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13189A43申请公布日20141022CN104113189A21申请号201410313762722申请日20140703H02M1/0820060171申请人宁波摩米创新工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地址3151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学士路298号505、510室72发明人刘霖邱会中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主要由削峰电路(1),与削峰电路(1)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2),与脉波调变电路(2)相连接的变压电路(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削峰电路(1)由晶体三极管VT1,晶体三极管VT2,P极与电阻R。
2、1相连接、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电阻R2相连接、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等组成。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防止电器因电压不稳定而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的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13189ACN104113189A1/1页21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主要由削峰电路(1),与削峰电路(1)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2),与脉波调变电路(2)相连接的变压电路(3)组成;其特征在。
3、于所述的削峰电路(1)由晶体三极管VT1,晶体三极管VT2,P极与电阻R1相连接、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电阻R2相连接、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N极与电阻R2连接、P极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N极与电阻R1连接、P极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脉波调变电路(2)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脉波调变电路(2)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所述的晶体三极。
4、管VT1和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分别与脉波调变电路(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脉波调变电路(2)由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切换电路组成;所述的振荡电路由振荡器U,正极经电容C2后分别与振荡器U的BD管脚和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容C3后与电阻R5相连接、而输出端在与切换电路相连接的非门A1,一端与电阻R4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振荡器U的VDD管脚和变压电路(3)相连接的电容C1组成;所述振荡器U的GND管脚接地、FB管脚和CS管脚分别与切换电路相连接,非门A1的正极还与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的切换。
5、电路由触发器U1,输入端与振荡器U的CS管脚相连接、输出端则与触发器U1的CK管脚相连接的倒相放大器D5,负极与倒相放大器D5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触发器U1的Q管脚相连接、而输出端则与变压电路(3)相连接的非门A2组成;所述的触发器U1的CK管脚与非门A1的输出端相连接、D管脚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压电路(3)由变压器T1,设置在变压器T1原边的原边电路,以及设置在变压器T1副边的副边电路组成;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电阻R6,晶体三极管VT3及电阻R7,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1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感线圈L。
6、1的同名端相连接,晶体三极管VT3的基极与非门A2的输出端相连接、集电极与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而其发射极则经电阻R7后接地;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2,电容C4,二极管D6及电阻R8,电容C4与电感线圈L2并联,二极管D6的P极与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相连接,而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N极一起形成输出端。权利要求书CN104113189A1/3页3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0001技术领域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脉波调变电路,具体是指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背景技术0003电能的应用在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越来越普及,适应各。
7、种不同要求的电器也不断出现,在生活中人们通常使用脉波调变电路来给电器供电,以满足人们对电器的使用。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难免会遇到脉波调变电路输出的功率不稳定,当输出功率过低时会导致电器无法正常使用,当输出功率过大时容易把电器烧毁。如何设计出能够输出稳定信号的电路,是目前所急需解决的。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脉波电路因设计缺陷而导致输出功率不稳定,导致电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000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主要由削峰电路,与削峰电路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的变压电路组成;所述的削峰电路。
8、由晶体三极管VT1,晶体三极管VT2,P极与电阻R1相连接、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的二极管D1,P极与电阻R2相连接、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另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N极与电阻R2连接、P极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N极与电阻R1连接、P极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4,以及一端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接、另一端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的电阻R5组成;所述的晶体三极管VT1和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
9、分别与脉波调变电路相连接。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脉波调变电路由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切换电路组成;所述的振荡电路由振荡器U,正极经电容C2后分别与振荡器U的BD管脚和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容C3后与电阻R5相连接、而输出端在与切换电路相连接的非门A1,一端与电阻R4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振荡器U的VDD管脚和变压电路相连接的电容C1组成;所述振荡器U的GND管脚接地、FB管脚和CS管脚分别与切换电路相连接,非门A1的正极还与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0007所述的切换电路则由触发器U1,输入端与振荡器U的CS管脚相连接、输出端则与触发器U1的CK管脚相连接。
10、的倒相放大器D5,负极与倒相放大器D5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触发器U1的Q管脚相连接、而输出端则与变压电路相连接的非门A2组成;所述的触发器U1的CK管脚与非门A1的输出端相连接、D管脚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0008所述的变压电路由变压器T1,设置在变压器T1原边的原边电路,以及设置在变压说明书CN104113189A2/3页4器T1副边的副边电路组成;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电阻R6,晶体三极管VT3及电阻R7,所述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1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相连接,晶体三极管VT3的基极与非门A2的输出端相连接、集电极与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而其发射极则。
11、经电阻R7后接地。0009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2,电容C4,二极管D6及电阻R8,电容C4与电感线圈L2并联,二极管D6的P极与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相连接,而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N极一起形成输出端。0010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发明能够限定输出电压范围,可以对电器进行保护。0011(2)本发明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防止电器因电压不稳定而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0012(3)本发明对电器有保护作用,延长电器使用寿命,降低成本。附图说明00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
12、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0015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削峰处理的脉波调变电路,主要由削峰电路1,与削峰电路1输出端连接的脉波调变电路2,以及与脉波调变电路2相连接的变压电路3这三个部分组成。其中,削峰电路1为实施例的核心点,其主要用于消去电压中的高次谐波,以确保流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处于稳定的状态,不会被电压或电流峰值所击穿。0016该消峰电路包括晶体三极管VT1、晶体三极管VT2、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阻R5。0017连接时,二极管D1的P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N极。
13、则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二极管D2的P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二极管D2的N极与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与二极管D2的P极相连接(间接的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接),其P极则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N极与二极管D1的P极相连接(间接的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而其P极则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另一端一起形成本发明的输入端。而晶体三极管VT1的基极则经电阻R3后与晶体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0018脉波调变电路2由振荡电路,以及与振荡电路输出端相连接的切换电路组成。其中,所述的振荡电路由振荡器U,正极经电容C2。
14、后分别与振荡器U的BD管脚和晶体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容C3后与电阻R5的另一端相连接、而输出端与切换电路相连接的非门A1,以及一端与电阻R4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振荡器U的VDD管脚和变压电路3相连接的电容C1组成。所述振荡器U的GND管脚接地、FB管脚和CS管脚分别与切换电路相连接,非门A1的正极还与晶体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说明书CN104113189A3/3页50019所述的切换电路由触发器U1,输入端与振荡器U的CS管脚相连接、输出端则与触发器U1的CK管脚相连接的倒相放大器D5,负极与倒相放大器D5的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触发器U1的Q管脚相连接、而输出端则与变压电路。
15、3相连接的非门A2组成;所述的触发器U1的CK管脚与非门A1的输出端相连接、D管脚与振荡器U的FB管脚相连接。0020变压电路3用于电压的调压转化,本实施例的变压电路3由变压器T1,设置在变压器T1原边的原边电路,以及设置在变压器T1副边的副边电路组成。其中,所述原边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1,电阻R6,晶体三极管VT3及电阻R7,电阻R6的一端与电容C1相连接、另一端与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相连接,晶体三极管VT3的基极与非门A2的输出端相连接、集电极与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而其发射极则经电阻R7后接地。0021所述副边电路包括电感线圈L2,电容C4,二极管D6及电阻R8,电容C4与电感线圈L2并联,二极管D6的P极与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相连接,而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N极一起形成输出端。0022使用时,外接的电压作用于由电阻R1和电阻R2所组成的输入端,所输入的电压先经消峰电路进行消峰处理,再经脉波调变电路进行处理,最后经变压电路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从而确保能得到理想的电压值和电流值。0023如上所述,便可以很好的实现本发明。说明书CN104113189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13189A。