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524081 B (45)授权公告日 2012.05.23 CN 101524081 B *CN101524081B* (21)申请号 200910074092.7 (22)申请日 2009.04.07 A01N 47/38(2006.01) A01N 37/50(2006.01) A01P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龚亚慧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槐中路 433 号国际城 25-3-1001 室 (72)发明人 龚亚慧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代理人 李荣文 张荣华等 . 肟菌酯合成工艺 。
2、.农药 .2007, 第 46 卷 ( 第 1 期 ),29-30,35. 陈平等 . 咪鲜胺的应用概况及其残留检测 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7, 第 46 卷 ( 第 3 期 ),478-480. (54) 发明名称 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配杀菌剂由肟菌酯和咪鲜胺复配而成, 肟 菌酯和咪鲜胺的重量配比为 30 1 1 40 ; 本 发明的复配杀菌剂用于防治稻瘟病、 稻曲病、 水稻 纹枯病等病害。 本发明复配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 内吸性强, 速效性好, 持效期长的优点, 同时还可 以克服病菌对多菌灵等药剂的抗药性, 减少用。
3、药 次数, 且对环境友好, 可发挥其在综合防治中的优 势, 是无公害防治中的理想药剂。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周宇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1/1 页 2 1. 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杀菌剂的有效成分由肟菌酯和咪鲜胺复配而 成, 肟菌酯和咪鲜胺的重量配比为 30 1 1 4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肟菌酯和咪鲜胺的重量配 比为 30 1 1 3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
4、述肟菌酯和咪鲜胺的重量配 比为 1 1.5。 4. 根据权利要求 1、 2 或 3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复配杀菌剂还含 有常规量的载体及添加剂, 所述的载体及添加剂包括乳化剂、 分散剂、 稳定剂、 渗透剂。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复配杀菌剂的剂型为可湿 性粉剂、 胶悬剂、 微乳剂、 水分散颗粒剂、 乳油、 可溶性粉剂、 油悬浮剂、 水悬浮剂或颗粒剂。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复配杀菌剂的可湿性粉 剂, 其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比为 : 肟菌酯130、 咪鲜胺401、 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5 15、 。
5、余量为填充料。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中各成份的 质量百分比为 : 肟菌酯 1 30、 咪鲜胺 30 1、 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 5 15、 余量为 填充料。 8.一种如权利要求1、 2、 3、 5、 6或7任一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在防治稻瘟病、 稻曲病、 水稻纹枯病上的应用。 9. 一种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复配杀菌剂在防治稻瘟病、 稻曲病、 水稻纹枯病上的 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524081 B 2 1/5 页 3 一种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及其防治病害的方法, 更具体地说涉及防治。
6、水稻病害的复 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 火烧瘟、 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 主要为害叶片、 茎秆、 穗 部。因为害时期、 部位不同分为苗瘟、 叶瘟、 节瘟、 穗颈瘟、 谷粒瘟, 对水稻生长影响很大, 稻 苗生长前期发病, 可造成稻苗的枯死, 抽穗期发病, 可造成枯白穗, 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对稻 瘟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药剂防治, 主要药剂有三环唑、 稻瘟灵、 多菌灵、 甲基硫菌灵、 稻瘟 肽、 克瘟散、 异稻瘟净、 菌毒清、 春雷霉素等。 0003 稻曲病又名绿穗病、 谷花病、 开花米, 在我国及日本又称其为 “丰收病” 。稻曲病 发生严重时, 严重影响水稻。
7、产量, 使稻谷千粒重、 产量下降、 秕谷、 碎米增加, 出米率、 品质降 低, 一般产量损失约5。 。 稻曲病菌还可污染稻米, 病菌含对人、 畜、 禽有毒物质及致病色素 C9H607, 用混有 0.5以上的病谷喂猪后, 肉猪生长, 增重速率下降 ; 母猪产死胎, 畸形胎、 仔猪成活降低, 产生毒素还可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对。 防治稻曲病的常用药剂有井冈霉素、 三 唑酮和多菌灵等。 0004 近年来随着我国水稻生产由高产优质向优质高产的方向发展, 稻瘟病的发生越来 越重。 随着水稻密粒型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及密植程度加大, 水稻稻曲病发生也日趋严重。 因 此防治水稻稻曲病非常必要。 但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8、的常用药剂, 或因连续使用, 防治效果 下降 ; 或有很重的气味, 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给施药人员造成很大的不便, 并对 稻米品质产生影响。 根据这一生产实际, 急切需要研制一种可以有效防治稻瘟病和稻曲病、 对环境友好的新的复配杀菌剂。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稻瘟病、 稻曲病、 纹枯病等病害具有较 好防治效果、 对环境影响小的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0006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0007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的有效成分由肟菌酯和咪鲜胺复配而成, 肟菌酯和咪鲜胺的 重量配比为 30 1 1 40。 0008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 所述肟。
9、菌酯和咪鲜胺的重量配比为 30 1 1 30, 优 选 1 1.5。 0009 制备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时, 可加入常规量的载体及添加剂 ( 如乳化剂、 分散剂、 稳定剂、 渗透剂 ) 混合, 并且按常用方法制得可湿性粉剂、 胶悬剂、 微乳剂、 水分散颗粒剂、 乳油、 可溶性粉剂、 油悬浮剂、 水悬浮剂或颗粒剂。 0010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制成可湿性粉剂时, 其各成份的质量百分比为 : 肟菌酯 30 1、 咪鲜胺 1 40、 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 5 15、 余量为填充料 ; 再进一步的技 说 明 书 CN 101524081 B 3 2/5 页 4 术方案是所述的可湿性粉剂中各成份的质量百分。
10、比为 : 肟菌酯301、 咪鲜胺130、 农药可湿性粉剂助剂 5 15、 余量为填充料, 其中填充料可为高岭土。 0011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 稻曲病和纹枯病上的应用。 0012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时, 在稻瘟病发病初期, 按照每公顷中肟 菌酯和咪鲜胺总有效量 37.5 375 克的用量兑水 450 600 千克喷细雾。 0013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防治稻曲病时, 在水稻破口期, 按照每公顷中肟菌酯和咪 鲜胺总量 37.5 375 克的用量兑水 450 600 千克喷雾。 0014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防治水稻纹枯病时, 在纹枯病发生初期, 按照每公顷中肟 。
11、菌酯和咪鲜胺总量 75 562.5 克有效用量兑水 900 1200 千克喷粗雾。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0016 本发明利用的肟菌酯为拜耳公司生产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性新型杀菌剂, 具 有保护、 治疗、 渗透、 内吸等全新作用机理, 对大部分子囊菌、 担子菌、 卵菌和半知菌均有很 好的活性, 可采用茎叶喷雾、 种子处理、 土壤处理等多种施药方式, 对环境友好, 能够促进作 物茁壮生长, 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植物病害的防治。发明利用的咪鲜胺是高效、 广谱、 低毒 型杀菌剂, 具有内吸传导、 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 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 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 与大多数杀。
12、菌剂、 杀菌剂、 杀虫剂、 除草剂混用, 均有较好的防治效 果, 对大田作物、 水果蔬菜、 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 内吸性强, 速效性好, 持效期长。 0017 本发明利用了咪鲜胺对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和肟菌酯对大部分子囊菌、 担子菌、 卵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效果显著的特征, 且肟菌酯与其它药剂无任何交互抗药 性, 因此, 本发明复配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 内吸性强, 速效性好, 持效期长的优点, 同时还 可以克服病菌对多菌灵等药剂的抗药性, 减少用药次数, 且对环境友好, 可发挥其在综合防 治中的优势, 是无公害防治中的理想药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 。
13、1 0019 测定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对稻瘟病的室内活性。 0020 肟菌酯原药和咪鲜胺原药分别用甲醇和丙酮溶解, 并分别加入需定容体积 5的 吐温 -80 作乳化剂和展布剂用, 分别配制成 1000g/mL 的母液。同时用肟菌酯和咪鲜胺 母液配制肟菌酯和咪鲜胺不同比例的样品, 样品中肟菌酯咪鲜胺的比例分别为 30 1、 20 1、 10 1、 1 1、 1 1.5、 1 10、 1 20、 1 30。采用含药介质法将肟菌酯、 咪鲜 胺及各比例样品配成一定质量浓度的稀释液, 并各取 1mL 药液至直径为 9cm 的培养皿中, 再加入 9mL 的 YPSA 培养基, 混匀后配制成质量浓度梯度为 1。
14、0、 2、 0.4、 0.08、 0.016、 0.0032、 0.00064g/mL 的含药平板。将供试的稻瘟病菌菌株移至 YPSA 平板上, 于 28恒温箱中培 养 9d(9 天 ) 备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直径为 5mm 的菌碟, 接 于含药平板中央, 以不含药培养基平板作对照, 分别设 4 次重复。于 28恒温箱中培养, 于 第 7d 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 按下列公式计算 : 0021 说 明 书 CN 101524081 B 4 3/5 页 5 0022 然后将药剂质量浓度转化成质量浓度对数 (x), 菌丝生长抑制率转化成抑制机率 值 (y),。
15、 进行回归分析。计算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 y bx+a、 有效抑制中浓度 (EC50) 和相关 系数 R2以及相对毒力指数、 理论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 结果见表 1。 0023 表 1 复配杀菌剂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0024 药剂 回归式 R2 EC50(g/mL) 相对毒力 系数 理论毒 力指数 共毒 系数 肟菌酯 (A) Y 6.1956+0.7716x 0.9617 0.0282 100 - - 咪鲜胺 (B) Y 8.2488+2.5485x 0.8599 0.0531 53.1073 - - A B 30 1 Y 7.3559+1.3206x 0.8391 0.0164 17。
16、1.9512 98.4873 174.5923 20 1 Y 6.0686+0.6646x 0.9891 0.0247 114.1700 97.7670 116.7776 10 1 Y 6.7654+1.1424x 0.9699 0.0285 98.9474 95.7370 103.3534 1 1 Y 6.8328+1.2058x 0.9785 0.0302 93.3774 76.5537 121.9763 1 1.5 Y 6.9458+1.1567x 0.9853 0.0207 136.2319 71.8642 189.5685 1 10 Y 5.8828+0.6534x 0.9875 0。
17、.0446 63.2287 57.3703 110.2116 1 20 Y 6.4436+1.0221x 0.9903 0.0387 72.8682 55.3403 131.6729 1 30 Y 6.2604+0.8909x 0.9959 0.0385 73.2468 54.6120 134.1222 0025 表 1 中数据表明, 肟菌酯和咪鲜胺以 30 1 1 30 混配时, 共毒系数均大于 100, 表明复配杀菌剂对稻瘟病有增效作用 ; 以肟菌酯咪鲜胺以11.5复配时, 共毒系数 最大, 为 189.5685, 其值显著大于 120, 增效作用最大。 0026 实施例 2 0027 测。
18、定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对稻曲病的室内活性。 0028 肟菌酯原药和咪鲜胺原药分别用甲醇和丙酮溶解, 并分别加入需定容体积 5的 吐温 -80 作乳化剂和展布剂用, 分别配制成 1000g/mL 的母液。同时用肟 菌酯和咪鲜胺 母液配制肟菌酯和咪鲜胺不同比例的样品, 样品中肟菌酯咪鲜胺的比例分别为 30 1、 201、 101、 11、 11.5、 110、 120、 130、 140。 采用含药介质法将肟菌酯、 咪鲜胺及各比例样品配成一定质量浓度的稀释液, 各取1mL药液至直径为9cm的培养皿中, 再加入 9mL 的 PSA 培养基, 混匀后配制成质量浓度梯度为 10、 2、 0.4、 0.08。
19、、 0.016、 0.0032、 0.00064g/mL 的含药平板。将供试的稻曲病菌菌株移至 PSA 平板上, 于 28恒温箱中培 养 15d 备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 用打孔器在菌落边缘打取直径为 5mm 的菌碟, 接于含药 平板中央, 以不含药培养基平板作对照, 分别设4次重复。 于28恒温箱中培养, 于第7d用 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 按下列公式计算 : 0029 0030 然后将药剂质量浓度转化成质量浓度对数 (x), 菌丝生长抑制率转化成抑制机率 值 (y), 进行回归分析。计算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 y bx+a、 有效抑制的浓度 (EC50) 和相关 系数 R2以及相对。
20、毒力指数、 理论毒力指数和共毒系数, 结果见表 2。 0031 表 2 复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0032 说 明 书 CN 101524081 B 5 4/5 页 6 药剂 回归式 R2 EC50( g/mL) 相对毒力 系数 理论毒 力指数 共毒 系数 肟菌酯 (A) Y 5.8100+0.6885x 0.9986 0.0666 100 - - 咪鲜胺 (B) Y 5.8320+0.7642x 0.9925 0.0851 78.2609 - - A B 30 1 Y 6.0599+0.6710x 0.9685 0.0263 253.2319 99.2987 255.0204 。
21、20 1 Y 6.0018+0.7040x 0.9651 0.0377 176.6578 98.9648 178.5057 10 1 Y 6.0184+0.7644x 0.9873 0.0465 143.2258 98.0237 146.1134 1 1 Y 5.8096+0.6134x 0.9712 0.0479 139.0397 89.1305 155.9956 1 1.5 Y 5.8573+0.6498x 0.9864 0.0479 139.0397 86.9565 159.8956 1 10 Y 5.9653+0.7885x 0.9791 0.0597 111.5578 80.2372。
22、 139.0350 1 20 Y 5.9085+0.7712x 0.9868 0.0664 100.3012 79.2961 126.4894 1 30 Y 5.8576+0.8440x 0.9936 0.0964 69.0871 78.9622 87.49389 1 40 Y 5.7993+0.8173x 0.9944 0.1052 63.3080 78.7911 80.34918 0033 表2数据表明, 肟菌酯和咪鲜胺以301120混配时, 共毒系数均大于 120, 肟菌酯和咪鲜胺在此比例范围内混配对稻温病均具有增效作用, 但以肟菌酯和咪鲜胺按 30 1 混配时共毒系数最大, 为 255。
23、.0204, 其值显著大于 120, 说明肟菌酯和咪鲜胺按此比 例混配增效作用最大。 0034 因此,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一定配比范围内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提高了水稻病 害的防治效果, 扩大了杀菌谱 ; 肟菌酯和咪鲜胺不存在相互间互抗性的问题, 有利于延长该 复配杀菌剂的使用效果, 降低病原物产生选择性抗性的几率 ; 减少用药次数, 减少环境污 染, 有利于综合防治。 0035 实施例 3 0036 25肟菌酯和咪鲜胺 WP 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施药时间为发病初期, 其中所用 25肟菌酯和咪鲜胺 WP 中含肟菌酯 10、 咪鲜胺 15、 湿润剂 10、 助剂 2, 其余为填充 料高岭土。兑。
24、水量是 600L/ 公顷, 喷细雾。结果见表 3。 0037 表 3 25肟菌酯咪鲜胺 WP 对稻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0038 0039 实施例 4 0040 25肟菌酯和咪鲜胺 WP 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 施药时间为水稻破口期, 其中所用 25肟菌酯和咪鲜胺 WP 中含肟菌酯 10、 咪鲜胺 15、 湿润剂 10、 助剂 2, 其余为填充 料高岭土。兑水量是 600L/ 公顷, 喷细雾。结果见表 4。 0041 表 4 25肟菌酯咪鲜胺 WP 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说 明 书 CN 101524081 B 6 5/5 页 7 0043 实施例 5 0044 本发明的复配杀菌剂在防治水稻纹枯病中的应用。 0045 25肟菌酯和咪鲜胺 WP 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施药时间为发病初期, 其中所用 25肟菌酯和咪鲜胺 WP 中含肟菌酯 10、 咪鲜胺 15、 湿润剂 10、 助剂 2, 其余为填充 料高岭土。兑水量是 1200L/ 公顷喷雾。结果见表 5。 0046 表 5 25肟菌酯咪鲜胺 WP 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 0047 0042 说 明 书 CN 101524081 B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