH-、 CO32-、 SO42-、 Cl-、 NO3-中的任何一种或两种 ; 0021 c. 在 20 60下, 将 LDHs 煅烧产物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LDHs 的煅烧产物与溶 液中替。

18、加氟的质量比为 1 10 1 ; 0022 d. 在 20 80下搅拌 12 72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 产物 ; 0023 e. 将步骤 d 所得固体产物在 40 100下干燥,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0024 上述步骤 b 所述的层间阴离子优选 Cl-和 NO3-; 煅烧温度优选为 450。 0025 上述步骤 c 所述 LDHs 的煅烧产物与溶液中替加氟的质量比优选为 2 1。 0026 上述步骤d所述温度优选为60, 所述时间优选为24h ; 步骤e所述干燥温度优选 为 60。 0027 将本发明制备的 Tegafur/LDHs 纳米。

19、杂化物进行 XRD、 IR 表征, 结果显示 Tegafur 已插入 LDHs 层间。 0028 Tegafur/LDHs 释放实验 : 取 0.03g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分散于装有 pH 7.5和pH4.8磷酸缓冲液的三口烧瓶中, 37连续磁力搅拌, 按一定时间间隔取一定体积 的悬浮液, 立即用微孔滤膜过滤,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滤液中的 Tegafur 的浓度, 可得出释放 率。 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30 1、 分别采用两种方法制备出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两种方法所得纳米杂化 物的载药量均较大, 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说 明 书 C。

20、N 101785860 B 4 3/7 页 5 0031 2、 所采用的制备方法简单, 条件温和 ; 0032 3、 本发明通过调整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的合成方法或合成条件, 如采用共 沉淀法或结构重建法, 或者改变药物的浓度、 合成过程的 pH、 温度、 老化时间等因素, 可实现 对 Tegafur/LDHs 结构、 组成和释放速率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33 图 1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的 X 射线粉末衍射 (XRD) 图 ; 0034 图 2 为实施例 2 制备的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的 X 射线粉末 (XRD) 衍。

21、射图 ; 0035 图 3 为实施例 11 制备的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的 X 射线粉末 (XRD) 衍射图, 另有 LDHs 煅烧前、 后的 XRD 图谱作对比, 其中 : a 为煅烧后的 LDHs, b 为 Tegafur/LDHs, c 为 LDHs ; 0036 图 4 为实施例 1 制备的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分别在 pH 7.2 和 pH 4.8 的磷酸缓冲溶液中释放 Tegafur 的速率曲线, 同时另有 LDHs 和 Tegafur 的物理混合物的释 放速率曲线作为对比。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在此所述的实施例只是一些优选实施方法, 用来进一步。

22、描述和说明本发明, 无意 限制本发明到下述确定细节。 0038 共沉淀法实施例 0039 实施例 1 : 0040 步骤 a : 将 5.95g(0.020mol)Zn(NO3)26H2O 和 3.75g(0.010mol)Al(NO3)39H2O 溶 于 60ml 水中, 加热到 30。 0041 步骤 b : 将 0.50g(0.0025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42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2mol/L 的 NaOH 溶液。 0043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9.7, 反应温度 为 30。

23、, 搅拌反应时间为 2 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 30老化 18 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性, 80下胶溶 24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44 由 XRD 谱图 ( 图 1) 显示, 该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具有层状结构, 且由层间距 (d003) 可知替加氟已插入层间。 004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3.44。 0046 实施例 2 : 0047 步骤 a : 将 1.59g(0.0053mol)Zn(NO3)26H2O 和 1.00g(0.0026mol)Al(NO3)39H2O 。

24、溶于 20ml 水中, 加热到 60。 0048 步骤 b : 将 0.66g(0.0033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49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0.5mol/L 的 NaOH 溶液。 0050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11.70, 反应温 度为 60, 搅拌反应时间为 1.5 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 60老化 3 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 性, 80下胶溶 24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51 由 XRD 谱图 ( 图 2) 显示, 。

25、该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具有层状结构, 且由层间距 说 明 书 CN 101785860 B 5 4/7 页 6 d003可知替加氟已插入层间。 005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25.78。 0053 实施例 3 : 0054 步骤 a : 将 0.030mol 的 Ni(NO3)26H2O 和 0.010mol 的 Al(NO3)39H2O 溶于 40ml 水中, 加热到 30。 0055 步骤 b : 将 0.50g(0.010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56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1.0mol/。

26、L 的 NH4OH 溶液。 0057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10.06, 反应温 度为 30, 搅拌反应时间为 2 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 30老化 15 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 性, 80下胶溶 24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5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0.05。 0059 实施例 4 : 0060 步骤 a : 将 0.010mol 的 ZnCl2和 0.010mol AlCl36H2O 溶于 35ml 水中, 加热到 40。 0061。

27、 步骤 b : 将 2.00g(0.010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62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2.5mol/L 的 NaOH 溶液。 0063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11, 反应温度为 40, 搅拌反应时间为3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60老化10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性, 80 下胶溶 26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6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6.47。 0065 实施例 5 : 0066 步骤。

28、 a : 将 0.020mol 的 Mg(NO3)26H2O 和 0.010mol Fe(NO3)39H2O 溶于 35ml 水 中, 加热到 60。 0067 步骤 b : 将 3.00g(0.015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68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0.3mol/L 的 Na2CO3溶液。 0069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和步骤 b 溶液同时加入去离子水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9, 反应温度为 50, 搅拌反应时间为 1.5 小时。然后所得浆液在 50老化 8 小时, 过滤, 水 洗涤到中性, 80下胶溶 28 小时, 得到 。

29、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7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8.64。 0071 实施例 6 : 0072 步骤 a : 将 0.030mol 的 CuSO45H2O 和 0.010mol Al2(SO4)318H2O 溶于 35ml 水 中, 加热到 60。 0073 步骤 b : 将 2.00g(0.010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74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3.0mol/L 的 NaOH 溶液。 0075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30、 pH 为 8.5, 反应温度 为60, 搅拌反应时间为2.5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60老化6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性, 80下胶溶 24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7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6.32。 0077 实施例 7 : 说 明 书 CN 101785860 B 6 5/7 页 7 0078 步骤 a : 将 0.020mol 的 ZnCl2和 0.010mol CrCl36H2O 溶于 35ml 水中, 加热到 40。 0079 步骤 b : 将 2.00g(0.010mol) 的固体 T。

31、egafur 溶于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80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1.5mol/L 的 Na2CO3溶液。 0081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13, 反应温度为 70, 搅拌反应时间为2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70老化1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性, 80 下胶溶 22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8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6.73。 0083 实施例 8 : 0084 步骤 a : 将 0.02mol 的 FeCl24H2O 和 0。

32、.01mol 的 AlCl36H2O 溶于 60mL 去离子水 中, 加热到 30。 0085 步骤 b : 将 2.00g(0.010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86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2.0mol/L 的 NaOH 溶液。 0087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8, 反应温度为 90, 搅拌反应时间为1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90老化12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性, 80 下胶溶 20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88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33、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5.52。 0089 实施例 9 : 0090 步骤 a : 将 0.005mol 的 Co(NO3)26H2O 和 0.003mol 的 Al(NO3)39H2O 溶于 20ml 水中, 加热到 60。 0091 步骤 b : 将 0.66g(0.0033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92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0.5mol/L 的 NaOH 溶液。 0093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11.70, 反应温 度为 60, 搅拌反应时间为 1.5 小时, 然后。

34、所得浆液在 60老化 3 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 性, 80下胶溶 24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094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7.68。 0095 实施例 10 : 0096 步骤 a : 将 0.02mol 的 Mn(NO3)26H2O 和 0.01mol 的 Al(NO3)39H2O 溶于 60ml 水 中, 加热到 30。 0097 步骤 b : 将 0.50g(0.0025mol) 的固体 Tegafur 溶于步骤 a 混合盐溶液中。 0098 步骤 c : 配制浓度为 2mol/L 的 Na。

35、OH 溶液。 0099 步骤 d : 将步骤 c 溶液加入到步骤 b 溶液中, 不断搅拌并控制 pH 为 9.7, 反应温度 为 30, 搅拌反应时间为 2 小时, 然后所得浆液在 30老化 18 小时, 过滤, 水洗涤到中性, 80下胶溶 24 小时,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 干燥即得粉体产品。 010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4.32。 0101 结构重建法实施例 0102 实施例 11 : 0103 步骤 a : 称取 0.50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0104 步骤 b : 将 Mg2Al-Cl LDHs 在。

36、 400下煅烧 3h ; (Mg2Al-Cl LDHs : 指 MII为 Mg2+、 MIII 说 明 书 CN 101785860 B 7 6/7 页 8 为 Al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2 1、 层间阴离子为 Cl-的 LDHs) 0105 步骤 c : 在 60下将 Mg2Al-Cl LDHs 的煅烧产物 0.5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06 步骤 d : 在 60下搅拌 24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0107 步骤 e : 步骤 d 所得固体产物在 70下干燥,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物。 0108 采用紫外分光。

37、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34.90。 0109 实施例 12 : 0110 步骤 a : 称取 1.00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0111 步骤 b : 将 Mg2Al-Cl LDHs 在 500下煅烧 5h ; (Mg2Al-Cl LDHs : 指 MII为 Mg2+、 MIII 为 Al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2 1、 层间阴离子为 Cl-的 LDHs) 0112 步骤 c : 在 60下将 Mg2Al-Cl LDHs 的煅烧产物 2.0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13 步骤 d : 在 60下搅拌 24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38、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14 步骤e : 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60的烘箱干燥, 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011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49.83。 0116 实施例 13 : 0117 步骤 a : 称取 0.50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0118 步骤 b : 将 Mn2.5Ni-NO3LDHs 在 450下煅烧 2h ; (Mn2.5Ni-NO3 LDHs : 指 MII为 Mn2+、 MIII为 Ni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2.5 1、 层间阴离子为 NO3-的 LDHs) 0119 步。

39、骤 c : 在 40下将 Mn2.5Ni-NO3LDHs 的煅烧产物 1.5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20 步骤 d : 在 40下搅拌 12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21 步骤e : 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80的烘箱干燥, 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0122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22.53。 0123 实施例 14 : 0124 步骤 a : 称取 0.01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0125 步骤b : 将Fe2.5Cr-CO3LDHs在600下煅烧4h ; (Fe2.5Cr-C。

40、O3LDHs : 指MII为Fe2+、 MIII 为 Cr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2.5 1、 层间阴离子为 CO32-的 LDHs) 0126 步骤 c : 在 20下将 Fe2.5Cr-CO3LDHs 的煅烧产物 0.05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27 步骤 d : 在 20下搅拌 48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28 步骤e : 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90的烘箱干燥, 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0129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2.86。 0130 实施例 15 : 0131 步骤 。

41、a : 称取 0.20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0132 步骤b : 将Zn3Al-SO42-LDHs在400下煅烧8h ; (Zn3Al-SO42-LDHs : 指MII为Zn2+、 MIII 为 Al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3 1、 层间阴离子为 SO42-的 LDHs) 0133 步骤 c : 在 40下将 Zn3Al-SO42-LDHs 的煅烧产物 0.5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34 步骤 d : 在 70下搅拌 72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35 步骤e : 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50的烘箱干燥, 得到T。

42、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0136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7.36。 0137 实施例 16 : 0138 步骤 a : 称取 0.30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说 明 书 CN 101785860 B 8 7/7 页 9 0139 步骤 b : 将 Co3Mn-Cl LDHs 在 600下煅烧 7h ; (Co3Mn-Cl LDHs : 指 MII为 Co2+、 MIII 为 Mn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3 1、 层间阴离子为 Cl-的 LDHs) 0140 步骤 c : 在 50下将 Co3Mn-Cl LDHs。

43、 的煅烧产物 3.0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41 步骤 d : 在 80下搅拌 48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42 步骤e : 步骤d所得固体产物在40的烘箱干燥, 得到Tegafur/LDHs纳米杂化物。 0143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6.15。 0144 实施例 17 : 0145 步骤 a : 称取 0.50g 替加氟溶于 100ml 去离子水中 ; 0146 步骤 b : 将 Ni2Co-NO3LDHs 在 600下煅烧 4h ; (Ni2Co-NO3LDHs : 指 MII为 Ni2+、 MIII 为。

44、 Co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2 1、 层间阴离子为 NO3-的 LDHs) 0147 步骤 c : 在 30下将 Ni2Co-NO3LDHs 的煅烧产物 2.5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48 步骤 d : 在 30下搅拌 12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49 步骤 e : 步骤 d 所得固体产物在 100的烘箱干燥,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 物。 0150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3.75。 0151 实施例 18 : 0152 步骤 a : 称取 0.50g 替加氟溶于 100m。

45、l 去离子水中 ; 0153 步骤 b : 将 Cu2Co-NO3LDHs 在 600下煅烧 4h ; (Cu2Co-NO3LDHs : 指 MII为 Cu2+、 MIII 为 Co3+、 两者的摩尔比 MII/MIII 2 1、 层间阴离子为 NO3-的 LDHs) 0154 步骤 c : 在 30下将 Cu2Co-NO3LDHs 的煅烧产物 2.50g 分散于替加氟溶液中 ; 0155 步骤 d : 在 30下搅拌 12 小时, 然后将浆液离心, 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固体产物 ; 0156 步骤 e : 步骤 d 所得固体产物在 100的烘箱干燥, 得到 Tegafur/LDHs 纳米杂化 物。 0157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样品进行分析, 确定替加氟的含量为 14.54。 说 明 书 CN 101785860 B 9 1/2 页 10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85860 B 10 2/2 页 11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1785860 B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