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式颤动拟饵.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6631994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74839.0

申请日:

20130218

公开号:

CN203181821U

公开日:

201309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85/00

主分类号:

A01K85/00

申请人:

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奕微

地址: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灵秀镇华山村华东一区20号

优先权:

CN201320074839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包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所述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和鱼身部,所述鱼身部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鱼身部具有沿鱼身外边缘的边框,一根主脊将边框的前、后端相连接,在主脊的上、下侧延伸有与边框相接的支架;在所述拟饵本体上、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和腹部安装孔,所述头部安装孔上安装有鱼钩,在边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仿真效果逼真,水流从鱼身镂空中交替穿过,提高鱼身颤动的频率,可以在水中仿真出鱼类游动时的不断颤动摇摆身体以呈现X形运动轨迹的动作,极大得增加了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的概率,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钓鱼乐趣。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包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和鱼身部,所述鱼身部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鱼身部具有沿鱼身外边缘的边框,一根主脊将边框的前、后端相连接,在主脊的上、下侧延伸有与边框相接的支架;在所述拟饵本体上、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和腹部安装孔,所述头部安装孔上安装有鱼线,在边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饵本体的上、下轮廓面是分别向上、下方向凸出的流线型面,上、下轮廓面从鱼头部往鱼尾部逐渐凸出,在达到凸出的最大量后又逐渐收窄并聚拢在鱼身部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拟饵本体呈前端大后端小的水滴形,所述鱼头部的下部在拟饵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向外凸出,鱼头部的下部后端逐渐收窄与所述边框的下部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安装孔位于所述鱼头部的顶部,所述腹部安装孔靠近所述边框的下部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向鱼身部的后端倾斜设置,并且主脊上侧的支架与主脊下侧的支架交错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连接的柳叶状鱼形亮片,鱼形亮片的一侧表面外凸,而另一侧表面内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形亮片外凸表面的前部为鱼头部,后部为鱼身部;所述鱼头部的前端与所述培林转环相连接,鱼头部上还设有鱼眼轮廓,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鱼鳞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装置是鱼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头部上设置有安装眼睛的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是具有三个挂钩的三本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诱捕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背景技术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大型鱼类咬钩,除了精制饵料之外,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拟饵,将鱼钩设在拟饵上,该拟饵在水流以及浮力作用下产生类似小鱼游动的动作,可以诱导大型鱼类更加容易将拟饵当作捕食对象而咬钩。为了进一步丰富其运动效果,其中一种拟饵还在尾部通过培林转环连接设有一圆形的尾片,培林转环包括两活动套接的轴,以及两轴端的双圈环,两套接的轴可以绕轴的中心线旋转。拟饵在水流中游动时通过培林转环拖拽尾片,此时尾片在水流作用下以游进方向即培林转环两活动轴的轴线方向高速转动,使拟饵在游动时尾部产生旋转亮片的效果,以期吸引大型鱼类捕食。

采用上述结构的拟饵,在水中只能做简单的直线运动,仿真效果有限,单一的尾部亮片的旋转效果往往不能给大型鱼类形成足够的捕食诱惑,效果受到很大局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其在水流中的颤动频率高,可以逼真地仿生鱼类动作,增加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的概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包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所述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和鱼身部,所述鱼身部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鱼身部具有沿鱼身外边缘的边框,一根主脊将边框的前、后端相连接,在主脊的上、下侧延伸有与边框相接的支架;在所述拟饵本体上、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和腹部安装孔,所述头部安装孔上安装有鱼线,在边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拟饵本体的上、下轮廓面是分别向上、下方向凸出的流线型面,上、下轮廓面从鱼头部往鱼尾部逐渐凸出,在达到凸出的最大量后又逐渐收窄并聚拢在鱼身部的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获得鱼形的仿生形状,并保证拟饵主体的重心平稳,所述拟饵本体呈前端大后端小的水滴形,所述鱼头部的下部在拟饵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向外凸出,鱼头部的下部后端逐渐收窄与所述边框的下部相接。

为了获得更佳的重心平衡,所述头部安装孔位于所述鱼头部的顶部,所述腹部安装孔靠近所述边框的下部中部。

为更好地使水流交替穿过镂空,制造颤动,所述支架向鱼身部的后端倾斜设置,并且主脊上侧的支架与主脊下侧的支架交错布置。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连接的柳叶状鱼形亮片,鱼形亮片的一侧表面外凸,而另一侧表面内凹,这种形状形象逼真并有利于搅动水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获得更为逼真的仿生效果,吸引大型鱼的注意,所述鱼形亮片外凸表面的前部为鱼头部,后部为鱼身部;所述鱼头部的前端与所述培林转环相连接,鱼头部上还设有鱼眼轮廓,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鱼鳞纹。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尾部装置是鱼钩。

进一步地,所述鱼头上设置有安装眼睛的凹槽,不但安装牢固,而且更逼真。

进一步地,为防止脱饵,所述鱼钩是具有三个挂钩的三本钩。

本实用新型的拟饵本体包括仿生的鱼头部和鱼身部,使用时,在头部安装孔上连接鱼线,由于头部安装孔靠近较重的鱼头部,而鱼身部后端安装有具有一定重量并且可以搅动水花的尾部装置,因而鱼饵本体在鱼线下方基本保持自然水平状态;鱼身部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主脊使鱼身具有一定重量并保证强度,在骨架与边框之间形成镂空,水流从镂空中交替穿过,提高鱼身颤动的频率,而鱼饵本体在水流中前进时通过培林转环拖拽鱼形亮片,鱼饵本体沿前进方向呈X形运动,鱼形亮片则在水流作用下高速旋转及上下、左右摆动,从而模拟出鱼类在游动时的不断颤动摇摆身体的动作,更容易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

本实用新型的尾部装置可以是作旋转和摆动运动的鱼形亮片,也可以是鱼钩,鱼钩在水流的作用下也能产生摆动,并保持整个拟饵本体的重心平衡以及辅助拟饵本体的整体颤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仿真效果好,可以在水中仿真出鱼类游动时的不断颤动和身体摇摆,呈现X形运动轨迹的动作,极大地增加了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的概率,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钓鱼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鱼形亮片的A-A剖视旋转示意图。

图4为图1中鱼形亮片的B-B剖视旋转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水中运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如图1至图4,以及图7所示,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包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所述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1和鱼身部2,鱼头部1上具有鱼眼11、鱼嘴12仿生形状,鱼眼11处设置有安装眼睛的凹槽,不但使仿生眼安装牢固,而且更逼真,当然即使是不另行安装鱼眼,凹槽也能起到眼睛轮廓的作用,若将凹槽进行色彩涂覆,效果就更加形象逼真。

为获得鱼形的仿生形状,并保证拟饵主体的重心平稳,所述拟饵本体呈前端大后端小的水滴形,拟饵本体的上、下轮廓面是分别向上、下方向凸出的流线型面,上、下轮廓面从鱼头部1往鱼身部2逐渐凸出,在达到凸出的最大量后又逐渐收窄并聚拢在鱼身部2的后端。

为增加鱼身颤动的频率,鱼身部2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鱼身部2具有沿鱼身外边缘的边框21,边框21与鱼头部1相接,一根主脊22将边框的前、后端相连接,在主脊22的上、下侧延伸有与边框21相接的支架23;为更好地使水流交替穿过镂空,制造颤动,所述支架23向鱼身部2的后端倾斜设置,并且主脊22上侧的支架23与主脊22下侧的支架23交错布置。鱼头部1的下部在拟饵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向外凸出,鱼头部1的下部后端逐渐收窄与所述边框21的下部相接。

在所述拟饵本体上、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13和腹部安装孔14,所述头部安装孔13上安装有鱼线6,在边框2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孔15。为了获得更佳的重心平衡,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将头部安装孔13设置于鱼头部1的顶部,位于鱼眼的后侧上方位置,所述腹部安装孔14靠近所述边框21的下部中部。

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5连接的一条柳叶状鱼形亮片4,鱼形亮片4的一侧表面外凸,而另一侧表面内凹,这种形状形象逼真并有利于搅动水流。为获得更为逼真的仿生效果,吸引大型鱼的注意,所述鱼形亮片4外凸表面的前部为鱼头部41,后部为鱼身部42;所述鱼头部41的前端与所述培林转环5相连接,鱼头部41上还设有鱼眼轮廓,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鱼鳞纹。

本实施例使用时,在头部安装孔13上连接鱼线,使用时,在头部安装孔13上连接鱼线6,由于头部安装孔13靠近较重的鱼头部1,而鱼身部2后端安装有具有一定重量并且可以搅动水花的尾部装置,因而鱼饵本体在鱼线6下方基本保持自然水平状态;鱼身部2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主脊使鱼身具有一定重量并保证强度,在骨架与边框之间形成镂空,水流从镂空中交替穿过,提高了鱼身颤动的频率,而鱼饵本体在水流中前进时通过培林转环5拖拽鱼形亮片4,拟饵本体沿前进方向呈X形运动,鱼形亮片4则在水流作用下高速旋转及上下、左右摆动,从而模拟出鱼类在游动时的不断颤动摇摆身体的动作,更容易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

实施例2:如图5所示,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包括鱼头部1和鱼身部2,鱼头部1和鱼身部2的结构以及相互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鱼头部1的底部也悬挂连接有三本钩式鱼钩3,与实施1所不同的是尾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5连接的两条柳叶状鱼形亮片4,鱼形亮片4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鱼形亮片4搅动的水花更大、摆动频率更高,更容易吸引鱼类的注意力。

实施例3:如图6所示,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包括鱼头部1和鱼身部2,鱼头部1和鱼身部2的结构以及相互位置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鱼头部1的底部也悬挂连接有三本钩式鱼钩3,与实施1所不同的是尾部装置,本实施例中的尾部装置是三本钩式鱼钩3,尾部的鱼钩3在水流的作用下也能产生摆动,并保持整个拟饵本体的重心平衡以及辅助拟饵本体的整体颤动,其效果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镂空式颤动拟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镂空式颤动拟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镂空式颤动拟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镂空式颤动拟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镂空式颤动拟饵.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81821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09.11 CN 203181821 U *CN203181821U* (21)申请号 201320074839.0 (22)申请日 2013.02.18 A01K 85/00(2006.01) (73)专利权人 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 地址 362700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灵秀镇华 山村华东一区 20 号 (72)发明人 蔡奕微 (54) 实用新型名称 镂空式颤动拟饵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包 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 所述 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和鱼身部, 所述鱼身。

2、部为骨 架形的镂空结构, 鱼身部具有沿鱼身外边缘的边 框, 一根主脊将边框的前、 后端相连接, 在主脊的 上、 下侧延伸有与边框相接的支架 ; 在所述拟饵 本体上、 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 和腹部安装孔, 所述头部安装孔上安装有鱼钩, 在 边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 孔。 本实用新型仿真效果逼真, 水流从鱼身镂空中 交替穿过, 提高鱼身颤动的频率, 可以在水中仿真 出鱼类游动时的不断颤动摇摆身体以呈现 X 形运 动轨迹的动作, 极大得增加了被大型鱼类感知和 捕食的概率, 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钓鱼乐趣。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81821 U CN 203181821 U *CN203181821U* 1/1 页 2 1. 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包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和鱼身部, 所述鱼身部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 鱼身部具有沿鱼身 外边缘的边框, 一根主脊将边框的前、 后端相连接, 在主脊的上、 下侧延伸有与边框相接的 支架 ; 在所述拟饵本体上、 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和腹部安装孔, 所述头部 安装孔上安装有鱼。

4、线, 在边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孔。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拟饵本体的上、 下轮廓面 是分别向上、 下方向凸出的流线型面, 上、 下轮廓面从鱼头部往鱼尾部逐渐凸出, 在达到凸 出的最大量后又逐渐收窄并聚拢在鱼身部的后端。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拟饵本体呈前端大后端 小的水滴形, 所述鱼头部的下部在拟饵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向外凸出, 鱼头部的下部 后端逐渐收窄与所述边框的下部相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头部安装孔位于所述鱼 头部的顶部, 。

5、所述腹部安装孔靠近所述边框的下部中部。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支架向鱼身部的后端倾 斜设置, 并且主脊上侧的支架与主脊下侧的支架交错布置。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 环连接的柳叶状鱼形亮片, 鱼形亮片的一侧表面外凸, 而另一侧表面内凹。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鱼形亮片外凸表面的前 部为鱼头部, 后部为鱼身部 ; 所述鱼头部的前端与所述培林转环相连接, 鱼头部上还设有鱼 眼轮廓, 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鱼鳞纹。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镂空式。

6、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尾部装置是鱼钩。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鱼头部上设置有安装眼 睛的凹槽。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7 所述的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鱼钩是具有三个挂 钩的三本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181821 U 2 1/3 页 3 镂空式颤动拟饵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诱捕器械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背景技术 0002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大型鱼类咬钩, 除了精制饵料之外, 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 样的拟饵, 将鱼钩设在拟饵上, 该拟饵在水流以及浮力作用下产生类似小鱼。

7、游动的动作, 可 以诱导大型鱼类更加容易将拟饵当作捕食对象而咬钩。为了进一步丰富其运动效果, 其中 一种拟饵还在尾部通过培林转环连接设有一圆形的尾片, 培林转环包括两活动套接的轴, 以及两轴端的双圈环, 两套接的轴可以绕轴的中心线旋转。拟饵在水流中游动时通过培林 转环拖拽尾片, 此时尾片在水流作用下以游进方向即培林转环两活动轴的轴线方向高速转 动, 使拟饵在游动时尾部产生旋转亮片的效果, 以期吸引大型鱼类捕食。 0003 采用上述结构的拟饵, 在水中只能做简单的直线运动, 仿真效果有限, 单一的尾部 亮片的旋转效果往往不能给大型鱼类形成足够的捕食诱惑, 效果受到很大局限。 发明内容 0004 。

8、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其在水流中的颤 动频率高, 可以逼真地仿生鱼类动作, 增加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的概率。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包括拟饵本体以及安装在拟饵本体上 的鱼钩, 所述拟饵本体包括鱼头部和鱼身部, 所述鱼身部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 鱼身部具有 沿鱼身外边缘的边框, 一根主脊将边框的前、 后端相连接, 在主脊的上、 下侧延伸有与边框 相接的支架 ; 在所述拟饵本体上、 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头部安装孔和腹部安装孔, 所 述头部安装孔上安装有鱼线, 在边框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孔。 0006 进一步地, 。

9、所述拟饵本体的上、 下轮廓面是分别向上、 下方向凸出的流线型面, 上、 下轮廓面从鱼头部往鱼尾部逐渐凸出, 在达到凸出的最大量后又逐渐收窄并聚拢在鱼身部 的后端。 0007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为获得鱼形的仿生形状, 并保证拟饵主体的重 心平稳, 所述拟饵本体呈前端大后端小的水滴形, 所述鱼头部的下部在拟饵本体的宽度方 向上对称地向外凸出, 鱼头部的下部后端逐渐收窄与所述边框的下部相接。 0008 为了获得更佳的重心平衡, 所述头部安装孔位于所述鱼头部的顶部, 所述腹部安 装孔靠近所述边框的下部中部。 0009 为更好地使水流交替穿过镂空, 制造颤动, 所述支架向鱼身部的后端倾斜设。

10、置, 并 且主脊上侧的支架与主脊下侧的支架交错布置。 0010 进一步地,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连接的柳叶状鱼形 亮片, 鱼形亮片的一侧表面外凸, 而另一侧表面内凹, 这种形状形象逼真并有利于搅动水 流。 0011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为获得更为逼真的仿生效果, 吸引大型鱼的注 说 明 书 CN 203181821 U 3 2/3 页 4 意, 所述鱼形亮片外凸表面的前部为鱼头部, 后部为鱼身部 ; 所述鱼头部的前端与所述培林 转环相连接, 鱼头部上还设有鱼眼轮廓, 所述鱼身部上设有鱼鳞纹。 0012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尾部装置是鱼钩。 0013 。

11、进一步地, 所述鱼头上设置有安装眼睛的凹槽, 不但安装牢固, 而且更逼真。 0014 进一步地, 为防止脱饵, 所述鱼钩是具有三个挂钩的三本钩。 0015 本实用新型的拟饵本体包括仿生的鱼头部和鱼身部, 使用时, 在头部安装孔上连 接鱼线, 由于头部安装孔靠近较重的鱼头部, 而鱼身部后端安装有具有一定重量并且可以 搅动水花的尾部装置, 因而鱼饵本体在鱼线下方基本保持自然水平状态 ; 鱼身部为骨架形 的镂空结构, 主脊使鱼身具有一定重量并保证强度, 在骨架与边框之间形成镂空, 水流从镂 空中交替穿过, 提高鱼身颤动的频率, 而鱼饵本体在水流中前进时通过培林转环拖拽鱼形 亮片, 鱼饵本体沿前进方向。

12、呈 X 形运动, 鱼形亮片则在水流作用下高速旋转及上下、 左右摆 动, 从而模拟出鱼类在游动时的不断颤动摇摆身体的动作, 更容易被大型鱼类感知和捕食。 0016 本实用新型的尾部装置可以是作旋转和摆动运动的鱼形亮片, 也可以是鱼钩, 鱼 钩在水流的作用下也能产生摆动, 并保持整个拟饵本体的重心平衡以及辅助拟饵本体的整 体颤动。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仿真效果好, 可以在水中仿真出 鱼类游动时的不断颤动和身体摇摆, 呈现 X 形运动轨迹的动作, 极大地增加了被大型鱼类 感知和捕食的概率, 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大的钓鱼乐趣。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

13、新型实施例 1 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 2 为图 1 的俯视图。 0020 图 3 为图 1 中鱼形亮片的 A-A 剖视旋转示意图。 0021 图 4 为图 1 中鱼形亮片的 B-B 剖视旋转示意图。 0022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2 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 6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3 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 7 为实施例 1 的水中运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 实施例 1 : 如图 1 至图 4, 以及图 7 所示, 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包括拟饵本体以及 安装在拟饵本体上的鱼钩, 所述拟饵本体包。

14、括鱼头部 1 和鱼身部 2, 鱼头部 1 上具有鱼眼 11、 鱼嘴12仿生形状, 鱼眼11处设置有安装眼睛的凹槽, 不但使仿生眼安装牢固, 而且更逼 真, 当然即使是不另行安装鱼眼, 凹槽也能起到眼睛轮廓的作用, 若将凹槽进行色彩涂覆, 效果就更加形象逼真。 0027 为获得鱼形的仿生形状, 并保证拟饵主体的重心平稳, 所述拟饵本体呈前端大后 端小的水滴形, 拟饵本体的上、 下轮廓面是分别向上、 下方向凸出的流线型面, 上、 下轮廓面 从鱼头部 1 往鱼身部 2 逐渐凸出, 在达到凸出的最大量后又逐渐收窄并聚拢在鱼身部 2 的 后端。 说 明 书 CN 203181821 U 4 3/3 页 。

15、5 0028 为增加鱼身颤动的频率, 鱼身部2为骨架形的镂空结构, 鱼身部2具有沿鱼身外边 缘的边框 21, 边框 21 与鱼头部 1 相接, 一根主脊 22 将边框的前、 后端相连接, 在主脊 22 的 上、 下侧延伸有与边框 21 相接的支架 23 ; 为更好地使水流交替穿过镂空, 制造颤动, 所述支 架 23 向鱼身部 2 的后端倾斜设置, 并且主脊 22 上侧的支架 23 与主脊 22 下侧的支架 23 交 错布置。鱼头部 1 的下部在拟饵本体的宽度方向上对称地向外凸出, 鱼头部 1 的下部后端 逐渐收窄与所述边框 21 的下部相接。 0029 在所述拟饵本体上、 下轮廓的边缘处分别设。

16、置有头部安装孔 13 和腹部安装孔 14, 所述头部安装孔13上安装有鱼线6, 在边框2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尾部装置的尾部安装 孔15。 为了获得更佳的重心平衡, 优选的实施方式是将头部安装孔13设置于鱼头部1的顶 部, 位于鱼眼的后侧上方位置, 所述腹部安装孔 14 靠近所述边框 21 的下部中部。 0030 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5连接的一条柳叶状鱼形亮片4, 鱼形亮片4的一侧表面 外凸, 而另一侧表面内凹, 这种形状形象逼真并有利于搅动水流。 为获得更为逼真的仿生效 果, 吸引大型鱼的注意, 所述鱼形亮片 4 外凸表面的前部为鱼头部 41, 后部为鱼身部 42 ; 所 述鱼头部 41 。

17、的前端与所述培林转环 5 相连接, 鱼头部 41 上还设有鱼眼轮廓, 所述鱼身部上 设有鱼鳞纹。 0031 本实施例使用时, 在头部安装孔 13 上连接鱼线, 使用时, 在头部安装孔 13 上连接 鱼线 6, 由于头部安装孔 13 靠近较重的鱼头部 1, 而鱼身部 2 后端安装有具有一定重量并且 可以搅动水花的尾部装置, 因而鱼饵本体在鱼线6下方基本保持自然水平状态 ; 鱼身部2为 骨架形的镂空结构, 主脊使鱼身具有一定重量并保证强度, 在骨架与边框之间形成镂空, 水 流从镂空中交替穿过, 提高了鱼身颤动的频率, 而鱼饵本体在水流中前进时通过培林转环 5 拖拽鱼形亮片 4, 拟饵本体沿前进方向。

18、呈 X 形运动, 鱼形亮片 4 则在水流作用下高速旋转及 上下、 左右摆动, 从而模拟出鱼类在游动时的不断颤动摇摆身体的动作, 更容易被大型鱼类 感知和捕食。 0032 实施例 2 : 如图 5 所示, 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包括鱼头部 1 和鱼身部 2, 鱼头部 1 和鱼身部 2 的结构以及相互位置关系与实施例 1 相同, 鱼头部 1 的底部也悬挂连接有三本 钩式鱼钩 3, 与实施 1 所不同的是尾部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尾部装置是通过培林转环 5 连接 的两条柳叶状鱼形亮片 4, 鱼形亮片 4 的结构与实施例 1 相同, 只是鱼形亮片 4 搅动的水花 更大、 摆动频率更高, 更容易吸引鱼类的。

19、注意力。 0033 实施例 3 : 如图 6 所示, 一种镂空式颤动拟饵, 包括鱼头部 1 和鱼身部 2, 鱼头部 1 和鱼身部 2 的结构以及相互位置关系与实施例 1 相同, 鱼头部 1 的底部也悬挂连接有三本 钩式鱼钩3, 与实施1所不同的是尾部装置, 本实施例中的尾部装置是三本钩式鱼钩3, 尾部 的鱼钩 3 在水流的作用下也能产生摆动, 并保持整个拟饵本体的重心平衡以及辅助拟饵本 体的整体颤动, 其效果与实施例 1 基本相同。 003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3181821 U 5 1/5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1821 U 6 2/5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1821 U 7 3/5 页 8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1821 U 8 4/5 页 9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1821 U 9 5/5 页 10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181821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