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66366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29688.5

申请日:

2014.08.28

公开号:

CN104210925A

公开日:

2014.12.1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B 13/12申请日:20140828|||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3/12

主分类号:

B66B13/12

申请人:

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士岩; 杨宝金; 胡刚

地址:

201316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大麦湾工业园区航启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代理人:

潘志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为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挂门板、门刀背板、左刀臂、右刀臂、上摇杆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锁钩组件、锁栓、死点旋转定位装置、死点定位支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第二滚轮、第三滚轮,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死点旋转装置上的门刀死点卡板的圆弧边实现切向限位运动;所述死点旋转装置上的第三滚轮与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关门限力装置实现关门限力;所述死点旋转装置的第二滚轮与设置在门头板上的死点定位支架实现旋转定位。本发明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门自救和厅外营救。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
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
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
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制装置(22)包括: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方设有一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上设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孔(22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限位杆(221)插入所述限位孔(222)内。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导引和限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运动的关门限力装置(12);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包括导向板(121)、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固定在门头板(110)上的安装架(125),所述导向板(121)的前端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下方,所述导向板(121)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三轴承(124)和卡簧(125)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旋转支点连接板(123),所述导向板(121)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所述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包括锁触点开关(10)、锁开关支架(11)、触点支架(102)、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配合的触点(101),所述触点支架(102)固定在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二自由端(32)上,所述触点(101)固定在所述触点支架(102)上;所述锁触点开关(10)固定在所述锁开关支架(11)上,所述锁开关支架(11)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当所述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勾住所述锁栓(9)时,所述触点(101)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上连有强迫开门钢丝绳(4)。

6.
  根据权利要求 1或3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包括水平挡板(131)、与水平挡板(131)连为一体的相对于水平挡板(131)向下倾斜的斜向挡板(132),所述斜向挡板(132)位于靠近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一侧,所述水平挡板(131)的侧边设有一垂直于水平挡板(131)的固定板(1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固定板(13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第二滚轮(142)沿所述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板(131)与所述斜向挡板(132)的夹角为145度~155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包括一水平的横板(1212)、一侧面呈倒立的“V字形”的V型导板(1211),所述V型导板(1211)位于靠近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横板(1212)与所述V型导板(1211)连为一体,当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V型导板(1211)与横板(1212)共同构成对所述第三滚轮(143)的力缓冲结构。

9.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22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25)上的螺栓固定板(1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121)尾端与螺栓固定板(1222)之间。

说明书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门锁门刀,特别是公开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
背景技术
随着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便利,电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同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
国家标准GB7588-2003中规定:“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5m。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内打开,除特殊情况外,电梯的运行应自动地取决于轿门的锁紧,且轿门锁紧必须在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另外国家标准GB7588-2003中针对轿门锁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电梯正常开关门时,轿门锁能够自动解锁和锁紧。(2)电梯因故障停在平层区时,轿内被困人员有能力施行自救,通过扒开轿门,使轿门锁和层门锁打开,完成自救。(3)电梯因故障停在平层区时,轿内被困人员无能力施行自救时,层门外救援人员通过钥匙开启层门,进而开启轿门,实行救援。(4)电梯因故障停在非平层区,轿门锁将轿门锁紧,避免轿内被困人员通过扒开轿门而掉落井道。
现有技术中,如目前公开的CN201310176595.1,电梯门刀与轿门锁一体设计的专利,这种一体式设计在轿门锁联动上直接通过设置在门刀背板上的解锁板触发锁钩,其解锁板没有一个旋转解锁行程上的判定机构,考量其生产过程的装配间隙以及零件失效性磨损,势必造成其与锁钩之间旋转过量或者旋转间歇性失效等障碍,对人员安装校验出货以及维保上造成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门自救和厅外营救的含轿门锁功能的自定位轿门锁门刀。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
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
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
所述死点旋转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
所述转动限制装置22包括: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方设有一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上设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孔22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限位杆221插入所述限位孔222内。
还包括用于导引和限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运动的关门限力装置12;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包括导向板121、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固定在门头板110上的安装架125,所述导向板121的前端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下方,所述导向板121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三轴承124和卡簧125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旋转支点连接板123,所述导向板121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
还包括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所述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包括锁触点开关10、锁开关支架11、触点支架102、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配合的触点101,所述触点支架102固定在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二自由端32上,所述触点101固定在所述触点支架102上;所述锁触点开关10固定在所述锁开关支架11上,所述锁开关支架11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当所述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勾住所述锁栓9时,所述触点101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接触。
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上连有强迫开门钢丝绳4。
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包括水平挡板131、与水平挡板131连为一体的相对于水平挡板131向下倾斜的斜向挡板132,所述斜向挡板132位于靠近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一侧,所述水平挡板131的侧边设有一垂直于水平挡板131的固定板1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固定板13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第二滚轮142沿所述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所述水平挡板131与所述斜向挡板132的夹角为145度~155度。
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包括一水平的横板1212、一侧面呈倒立的“V字形”的V型导板1211,所述V型导板1211位于靠近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横板1212与所述V型导板1211连为一体,当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V型导板1211与横板1212共同构成对所述第三滚轮143的力缓冲结构。
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22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25上的螺栓固定板1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121尾端与螺栓固定板1222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滚动自由端21与锁钩组件3第一自由端31的第一滚轮34相互之间的滚压旋转,使得上摇杆连杆组件2压动所述锁钩组件3,所产生的力达到解锁目的,无需再增加其他复杂的轿门锁装置,故此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人员安装调试更简便;本发明将电梯轿门锁与门刀集成设置,使用性能安全可靠,制造工艺简单,检查维修方便,成本低,同时符合国家标准中对电梯安全性能的规定。本发明对现有的轿门锁锁钩组件的力传动结构进行改进,针对其转动位置的机械性判定,设置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门自救和厅外营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锁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死点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门刀背板、上摇杆连杆组件、左刀臂、右刀臂、锁钩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在轿门正常开门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图5的A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在轿门正常关闭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在平层区失电情况下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在平层区有电情况下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其中:1、门刀背板;2、上摇杆连杆组件;21、滚动自由端;22、转动限制装置;23、限位端;221、限位杆;222、限位孔;223、延伸段;
3、锁钩组件;31、第一自由端;32、第二自由端;33、锁钩连接体;34、第一滚轮;35、第一轴承;36、锁钩;
4、强迫开门钢丝绳;5、弹簧;6、下连杆组件;7、左刀臂;8、右刀臂;9、锁栓;
10、锁触点开关;11、锁开关支架;101、触点;102、触点支架;
12、关门限力装置;121、导向板;1211、V型导板;1212、横板;122、导向板复位机构;1221、第二复位弹簧;1222、螺栓固定板;123、旋转支点连接板;124、第三轴承;125、卡簧;125、安装架;
13、死点定位支架;131、水平挡板;132、斜向挡板;133、固定板;
14、死点旋转装置;141、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2、第二滚轮;143、第三滚轮;144、圆弧边;145、第二轴承;146、第一复位弹簧;147、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8、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9、腰型孔;
110、门头板;111、挂门板;112、厅门球;113、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10,本发明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关门限力装置12,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
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
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上连有强迫开门钢丝绳4。
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所述转动限制装置22包括: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方设有一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上设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孔22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限位杆221插入所述限位孔222内。
根据图4、图5结合图2,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设置在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圆弧边144实现切向限位运动。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轴承145沿门刀背板1上端的腰型孔149形成限位旋转。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实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复位。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螺钉固定在门头板110上,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滚轮142与设置在门头板110上的死点定位支架13实现旋转定位。
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包括水平挡板131、与水平挡板131连为一体的相对于水平挡板131向下倾斜的斜向挡板132,所述斜向挡板132位于靠近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一侧,所述水平挡板131的侧边设有一垂直于水平挡板131的固定板1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固定板13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第二滚轮142沿所述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所述水平挡板131与所述斜向挡板132的夹角为145度~155度,优选150度。当电梯层门关门时,所述第二滚轮142依次与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接触。
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通过安装架125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用于导引和限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运动。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包括导向板121、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安装架125,所述导向板121位于所述死点支架的下方且所述导向板12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正下方,所述导向板121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三轴承124和卡簧125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旋转支点连接板123,所述导向板121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导向板121用于引导所述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
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包括一水平的横板1212、一侧面呈倒立的“V字形”的V型导板1211,所述V型导板1211位于靠近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横板1212与所述V型导板1211连为一体,当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V型导板1211与横板1212共同构成对所述第三滚轮143的力缓冲结构。
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22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25上方的螺栓固定板1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121尾端与螺栓固定板1222之间。
所述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包括锁触点开关10、锁开关支架11、触点支架102、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配合的触点101,所述触点支架102固定在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二自由端32上,所述触点101固定在所述触点支架102上;所述锁触点开关10固定在所述锁开关支架11上,所述锁开关支架11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当所述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勾住所述锁栓9时,所述触点101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接触。
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
一、平层区正常开关门。
如图6~图8所示,正常开门:马达出力,水平向开门方向移动,带动上摇杆连杆组件2和下连杆组件6逆时针旋转,左刀臂7、右刀臂8受厅门球112大小限制靠拢夹紧,同时所述锁钩组件3第一自由端31的第一滚轮34由于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旋转以及滚动自由端21对第一滚轮34的滑动滚压,迫使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下压、第二自由端32翘起带动触点支架102翘起并使触点101脱离锁开关支架11上的锁触点开关10,动作到一定行程后,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完全脱离锁栓9,轿门锁完全打开。马达继续出力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与死点定位支架13上的水平挡板131移动接触并趋向斜向挡板132移动,同时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由位于导向板121的水平的横板1212开始向V型导板1211移动并沿着V型导板1211继续移动,此时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在马达作用力的条件下开始脱离死点定位支架13上斜向挡板132,同样的在马达作用力下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由于水平作用力的限制,将V型导板1211下压,导向板121沿第三轴承124转动,直至第三滚轮143脱离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此时,死点旋转装置14在第一复位弹簧146的作用力下得到旋转下降。与此同时位于门刀背板1上的锁钩组件3、死点旋转装置14等组件离开关门限力装置12和死点定位支架13,带动厅门进行开门方向动作,实现轿门厅门联动。
如图8所示,正常关门:电梯门板即将关门到位时,马达继续出力,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与死点定位支架13上的斜向挡板132的上表面接触,在死点定位支架13的斜向挡板132的作用下,死点旋转装置14得到旋转提升,同时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与关门限力装置12上的导向板121的V型导板1211的上表面接触,马达继续带动上摇杆连杆组件2和下连杆组件6顺时针旋转,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在马达作用力下通过斜向挡板132向水平挡板131移动,死点旋转装置14旋转提升到位。在马达作用力下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通过关门限力装置12上的导向板121的V型导板1211向横板1212方向移动,迫使导向板121下压,进而第三滚轮143通过“V”字形的尖突部分在V型导板1211的引导下向下移动至横板1212上表面,同时由于关门限力装置12上的第二复位弹簧1221,在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通过V型导板1211后,导向板121恢复原状,正好与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卡合到位。门刀左刀臂7、右刀臂8此时完全松开厅门球112,锁钩组件3在弹簧5的作用力下,使得锁钩组件3上触点支架102的触点101重新回落到锁开关支架11上的锁触点开关10,当触点101与锁触点开关10接触时,保护电路导通,门机关门到位。
二、门机电机在有电情况下非平层区时:
如图10所示,非平层区无厅门球112存在,而门机又持续带电,给马达输出一个保持力,上摇杆连杆组件2无法逆时针转动,所以无法给锁钩组件3传送一个旋转传动力,所述锁钩组件3与锁栓9以及锁触点开关10锁住,锁钩组件3与锁栓9之间始终啮合、两者之间的间隙113在0~1mm之内,无法打开轿门,能有效防止轿内以及厅门外人员在不正当扒门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门机电机在失电情况下平层区时:
如图9所示,有厅门球112的存在,所述左刀臂7、右刀臂8有收缩趋势,且门机不带电,马达失去保持力,无论是厅门外人员还是轿内人员可以通过持续扒门带动上摇杆栏杆组件2逆时针旋转,带动锁钩组件3上的第一滚轮34让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翘起,锁钩组件3与锁栓9以及锁触点开关10脱离,继而拉开轿门及厅门实现自救以及营救。
本发明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将门刀与轿门锁有利结合,用一把门刀就实现了轿门锁以及厅门轿门联动的功能。在门机通电情况下无论是平层还是非平层只要有电机保持力在都无法打开轿门,只有在电机无电且平层情况下才可实现轿内以及厅外自救和营救。本发明动作可靠、结构调试安装简单、故障率低。
以上所述实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特征及原理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等效的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0925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0925A21申请号201410429688522申请日20140828B66B13/1220060171申请人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地址201316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大麦湾工业园区航启路1号72发明人王士岩杨宝金胡刚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1113代理人潘志龙54发明名称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57摘要本发明为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挂门板、门刀背板、左刀臂、右刀臂、上摇杆连杆组件、下连杆组件、锁钩组件、锁栓、死点旋转定位装置、死点定位支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包括门刀死点定位。

2、卡板、第二滚轮、第三滚轮,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与设置在死点旋转装置上的门刀死点卡板的圆弧边实现切向限位运动;所述死点旋转装置上的第三滚轮与设置在门头板上的关门限力装置实现关门限力;所述死点旋转装置的第二滚轮与设置在门头板上的死点定位支架实现旋转定位。本发明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门自救和厅外营救。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8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6页附图8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0925ACN104210925A1/2页21一种自定位。

3、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

4、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所述死点旋。

5、转定位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

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制装置(22)包括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方设有一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上设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孔(22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限位杆(221)插入。

7、所述限位孔(22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导引和限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运动的关门限力装置(12);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包括导向板(121)、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固定在门头板(110)上的安装架(125),所述导向板(121)的前端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下方,所述导向板(121)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三轴承(124)和卡簧(125)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旋转支点连接板(123),所述导向板(121)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

8、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开权利要求书CN104210925A2/2页3关电器保护装置,所述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包括锁触点开关(10)、锁开关支架(11)、触点支架(102)、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配合的触点(101),所述触点支架(102)固定在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二自由端(32)上,所述触点(101)固定在所述触点支架(102)上;所述锁触点开关(10)固定在所述锁开关支架(11)上,所述锁开关支架(11)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当所述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勾住所述锁栓(9。

9、)时,所述触点(101)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上连有强迫开门钢丝绳(4)。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包括水平挡板(131)、与水平挡板(131)连为一体的相对于水平挡板(131)向下倾斜的斜向挡板(132),所述斜向挡板(132)位于靠近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一侧,所述水平挡板(131)的侧边设有一垂直于水平挡板(131)的固定板(1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固定板(13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第二滚轮(1。

10、42)沿所述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挡板(131)与所述斜向挡板(132)的夹角为145度155度。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包括一水平的横板(1212)、一侧面呈倒立的“V字形”的V型导板(1211),所述V型导板(1211)位于靠近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横板(1212)与所述V型导板(1211)连为一体,当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V型导板(1211)与横板(1212)共同构成。

11、对所述第三滚轮(143)的力缓冲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22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25)上的螺栓固定板(1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121)尾端与螺栓固定板(1222)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4210925A1/6页4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轿门锁门刀,特别是公开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背景技术0002随着电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便利,电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同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0003国家标准GB75882。

12、003中规定“电梯井道内表面与轿厢地坎、轿厢门框架或滑动门的最近门口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15M。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且只能在层门的开锁区内打开,除特殊情况外,电梯的运行应自动地取决于轿门的锁紧,且轿门锁紧必须在电气安全装置来证实,则上述间距不受限制”。0004另外国家标准GB75882003中针对轿门锁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电梯正常开关门时,轿门锁能够自动解锁和锁紧。(2)电梯因故障停在平层区时,轿内被困人员有能力施行自救,通过扒开轿门,使轿门锁和层门锁打开,完成自救。(3)电梯因故障停在平层区时,轿内被困人员无能力施行自救时,层门外救援人员通过钥匙开启层门,进而开启轿门,实行救。

13、援。(4)电梯因故障停在非平层区,轿门锁将轿门锁紧,避免轿内被困人员通过扒开轿门而掉落井道。0005现有技术中,如目前公开的CN2013101765951,电梯门刀与轿门锁一体设计的专利,这种一体式设计在轿门锁联动上直接通过设置在门刀背板上的解锁板触发锁钩,其解锁板没有一个旋转解锁行程上的判定机构,考量其生产过程的装配间隙以及零件失效性磨损,势必造成其与锁钩之间旋转过量或者旋转间歇性失效等障碍,对人员安装校验出货以及维保上造成困扰。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

14、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门自救和厅外营救的含轿门锁功能的自定位轿门锁门刀。0007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

15、门头板1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说明书CN104210925A2/6页5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所述死点旋转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

16、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

17、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0008所述转动限制装置22包括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方设有一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上设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孔22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限位杆221插入所述限位孔222内。0009还包括用于导引和限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运动的关门限力装置12;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包括导向板121、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固定在门头板110上的安装架125,所述导向板121的前端位。

18、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下方,所述导向板121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三轴承124和卡簧125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旋转支点连接板123,所述导向板121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0010还包括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所述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包括锁触点开关10、锁开关支架11、触点支架102、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配合的触点101,所述触点支架102固定在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二自由端32上,所述触点101固定在所述触点支架102上;所述锁触点开关10固定在所述锁开关支架11上,所述锁开关支架11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当所述锁。

19、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勾住所述锁栓9时,所述触点101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接触。0011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上连有强迫开门钢丝绳4。0012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包括水平挡板131、与水平挡板131连为一体的相对于水平挡板131向下倾斜的斜向挡板132,所述斜向挡板132位于靠近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一侧,所述水平挡板131的侧边设有一垂直于水平挡板131的固定板1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固定板13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第二滚轮142沿所述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0013所述水平挡板131与所述斜向挡板132的夹角为145度155度。0014。

20、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包括一水平的横板1212、一侧面呈倒立的“V字形”的V型导板1211,所述V型导板1211位于靠近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横说明书CN104210925A3/6页6板1212与所述V型导板1211连为一体,当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V型导板1211与横板1212共同构成对所述第三滚轮143的力缓冲结构。0015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22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25上的螺栓固定板1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121尾端与螺栓固定板1222之间。0016本发明的。

21、有益效果是通过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滚动自由端21与锁钩组件3第一自由端31的第一滚轮34相互之间的滚压旋转,使得上摇杆连杆组件2压动所述锁钩组件3,所产生的力达到解锁目的,无需再增加其他复杂的轿门锁装置,故此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人员安装调试更简便;本发明将电梯轿门锁与门刀集成设置,使用性能安全可靠,制造工艺简单,检查维修方便,成本低,同时符合国家标准中对电梯安全性能的规定。本发明对现有的轿门锁锁钩组件的力传动结构进行改进,针对其转动位置的机械性判定,设置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有效避免轿厢内乘客以及厅外营救人员在有电情况下强行扒门造成的危险,同时在无电平层情况下轿厢内乘客以及轿外营救人员能够扒。

22、门自救和厅外营救。附图说明0017图1是本发明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0019图3是本发明锁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4是本发明死点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5是本发明门刀背板、上摇杆连杆组件、左刀臂、右刀臂、锁钩组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0022图6是本发明在轿门正常开门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0023图7是图5的A部放大图。0024图8是本发明在轿门正常关闭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0025图9是本发明在平层区失电情况下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0026图10是本发明在平层区有电情况下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0027其中1、门刀背板;2、上摇杆连杆组件;21、滚动自由端;2。

23、2、转动限制装置;23、限位端;221、限位杆;222、限位孔;223、延伸段;3、锁钩组件;31、第一自由端;32、第二自由端;33、锁钩连接体;34、第一滚轮;35、第一轴承;36、锁钩;4、强迫开门钢丝绳;5、弹簧;6、下连杆组件;7、左刀臂;8、右刀臂;9、锁栓;10、锁触点开关;11、锁开关支架;101、触点;102、触点支架;12、关门限力装置;121、导向板;1211、V型导板;1212、横板;122、导向板复位机构;1221、第二复位弹簧;1222、螺栓固定板;123、旋转支点连接板;124、第三轴承;125、卡簧;125、安装架;13、死点定位支架;131、水平挡板;132、。

24、斜向挡板;133、固定板;14、死点旋转装置;141、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2、第二滚轮;143、第三滚轮;144、圆弧边;145、第二轴承;146、第一复位弹簧;147、第一弹簧固定支架;148、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9、腰型孔;说明书CN104210925A4/6页7110、门头板;111、挂门板;112、厅门球;113、间隙。具体实施方式0028根据图1图10,本发明包括门头板110、挂门板111、门刀背板1、左刀臂7、右刀臂8、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锁钩组件3、锁栓9、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死点定位支架13、关门限力装置12,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0029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

25、下连杆组件6的中部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下连杆组件6、左刀臂7、右刀臂8之间形成平行四边形联动。所述锁钩组件3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下方;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位于所述锁钩组件3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一侧;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锁栓9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0030所述锁钩组件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自由端31、锁钩连接体33、第二自由端32,所述第一自由端31的端部设有第一滚轮34;所述第一自由端31与锁钩连接体33的连接处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门刀背板1的第一轴承35;所述锁钩连接体33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32处设有与所。

26、述锁栓9相适配的限位钩36;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上连有强迫开门钢丝绳4。003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向下延伸的与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一滚轮34相配合的滚动自由端21,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转动的转动限制装置22;所述转动限制装置22包括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方设有一延伸段223,所述延伸段223上设有限位杆221,所述限位孔222位于所述门刀背板1上,所述限位杆221插入所述限位孔222内。0032根据图4、图5结合图2,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包括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第二滚轮142、第三滚轮143、第二轴承145、第一复位弹簧146、第一。

27、弹簧固定支架147;所述门刀背板1上设有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腰型孔149;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下方设有圆弧边144;所述上摇杆连接组件2上设有一与所述圆弧边144在转动时相切并相对于圆弧边144做切向运动的限位端23;所述上摇杆连杆组件2与设置在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圆弧边144实现切向限位运动。所述第二轴承14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上,第二轴承145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门刀背板1上的腰型孔149后与所述第二滚轮142相连;所述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轴承145沿门刀背板1上端的腰型孔149形成限位旋转。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6固定在所述第一弹簧固。

28、定支架147与第二弹簧固定支架148之间,实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复位。所述第三滚轮143设置在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的后方且所述门刀背板1位于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门刀死点定位卡板141之间,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螺钉固定在门头板110上,位于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之间限制所述第二滚轮142与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所述第二滚轮142与设置在门头板110上的死点定位支架13实现旋转定位。00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包括水平挡板131、与水平挡板131连为一体的相对于水平挡板131向下倾斜的斜向挡板132,所述斜向挡板132位于靠近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的一侧,所述水。

29、平挡板131的侧边设有一垂直于水平挡板131的固定板133,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通过固定板133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所述第二滚轮142沿所述斜向挡板132、说明书CN104210925A5/6页8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所述水平挡板131与所述斜向挡板132的夹角为145度155度,优选150度。当电梯层门关门时,所述第二滚轮142依次与斜向挡板132、水平挡板131的上表面接触。0034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通过安装架125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用于导引和限制所述死点旋转定位装置14运动。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位于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包括导向板121、。

30、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安装架125,所述导向板121位于所述死点支架的下方且所述导向板121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正下方,所述导向板121的中部设有通过第三轴承124和卡簧125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旋转支点连接板123,所述导向板121的尾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架125相连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导向板121用于引导所述第三滚轮143的运动方向。0035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包括一水平的横板1212、一侧面呈倒立的“V字形”的V型导板1211,所述V型导板1211位于靠近所述死点定位支架13的一侧,所述横板1212。

31、与所述V型导板1211连为一体,当所述第三滚轮143与所述导向板121的上表面接触时,所述V型导板1211与横板1212共同构成对所述第三滚轮143的力缓冲结构。0036所述关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复位机构122包括第二复位弹簧1221、固定在所述安装架125上方的螺栓固定板1222,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2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导向板121尾端与螺栓固定板1222之间。0037所述锁开关电器保护装置包括锁触点开关10、锁开关支架11、触点支架102、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配合的触点101,所述触点支架102固定在所述锁钩组件3的第二自由端32上,所述触点101固定在所述触点支架102上;所述锁触。

32、点开关10固定在所述锁开关支架11上,所述锁开关支架11固定在所述门头板110上;当所述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勾住所述锁栓9时,所述触点101与所述锁触点开关10相接触。0038本发明工作过程如下一、平层区正常开关门。0039如图6图8所示,正常开门马达出力,水平向开门方向移动,带动上摇杆连杆组件2和下连杆组件6逆时针旋转,左刀臂7、右刀臂8受厅门球112大小限制靠拢夹紧,同时所述锁钩组件3第一自由端31的第一滚轮34由于上摇杆连杆组件2的旋转以及滚动自由端21对第一滚轮34的滑动滚压,迫使锁钩组件3的第一自由端31下压、第二自由端32翘起带动触点支架102翘起并使触点101脱离锁开关支架11。

33、上的锁触点开关10,动作到一定行程后,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完全脱离锁栓9,轿门锁完全打开。马达继续出力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与死点定位支架13上的水平挡板131移动接触并趋向斜向挡板132移动,同时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由位于导向板121的水平的横板1212开始向V型导板1211移动并沿着V型导板1211继续移动,此时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在马达作用力的条件下开始脱离死点定位支架13上斜向挡板132,同样的在马达作用力下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由于水平作用力的限制,将V型导板1211下压,导向板121沿第三轴承124转动,直至第三滚轮143脱离关。

34、门限力装置12的导向板121,此时,死点旋转装置14在第一复位弹簧146的作用力下得到旋转下降。与此同时位于门刀背板1上的锁钩组件3、死点旋转装置14等组件离开关门限力装置12和死点定位支架13,带说明书CN104210925A6/6页9动厅门进行开门方向动作,实现轿门厅门联动。0040如图8所示,正常关门电梯门板即将关门到位时,马达继续出力,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与死点定位支架13上的斜向挡板132的上表面接触,在死点定位支架13的斜向挡板132的作用下,死点旋转装置14得到旋转提升,同时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与关门限力装置12上的导向板121的V型导板1211的上表。

35、面接触,马达继续带动上摇杆连杆组件2和下连杆组件6顺时针旋转,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二滚轮142在马达作用力下通过斜向挡板132向水平挡板131移动,死点旋转装置14旋转提升到位。在马达作用力下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通过关门限力装置12上的导向板121的V型导板1211向横板1212方向移动,迫使导向板121下压,进而第三滚轮143通过“V”字形的尖突部分在V型导板1211的引导下向下移动至横板1212上表面,同时由于关门限力装置12上的第二复位弹簧1221,在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通过V型导板1211后,导向板121恢复原状,正好与死点旋转装置14上的第三滚轮143卡。

36、合到位。门刀左刀臂7、右刀臂8此时完全松开厅门球112,锁钩组件3在弹簧5的作用力下,使得锁钩组件3上触点支架102的触点101重新回落到锁开关支架11上的锁触点开关10,当触点101与锁触点开关10接触时,保护电路导通,门机关门到位。0041二、门机电机在有电情况下非平层区时如图10所示,非平层区无厅门球112存在,而门机又持续带电,给马达输出一个保持力,上摇杆连杆组件2无法逆时针转动,所以无法给锁钩组件3传送一个旋转传动力,所述锁钩组件3与锁栓9以及锁触点开关10锁住,锁钩组件3与锁栓9之间始终啮合、两者之间的间隙113在01MM之内,无法打开轿门,能有效防止轿内以及厅门外人员在不正当扒门。

37、时,存在的安全隐患。0042三、门机电机在失电情况下平层区时如图9所示,有厅门球112的存在,所述左刀臂7、右刀臂8有收缩趋势,且门机不带电,马达失去保持力,无论是厅门外人员还是轿内人员可以通过持续扒门带动上摇杆栏杆组件2逆时针旋转,带动锁钩组件3上的第一滚轮34让锁钩组件3的限位钩36翘起,锁钩组件3与锁栓9以及锁触点开关10脱离,继而拉开轿门及厅门实现自救以及营救。0043本发明自定位轿门锁门刀,将门刀与轿门锁有利结合,用一把门刀就实现了轿门锁以及厅门轿门联动的功能。在门机通电情况下无论是平层还是非平层只要有电机保持力在都无法打开轿门,只有在电机无电且平层情况下才可实现轿内以及厅外自救和营。

38、救。本发明动作可靠、结构调试安装简单、故障率低。0044以上所述实为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特征及原理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等效的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说明书CN104210925A1/8页10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02/8页1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13/8页12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24/8页13图6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35/8页14图7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46/8页15图8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57/8页16图9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68/8页17图10说明书附图CN104210925A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